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95章

崇祯十三年-第95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次带来了一万两黄金,你在范家大院还抄出来不少黄金。要是我们能将这些黄金作为货币准备金,足额发行金钞,并且自由兑换,我想百姓会慢慢接受的。毕竟钞票带在身边,比沉甸甸的金银更方便,也更安全。”

    “那我们以前的RMB用的什么做准备金?那不是靠的行政命令?”朱平槿用活生生的例子为难老婆。

    “别以为我会被难住!”罗雨虹轻蔑地一笑,“靠什么?靠国家税收,靠矿山土地,靠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靠数百万亿计的国有资产!”

    “还靠红旗不变色!”朱平槿补充道。两口子顿时大笑起来。

    “黄金是国际通行的硬通货。以前我就有大量收储黄金,利用金银兑换差价来赚钱的想法。但是目前我们的黄金储量太少,现在推出金票,会不会迅速拉升金价,显得操之过急?你看,你从雅州带回来一万两,雅州范家我抄了八千两,富顺王府抄了一万五千两,我爹别院里还藏着七千两,这加起来仅有四万两。虽然王府里还有些金器,但要是我把王府的金器融了,妈那关很难过。四万两黄金,按现在金银兑换市价,最多只能兑换四十万两白银。要满足全川的货币流通量,这点远远不够。能否在天全多兑换一些黄金,从金银比价差额中多赚一些?白银你如何进行市场定位?是否就此让它退出市场流通?还有假钞如何防止?”

    朱平槿连续抛出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个个都是重磅炸弹。

    但罗雨虹却不会被这些小儿科的问题所难倒。

    “先说金银比价的差额。别以为天全六,成都十,你就能赚到很多。天全过来的主要是沙金,颜色不同,纯度也不同。赤黄色的是九成金,但不多。淡黄色的八成,青黄色的只有七成。即使你收的全是八成金,要提炼成九成金,加上路费和提炼损耗,实际成本不低于八九两,这还要加上路途上的各种风险。我仔细算过了,若是全收的七成金,可能还会亏本。所以用黄金原产地的价格和流通地的价格差来估算盈利,没有科学性。

    你的第二个问题,市场对货币流通量的需求,确实很难精确估量,但我并不认为很大。货币流通量与商品的流通量有正相关的关系。商品的流通量越大,货币流通需求量就越大。但是,要减去易货贸易的数量。先说外贸,目前我们四川对陕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几个周边省的贸易,由于战乱的原因不是很大,并且在对外贸易中大量出超,也就是输出货物,输入货币。对西藏的贸易以易货贸易为主,实际上我们还是出超。所以在外贸中,货币需求量并不大。

    再说内贸。成都历来都是省内贸易的中心,粮食、布匹、油料、丝绸、牛羊、马匹、纸张、皮革,以及各种手工业产品市场很发达。我想,我们发行的金票,可先用在成都地区,进行市场和商品间的微循环。如果确实不够,我们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发行量。”

    老婆的话,并没有打消朱平槿的疑心。

    “白银和铜钱怎么办?”

    “白银和铜钱让他们自由流通。我们无权禁止他们流通。碎银子和铜钱可以提供大量便于百姓日常使用的辅币。西方国家在使用金币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白银等货币。因此我们不必急于把白银和铜钱赶出流通。考虑到我们钱庄将来重要的市场地位,我们确定的黄金与白银、铜钱之间的兑换比例,必然会左右甚至决定整个市场价格,所以要慎重。最稳妥的办法,是开始与市场通价接轨,以后再逐渐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你越想越大,还想搞一家综合交易所。干脆我们的银行直接搞股份制得了!”

    朱平槿笑起来,罗雨虹也跟着笑起来。

    朱平槿想,老婆笑起来真好看。

第一百三十章未来方向(八)() 
银行和货币的强大力量,作为一个穿越者,即使罗雨虹不强调朱平槿也知道。货币就是杀伤力极大的武器,输出的数量越大、流通的范围越广,它的作用就越大。老婆对着朱平槿侃侃而谈,朱平槿的思想却开了小差,脑袋中出现了这样一幅违和搞怪的画面:

    张献忠打进了一座城市,抢劫了一家大户,然后搜出了一大叠金票。张献忠应该表现得高兴还是发愁?一大叠金票意味着一大堆黄金,他当然应该高兴;可要换成真正的黄金,他还得跑到朱平槿的地盘上,既可能被拒付,还可能被抓住砍头,所以他陷入了两难选择。那他拿着金钞直接跑路不行吗?当然可以,只是除了四川,别的地方都没有钱庄的网店。

    没法兑换怎么办?聪明的张献忠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自己的地盘上,帮着朱平槿开一家钱庄!

    “傻笑啥呢?我说的话你没认真听?”一支纤纤玉手在朱平槿的眼前晃动。他下意识伸出手去摸,却被打了下。

    “我们在开会!上班时间认真一点!”老婆要发飙了。

    “我在想张献忠,他要是抢到我们印的金钞怎么办,越想越好笑。”朱平槿连忙解释,“钞票有时拥有的力量,比枪炮刀枪的威力还大。它可以让我们的敌人心甘情愿拜服在我们的脚下,所以钞票也是战斗力!”

    “你们这些搞工程出身的官员总算懂点金融了!比照传销的术语,有多少人使用我们的钞票,就有多少人成为我们的下线!”

    发行金钞,还有一个困扰古今的重要问题,假钞。

    大明朝也不例外。

    朝廷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重刑治假。每张《大明通行宝钞》正面下方的方框内,都印着杀气腾腾的文字。

    “中书省(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这是重刑治假与全民举报相结合。

    可罗雨虹认为,要解决假钞问题,重要的不是法律规定,而是技术优势。

    她从化妆竹篮中拿出一张白纸递给朱平槿:“我在雅州,悄悄让纸坊的师父做的。原料用的是棉花。我们以前的人民币就是用的短棉绒。”

    朱平槿接住纸捏了捏。纸张厚实,有弹性,就是光洁度不够。

    “只是半成品,还没有涂蜡砑(YA)光染色。我故意不让一家作坊全部干完所有工序。”

    罗雨虹又从竹篮里拿出一张折好的宝钞递给朱平槿比对。

    “你看,宝钞用的纸张差多了。桑树皮做的,怕揉怕搓沾水就烂。以后我还会在纸里加胶,用油墨和雕版印刷。这些都是高科技,一般人短时间仿制不了。”

    “能不能加上水印,百姓对光一看就知道真假?”

    “这个我还没试过,不过应该很难吧?”

    “应该试一试,保持技术优势。多半是在造纸时,在那个抄纸板上做了手脚。你知道,原来的假发票上都有水印,所以应该不是很难。”

    “那好吧,我试试。”

    “还有这个宝钞太大了,高一尺,宽六寸,大得像张揩屁股纸。做小些,就像百元钞票那么大。造纸工匠要秘密集中起来,实行军管,造纸和印刷要分开,制版与印刷也要分开。”

    “好了,越发啰嗦了,这些我知道。我准备开始按十比十一发行,这多出来的一成,就是……”

    朱平槿打断了老婆的话,“等等,钱庄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盈利模式,就是存款贷款吃息差。你问这个干嘛?”他老婆十分不解。

    朱平槿摇摇头道:“哪家银行赚钱光靠吃息差?远的不说,比如我们家的钱庄,光是白银熔炼提纯、铜钱与白银兑换,抵押品出卖、异地兑换等等业务,都是非常赚钱的。你没搞过钱庄,不能当这个总经理。要一个专业人士来当。”

    “又是太监?”

    “太监怎么了,残疾人不是人?残疾人就没有人权?”

    “我想的主意凭什么你家来搞?”

    “什么你家我家的,都是一家的,分开说多伤感情!”

    “那得三年以后!”罗雨虹终于发飙了。

    “我要出恭!”朱平槿尿遁而去。

    罗雨虹是个急性子,事情一定下来,她便要求去看那批准备金。朱平槿现在满脑子都是军队训练装备和王庄统管落实的事情,哪里有心情陪她闲逛。所以他写了手令,吩咐李四贤给她带路,自己跑去向王妃禀报。开钱庄这件事情太大,又要用到王府的资源,必须得到王妃的支持。

    王爷之死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王妃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可眼角褶皱松弛的皮肤,表明她的休息睡眠仍然不好。朱平槿进去时,正好赶上中午的饭点,所以两人边说边吃。

    “有一个不安分的就够累了,以后两个不安分的凑在一起,不知道还要耍出什么花样!”

    王妃听了儿子的禀报,长叹道:“按照你们说的规模,这是要把四川民家的钱庄都挤垮了。王府原来也开了几家钱庄,都没想着开这么大。开钱庄,一个资金要雄厚,二个后台要硬,三个不能偷钱。资金和后台有谁能比得过我们王府?既然罗姑娘迟早是我朱家的媳妇,这事情又是她的主意,那就放手让她来管,没有自家人偷自家人的道理。她那个金钞的主意是好,但是十比十一赚不了钱。官府百姓大多用银子,金钞要做出信用来很不容易。不如你把金子都融了,做成百两一个的金元宝吧!让百姓和商家都来看看,我们王府开的店,不会垮掉,也不会店大欺主的。”

    百两一个的金元宝,比现在五十两一个的金花银锭还要大!王妃的主意气势磅礴,明面上是展示实力,树立信用,但实际上百两一个的金元宝,要兑换就得拿千两银子来换。一旦金钞发行出去,重新兑换黄金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

    “妈这个主意太好了!我要在钱庄里建一个开放式金库,把元宝全部堆在中间,让心里不安稳的主顾都来参观。”

    “金钞可以发,但要缓缓。该先发的,是银钞!官府百姓大多用银子,这是千年的习惯,短时间改不了的。再说官府收税要银子,你不发行银钞,会丢掉很多生意。你说藏地金价与成都兑换价差中间有利润,那就更不能一下把金银分开。四万两金子能有多少?要多些时间,悄悄收些金子。至于那个金银比价,你管它作甚?金子价格越低,你的收购成本越低……”

    “儿子正为此事困扰,母妃一席话,令儿子茅塞顿开。妈,您这么精通钱庄的事情,要不干脆您来管吧!”

    筷子头在朱平槿脑门上轻轻敲了一下:“傻儿子,你妈现在是未亡人,怎么好抛头露面?还有那罗姑娘,也是不好抛头露面的。不如我让皇城坝钱庄的邱掌柜来襄理她,做些明面上的活。邱掌柜是是你妈的娘家人,当年一起跟着我嫁到王府来,做事最为谨慎老练。钱庄的股份我们不能独吞了,要分点利出去。那个廖大亨,通过他的亲戚刘家媳妇,在妈面前提了几次,要合伙做生意。他无非盯上了雅安茶马的生意嘛!妈没有答应他。想得美,我儿子一路危险闯出来的商道,凭啥平白舀一瓢油给他?要想分钱,先得出本钱!这次开钱庄,我们倒可以找上他。他入了股,以后收税,地方就不必解运银子。年底你给他送钱,也不必大张旗鼓……”

    “儿子想,除了廖大亨,我们还可以把几家郡王府都拉进来,顺带把土地统管之事厘清。内江王跟儿子走得近,四婶问题也不大。就是其他几家……”

    “要是他们不识好歹的话,不妨再闹一闹。”

    “妈的意思是兴大狱……”

    “哼!你爹死了,下面孤单,要找几个亲戚作伴!”

    “好,那先选德阳王,杀鸡给猴看。朱至浚(注一)是嘉靖四十四年奉祀上来的,根基不深。断祀那么久,小宗也散的差不多了。反正我爹这件事,没那么容易了结!我死了爹,是受害人。说话声音大点那是天经地义。这叫什么?这叫孝顺!”

    “我儿子就是聪明!只是钱庄用的铺子,让妈再想想。这么大的钱庄,不能小气了……”

    “儿子看父王修的那园子就很不错!房子多,地盘大,现在父王不在了,人都散了,里面就剩几个老太监守着。园子闲着太可惜了,不如拿来办钱庄,开学校。”

    王妃想起那离宫别院就咬牙切齿。儿子找个堂皇的理由将园子处置了,她巴不得。不过那园子毕竟始终留着一个人影,让她心中十分不安:“自从你爹死了,我这心里就……”

    说着她开始两眼充泪。

    朱平槿巴掌一挥,将全部太监侍女都赶了出去。

    “妈,我们的日子还长,不能永远生活在愁闷中。爹死了,您还有我这儿子。以后我和罗姑娘结了婚,再让您抱个孙子,好不好?”

    “抱两个!不,起码三个!”王妃破涕为笑。

    “儿子这身体,没问题!”朱平槿拍拍胸脯。

    卖萌再次成功。

    吃得饱饱的朱平槿从王妃那里出来,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掌柜、铺子、掌柜以及王妃关于钱庄股份分配的建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钱庄其他业务都是现成的,只等老婆的金钞银钞什么时候能印出来。

    不过朱平槿一点都不开心。临别时王妃拉着他问了一句话,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的:“乖儿呀,给你妈说实话。你是不是觉得我大明三五年大限就要到了?”

    “母妃何出此言?”当时朱平槿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自己身边又出了内奸?

    “你是我生的,你心里想的妈能不知道?”王妃眼里的精光摄人心魄。

    “若是你觉得大明还有救,拉住廖大亨一人就行。等他调了任,我们就把他的股份给吃了。有我们蜀王府的牌子挡着,新来的巡抚就是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但你要把股份匀给四川其他官员,那摆明了是要用钱庄来裹挟他们!到时京师的皇帝一倒,你不就有了机会?你爹当时光想着白日梦,有朝一日官员们会推举他,咋就没想到用钱庄股份这一招?你实话实说,这是你的主意,还是罗姑娘的主意?”

    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