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150章

崇祯十三年-第150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沉知县所谓龙纹大盘,乃是何物?”朱平槿佯做不解。

    廖大亨于是将他听来的案情,七七八八说了个前后。最后他向愁眉苦脸的刘之勃斜斜眼珠,嘴角拉出一丝隐隐的笑容。

    “四川能有此物之处,非蜀王府不可。”沉云祚下了结论。

    “蜀王府此等物件甚多!本世子管府事不久,尚未巡视府藏。如此可好,本世子准沉知县入王府清查此物来历!若此龙纹大盘原是我王府之物,还望沉知县依法秉公处置!”朱平槿微笑道,在计划预定的口袋之外,又新开了一个口袋。

    若这沉云祚不知好歹,非要跑到王府清查,他就必须准备好承担责任。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查出来便罢,差不出来,被朱平槿以“寻机羞辱藩府”的罪名一参,他的仕途就到头了,弄不好还会下诏狱。沉云祚不过为刘之勃洗清责任,借机讨好上官,他没有必要把自己卷进去。

    果然,就算沉云祚说话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下官之本意,龙纹盘既是皇家器物,不如请王府自查来历。倘若是王府失窃之物,本官也好判那书生逾制!既是书生逾制,刘大人也就……”

    沉云祚把自己讨好刘之勃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皮球又踢到朱平槿脚下。

    “沉大人所虑甚为有理!我大明律法有令,非皇家器物,不得朱漆描金,不得饰以龙纹,违令者重罪!这书生不知好歹,擅用皇家器物,当依律严惩!”

    朱平槿顺水推舟,将刘之勃推到自己挖好的大坑边。

    “如此一来,刘大人也不必赔偿了!刘大人,您看这样可好?”

    ……

    刘之勃欲言又止,开口又停,分明心情特别矛盾。

    等了好久,他才抬头对朱平槿道:

    “下官家人惹出这等祸事,本是下官管教不严之过!这等皇家器物,三百年间流落民间的不知有多少,官府未尝罪之。下官在京师正阳门外古玩店中,也曾见过多次,当时并不以为忤(WU)。如今事关己身,便见利忘义,诿过而污他人乎?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书生家贫,典祖器而求学资,吾本当善加鼓励,孰能以己之过而刑具加于书生哉!

    吾身为国家大臣,身为圣人门下,此等无廉无耻之事,下官绝不为之!”

    不管对于朱平槿这个下套的始作俑者,还是廖大亨这个加入不久的同谋,刘之勃的表态都大出于他们的意外。

    尤其是朱平槿。他的A计划泡汤了,心里不免失望之极。

    只要沉云祚把书生下狱,朱平槿便立即公开抛出早已准备妥当的库藏记录。它上面清晰记载了蜀献王入蜀时赏赐书生祖宗龙纹大盘的故事,然后联合雅州书生群体上书抚台,上书朝廷,为书生鸣冤。那时,刘之勃作为被告和逃脱责任的人,就算长了一万张嘴,他也说不清!

    这便是朱平槿对秦裔计划的重大修改,是套中之套的连环计。

    碰瓷的实施难度并不大,主要目的为了拖住刘之勃妾室,好让韩文斗有时间诈进刘之勃的书房,搜出陈士奇的奏疏。至于那书生要求巨额赔偿,仅是为难刘之勃这位清官,为第二个套子做好准备。

    第二个套子才是关键。拿住刘之勃的问题,将他赶出四川,顺带打击陈士奇,为朱平槿的扩军备战赢得时间,这才是朱平槿真正的目的!

    可刘之勃的正直,既挽救了他自己,也给朱平槿的危机加大了压力。

    朱平槿带着郑安民飞奔回府,廖大亨和刘之勃则各怀心事打道回府,只留下面红耳赤的华阳县知县沉云祚。

    沉云祚拍马屁拍到了马腿,还得了上官一个“身为国家大臣,身为圣人门下,无廉无耻!”的考语,前途极度堪忧。

    ……

    朱平槿带着郑安民奔回王府,文臣武将已经齐聚谨德殿外。连他的老婆也走出办公室,带着一脸的关心,亲自迎接他。

    “怎么样了?你的A计划?你的连环计?”罗雨虹牵过朱平槿的手,递给他一张手绢,“饿没?瞧你一脸汗水,不顺利吧!”

    “妈妈的X!前面一切顺利,最后一分钟输了!想不到,想不到!”朱平槿说着直摇头,看得他背后的文武大臣面面相觑,连忙围着郑安民打听之后发生的事情。

    “想不到什么?不要说半截话好不好!”

    “想不到,刘之勃的人格太伟大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已经站到了坑口,往前半步就掉了进去!掉进去便是万劫不复!七千两银子的巨额赔偿!他的身家根本还不起!这么大的诱惑,谁知他拒绝了!我和廖大亨都大出意外,我还有点感动。现在若不是明朝,我还以为他和我一个D的!”

    罗雨虹不满道:“你是捞着机会就给自己脸上贴金!刘之勃拒绝把书生抓起来,完全不出我的判断!我早就给你讲过,我们更愿意与贪官合作,而不是清官。你这叫……”

    “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朱平槿主动接上老婆的批评。

    “不过,刘之勃倒引起了本世子的兴趣!他确是为官者的楷模:清正廉明、公而忘私、求道不惜己身,一个焦裕禄似的好干部!杀掉刘之勃太可惜了!如果他能为我所用,我可以确保未来的中国二十年没有贪……”

    “以后的话以后再说,先把眼前的饭吃了!”罗雨虹不客气地打断了朱平槿,“后面那么多人还等着听你的B计划。人家都饿着肚子!这样,我让谭芳把菜端上来。你们边说边吃!”

    “食不言寝不语!这个时代在饭桌上开会是很没规矩的!尤其是像我这种有教养有地位的家庭!”

    “好了,别贫嘴!先吃饭还是先开会?”

    “先吃饭。饿了。”

    “谭芳,给各位先生和将军送饭。”罗雨虹吆喝起来,“天太热。把我们上午做的水果刨冰端出来,每人发一碗!”

    趁着老婆炫耀她的水果刨冰,朱平槿吩咐自己的随侍太监李四贤道:

    “你找个值钱的古董,立即给刘之勃刘大人送去!他若不收,你便说是本世子借给他的。让他先把书生的东西陪了,了结官司。他打欠条,你便收着。他不会欠王府的人情!”

    ……

    灌县是岷江正流的入口,因为地处龙门山的豁口,又承接了高山融雪,所以夏日风情水凉,最宜消夏避暑。除蜀王府和十几家郡王府之外,很多蜀藩宗室都居住在灌县附近。王府在灌县青城山脚下也有个宫苑,宫苑里面有数个很大的地下冰窖,专门用来在冬季储冰。

    罗雨融用来制作刨冰的原料,便是今天上午刚从青城山宫苑运来的。

    “我妈还是想起了我!”朱平槿端着水果刨冰,在自己办公室里吃得不亦乐乎。

    “是我爸想我了!”罗雨虹单手托下巴,很有成就感地欣赏着朱平槿的大快朵颐。她边做边尝,已经吃了两碗,再吃要拉肚子了。

    “我妈和你爸怎么回事,怎么还不回来?”朱平槿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知道。你把送冰的太监叫来问问吧。”老婆提议。

    “现在没空,等把我们眼前的危机解除了以后再说。我马上就要部署终极解决方案!”

    罗雨虹正要说点什么,突然殿外传来了马蹄声。很快,谭芳在门外报告,贺先生和刘局长在门外求见,他们带来了关于陈士奇的一个最新消息。

    ……

    夜幕深沉,一丝丝凉风掀开轻纱,带来了庭院中的花香,也带来了主人期待的清爽。

    陈士奇蜷曲着一只脚,头枕着丝绵的软靠,舒服地半躺在他宅子花厅卧榻的竹席上。他身着青色薄纱行衣,只用网巾裹头,一副典型的官员燕居模样。一个身姿妖娆,面目娇媚的女子,正在他榻前翩翩起舞。

    这个年方二八的女子是陈士奇新纳的小妾。

    她原本是富顺王家的一个侍婢。富顺王被抄家后,府中并未涉案的奴婢依律发卖。

    那时陈士奇在大邑新场镇惨败不久,正交卸了公务蛰伏在家中,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陈士奇闲得难受,就买来这个会歌舞的侍婢聊以解闷。不曾想,这个侍婢不仅会歌舞,还知道一些富顺王府中的密事,那个柳先生便是这个侍婢引见的。

    有功便赏,这是陈士奇处事待物的原则。于是陈士奇便把她收了房,让她在家中好歹有个名分。

    并未如预料的那样挑逗起老爷的情欲,小妾瞧出老爷的心不在焉,于是停了舞蹈,飘到老爷身后,替他揉捏起肩膀来。

    “柳先生你可安排妥当了?”

    “早按老爷的吩咐安排好了!老爷您真是高明,奴家上次到府学给柳先生送银子,见他一声下人杂役的打扮,还真没有认出来!哎呀,任谁也想不到柳先生会藏在那地方。老爷,您不是说刘巡按这几天可能要见柳先生吗。那地方正好离着巡按衙门不远,刘巡按啥时想见都成。”

    小妾鼓鼓囊囊的胸部时不时地蹭刮陈士奇的后颈,让他有一点心动。可他心里装着天大的事情,加上年岁又大了,难免力不从心。他拉过小妾,让她给自己锤腿。

    小妾知道今天自己的好事又黄了,心里不爽,却不敢表现在脸上。她一边用粉拳轻轻锤着,一边重新提起话头,“老爷,那柳先生可是背着反贼的名头,他说的话刘巡按会相信吗?”

    陈士奇呵呵干笑两声。

    “刘之勃信不信不打紧,老爷我只是利用他!他若是与本官联名上奏,那最好;若不肯,老爷便单独上奏。到时绨骑到了成都,一样要审问柳先生。到时信不信的人,就不是刘之勃,而是皇上!嗯,绨骑到了成都,说不定还会把你的旧主子提出来审问!”

    小妾撅撅嘴,表示她对陈士奇故意提起富顺王父子很不高兴。陈士奇假装没看到。他高兴地想着他的奏疏到了京师,会在朝廷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皇帝会勃然大怒,东林一党会连词攻讦廖大亨,把他赶下四川巡抚的宝座,然后交章推荐自己来接任。

    周延儒那里已经回信,说皇上的起复诏书在二月份就下了,他准备九月底到京,新官上任三把火。劝说皇帝革除弊政是一把火,军事上打个胜仗是二把火。至于第三把火,如能把四川的藩王和巡抚一并烧了,为朝廷烧出几百万两银子,那陈士奇功在社稷,一个巡抚之位何以酬功?

    奏疏到京,周延儒也差不多到京就任了。有了当朝首辅的支持,事情已经成了一半。

    陈士奇在心中决定,如刘之勃明后日还未答复,那么他和傅崇奇就单独上书。只是这个柳先生,乃是目前掌握的唯一证据,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你,明日一早到府学去,让柳先生出城。记着换件衣服!”

    小妾不知道老爷突然要柳先生出城是什么意思。

    她正想问清楚柳先生安置在哪,突然陈士奇的双手抓住了她的衣服,粗鲁地将她胸衣撕开,露出了里面白白的肉脯。

第二百零三章抚按交底()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士奇没有等到他的小妾出发,便被巡抚衙门的小吏请去议事。

    等他姗姗到来,巡抚大堂里已经坐满了人。唯一还没到的,是四川巡抚廖大亨和巡按刘之勃。陈士奇按自己的品级坐好,便凑过去与身旁的按察大人聊了几句,想打听今日的议题。可按察使尹老大人与他同样一问三不知。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陈士奇便镇定下来。他不再四处打听,开始闭目养神。

    大堂的气氛轻松和谐,后堂的气氛却十分火爆。

    廖大亨和刘之勃坐在后堂的主客之位上,官仪尽失,就像两只斗鸡,四目相对互不相让。

    两人如此,原因很简单:刚才突然收到都司报告,今朝成都府四门一开,便有声称王府护庄队的军士进城。西、南、东三门合计人数大约有三百人。

    除王府护庄队进城外,昨夜北门天全土司兵也开来了五百骑兵,目前驻扎在北门瓮城里。军队进入省府,可不是小事。都司下文询问,王府长史司和天全土司均声称是换防。

    “换防?”

    坐在右首的刘之勃砰一声将手中茶碗重重搁在桌上,茶水四溅。

    “昨夜接到江安县的告急,今早王府和天全土司便调动军队!本官料定,明日定还有雅州王国臣的急递文书送到,声言天全土司数千土兵围了雅州!天全土司如此跋扈嚣张,到底是谁在给他们撑腰?朱平槿这个小儿到底要干什么?难道真如市井传言,蜀地有宁王之祸乎?”

    “宁王之祸?呸!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你问朱平槿要干什么,本抚这便告诉你:唯自保尔!”廖大亨一拍扶手站了起来,想想又坐了回去。

    但他说话的声音依然大得震耳:“刘大人,本官与你讲过,地方上之情况迥然不同于京师!蜀地偏踞西南,民风市情大不一样,万勿把京师之做派放到蜀地!你刚接任巡按,有些看不惯是正常的,但绝不能逼着本官胡作乱为!

    你瞧瞧你刚才的提议,能把这种事放到大堂上去说吗?一个泸州就够乱了,再加上王府和天全土司调兵的事,外面那些日日唯恐天下不乱,时时等着浑水摸鱼的人会怎样想?会不会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他们集体弹劾蜀王府怎么办?”

    “朱平槿这小儿目无王法,难道不该弹劾?藩王典兵不说,还与土司勾结,走私茶马!本官昨日是看着护商队还听从朝廷节制的份上,这才没有当场发作!谁知他变本加厉,竟然以兵威相加!

    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弹劾?”廖大亨冷笑两声,“弹劾又当如何?陈士奇并非没有弹劾过,结果如何?被皇上斥为‘不明事理,见识偏颇’!这几日他见着周延儒又起复为首辅了,冷板凳坐不住了,又在打弹劾的主意。他在做梦哩!”

    廖大亨难道已经知道了陈士奇弹劾的事情?这让刘之勃冷静下来。

    他坐回椅子,静待下文。若廖大亨把话挑明了反而更好些,正好听听他怎么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