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128章

崇祯十三年-第128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惺曷颍可鹂喜豢下粢彩俏侍狻J曷蚴怯刑跫模蔷褪潜澈笄看蟮墓一鳌D壳傲讣酃笾寥揭皇痔锎笥凶罚可鹈窃蹩铣雎敉恋兀

    利用土匪或者流贼,当然可行。但这种方式政治上有污点,并且机会稍纵即逝,很难把握。孙洪之所以坚决反对,还因为这种方式副作用太大,正所谓“玉石俱焚”。一旦失控蔓延,就可能造成长期的动乱!

    孙洪匍匐在地,手心冒汗。世子在门口与魏辰的对话,孙洪听得清清楚楚。世子明显是对那些土豪劣绅失去了耐心,意欲大开杀戒。可如此一来,士绅阶层就会立即转向王府的对立面,成为世子将来进取天下的障碍!

    而这,就是孙洪最担心的事情!

    想起“文死谏,武死战”这句话,孙洪不由得心生勇气:

    “世子,请听臣一言!”

    孙洪匍匐前趋,伏在朱平槿脚下:“那些士绅当罪,但罪不至死。臣以为,其罪有三:

    其罪一,侵吞赋税,致兵士无粮。

    其罪二,暴虐乡民,致乡民作乱。

    其罪三,勾结官府,致法纪无存!”

    “既然有此三罪,以我大明律法,如何罪不至死!”朱平槿严词追问。

    “罪不至死,非为其罪大小,乃上位者审时度势而已!”孙洪再叩。

    “汉光武英明神武,如何不知士绅兼并之害!然终其一朝,仅一旨抑制兼并!然仅此一旨,士绅便四处叛乱!光武帝无何,只得收回旨意,改行度田之法。

    非光武生性软弱,实因士绅势大而已。建武(注一)度田,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增加税收,却不抑制兼并。如此一来,造反之人便少了许多。纵有大司徒欧阳歙(XI,同翕)、郡守张伋(JI)等少数官员与郡国大姓狼狈为奸,甚至发动叛乱,可天下又有多少士绅敢反!于是度田之法大行,这才有了‘明章之治’!

    宋太祖为众将所推,亦不抑兼并,不杀功臣,不杀谏臣,并立为祖宗成法。终宋一朝,士绅并未成害,反而富庶及于庶民。

    如今天下士绅之势大,一如汉光武宋太祖!故臣以为,世子只能顺势而为!”

    孙洪拼死谏言,希望制止朱平槿焦躁情绪带来的冒进思想。

    他进一步向朱平槿解释道,在士绅之中,土豪劣绅总是少数。对于那些极少数借着自己或家族地位的士绅,可以清除,以便震慑他人,但最好借助官府或流贼土匪之手,王府不能出面。

    对于大多数知礼守法的士绅,则要拉拢。这些人之所以对朱平槿不买账,主要原因是王府享禄而不治民,对这些士绅没有法定权利,所以被士绅轻视。要拉拢士绅,一是名位;二是利禄;三是强化王府的地位。要让他们感到,投靠王府,物有所值;反对王府,身家不保!

    ……

    刚才对孙洪严厉的态度,更多是朱平槿装出来的。他要通过给与手下压力,来观察他们的表现,测试他们的忠诚。

    孙洪的表现让他很满意,于是他叫起孙洪,泄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对于士绅,既要用,也要防;既要拉拢,也要打击;既要晓以大义,争取开明士绅,也要无情打击,铲除土豪劣绅。这就叫:一手软,一手硬!

    投献之策照旧,还要给其出路,许其利益。

    田土之利,本在粮食。然工商之利,十倍于田土。本世子与罗姑娘商议过了,要开一家蜀地最大的钱庄。取汇通全蜀之意,名曰‘汇通钱庄’。汇通钱庄公开招股。若那些士绅有意,本世子准其以银子或粮食入股,共享钱利。

    临行前本世子还请舒师傅出面,要在蜀地做件文坛盛事。无论其有无功名,是否会写八股文章,只要能读书写字,均可参加。本世子将借此量才录用为王府幕僚。一旦录用,即可授予待遇,本世子将以师友待之。如为我王府立下功劳,我王府即可推荐入仕,一如高先生、贺先生之例。料想以蜀王府文源之名,也能招收不少人才。王府人才充盈,又给了士绅入仕之出路,两全其美。本世子还要办份报纸,宣传本世子护国安民之主张,揭露不法士绅偷漏税款诸事、褒扬开明士绅行善乐捐义举……”

    朱平槿说到粮食,突然想到在去永兴场的路上与廖大亨的秘密协议。那协议只规定了朱平槿收受投献的土地数量与廖大亨银子的多少挂钩,却没有规定廖大亨协助朱平槿收受投献土地的义务。孙洪既已收做心腹,朱平槿也就没有踌躇,又将与廖大亨的秘密协议之事讲了。

    孙洪听了,脸上有些许震惊之色。在他的设想中,王府与官府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没有把握的,毕竟朝廷的蕃禁政策对王府的行为有严格约束,他完全没想到世子与廖大亨已经勾结一起,而且勾结得如此紧密。他脑筋迅速开动,立即有了几个好主意。

    “世子,我商、庄两队,均为剿匪平乱所设,我蜀地官府百姓都是受益者。既如此,由我王府一家出钱养兵似不合理。臣以为,既然世子与廖公有了协议,我们就要用好用足,不可单将目光着于田土。我王店既不担心胥吏,又不缴纳关税,如此我王店之利润远高于众商家。官府又准我王店广收投献,不如将投献之策尽扩于工商。凡投献我王府之商家,均收取其货值之一成,并准其长期使用王府旗帜,免费开具贩运证明,川内之地来往无阻。我王府亦于各府州县要隘设关立卡,效仿飞仙关收费。臣料长此以往,不出三年,蜀地商家凡不投我王府者,必被其他商家挤垮取代。护庄队为保我王庄所设,非我王庄者,遇到贼匪乱民,皆应报之官府。既然廖公收了我的银子,而这银子又是取之地方的投献,实则为王府代百姓向朝廷交了税。臣以为,正是由于士绅骄横,官府贪渎,这才逼着王府出此下策。此事关乎全省,一岁十数万,乃至上百万两白银,干系重大,必不能瞒着多久,陛下宜早知道,将来那些士绅撺掇朝臣闹起来,我们也好有个说法……”

    即便蜀地目前的主流经济模式还是自给自足经济,但是商品经济仍有较大的规模,地主士绅的许多农产品也是要拿到市场来出卖的。比如井研县陈演一家有大量的棉田,他不可能全家吃棉花,一定会销往仁寿纺纱织布。秋粮上市,也会有很多粮食卖往州府城镇。孙洪的办法,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暂时不去触动士绅的土地所有权这个核心,以免王府与士绅正面冲突,而是从外围的商业环境着手,提高士绅的生产成本,剥夺他们部分的利润。本质上说,就是设置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既打垮竞争对手,也摧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老婆以前提出过农业的剪刀差问题,那时遭到了朱平槿的坚决反对。现在朱平槿认真想起来,觉得老婆说得还是有些道理。只是工业剪农业的羊毛,未免有些为时过早,应该是商业剪农业的羊毛才对。如果孙洪的主意一一兑现,估计蜀地的士绅们很快就会明白,在这乱世之中,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开明士绅的金光大道,一条路是土豪劣绅的羊肠小道。孙洪的智商和学识确实超过他的学历,经过了这半年的历练,人也成熟了,这让朱平槿打消了顾虑,最后定下了用他的决心。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先生不愧本世子之子房(张良)也!藩国设卡收税,天下多去了,福王、潞王、瑞王、桂王、秦王、楚王、鲁王,诸王莫不如此,朝廷和刘之勃就算知道了,也不过叫唤两声而已,没法上纲上线。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是设卡收税,开具路条,均是油水丰厚的差事,我们要把管事的人选好,不要落了朝廷官员贪渎的老路。”

    “世子如信得过臣,臣……”孙洪拱手开口。

    “先生还有大用,此等钱粮之事还是划归罗姑娘管理为好。”朱平槿摆手打断孙洪,“这事可以让曹三泰去做。他一个太监,就算以后查出贪了,也还是我王府的。只是这……”朱平槿沉吟片刻,“既然要奏报皇上,关乎廖抚之利,我们不好背地里将他卖了,要与他沟通明白方可。本世子之意,这银子虽取自田地,但毕竟是从我天家出去的,要一半入得蕃库,一半入得皇上内帑才好。否则朝廷乌鸦们难免呱噪,说本世子与廖大亨勾结。要是廖大亨银子拿得太多了,不找那些士绅收税怎么办?”

    朱平槿深吸一口空气,在大脑中再次厘清自己的思路:

    自己要的,只是士绅们支援战争。一旦自己通过战争做大做强,随时可反手将那些不听话的士绅灭了。既如此,何必现在让那些士绅群起攻之?早晚皇帝会起疑心,。士绅们出粮出钱出人,这就是朱平槿现阶段的目标。达成这个目标的路径选择上,朱平槿与孙洪仍旧存在一定分歧,但是他们目标是一致的,之间并无根本冲突。

    ……

    夜深了,朱平槿将孙洪送出行营。走到门口的帘幕处,朱平槿突然开口道:

    “谈到那钱庄,孙先生刚才有句话说的好。本世子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想入股钱庄的,是个人都行,只要他出银子出股本!等本世子和罗姑娘回到省城,这钱庄便可公开张榜招股。顺便给孙先生说一声,护庄队军官士卒的公积金也要入股钱庄生利。不知孙先生是否有意……”

    “臣当然也想尽绵薄之力!奈何臣刚还清了积欠的房租,这家中羞涩得很……”

    “只要孙先生有意入股就好!”朱平槿打断孙洪的叫苦,“先生目前无儿无女,两位夫人在王府里做事,吃穿用度皆在公中,平素花销也没个地方。如此可好,本世子先为先生垫上一年俸禄充作股本,以后先生每月从俸禄中还上十两银子。还完即可,免收利息!”

    “这……这如何使的?”

    “这事就定了。”朱平槿不容孙洪推辞,“只是有句古语,‘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

    孙洪立即跪倒:“今夜君臣奏对,臣绝无只言片语泄漏!”

    朱平槿十分尴尬:“先生言重了。本世子只想告知先生:为先生垫付的股本,出自本世子的私房钱,万不可让罗姑娘得知……”

    注一:建武,光武帝第一个年号。

第一百七十五章新军整编() 
第二日,雾霭轻散,晨光初霁,校阅台上彩旗飞舞。

    在松林山的护商队、护庄队组长以上的军官、士官,都参加了朱平槿和罗雨虹联袂主持的军事扩大会。这个扩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宣布对王府军事力量的重新整编。

    朱平槿自穿越开始,几乎第一时间就把军事力量的建立作为自己在乱世中求生存的核心手段。

    他目标清晰,他毫不犹豫。为了这个目标,他几乎动员了他自己所有的资源:知识、地位、金钱、人脉、精力、亲情、甚至婚姻。

    在东门人市买来草标三百五十一名后,朱平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军队。护商队开始只有四个不满员的连加一个独立排。磨破屁股跑到天全,拉拢战略合作伙伴,多了五百土司步兵,二百土司骑兵。借鸡生蛋,借助乱民之手,来了一个浑水摸鱼,得了雅州城,扩编了第五连。到了仁寿,接了孙洪千辛万苦从简州买到的第二批草标,这才扩编的第六连。不伤一人赢了彭山江口之战,朱平槿得到了王妃的全力支持,粮食和金钱得到了补给,王大牛和罗景云在飞仙关招兵,又扩编了特务一连、特务二连和董卜独立连。

    于是,这两营九个连就成为朱平槿布局全川的种子。

    这几个月,几乎每旬每月都有调令发到护商队各连,从他们那里抽人,有时甚至是成建制调走。各连只得重新调配人员,搭齐编制。士兵的补充还稍好,可以从王庄或其他军卫进行补充。比较困难的是军官的补充。补充的来源,一依靠朱平槿的护商队成军时定下的规矩,连级以下军官可以由军官和士兵共同推选产生;二是左护卫武官在碧峰峡接受军训后,自愿加入护商队。

    在松林山集结之前,已经有几个敢把牢骚发到朱平槿那里的营连军官受到温言告诫。驻扎彭县、新繁的第六连贺仇寇,在给朱平槿的报告中说,他有填不完的缺额,训不完的新兵。朱平槿之所以决定进行这次松林山整编,就是为了基本解决这个问题。

    ……

    根据世子朱平槿的旨意,会议主持人为王府右长史郑安民。

    首先宣布罗雨虹的地位及在世子之后的第二军事统帅权。

    郑安民向与会人员郑重说明:

    罗姑娘为蜀地良家女子,家道清白、人物俊秀,年满十五,与世子年岁相应,与世子联姻伦理有序、於例不违,正是天作良缘。

    蜀王健在之时,他和秦长史已经将世子和罗姑娘的婚事依律禀报,得到了王爷王妃同意,王爷并亲口赐下大婚。本来今年王府和布政司便要具奏陛下,以礼聘取。但因蜀王被朱至深、刘尽忠、陈恩等反贼谋害,世子不得不依律守制,故而两人无法举行大婚仪式。

    如今世子和罗姑娘年龄都大了,经双方父母之命。两人先行订婚,待世子三年服制满了,奏请世子封国之时一并请封亲王妃。

    为了避免府外非议,王府上下人等一律称罗雨虹为“罗姑娘”。罗姑娘虽暂无世子妃名分,但是王府上下人等俱以世子妃之礼相待。逾制失仪者,以失君臣礼之罪处之。

    郑安民以王相的身份证明了朱平槿和罗雨虹婚姻的合法性。匹夫匹妻,夫妻是天地阴阳之合,这就奠定了罗雨虹在众臣面前的地位。

    朱平槿专门强调,以后他不在,护商队、护庄队等王府军事可禀报罗姑娘,请罗姑娘酌处。

    朱平槿讲完,对台下众将威严地扫视了一圈,准备抓一个重男轻女的倒霉蛋给老婆现场树立权威。可惜罗姑娘的剽悍早已声名远扬。众军将岿然肃立、鸦雀无声,没有一人肯当挨铳子的出头鸟。

    第二件事,是办公厅、总参谋部、总监军部和火器局、警卫连等机构与人事的设立或调整。

    设立世子府办公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