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38章

崇祯十三年-第38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三章夜袭飞仙(五)() 
贺有义把这次飞仙关战斗的详细经过叙说完毕,大堂里没人说话。

    一场计划中偷袭,结果被敌人反偷袭,简直让朱平槿难以置信。五死十一伤的巨大伤亡,更令朱平槿没有想到。他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离开了座椅,在大堂中慢慢踱步。如何评价这次作战?说赢了,明显是自欺欺人,顶天了只能算惨胜;说输了,就必须予以适当惩处,而这肯定会挫伤昨夜参战士兵的信心和积极性。

    朱平槿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如何妥善地收拾首战后的局面,这是对自己的一次重大考验,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部队的士气。

    终于在脑袋中把事情想清楚,朱平槿轻轻出了一口气。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压压手让贺有义和宋振嗣都坐下。他道:“这次作战,彻底达成了预定之目标,因此我们是胜了,而且是大胜!参战之人都有奖赏,回到碧峰峡就发放!伤者要尽快医治,只好留在飞仙关。云哥儿,这事就拜托你了!战死的兵士除了奖赏,还要发放抚恤。有家人的,我们给他们的家人寄去;没有家人的,我们帮他领养一个孤儿,冠他的姓氏,不能让他家断了香火!死者全部就地埋葬,没有棺木,我们要用布匹裹了尸身下葬。坟前要留下墓碑,刻下名字,方便将来祭祀。每名死者剪下一缕头发,以后有机会我们把头发葬到昭忠祠。贺先生,你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又兼着我护商队的副营监。这次战死者的身后之事,由你负责处置!王排长,死者都是你的同乡,你协助贺先生。你们俩要尽快拿出一个抚恤的章程,送本世子过目。至于高先生哪儿,你们尊从高先生之意。”

    特务排这次进城的人,基本都是王大牛从邛州带过来的乡亲。现在士兵伤亡惨重,如何给乡里一个交代,让王大牛十分发愁。听了朱平槿详尽的安排,王大牛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他不待贺有义应声,先出来给朱平槿磕了一个头道:“世子高义,大牛代乡亲谢过世子!”

    朱平槿把王大牛叫起来,又道:“甲胄不拜,军中只行军礼。王排长以后还要带着部下认真操练!作战不能只靠个人勇武,更要军纪严明,步调一致!”

    放哨睡觉,临阵退缩,本质上都是军纪松弛。王大牛知道朱平槿是在批评他,于是再次拱手谢罪。

    朱平槿道:“刚才贺先生也讲了,我们第一次作战,暴露了许多缺陷。有指挥上的,有训练上的,有情报侦查上的,更有军纪上的!回去之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让护商队全军都来参加,作为晚间讲课的内容。贺先生要讲,大牛、云哥儿、陈有福,还有这次所有的参战人员,都要把亲身的经历当着大家的面讲讲。成功之处要讲,失算之处也要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因为需要处理死者伤患,朱平槿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计划,在飞仙关停留了一夜。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三的早晨,薄雾刚刚散去,山树野草间到处湿漉漉的。在飞仙关墙外靠山的一侧,临时开辟了小块墓园。墓园用木栅栏围着,中间一座合葬大墓,埋了六个人,包括昨晚两名没有挺过去的重伤员。合葬大墓旁边还有一座小墓,埋着那位美丽能干的藏族姑娘。两座墓前都有一块木头的碑,碑文上写着逝者的姓名和立碑者的思念。两座墓前还各有一座香炉,上面成对插上了燃烧的蜡烛。

    墓园前面,几百名士兵都整齐站立。朱平槿带着他的军官和护卫站在前头。

    “全体都有,立正!祭拜我护商队之英烈!我大明朝蜀王世子领祭!”昨晚朱平槿临时制定出了今天的祭拜仪式,就让宋振嗣这个排名第二的大嗓门来充当仪式的司仪,旁边站着曹三保负责提醒。

    朱平槿走上前去,把手中的香烛点燃插好,又回到队伍前列。

    “一拜、再拜、三拜……”。

    朱平槿祭拜了护商队的战死者,又祭拜了那位藏族姑娘。那姑娘的阿爸重病在床,无法参加葬礼,于是高安泰自作主张,作为姑娘的亲属接受了祭拜。朱平槿每鞠躬一次,高安泰就趴在地上磕头回礼一次。

    祭拜之礼的压轴戏最后上演。只听得宋振嗣大吼一声:“贪官蠹吏、鹰犬走狗,人皆可杀!将他们押过来!”

    只见十八个官军俘虏,包括那个城楼上那个被抓获的老军,都被五花大绑,嘴里堵着破布,被陈有福领着士兵凶狠地推搡着,来到队伍前。

    朱平槿转过身来,踩上一块大石,拔出身上的钢刀高高举起,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贪官蠹吏,流贼土寇,实乃天下之大害!群臣误国,流贼肆虐,官绅百姓死难者不知繁几!太祖列藩诸王,分屏中央。本人身为蜀藩世子,上乘祖宗遗命,下受百姓重托,不敢爱身自惜,唯以护国安民为己任。诸君,敢与我同行乎?”

    高安泰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双眼,拔出刀来疯狂地怒吼。宋振嗣、贺有义,以及近千名汉、土士卒也一起拔出兵器大吼道:

    “吾敢!吾敢!”

    朱平槿高高站在石头上,面对怒吼的人潮,凭风举刀,很有点大泽乡陈胜吴广的感觉。他志得意满地看着周围一切,将宝刀一挥,大声下令:“将那猪狗之辈尽皆斩首,祭我英灵!”

    在从飞仙关出发之前,朱平槿对部队作了一些调整。

    一是飞仙关的守将。原定的是高安泰,部分的土司兵也将留驻于此。但自从挚爱罹难,高安泰仿佛心性大变,一整晚看人都是眼睛通红。高安泰昨晚找到朱平槿,要求将军队带进内地,跟着朱平槿建一番功业。他的要求与朱平槿的真实想法不谋而合。朱平槿当然舍不得这么大的一支强悍武力陷在飞仙关这个鬼地方,还得雇人运粮养活。土司兵又是高姓居多,除了高安泰,根本无人能带。所以高安泰一请求,朱平槿立即顺水推舟同意了。飞仙关作为雅州到天全、芦山县的商道枢纽,依旧交给高家,只不过不是现在。王大牛的特务排扩编为特务连。贺有义解除兼任的第四连的连长和第三连的连监职务,兼任特务连连长。王大牛任副连长,罗景云任副连监。贺有义继续跟在朱平槿身边,王大牛和罗景云则带着特务排进城部队担任飞仙关守备任务,确保雅州到飞仙关的道路畅通,同时照顾受伤的士兵。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向芦山县方向募兵。那里属于汉藏杂居之地,既有汉人,也有董卜蛮。朱平槿认为,世上不管那里,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就有贫富悬殊。一些贫困人家为了一口饭就会聚在招兵旗下,即便是董卜蛮也不例外。他估计,在芦山招个一两百人问题不大,正好可以填充特务连的建制。土司兵暂留一个五十人的小队,协助王大牛和罗景云。带队的土司小头目,负责对外抛头露面。

    二是陈有福的晋升。这次作战,陈有福表现完美,得到了朱平槿的很高评价。他在严格遵从军令的同时,根据上级总的作战意图,细致妥善地进行了作战动员和作战部署,实战表现勇猛灵活,全歼逃敌,实现了己方的零伤亡。朱平槿觉得,假以时日,陈有福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一员大将。再加上陈有福的王府家奴身份和他在训练时的优异表现,朱平槿决定将陈有福班扩编为排,番号是护商队第一连第一排,下辖一班、八班和九班。护商队的连级编制,原定为一连四排,一排三班。但因人员不足,所以每连直辖七个班,没有设立排级单位。陈有福的第一连第一排,是特务排之外正规军的第一个排级单位。陈有福的下属也得到了晋升,脑瓜好用的老谭成了一班长,忠诚老实的老文成了八班长,而王三牛暂代了九班长。把王三牛放到陈有福排,乃是朱平槿刻意为之。他来自后世的用人思维,总觉得一家人都待在一个单位,瓜田李下的不是什么好事。

    朱平槿完成军队的部署和建制调整,随即率军向雅州方向前进。路过黄岩岗,十名属于飞仙关守备队的土司兵留驻了下来。他们将作为飞仙关的前哨,与关城里的守备队主力共同确保这一段道路的安全。

    时过中午,大队已经钻出了峡谷。青衣江河岸在这里渐渐开阔平缓,青山翠嶂也远在数里之外。前面有一个岔路口。右边的一条道,沿江岸直达雅州北门的大石桥;左边的一条道,沿山边可到碧峰峡。朱平槿下令全军就地休息,喝江水吃干粮。他自己坐上一块曹三保擦得铮亮的路边鹅卵石,接过一块锅盔,大口嚼动起来。半块锅盔下肚,腹中有了暖意。

    就在这时,前方一匹探马飞奔来报:

    雅州方向有大量百姓向这边跑来,正在快速接近。看模样,像是在逃难!

第五十四章雅河之战(一)() 
朱平槿接到探马报告,立即命令护卫和土司骑兵集结,横向展开,形成一道屏护线,掩护后尾步兵走出峡谷。朱平槿又令探马捉来几个百姓了解情况。不多时,另一名探马打马回来,马鞍上夹着一个人,到了朱平槿马前,啪的一声扔在地上。曹三保吓道:“尔等刁民,冲撞了世子大驾,你等担当的起吗?”

    那被捉回来的人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先在马背上颠得七荤八素,然后又被扔在地上摔得头晕脑胀。他不知面前何人,也不敢抬头观看,只是趴在地上全身哆嗦磕头道:“小人是良民啊!大王饶命啊!”

    朱平槿觉得这个叩头求饶的人不会有什么威胁,于是和气地让他抬起头来回话。那人心中镇定一些,这才把逃难的原委慢慢道来。原来今早雅州的城门刚开,突然间便有大量乱民手持锄头棍棒涌进四门,并且把雅州的州衙和守御千户所团团围了。他们叫喊着“除五蠹”,把城里没能逃走的衙役官差、豪强流氓、缙绅奴仆、书生秀才都搜了出来。可怜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缙绅、地主,有些被活活打死,有些被扔进火里烧死,有些被赶进河里淹死。他们的财物被抢,妻女被辱,房子有些也被点燃了。

    “妈妈的,终于遇上打土豪分田地了!老子过去一个官场的边缘人,现在却顶上了大时代的风口浪尖!既然穿不回去,也跑不掉,那就利用手下这点人马去拼上一拼!”朱平槿的心里很快打定了主意。他在脸上堆出微笑问那人,乱民杀的都是权贵富人,你一个普通的小百姓为何要逃?

    那人连忙辩解道:“大王,乱民杀红了眼,那里分得清什么人啊!城里如今见人就打,见财就抢!再说这犯上作乱,早晚要被官兵砍脑壳的!官军进城,那不是又来一次抢掠?小民哪敢留在城里呐,只好带着全家跑路,跑得越远越好啊!”

    朱平槿呵呵大笑起来,对着曹三保和那百姓道:“本朝太祖爷曾道:‘守法者常乐’。此人深得其中三味!曹伴伴,就凭他‘不敢犯上作乱’这句话,赏他一两银子!你可以对一起逃难的人讲,因为你说对了话,所以世子爷赏了你!”那人平白得了一两白银,道声谢谢起身跑了。

    朱平槿又对宋振嗣、贺有义和赶过来的高安泰道:“本世子决定,即刻进军雅州,平息雅州暴乱,还我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三人早已擦拳磨掌,听得军令都大声叫好。朱平槿吩咐立即发出两道旨意。一道发给碧峰峡。除小部留守外,宋振宗、舒国平立即完成作战准备,率领护商队的人马开到雅州北门附近集结,限今晚戌时前到达。二道发给名山县蒙阳镇的王庄,告诉他们雅州暴乱,令他们迅速集合庄丁护院,申饬庄户严禁出庄。凡擅自出庄者,以参与叛乱谋反之罪格杀勿论。

    曹三保就在朱平槿刚才坐过的石头上铺纸磨墨,贺有义运笔飞快,草就命令。朱平槿过目后,曹三保解开背上的包袱,小心捧出朱平槿的世子金宝,对着哈了几口热气,在自己的大腿上用了印。四名高安泰的随从识得道路,收了军令分作两组策马飞驰而去。

    队伍沿着青衣江边的大道急速行军,前面逃难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被开路的探马一吆喝,纷纷让在路边,神色慌张地看着这只人马混杂的官军隆隆前进。朱平槿骑马混在他的护卫中,走在队伍的前列。可以隐隐望见雅州城墙了,突然前方一阵大乱,难民们纷纷惊呼着四散奔逃,官道上扔下的大车、包袱、箩筐到处都是。路边几个稚气未脱的小孩跟丢了家长,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还有些白发苍苍的老汉太婆,也不知是否与家人失散,颤巍巍站在路边发抖。

    朱平槿心中不忍,正待说话。随驾的贺有义道:“贼人最善用抛财乱军这一招。可恨官军贪财,屡屡上当!”

    朱平槿摇摇头:“这些财物是百姓的,不是贼人的。”他指着路边的一头耕牛对曹三保道:“曹伴伴,前面要开战了,你帮不上什么忙。你带上几个人,在阵后找个地方,把这一路上百姓家丢的小孩、老人、耕牛,还有财物都集中在一起。最好让百姓镇定下来,不要让他们这样乱跑!”

    曹三保一听朱平槿的话,在马上泪涕横流:“奴婢知道自己没用,帮不上世子爷什么忙。但奴婢还一颗有誓死护主的忠心呐!”长长的泪涕被江风一刮,挂在脸上到处都是。

    自己的随口一说,却弄得曹三保如此狼狈。朱平槿知道这太监心眼小误会了,赶忙安慰道:“前面军队打仗,后面百姓乱跑,本世子担心他们冲乱了我军阵脚!本世子以护国安民为己任,曹伴伴为我随身近侍,正好代本世子安抚百姓们,将本世子的良苦用心晓谕他们都知道!”

    曹三保听到朱平槿的话,立即破涕为笑,找人安抚百姓们去了。

    贺有义在一旁,见朱平槿把身边的太监收拾得服服帖帖,不由心中感叹。他正揣摩着朱平槿的帝王心术,突然眼前大路一空,百姓嘈杂喧闹的声音也听不见了,连忙拉住朱平槿的马头道:“世子,不对!请令大队停止前进!”

    异样的战场气氛,朱平槿也感觉到了。宋振嗣长枪一举,指挥护卫们再次展开半圆形屏护线。陈有福排也靠拢上来,把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