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345章

崇祯十三年-第345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恶狼就不敢近身,其他的猛兽也可以抵挡一时半会儿。若是路上遇到小股山贼,他至少可以用这根竹枪同时对付五个,捅死其中三个。

    此外,这杆上官配发的竹枪还是队长权威的象征。所以为了让它更醒目,宋浩出发前特意找到上官要了一块红布,剪成了长三角旗帜模样,用柳枝穿钉在了竹枪前端。只要他站在高处挥动竹枪,这队四百多百姓即便隔着很远,也能看见他这名队长。

    宋浩的一点小小创意,迅速被他的上官发现了。那名护国军的军士立即向更上头的军官推荐,很快最上头下令,所有率百姓入川的保安队长都要扛上一根钉着红旗的竹枪。

    他这队临出发前,那名背着红绸大刀的最上头的大人特意将他找去说话。那大人先是赞道:真是个大汉(注二)!那大人如是说,定是因为宋浩的个子很高。他身长六尺有余,比起周围的流民,身材高上一头,体重多上一倍。那大人赞完了立即又问:你是哪里人,你知道旗帜领军之法,你当过官军?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宋浩的确当过官军。

    宋浩生来并不是官军。他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当宋浩他爹、他哥带着他抛弃故土,逃到大海中的皮岛后,他们一家三口和周围数万人一样,无论男女老幼,都成了官军,至少毛大帅和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官军。

    为此,他们长年饿着肚子、忍着辽海中的严寒,在一个个寸草不生的荒凉小岛上坚守。用这种无奈的抗争,守卫着国家的疆域,守卫着祖宗传下来的土地,守卫着汉人的最后尊严,更守卫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可来自朝廷的大人们不这样想。朝廷的大人们先是将毛大帅骗到双岛,以十二条罪名杀了他,然后将数万兄弟扔在荒岛上活活饿死。因为这样,朝廷的大人们就可以一脚踢开毛大帅这个绊脚石,以漂没或者清军等大义凛然的名义,用岛上数万兄弟的尸骨,换成一锭锭揣入腰包的银子!

    他爹在饿死前,念念不忘嘱咐他们兄弟俩把自己骨瘦如柴的身体煮来吃了。他爹说他的两个儿子不吃,便白白便宜了旁边那些个虎视眈眈的人。反正早晚都要被吃,还不如让自己的骨肉落入了自己骨肉的肚中!

    官军当不成了,于是他哥带着他抱着一根枯木飘向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在他们即将渴死于海中时,幸好被从东夷回来的海商搭救,于是哥俩来到了山东登州。

    靠着他哥的一把力气和一身武艺,两兄弟才吃上了饱饭。不久之后,当他哥听说毛大帅的养子孔有德来到登州建营招兵,欣喜若狂地领着他再次成了官军。

    然而好日子转瞬即逝。

    山东官绅非常讨厌这些从辽东逃来的流民,山东兵与辽东兵也时有冲突。辽东兵北援关宁走到吴桥,孔有德和老兄弟们终于不堪凌辱,举行兵变,转身杀回了登州,将那些个狗官一锅端了。朝廷慌了神,连忙派出东江军的死敌关宁铁骑来镇压。

    不久后,登州城破。他哥据说惨死在了登州水城的墙上,而渐渐长大的他再次跳海,侥幸逃生。当他重新获救,他们这些辽东遗民在山东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山东呆不下去了。于是宋浩靠着沿途打短工,西跨运河流落到了河南,最后在汝宁府新蔡县某个庄子落了脚。

    在这里,宋浩又过上了几天舒心日子。那庄子里有个姑娘喜欢上了高大英俊老实本分的他,两人很快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姑娘的家人开始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他的身份和来历都不明,怕将来惹出个事端。姑娘寻死觅活,她家人只好让了步,但条件是要他入赘。

    入赘就入赘吧,有一个家比什么都好。然而,命运再次作弄了宋浩。幸福始终无缘,苦难永远相伴。

    先是连年的大旱让村民的生活一落千丈,继而瘟疫袭城,让庄里人死了一半,包括他即将拜天地入洞房的心上人。再后来,进剿闯贼的官军在项城大败,四散的官军和流贼一样到处抢劫。庄里人不堪官军和流贼的轮番劫掠,与其他几个庄子相约组成乡民队自保。但人心不齐、军纪涣散的乡兵哪是官军和流贼的对手?转眼间队伍死了一多半,几个庄子都烧成了白地。

    家又没了,宋浩只好继续向南流浪,身后跟着几个庄子里剩下的所有人。

    从河南新蔡走到湖广麻城,宋浩和乡亲们断了粮,全部变成了乞丐。就在他们行将饿死之际,麻城的官府和士绅突然大发慈悲,每人发了几个麦饼,又给了他们几袋粮食。

    大善人说,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要得救只能向西走,一直走到夷陵。

    于是宋浩只好将信将疑地领着剩下的乡亲上了路。到了荆州,他们终于汇入了西去的洪流。

    这时,宋浩和乡亲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得救,是蜀地的小王在招揽流民入川垦荒,而湖广的官府为了减少本地流民数量,都在想方设法地将流民送走。和善些的地方用麦饼,凶恶点的地方用刀枪!

    大人的话如何回答呢?宋浩想。

    说自己很小时便是毛大帅手下的辽兵,吃了亲爹的肉,长大了参加过登州之变,去年还亲手杀了几名官军?

    宋浩面对上官问话,本能地撒了谎。他只说自己河南的农民,被官军抓过夫,当过几天辅兵。

    或许宋浩的一口河南话很逼真,或许是他的名字取得好,又或许村里人替他做了保,总之大人是一眼看上了他。他加入保安队的第一天,便当了管着几百流民的保安队长。当然,这几百流民中的大多数,依旧是他原来的河南乡亲。

    不过,宋浩的保安队长也并非没有含金量。在当天入伍的上千新兵中,只有一人与他同样当上了队长。

    那人的个子虽不高,但两眼有神,关节粗大,且随身带着一口宝刀,一看便知是长期练武之人。那人随后的当众演武更证明他确非泛泛之辈:

    三个人轮流向他扔石头泥块,他总能一一躲开,或者用刀格开。据他本人吹嘘,不要说扔石头土块,就算是向他泼水,他也能滴水不沾!

    除了这两人,其他的新兵就没那么好运了。就算他们当过官军,也只当了个副队长或者小队长,或者干脆就留在夷陵操练,没能被委以重任。

    ……

    “浩娃子!”

    宋浩正想着心事,有个沙哑的声音从他脚下的队伍中传来。宋浩一听这声音便知是谁。他立即放低手中竹枪,恭敬地朝来声方向喊道:

    “爹!找俺啥事?”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佝偻在山道上在向宋浩招手,意思是他爬不动了。宋浩连忙几步跳下岩石,跑下凹凸不平的青石阶,把那老头牵住。

    “爹,把包袱给俺背上!我身来力气大,再背几个没关系!”宋浩一边道,一边帮着老头解包袱。

    这老头姓李,跟宋浩不是一个姓。但如果宋浩与老李头的女儿拜了堂,宋浩就入赘成了李浩。只是可惜,差了半步,所以宋浩还是宋浩。

    不过宋浩是个记情念恩的人。他还是按照过去的习惯叫爹。老李头实际年龄并不大,但是老婆、大女儿和唯一儿子的惨死耗光了他的精力。他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宋浩这个假女婿和一个没出阁的小女儿。

    “浩娃子,你人高腿长步子大,你走一步乡亲们要走两步。这山这么陡,乡亲们怎么跟得上!”老李头气喘吁吁骂道,“你如今好歹是个官了,是不是想把乡亲们扔了?”

    面对老李头故意放出的重话,宋浩和以前一样,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没有大惊小怪。他整理好包袱,见老李头的嘴唇干得发白,便将自己的水葫芦递过去。

    “爹,您说啥呢?您老和乡亲们收留了俺,救了俺一命。俺给老天爷发过誓,以后要像亲爹一样孝敬您!”

    老李头得了宋浩的准信,明显神色一松。他自己倒是其次,主要李家庄的乡亲们对宋浩不放心。几个庄子里的后生跟着逃出来的有一百多人。路上死掉好些个,到夷陵只剩了七八十。蜀王府招保安,他们为了吃饱饭全部报了名。可因为饿得久了,身体太虚,最后被录取的包括宋浩仅有三十八人。这次入川,又只有四人分到了宋浩手下,其余的都被留在了夷陵练兵。

    乡亲们一合计,庄里的后生都没啥出息,现在全靠宋大个帮着乡亲们撑门面。宋浩虽然一贯老实本分,不像是个没良心的,但他毕竟是个外来户,没有根的。现在蜀地的贵人们这么器重宋浩,若是他哪一天升官走了,这几百乡亲就没了个顶梁柱。所以乡亲们便请老李头来找宋浩要个准话:愿不愿意在几个庄里的姑娘中再娶一位?

    “浩娃子,你今年二十七了吧?也不小了。”老李头尽力跟上宋浩的节奏,一边喘气,一边小声道:“秀姑都走了这么些年了,你也该想想自己的婚事,再娶上一房。老人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就算不为自个着想,也该为祖宗着想……”

    老丈人的话让宋浩心里一阵绞痛。爹死了,哥没了,好容易爱上一个姑娘,又被老天爷无情地收了去。他有时在想,自己是否就是戏文里唱的那个扫把星,谁挨上谁就倒霉。

    “咋哑巴呢?这次没让你入赘,你咋还傲上了呢?”宋浩的沉默让性急的老李头生气了。他的小女儿春姑定然就躲在不远处跟着,就等他发出万事大吉的信号。

    “爹,俺……”

    “几个庄子的女娃,难道你一个都看不上?”老李头已经开始绝望了。但就算自家的春姑没希望,他也必须完成乡亲们的委托,绝不能让其他地方的女子把宋浩勾引了去!

    宋浩依然垂头走路,沉默无言。

    “听着,浩娃子。”老宋头快前几步,无比刚强地拦住了宋浩:“庄里的女娃,你随便挑一个当老婆,今晚就成亲!否则,你就没俺这个爹!”

    宋浩没想到事情突然发展到这一步。他顿时惊愕道:“爹,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这是大事!狗蛋好容易才从蜀府军打听回来消息,蜀地分地的规矩是先到先分,后到后分!”

    注一:野三关附近有五条河:野三河、支井河、岔二河、木龙河和泗渡河。宜万高速在泗渡河峡谷上架起了一座斜拉桥,远望之极为壮观,诚为单反爱好者必拍之景观。

    注二:川语,身材特别高大之人。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保安队长(二)() 
狗蛋以前就是庄上的一个浑小子,因为偷吃田里的麦子,还被庄里人吊在老槐树下胖揍过一顿。但正因为他浑,所以他的身体比其他的后生都结实。这次招保安,狗蛋立即就被招了进去,并成了宋浩的四个手下之一。

    宋浩与狗蛋不太亲近,因为宋浩刚到宋家庄时,狗蛋见着他老实,便总想找机会欺负他。但老实的人并不一定就笨。宋浩早就防着狗蛋,加之他的个子太有威慑力,所以他也没有吃过亏。如今老宋头突然把狗蛋打探回来的消息与自己的婚事结合在一起,宋浩立即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爹,咋回事?别着急,慢慢说。”

    “咋能慢呢!”老宋头着急地说,“后面那个第五队,出发时差了俺们半天。这几日已经追了上来,现在只有二三里远。他们在山下喊话的声音,俺们都能听得真切!”

    看来老丈人是真的急了。宋浩知道老丈人的脾性,所以干脆不说话,等老李头自己说。反正老李头最后憋不住,总会来个竹筒倒豆子。

    “乡亲们给你张罗媳妇,是怕你当了官,就一本正经起来。真的有事,你胳膊肘向外拐!”老李头终于能条理清晰地将事情的由来说清楚了,“你想想,俺们千里迢迢走到蜀地,又是爬山,又是过河,脚板都走烂了,不就是为了到蜀地后,能过上一阵安稳日子吗?”

    老丈人说话有理,宋浩只能默默点头。

    “要过上安稳日子,没一片好地怎么行?”老李头见宋浩首肯,声音愈发大了起来:“你知道,俺们新蔡的地,够大够平,就是太瘠!啥积肥的法子都用上了,一年辛苦下来,麦子还是黄不啦叽,打不出多少来!俺可听说了,蜀地的地肥得很,一捏能攥出油来!你瞧瞧,这还没到蜀地呢,山上的林子长得多绿多密!哪像俺们那儿的林子,开春了才能见着几片嫩叶……”

    老李头唠唠叨叨,宋浩只管点头。他心想,你知足吧!上了辽东那些岛子,你才知道什么是荒凉!可是老李头说了半天,也没说到他关心的媳妇问题上,所以他不得不提醒老李头,让他赶快说重点:“爹,这分地的事跟俺成亲有啥关联?”

    “浩娃子,你这一辈子就吃亏在老实上!”老李头厉声教训宋浩,“先到先分,天经地义!俺们先瞧上的好田,谁还敢拿走?到时乡亲们凑上几个孝敬,说几句软话,说不定蜀地的上官看着俺们可怜,对了,还有你这保安队长的面子上,心头一软,拿着小弓换大弓……那时俺们可就赚了!”

    “爹,那您的意思是……”

    “俺们是第几队?”

    “俺们最先出发,当然是第一队。”

    “就是嚒!”老李头恨不得给宋浩脑门一巴掌,把他整个人拍醒,可惜他人不高,有心也无力。

    “俺们是第一队,就是说俺们就该最先到达蜀地!整个蜀地都由着俺们随便挑!”

    老李头说着,浑浊的眼睛冒出了火光,可是转瞬间,他的眼神又带上了些许怨毒:“可后面的第五队不认命哩!他们赶得这么快,一定也是得到了消息!所以,乡亲们几个商量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个万全的法子,保准让他们慢下来!”

    “爹你说说看!”宋浩道。

    “那你得先选个媳妇!反正队里剩下的女娃你都认识,你就随便选一个!”倔强的老李头并不松口。

    宋浩腹诽着,随便,选媳妇能随便吗?难道庄里那傻妞也成?爹娘死光了还成日里没心没肺地欢笑?就在这时,正在拾级而上的队伍中闪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那大眼睛一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