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4章

崇祯十三年-第4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边的几个丘八护卫一幅蠢蠢欲动的样子。好在丘八们在守门太监的眼神制止下,没有轻举妄动,不然今天定然惹出事端。曹三保越想越觉得纳闷,一面照壁有啥好摸的?

    曹三保不理解是正常的,理解才是不正常的。因为朱平槿就是在这儿附近魂穿的。

    穿越时汽车在红照壁街上,左手边大概是S公安厅,刚过旧时空红照壁大街与老南门大街的交汇口,距离天府大道大约两百米。对此朱平槿记得很清楚,最近这几天晚上睡觉,那一刻的场景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但朱平槿还是不放心,又认真地在记忆库中把各种线索仔细搜索一遍。旧时空有老南门大街这条街名,那么旧时空的天府大道会不会并非眼前的成都南北中轴线,而老南门大街才是?如果老南门大街与眼前的皇城坝大街位置重迭,那么穿越时的位置又用哪个地标来测量?把眼前红照壁的位置设定为旧时空的红照壁大街与老南门大街的交汇口行不行?朱平槿越想心中越没底,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了。

    朱平槿从红照壁向西直行,试图用自己的步数来测量距离。街上人来人往,朱平槿看脚不看人,几次撞上路人,再加上他机械僵硬的步伐,让曹三保十分担心起来,是不是世子魔障了?他决定趁世子停歇的时候,搞个事转移世子的注意力,把世子的魂招回来。

    “世子爷,您看那边围着那么多的人,好像都是些书生秀才,是不是您的续诗悬赏已经贴出来了。要不我们也过去瞧瞧?”曹三保手指前方,夸张地高叫道。他成功了。

    张贴续诗悬赏的榜文,这是曹三保昨晚亲自安排的。榜文并没有贴在棂星门的门楼下。因为多年以前,一次王爷出门溜达,瞧见自己的家门两边被各种官府榜文贴的到处都是,活像脸上长了白癣,心中十分不快,于是传令在皇城坝的东西两边,各建了块一人多高的石头牌子,专门用来张贴各式官方小广告。

    石牌处人潮汹涌,斯文扫地。

    皇城坝大街上的商家是最兴奋的,卖茶卖小吃卖豆花的担子围着两个石牌,形成了一道圆圈。最高兴的还是卖纸笔的铺子,连桌子板凳都抬到石牌旁边了。书生们看了题,就地转身在桌子上奋笔疾书,墨水没干透就塞入石牌旁边的大柜中。然后再转身,继续扔下铜钱,得了纸张再次奋笔疾书,争取来个多点围攻,增大中奖概率。

    大柜上了锁,诗笺只能从门上缝隙投入。有两个府中的太监守着,旁边还有几个不知是成都县还是华阳县的衙役手持水火棍在吆喝维持秩序。不过一些骚包的书生续了诗并不急于投入大柜,而是也高高贴在石牌上,先供众人点评一番。

    曹三保忠心耿耿,试图在看热闹的密集人群中为朱平槿杀出一条血路来。不过,他无疑低估了客观,高估了主观。书生并不都是手无束鸡之力的;如果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听到钱响。

    “爷,您看得到么?”人丛中的曹三保声嘶力竭。这时他已经被书生们挤得两脚离了地,悬空三寸。

    “看得到!看不清楚!”

    “四忠,四贤!你们两个小贼死哪去了?还不快帮帮爷?”

    “我们不用进去了!”朱平槿边喊边指挥撤退。

    待到一身臭汗的曹三保重回跟前,朱平槿沉声吩咐:“这样不行,效果很差!曹伴伴,你先回世子府,把府中不重要的事先停一停,让府中所有空闲的人都来干这件事:一些人誊抄榜文,一些人上街张贴榜文。成都府的大街小巷都要贴上,重点是皇城坝和王城外大街由南转西的拐弯处。街边每一处房子的门边都要贴上,无论是郡王府、官衙还是民宅。总之,本世子要让每一个成都人,都知道本世子悬赏续诗之事!如果衙门干涉,就说王爷特旨,张贴全城,激奋军心。你可记下了?”

    曹三保显得很兴奋,抹着汗使劲点头。

    “复述一遍!”朱平槿不需要与他客气。

    曹三保老老实实一条条说了,赶忙拜辞。

    “回来!”朱平槿叫回曹三保,“如果有女子看榜,那你怎么办?”

    “那也让她看。”

    “如果她不识字怎么办?”没等曹三保想好怎么回答,朱平槿已经说了答案:“那就念给她听,或者找识字的人念给她听。一个字都不能少!出府办事的人发点铜钱,找人念字没钱怎么行?”

    曹三保张开的嘴巴已经有点合不拢了。

    “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一定要抓紧!一定要办好!事完了阖(HE)府有赏,至少一人一两,你们另有重赏!”朱平槿大手一挥,开出了赏格。

    注一:原成都军区大院。现在好像是某某战区的大院。

    注二:今成都将军衙门街。

    注三:今四川省人民政府大院。

    注四:今成都天府广场。

    注五:按照南京紫禁城的规制,响木猜测华表、铜狮、金水河应该在棂星门以内,端礼门之外。

第六章王妃召见() 
第六章

    王妃召见

    续诗收回不少,其数量之多是朱平槿预计不足的。

    朱平槿原想,既然要给S委投书,再大大咧咧的人也要慎重其事,三易其稿方才出手。没成想书生们迅速在心中作了一番风险收益评估,结论是收益极大,风险为零。几张纸能值几个铜板?五百两的赏钱和随之而来的名气,哪个又不眼红?于是纷纷出手,一人数首数十首,博个一本万利。连一些斗鸡走狗的富家子也搀和进来,请些落魄文人连上几句,看能不能撞上大运。

    朱平槿设计的审稿流程是自己先看,再送舒师傅看。为了使每份投稿都不遗失,曹三保提早安排了八个可靠能干的小宦官,在皇城坝上换班守着柜子。柜子快装满了,马车再拉一个柜子去替换,保持充裕的空间接受每份投稿。

    这日,世子府内大殿前的院子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院中一张躺椅,世子朱平槿脚搭锦被,半倚在躺椅上,就着斜阳,喝着小茶,嗑着瓜子,食指时不时向外摆动一下。宦官宫女分成三泼,以朱平槿的椅子为中心,像群蚂蚁一样来来回回。左边的一泼负责开柜取件、展平诗笺,并传递到中间这泼人手中;中间这泼人围在朱平槿两旁,其中四忠、四贤靠的最近,他们负责逐一朗读诗笺;右边这泼负责根据世子的手指信号,收回诗笺,叠放整齐,然后装入箩筐,车运舒师傅家品评。

    “一两个时辰了,还没听到想听的。一个人摇号开奖,真累啊。”见一个木柜又被大车运进来,朱平槿心里正感叹着,眼角余光瞥见曹三保急步进来。

    原来是老妈召见。

    蜀王府有六座正式的大殿由北向南分布在府城的中轴线上,这也是成都府的中轴线。南边的三座办公,北边的三座睡觉,中间用一堵高墙和左中右三道门隔开。蜀王的寝宫虽与南边三座大殿一墙之隔,可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府外东北角有一座别园,亭台水榭,鸟语花香,王爷的日常起居都在那儿。蜀王妃的寝宫是中轴线上最靠北的一座,取名长春宫。在王爷王妃两座寝宫相连的大平台上,正中间还有一座稍小点的四方形庑殿顶的宫殿,正式用途是阴阳交会之处,不过因为许久没用,里面已是蛛丝缠梁。

    王爷不喜欢自己的寝宫,流连于府外的花水山石之间;王妃却不然。她坚定不移地占据着自己的窝,警惕地保卫着自己的胜利果实,不让任何觊觎者有可乘之机。

    蜀王妃邱氏,出身于重庆府书香门第,刚刚三十出头。娘家祖爷爷做过嘉靖朝的按司,老爹却只是个秀才,已经故去。下面有个弟弟,名叫邱子贡。家里有良田百顷,店铺百间,大船百艘,总之很有钱。

    接到曹三保的消息,朱平槿立即叫封了全部诗笺,乘辇出了世子府东门,横穿西长街赶到长春宫。平台下已经站着满满两行等待回事的太监女官,老实候着大太监曹义诚一个一个叫进去。

    曹义诚是曹三保的干爹,幼年进府,在蜀王府干了四五十年,伺候了三代蜀王。王妃嫁进蜀王府就拨在这边跟着,最是忠诚得力。曹义诚远远瞧见世子仪仗,赶忙进殿禀报。可王妃冷着脸没吱声,继续忙着吩咐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曹义诚只好又出了大殿,在殿门外迎着朱平槿告罪。

    朱平槿站着等了会儿,才有旨意让他进去。

    朱平槿跪着听王妃训斥:

    “世子出息了,晓得以诗会友了!”王妃的声音冷冷的,“一出手便是五百两,够大方的!还有舒师傅的辛苦钱,估计一千两也打不住吧?”

    “启奏母妃……”

    “叫妈!你看看,嗯,你妈我起早贪黑,三百多个庄子,七百多个铺子,府内府外、亲戚朋友,饮宴祭祀,还有你爹和你这个不昌盛的儿子!哪一件事不要你妈操心?哪一件事不找你妈要钱?这才过了贼,庄子铺子都来人叫苦,刚才你三婶还派人来说,十几个城外的庄子被贼人祸害了,过不了年了,还不是又来要钱?我们家的庄子不是也被祸害了,怎么没了几个庄子就过不了年了?”

    王妃口中的三婶是富顺王朱至深的正妃,朱至深则是朱平槿的嫡三叔。

    “启奏母妃……”

    “叫妈!还有你不务正业的爹,成日里就与你四叔到处厮混,鬼影子都见不着!养了一帮子没用的清客,成日里吟诗作画。又弄了一大堆良家女子,莺歌燕舞,还有那两个骚狐狸精……”

    “妈……”

    “你妈我每天操劳,还不是为了你!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妈心思你还不明白?”

    “妈,儿正要为此事奏报!”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朱平槿看看左右。王妃手一挥,周围太监宫女训练有素,快速蒸发。

    “儿臣出了一千两银子,儿臣也心疼啊。”朱平槿捶捶胸口,很心痛的样子,“不过,儿臣觉得很值!”

    王妃睁大了眼睛。

    “儿臣此举,一收军心,二结士子。”

    “那帮子只会哼哼两句馊词的酸丁有啥结头?你瞧瞧那帮子酸丁写的文章,啥花儿鸟儿虫儿草儿,啥金子房子车子女子,太上老君、九天玄女、西天瑶池,还阴阳双修,我呸!”说到这儿,王妃难得脸红了一下:“不要脸!哪个正经人会写这些狗屁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啥好东西!不要以为你妈不懂,我们邱家也是世代书香!你不准学他们。”

    “儿臣绝不学他们。”朱平槿连忙保证,“您瞧儿臣写的,虽说只有一句,念起来仍然是浩然正气荡然于胸!”朱平槿赶忙又把那十四个字朗诵一遍。

    “好了,别念了,曹三保来要钱时我已经听过了。来来,别傻跪着了,坐妈身边来!”

    椅子很宽,坐两个人很轻松。

    “乖儿啊,你想啥妈都知道。”王妃拉着朱平槿的双手不停摩挲,“不过这次你可做偏了!你想啊,那猛如虎虽然很能打,但他毕竟是豫楚的客军,终究是要走的。别看献贼这次在四川闹腾得厉害,官军总还能把他打跑。献贼出川,那猛如虎多半还回河南,你的心思不是白花了?所以啊,你的钱要花在自己人身上,比如王府的左护卫。这快过年了,左护卫本来就有例赏的,正好一起发了可不好?”

    没法子,骗得了爹骗不了妈。不过朱平槿并不想就此认栽,他想扳回一局。

    “王府护卫一年到头确是辛苦。不过儿臣有些信不过左护卫。”

    王妃一听这话有些吃惊。

    “不是他们偷摸扒抢,谅他们也不敢,妈您管得好着呢。”朱平槿解释道,“儿臣是觉得这些年到处都不太平,我们四川也不宁静。蜀地自崇祯年来,先才平了奢安之乱,接着闯贼又来,闯贼刚走,又来了献贼,保宁府、夔州府那儿还在闹摇黄、闹土暴子,越闹越凶,衙门官兵都没啥办法。今年四川又是大旱,收成也少了很多。儿臣听说陕西、河南那边更惨。先是旱灾,然后是蝗灾。虫子铺天盖地的,连枯草和树叶都吃光了。儿臣听说已经开始吃人了。”

    朱平槿感觉到王妃的手有点发紧,于是继续发挥道:“官兵是一点用没有。这次献贼入川,楚军、秦军、豫军还有我们川军都上去打,结果是打不赢也追不上,连秦良玉都打输了。”

    “巡抚邵捷春上月不是逮拿入京了吗,换了监军道廖大忠。可怜呢,那邵捷春是被杨嗣昌冤枉的!妈听说当时锦衣卫把他关在贡院,结果上万百姓去伸冤。你爹也上书营救。可这些都没用,邵捷春多半要论死。若是邵捷春还在,或许局面还要好些。”

    “任谁当巡抚也没用,主要是官军不能打。”朱平槿反驳道,“妈您瞧左护卫就知道了,尽是些农民,还有到花楼当龟公的。举个仪仗摆摆威风什么的还行,真上战场去拼命,一多半尿要流到裤子里!”

    “这你都知道?”王妃笑了笑。

    朱平槿继续煽风点火:“再说那护卫指挥刘胖子,开铺子起花楼放印子钱,整日里是打着王府的旗号欺男霸女。您指望他来为我家保驾?”

    这才是真正戳到王妃痛处。王妃最恨的不是这个刘胖子尽干坏事,而是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两个野女子献给王爷,说都是他妹子,王爷还都信了。听到这里,王妃的牙关紧咬,问朱平槿想做什么。

    “儿臣想要钱。”

    “你不是有朝廷的世子俸禄吗?”

    “今年的三千石俸禄还欠着大半呢!妈您又不是不知道!”

    “那你要钱干什么?”

    “买几个孤儿养着。”

    王妃大声下令:“曹义诚你也出去!”

    宽阔的大殿里空空荡荡,只剩下这对母子在窃窃私语。

    王妃对朱平槿小声道:“乖儿啊,你要什么妈都给你!反正最后都是你的,只需分一点点给你那庶出的弟弟。千万别起谋反的心思,那可是要杀头的!谁也保不住你,包括你爹!”

    “什么谋反?妈您想太多了!”朱平槿天真地大笑起来:“儿臣才十四岁,还没到十五呢!这样小的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