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320章

崇祯十三年-第320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当红的火、黑的烟将碉楼吞没,金城南寨门上的许多士兵都哭了出来。那里有他们的亲戚、朋友、街坊、同学,更有与他们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

    两行泪水从邓问行的脸上无声地淌下来。他想到了自己惨死在烈火中的老娘和妹妹,想到了因饥饿和疾病死在城里的许多熟悉的面孔。他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更痛恨将自己生在这个乱世的老天爷。

    盛英注意到了邓问行的痛苦,他大方地承认自己的冒失:“邓先生,对不起!接下来就轮到了我们!”

    “让土暴子再得意几天!”邓问行的脸因为极度的仇恨而扭曲着,“等我们的援军上来,对这伙土暴子要一个不留!”

    “好!我就等监军你这句话……”盛英没有说完,山下传来砰砰两声。

    “副连长他们没死!他们还在战斗!”士兵们叫喊起来。他们欢呼着,把头上的帽盔和手中的刀枪举起挥动,向山下的勇士致意。

    城头上闹翻了天。这时,一位中年女人领着个身穿鸳鸯战袍的中年军官快步上了城。她在人丛中踮脚一望,便看见了站在城门上的邓问行,连忙挤了过去。

    “老爷,许千户要见你。”女人看见邓问行身边的身影,便落落大方地向盛英一福,“盛队长,你也在。”

    “嫂夫人好!”盛英连忙对邓问行的夫人邓李氏拱手。邓李氏是留在金城寨里的唯一女性,据说出嫁前是蓬州的一位士绅家的小姐。如今,她不仅要照看四百多贾营后送的伤兵,还要抽空为士兵们洗衣裳,丝毫没有一点小姐家的做派,所以深得士兵们的敬重,年轻的士兵都叫她“邓大姐”。

    那中年军官见了邓问行,立即前趋几步,单膝跪下抱拳道:“我们蒙护国军救治,邓夫人更是待弟兄们如亲兄弟。大恩大德,粉身难报!弟兄们不愿坐看史队长他们孤军苦战,听说出击兵力不足,便公推我来见邓先生。我们愿意加入护国军,为世子打仗!”

    “好呀!”盛英几乎叫出声来,“我正愁出击兵力不足!”

    “可是……”邓问行犹豫着摇摇头,“可是许千户战伤未愈,怎能出战?”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那名姓许的千户把鸳鸯战袍扯开,露出右胸上的一个创口。那创口上裹着干净的绷带,定是今早刚刚换过。许千户给邓问行看过创口,又大幅度挥动了几下右手,来证明自己可以挥刀上阵。

    “可是,你们贾将爷乃是我们护国军的友军。你们加入了护国军,贾将爷会不会误会?不行,”邓问行在盛英万般期待的眼神中摇了摇头,“此事万万不可!”

    “邓先生多虑了!”许千户爽朗地大笑起来,“等护国军打到铜城寨,我们贾将爷也会成了护国军!”

    ……

    满心欢喜的土暴子站在碉楼外看大戏,冷不丁地又挨了抬枪两铳。五十步正是抬枪的最佳有效射程,当即就有数个土暴子倒地嚎叫。土暴子见熊熊大火竟然没把那些顽强的王府兵烧死,只好四散开来重新收集柴草。在付出了十余条人命的代价后,碉楼下已经转弱的火焰重新旺了起来。

    两组士兵在轮流打放,楼下的士兵在继续封堵大门和铳口,防止黑烟从变干收缩的泥土缝隙中钻进来。可是,楼体外墙经过长时间的烘烤,已经烫得不能接触,砌在墙体里的木方更是散发出烤焦的臭味。碉楼再被这样围着烧下去,楼板垮塌,甚至燃烧,那是迟早的事情。

    “要反击,先要止住火势,否则根本没法出门!”

    近乎裸体的史允孝站在高高的粮袋堆上挥斥方遒。周围笼罩的热空气,几乎要把他的皮肤烤干撕裂。

    “止住了火势,我们这点人也没法与两百多土暴子硬碰硬,必须要求增援!”

    想到了求援,史允孝又踌躇了。他觉得自己当时大意了,如果在碉楼周围挖上一条壕沟,那就不会造成今天的被动。自己作为守碉的指挥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史头,楼下烫得没法站人了!”从楼梯口探出一个焦黑的脑袋,连两排牙齿都是黑的,“求援吧!”

    “好!”裸体认真地点点头,说完便叉着腰哈哈笑出声来。

    “都要烤成腊肉了,你还有心思发笑!”周标十分不满地嘟噜着。

    “周标,最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要讲个斗争策略!”史允孝咚一声跳在地板上,对着脚下那颗焦黑的脑袋道:“你如此这般……”

    土暴子们又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碉楼下的火又旺了起来。领哨老大说了,只要不停加柴,这样慢慢烘烤下去,碉楼里的人早晚要变成肉干;担心的是碉楼顶上插上了一根矛杆,矛杆上套着一面红旗。不用多么聪明的脑袋也能猜到,碉楼里的王府兵一定在给金城寨发信号,多半都是求援。于是土暴子的首领没有犹豫,留下百人继续捡柴烧火,其余的人跟他到土垒防守援军。

    没有人说话,碉楼顶上顿时清净了许多。除了两杆抬枪在继续装样子打放,其余的士兵都在碉顶的边缘待命。他们的眼睛盯着粮袋上的史允孝,手里却紧紧抱着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

    史允孝却盯着飞快远去的土暴子大队。金城寨方向按照约定的计划,向六角碉的战友回了一通大鼓,这下土暴子跑得更快了。

    “计策奏效!”史允孝欣喜的声音爆发出来,但漆黑的脑袋,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看见最后一名土暴子消失在土垒里,史允孝不失时机地下达了命令。

    “抛!”

第四百一十九章 援兵在哪(一)() 
大大小小几十个火药罐扔下去,很快就开始在火堆里奏响了高潮。轰轰的巨响不断,不仅惊呆了正在忙着捡柴加火的土暴子,也震撼了碉楼顶上的二三十个漆黑的人。

    “火小了!炸飞了!”士兵们欢呼起来。

    “妈的!傻等啥呢?还不下楼搬沙包!”粮袋上那个站得最高的士兵跺脚吼道。

    士兵们一窝蜂钻进楼梯。他们将在周标的率领下离碉反击。史允孝因为身材瘦小,和两组抬枪兵留下来继续坚守。

    “若反击失败,还坚守个屁!”

    史允孝一屁股坐下来。他身旁还有最后一个火药罐,那是他坚持为自己留的。

    “金城寨上的红旗在摇!”一个火铳兵在打放间隙提醒他们的头,“我们是否应旗?”

    史允孝二话没说蹦了起来。他拔出插在粮袋上的旗杆,高高举过头顶,拼命摇动起来。

    这一刻,在苍茫的群山之中,他最高,他最显眼。

    六角碉的坚决反击,完全出乎于土暴子的意外。他们更意外的是,守军以大量火药开路,将碉下堆积燃烧的柴草炸散吹灭,从而获得了出碉的必要通道。

    仓促之下,围碉的土暴子未能集结起来,他们还分散在周围捡柴割草。当三十余名全身漆黑的战士挥舞着短矛疯狂冲杀出来时,围碉的土暴子立即精神崩溃了。

    护国军战士个个宛如地狱里窜出来的山魈魔鬼,身子黑得吓人,眼睛更亮得吓人。土暴子们被人数少得多的黑战士追得魂飞魄散,多数四散而逃,少数成了矛下之鬼。当土暴子首领发现情况不对,准备点兵回救时,金城寨的进攻突然开始了。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金城寨的进攻,几乎瞬间就到了土垒的面前。土暴子们被吓坏了,本能地采取了收缩战术,全部撤回了土垒。

    形势顿时逆转,近三百土暴子反被金城寨和六角碉的出击部队合围在了简易的土垒里。

    “大家捡柴火,让土暴子们看看!他们不投降,就等着被烧死!”意气风发的史允孝一边大口地往肚子里灌水,一边挥舞着手臂指挥士兵。

    “史参谋,你们打得好!”找上前来的邓问行睁大眼睛在史永孝的身上打探一番,然后习惯地称呼史允孝的老官衔,“我们在城上看得心惊肉跳!”

    “小史,我们调换一下。”盛英走过来,“你来当中队长,我来当副手!”

    “史英雄,请受末将一拜!”一个官军将官对着漆黑的裸体躬身一拜,“你是三国里的黑脸猛张飞!”

    史允孝自失一笑:“大明朝的袖珍张翼德!”

    “哈哈哈!”

    “援军上来了!”士兵们突然叫喊着,传递着好消息。金城寨的山脚下和城头上,笑声和欢呼声响彻了平静的山谷。

    ……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九日下午,特遣支队的先头部队十营二连和新政坝派出的部队南部县大队二中队、四中队和警卫营两个排在董卜第三骑兵营的支援下,开到了金城寨,受到了金城寨军民的热情欢迎。

    特遣支队指挥官冯如豹决定在金城寨休整一日,为部队补给,同时也等待后继的部队开来。特遣支队的后面三个连因为及时调整了行军路线,距离前锋十营二连不过一日脚程。

    这一日,在广安城南渠江边的罗渡,谭思贵以第三团团部指挥护国军第四、五、十四、十五、十六共计五个步兵营及炮、工、辎部队约七千余人,由罗渡出动,经营山向金城寨开进。

    到达金城寨后,该部主力四个营将在谭思贵的继续指挥下,尾随冯如豹的先遣支队向铜城寨地区攻击前进,解贾登联部之围。完成此任务后,他们将继续向恩阳和巴州前进,与巴州之王祥部汇合。

    第五营在到达金城寨后,径直向渔溪场西南方向的千佛场前进。预计他们将作为贺仇寇第五团的后尾部队,加入到王省吾第十八营和副将刘镇藩向渔溪场的进攻中去。

    贺仇寇和刘镇藩的任务和目标与谭思贵大同小异。他们要先解渔溪场马乾、张奏凯之围,然后作为铁钳的另一个牙口,与谭思贵合击恩阳和巴州地区的土贼。

    这一日,新任第三营营长,在长平山被射瞎左眼的原三营一连一排排长戴东壁,率三营离开渠江边的营垒,取捷径向巴山中的一个重要交汇口——大、小通江与巴河的汇流处,隶属巴州的江口镇开去。他们行军队形的前方和两侧,是第二骑兵营散开的斥候线;之后,则是孙德仁蓬州护庄大队的三个中队和一些辅助部队。

    这次行动的目标,就是拿下江口镇,驱逐据说盘踞在那里的土暴子争天王袁韬,并在巴山深处打下一根钉子。因为信息传递速度的缓慢,他们还不知道江口镇已经被世子朱平槿确定为新设的平昌县县治。在未来,平昌县将与巴州一起,成为控制巴河沿岸的两大军事基地。

    新组建的一支部队,即由杂谷营改编的第十七营,由于坚决要求上前线,最后顶替了原定的第八营,担任了戍守巴河和巴山边缘的任务。而第八营,在向渠县护庄大队移交防务后,前出到三汇镇。

    这一日,据守渔溪场和铜城寨的楚军张奏凯部、贾登联部继续与源源不断涌来的土暴子进行着惨烈的战斗。当日,张、贾二部均派出死士向后方求援。其中从渔溪场送出来的求援信,由四川兵备副使马乾以血书写,内有“职盼援军,急若星火”一语。

    这一日,从达州出发向北追击黄鹞子景可勤的副将丁显爵,终于与景可勤交上了手。

    在东乡县以北州河的支流——后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走投无路的黄鹞子主动设伏进攻,而中伏的丁显爵则死战不退。双方从中午开打,直至天黑才各自收兵。丁显爵占领了战场,因此他有资格宣称自己是胜利者。

    然而丁显爵当时不知道,他真正的胜利,来自于匪首景可勤本人的受伤,更来自于景可勤一伙匪帮的元气大伤。

    数月后真相大白,当日交战中,景可勤被流矢射中小腹,虽然有绵甲阻挡,伤得不重,但随后就发生了伤口感染,一月后死在川陕边界荒山野岭中。景可勤死后,他手下的大将互相攻杀,结果是几败俱伤,从此这股土暴子分崩离析,再也没有以黄鹞子名号出现在战场上。

    丁显爵的死战不退,也让他麾下的官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重庆、邻水和达州补充的约千五新兵,在惨烈的战斗中多次溃散,又多次被他手下的老兵重新赶上战场。战斗结束后,无论新兵老兵,几乎人人带伤。无力再战的丁显爵只得退回东乡,能自己走回东乡县的人已不足八百之数。

    ……

    对于正月二十九日当天川北前线的战况,朱平槿自然一无所知,但他和廖大亨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判断,张奏凯和贾登联两部的形势已经异常严峻。而两部相比,又以张部形势更为困难。张部的兵力人数略少于贾部,距离后方基地更远,其所在的渔溪场地形不利等等因素,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张奏凯部对阵的土暴子,兵力和素质都高于贾登联部。

    军事情报局判断,围攻马乾、张奏凯部的土暴子有震天王白蛟龙、行十万呼九思、夺食王王友进、整齐王张显四家土暴子;围攻贾登联部的土暴子有顺虎混天星梁时政和马超两家土暴子;围攻巴州王祥的土暴子有不知姓名的闯食王等几股,南江和通江两地是整齐王张显、争天王袁韬所属外围土贼。

    刘维明补充的信息称,围攻马乾、张奏凯部的四家土暴子,其总兵力至少有四万,其中丁壮不少于一万。很显然,土暴子的主攻方向是中路的张奏凯部。

    除了兵强马壮的争天王袁韬以及联合行动的陈琳部动向不明以外,巴山之中有名的土暴子全都出动了。很显然,王朝阳部兵变,像是一盏夏夜荒野中的明灯,将各种魑魅魍魉都引了出来。崇祯十五年春的巴山之战,已经演化为护国军与巴山土暴子的总决战!

    战场形势岌岌可危,心急火燎的廖大亨秘密给朱平槿提出一个建议。他计算了救援所需的时间,认为王省吾部从苍溪县出发到达张奏凯部所在的渔溪场,至少要走四天。如果遭到土暴子狙击,则时间很难计算。因此,他建议改变计划,先集中兵力救出贾登联,然后再转兵向张部前进。

    然而朱平槿毫不犹豫否定了廖大亨的建议。理由有两个:一是分兵两路救援的计划正在实施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