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35章

崇祯十三年-第35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在花园台阶上跘了一下,踉跄几步跑过来急道:“东翁,大事不好了!”

    这位青布长袍的老者便是彭县知县王国麟。见到师爷失态的样子,王大人一脸不悦:“何事如此惊慌?长蘅,本县常教你养气,你是左耳进右耳出!外面能有什么大事?莫非献贼又杀回来了?”

    师爷擦擦汗道:“东翁,不是献贼,是那些欠税的刁民!他们聚在衙门口闹事,口称要除掉衙蠹!为首的便是那两个豪民,他们正在敲锣召集人手呢!”

    “还是王纲、仁纪那两个不老实的家伙?”

    “正是!”

    知县呵呵一笑,对几个县学的学子道:“世间万事皆文章!你们来请教老夫时文,老夫倒要请教你们:这豪民聚众抗税,本县该如何对付啊?”

    众学子谦让几回,刚才那位年级大些的书生推让不过,于是回道:“学生以为,老大人当尽除首恶,宽宥附众。如此,既可正国法,去邪气;又可平复县民之怨,彰显老大人拳拳爱民之意。”

    知县口中唔了一声,迷着眼想想,脸上笑容更胜,显然这书生的意见深合内心。众人见状,连忙凑上来七嘴八舌附和。知县睁开眼,正待与师爷交代,眼角却晃到一位书生站在众人圈子之外,正低头垂首好像思索什么。知县微笑着叫着这位书生的字:“时中,你在想些什么,不妨说出来让本县和众人都听听。”

    这位书生分明有些腼腆,听到知县大人点名,又见到同学们对他嘻嘻哈哈,更加紧张,只是嘴中喃喃道:“学生想、想,那些刁民冥顽不化,会不会铤而走险?学生想,要么把闹事之人都关了起来,要么让衙役们暂缓些催欠……”这位书生正说着,突然想到以欠账作为衙役的公事银,让衙役自行讨要,正是面前这位知县大人的得意之作,猛然间心中一惊,刹住了口,站在原地没了话说。

    那位年纪大些的书生对这位学弟向来不屑。他摇摇头笑着道:“时中可能想差了!我县里就几十个衙役,怎么可能……”

    他剩下的话,被衙门外一阵巨大的欢呼声打断了。知县和书生们被扑面而来的声浪震得脸色发白,正在不知所措,一个刑房书办满头油汗地急促跑来,顾不得对知县大人行礼,边跑边大声叫喊:“大人,快想法避避!那些刁民反了,刚才县丞大人率张都头出去弹压,结果张都头被扔进粪坑淹死了!县丞大人和其他衙役都跑了!小人是冒死回来报信,大人快避避风头啊!”

    众人听到,哗的一声各自乱跑。师爷一把抓住乱跑的王大人大叫道:“后门!东翁,走后门!”

    大明朝崇祯十四年的正月,彭县知县王国麟以欠账作为衙役的公事银,让衙役自行讨要。衙役们趁机大举追索,闹得全县百姓怨声载道。彭县地方上两位有些声望的小地主小商人名叫王纲、仁纪的,趁机在县衙前敲锣聚众,发出了“除衙蠹”的倡议。倡议受到县民的热烈响应。县中都头带兵弹压,被愤怒的民众扔进了粪坑活活淹死。彭县的“除衙蠹”运动,很快传到了临近的州县,接着又波及到了四川各地。与此同时,“除衙蠹”运动迅速扩展成了“除五蠹”运动。“五蠹”,包括衙蠹、府蠹、豪蠹、宦蠹、学蠹。许多被百姓指为“五蠹”的官府衙役官差、王府管庄管店、地方豪强流氓、缙绅豪奴恶仆、生事害人的书生秀才,被活活打死的,被抛锅里炖烂的,被推入土窖活埋的,“不可胜记”。他们的财产,大都被疯抢一空;他们的房子,大都被点燃焚烧。这场自发的群众运动,在迅速摧毁荼毒百姓的黑恶势力的同时,也向所有人展示了它恐怖的另一面——群众运动所固有的无序性和它那令人颤抖的破坏力!

    不管朱平槿是否愿意,这都将是对他穿越以来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注一:以下数据引自顾诚先生文。

    注二:摘自《崇祯上吊的死弯》

第四十九章夜袭飞仙(一)() 
在朱平槿离开碧峰峡,通过飞仙关向天全土司艰难跋涉之时,王大牛和罗景云的特务排,加强了陈有福班,一共五十余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扛着他们自己家里的农具或者打猎用的各色兵器,尾随于大队之后步行跟进。从蒙顶山到飞仙关有七十到八十里,其中一多半的山道,尤其是飞仙关前面十几里路尤其难走。所以王大牛和罗景云计划头天只走五六十里,晚上到途中的黄岩岗宿营。第二天一早继续前进,中午到达飞仙关,然后找一家客栈住下,等待朱平槿返回。

    长途行军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天色发暗时分,五十余人的小队伍已经接近黄岩岗。此时,士卒已经极度疲惫,特别是副排长罗景云。罗景云的年龄较小,从小在城里长大,没吃过这苦。他的双脚打起了血泡,磨破之后再起血泡。罗景云想过放弃,只是生来倔强好强的性子,让他咬牙坚持一路走了过来。见罗公子走路一瘸一拐,还拒绝任何人搀扶,王大牛和士卒们怀疑的目光消散了。漫长而艰苦的行军,捅破了身份高低带来的隔膜。很快,罗景云便与王氏四牛及其他兄弟打成了一片。

    一座赭黄色山岩出现在前方视野中,那便是黄泥岗。

    “大伙儿再加把劲,前面就是黄泥岗!”大牛不失时机给周围弟兄们鼓劲打气,熟悉的人也和他相互打趣。队伍重新恢复了生气,大家纷纷加快了步伐。

    “大哥,前面有马蹄声!怎么办?”前头开路的王三牛突然回头高喊。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贼!大家只管迎上去,不要理他,各走各的路!若是官府的人,大家不要说话,老子来对付!”王大牛在队伍中大声回答。

    片刻功夫,一个孤零零的骑手远远出现在队伍面前。王三牛眼睛特别好,“大哥,好像是贺先生!”

    王大牛心里咯噔一下。早晨贺有义跟着世子一起出发,现在贺有义却一个人回来了。难道世子在路上发生了意外?

    王大牛几步窜到队伍前面,睁眼一瞧,当真是贺先生匹马而归。王大牛急忙迎前拽住了马匹,问道:“贺先生,世子安好?”

    贺有义来回奔波,已是人疲马乏之极。他艰难地从马上翻下来,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发出嘶哑的声音道:“世子安好!世子有令,你们听我调遣……”

    罗景云和队员们都围上来。有人递上水葫芦,贺有义接过猛灌几口润了嗓子,这才解释自己回来的原因:“前面飞仙关有一个守关的百户叫做彭元可,十分骄狂无礼,还敲诈我们的银子!世子用缓兵之计先稳住了他,自己脱身去了天全。世子令你们听本将调遣。明天我们夜夺飞仙关,将那彭元可等人一并杀掉!”

    罗景云一听有大仗可打,全身上下酸痛立即无影无踪。他大声问贺有义道:“贺先生,那飞仙关有多大多高?守城人马多少?”

    国舅开问,贺有义不敢轻慢。他回道:“飞仙关倒是不大,估计守城的人也就一二十名,其中有数名家丁。不过,我们不准备攻城。世子在关城里留了人接应,还有上好的兵器。明天中午,我们大摇大摆走进去。到了晚上,我们再潜行而出,一举攻占关城。”

    罗景云知道刚才兴奋之余唐突了,于是点头称好。王大牛道:“既然世子有令,末将听从贺先生调遣!我等原计划今晚就在前头的黄岩岗宿营,贺先生是否赞同?”

    贺有义点头道:“本将兼着护商队的参谋长,你们排的宿营计划本将知道。现在本将与诸位一样,都是疲惫不堪。我们正好修整一晚,明日一早出发!”

    黄岩岗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子,就在大道一旁山岩的平顶上。晚上住在那里,既不耽搁脚程,又不引人注意。路边的巨岩之后,有条一人宽的石阶小道,可从直通到六七丈高的岩顶。只有上到岩顶,才能发现上面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土地,被村民们种上了庄稼。在庄稼地的边上,有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小村背后,又是一堵挺立的山崖峭壁。因为视角的关系,站在岩顶的边上向下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道;而大道上的行人,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上面的人。

    全队人马在村里借宿安顿完毕,贺有义带着王大牛和罗景云视察地形,布置防务。贺有义走到岩顶边上,望着山岩下弯曲的山道和奔腾的峡谷,感慨道:“这里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如果在这里埋伏几百人,静等敌人走过去,飞仙关的守军再卡住前面的山道。这两边一关门,中间就算有一万敌人,也跑不出去。”

    罗景云很懂事的样子道:“可惜这儿也就是控制一条道,不如飞仙关可以控制到天全和芦山县的两条道,所以军事价值就低了。再说,这里进出只有山崖上一条石阶小道,兵法上说这里是死地。敌人如果围而不攻,便把我们困死。”

    听到罗景云逻辑清晰地分析,贺有义心里非常吃惊。在他原来的想象中,这个毛头小伙子不过是因为他姐与世子的特殊关系,而成为世子用来控制军队的一枚棋子。

    贺有义对罗景云笑道:“想不到罗公子深谙兵法,找时间本将可要上门讨教。”

    罗景云摇摇头:“我也不很懂兵法,这还是姐夫教我的。”

    贺有义望着远山起伏,朗声长叹道:“世子文武双全,真乃不世出之英杰也!来,我们三个商量下明天的行动。”

    按照三名主官的商量结果,第二天一早特务排的士兵分作两拨出发。贺有义本人率领王大牛和第一波三十余人,留下部分兵器,辰时(早晨七点到九点,注一)出发,计划于午时进入飞仙关。罗景云率第二拨,主要下辖陈有福的第一连一班及王三牛特务排等六个人,在黄岩岗继续休息,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出发,计划于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前到达飞仙关。贺有义估计,这时飞仙关前的关卡已经撤了。因此第二拨不再进入飞仙关,而是在飞仙关城门外埋伏,截杀从城里逃出来的人。由于罗景云坚持要求进入第一拨,王大牛也认为在他们突袭下能够出城逃窜的人肯定不多,贺有义临时改变了计划,让陈有福接替罗景云指挥第二拨。

    午时刚过,贺有义、王大牛、罗景云带领的第一拨士兵就到达了飞仙关巡检司的关栅前。贺有义没有看见那个绿袍文官,于是大模大样冒充富家公子,罗景云牵马装作书童,王大牛等人背着弓箭,装作家丁护院,其他的人用扁担挑着村里借来的箩筐,装作长工奴仆。一个家丁询问了贺有义的去向,贺有义回答到芦山县拜访县尊大人,于是那家丁走进木头房子呆了一会儿,出来后只是按照人头马匹数量每人匹马收了五钱银子,然后挥手放人,让他们顺利地进入了飞仙关。

    贺有义等人进了飞仙关,刚到城门口便被高安泰安排的接应认了出来。那接应一早便在城门边的一家茶水铺子蹲守,接到人,便把他们悄悄带进客栈。高安泰留下的兵器,都是上好的藏刀和匕首,还有两张军中用的弓箭。那藏族姑娘不知道这里即将展开一场血腥的杀戮,依旧热情地招待了贺有义等人,端上了大盆的牛肉和糌粑,又端上了酥油茶让大家品尝。众人走了一上午的路,早已是饥肠辘辘。贺有义连忙道谢,和大家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已过,天色黑透。天上的星星没有盆地云层的遮掩,显得格外明亮闪烁。冬日的寒风穿过河谷山间,吹得客栈院墙边那棵拴马的大树哗哗直响。那藏族父女早已上楼休息,特务排的士兵除了三个在院外和楼顶上分别放哨执勤,都躺在楼下宽阔的门廊地上睡觉。

    罗景云第一次出来干大事,心中激动,又被士兵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打扰,更是全无睡意。他只得从地上坐起来,望着门外的黑暗,心里估摸着距离开始行动的时间。

    计划开始行动的时间是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那时人会睡得很沉。行动结束后,天也快亮了,便于特务排迅速撤离。接应之人已经给他们指认了百户和巡检司衙门。这两个衙门紧挨在一起,衙门口正对城门,非常好认。从客栈出去,到十字路口一个左拐就到了,即便是夜间也不会走错。下午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刚过,接应之人在城门口亲眼看到彭元可骑着马,带着三名家丁和五名兵士回城,直接进了衙门,一直到监视到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三刻,也没见人从里面出来。想到这里,罗景云觉得自己的心跳比平日快些,于是他拍拍自己的额头,深呼吸几口空气,强令自己镇静下来。姐夫再三强调:“初战必胜!”所以要再仔细想一想,即将开始的行动计划,会不会有所纰漏?

    注一:中国古代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小时,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SI)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看响木的书,需要一点国学基础。没有基础的,请跟着响木一起来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好了,既然大家背熟了,响木以后不再注释。

第五十章夜袭飞仙(二)() 
罗景云睡不着,有人与他一样睡不着。

    “既然罗公子也睡不着,”门口传来贺有义小声的说话,“不如我们在院中说说话。”

    罗景云在黑暗中点点头,轻轻起身。借着火盆的微亮,他双脚小心地从地上横七竖八的身体和大腿中挪过。

    来到门外,星光满天。罗景云瞥见贺有义给房顶上放哨的士兵打了一个手势。

    “罗公子是第一次出远门吧?”因为是自己亲自下达了在晚上禁止喧哗的命令,所以贺有义问话很小声。

    罗景云老老实实承认了,可依旧勇气十足:“但我不怕!等到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一过,我们就杀进去。我是副职,姐夫曾说过副职要当先锋打前头,所以王排长翻过衙门墙头后,就轮到我了!”

    贺有义摇摇头道:“本将没听世子下过什么副职当前锋的旨意。就算世子说过,现在本人为主将,王排长就是本人的副职,所以正该他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