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123章

崇祯十三年-第123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身上的污垢搓干净!”

    一炷香慢悠悠烧完,至少两刻种。不用交代,冯如虎肯定悲剧了。他以为军姿就是简单的立正站直,是个人都会,却不知道站军姿这项解放军新兵深恶痛绝的基础训练科目,没有动作要领的切实掌握,没有顽强的意志毅力做保证,那是一刻钟也坚持不了的。前世朱平槿对当兵打仗所知一鳞半爪,可是他如同千万个同龄人一样,参加过大学军训,在酷热的操场上站过军姿,留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在蒙顶山创建护商队时,朱平槿就开始引入这项科目。正因为最高领导对这项科目的无比偏好,所以护商队的军官常常通过展示自己笔直挺拔的军姿,来区别于大明的其他军队。

    新兵下连,老兵过年。新兵的悲剧,主要来自于他对军队规矩的陌生;而冯如虎的悲剧,却源自于他内心对护商队的不服气。

    这次随尹家麟来到护商队集训,冯如虎还带了他的两兄弟如豹、如彪。三兄弟一般的高大结实,在庄上从来都是一霸。他们今日早晨出发,几十里路骑过来,到了松林山脚下,冯如虎的那匹瘸腿马再也坚持不住,长嘶一声起不来了。十几代人在一起厮混,其他左护卫的军官还不知道他们兄弟三人霸道贪吃的德行?于是个个拍马扬鞭,加速前进,把冯家三兄弟晾在了松林里。他们三人双马,一路别扭前行,走到护商队设的木栅之前,又花了许多功夫给卫兵解释,结果还是第四连一名原来出身左护卫的副连长认得他们,他们三兄弟才进了大门。

    冯如虎在尹家麟家吃酒之时,听说他作为左护卫的世袭副千户,可能会享受副团级待遇。有了这个待遇,他在军营里衣甲兵器战马吃用都是营里领取。于是冯如虎大咧咧吩咐他的两个兄弟去找房子安顿,自己向士兵打听了供应军需的地方,便走了过去领取战马。

    来到军需处,冯如虎还未进门,先听见房子后有马匹嘶鸣。他赶忙转过去一瞧,果真屋后不远有一个马圈,里面圈养了十几匹战马。内有一匹黑色的大公马,毛色油光水亮,马脖粗壮,马耳直立,站在马儿中那是卓尔不群。冯如虎见了,立即欢喜异常。他好歹还是知道领东西总得履行一下手续,没有开口就说这马我要了。他跑到军需处的木头房子里,见到一个中年书生正在一张简陋的桌上写写画画,于是自报家门,要求领取马匹。

    孰料冯如虎立即碰了一个软钉子。那书生的态度倒还和善,他先让冯如虎稍安勿躁,然后在桌上找了一本书册翻看起来。好容易找到冯如虎的名字,他却对冯如虎道:对不起,这马你领不成。

    冯如虎那个爆脾气,当时便急了,责问为啥不能领。

    那书生道,护商队规定,只有营级以上的军官才能领取马匹;营级以下军官或士兵因任务需要长期领用马匹的,如无更高级别的命令,则必须由团级军官签字。

    冯如虎道,对啊,我是副千户,享受副团级待遇,符合领取条件。

    那书生也不急,道冯副千户享受副团待遇没错,但还没有任何现职。在他的兵藉书册中,冯副千户现任职务一栏中,填的是“学兵”。也就是说,在松林山军营中,他冯如虎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兵,还是见习的小兵。小兵吃啥他吃啥,小兵睡哪他睡哪。当然,那书生又解释,如果冯副千户顺利通过集训,担任了世子给予的营级以上军官职务,那么他就可以按照职务级别,领取马匹等军需物资。

    书生一番解说,冯如虎好容易明白了。原来护商队与左护卫一样,军官也是分作见任官和带俸官两类的。他在左护卫那是见任官,守着王府的正门;跑到护商队,反而降成了带俸兵,而且还是见习的!

    冯如虎心里那个不乐意啊,难免就把尹家麟的告诫忘了,扯开嘴巴在军需书生的面前说了几句护商队有什么了不起,老子照样一个打十个等等怪话,然后就被进来给士兵领取盔甲的陈有福听见了。

    陈有福出身草标,对护商队的感情之深,那是世袭副千户冯如虎绝对难以想象的。两人的言语起了冲突,加上冯如虎对自己的武艺向来颇为自负,所以他向陈有福提出了单挑。陈有福一听,心想正合我意。当兵半年杀了几个土匪乱民,但还没有与朝廷的正规军官交过手,听说土暴子中有不少反叛的官军,战斗力到底怎样,自己和士兵们都没底,此人提出比试武艺,恰好可以用来检验自己在雅州的练兵成果。于是陈有福爽快答应了冯如虎的要求,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夜幕下,操场上空无一人。

    冯如虎站军姿,三柱香均未通过,最后在罗景云的面前力竭昏倒,被士兵抬进了基地医护室掐人中泼凉水。

    用松木搭起的简陋节堂外,宋振嗣与尹家麟在一根长板凳上并排而坐。尹家麟望着前方黑沉沉的夜色,沉默不语。

    良久,宋振嗣终于打破了沉默:“尹大哥,这次你能来,小弟总算放心了。贺先生替我哥捎了封信。我哥说你来了,还带了左护卫许多军官过来,左护卫总算没烂到根上。”

    “你哥说的?”

    宋振嗣沉默半响道:“世子说的。”

    “那剩下的官兵怎么办?他们还是王府亲兵啊,这个名分是祖宗传下来的,世子总不会剥夺去吧。要知道,左护卫这些年虽然跑了一些人,但还剩两万多。这些人沾亲带故,个个打断骨头连着筋!”

    “尹大哥不必过于忧虑。世子仁厚,总会给他们一条出路。世子说,很多左护卫的军士,上无片瓦之屋,下无立锥之地,辗转卖力求食,穷苦比百姓更惨,凄凉如沿街乞丐。相反呢,一些军官美宅良田,醇酒妇人,役使军士如奴仆,于战阵一无所知……”

    尹家麟突然抓住了宋振嗣的手臂。

    “既然你还叫我大哥,那大哥便问你一句实话。今夜官兵都去参加学习,你却把我叫到这里,到底想说什么?”

    “尹大哥对我兄弟有恩,我们兄弟没齿难忘。”宋振嗣想了想,决定还是说实话。今晚说了,明天再向世子奏报,也不算欺君。

    “王庄已经五五纳租了,郡王家的田地也收归蜀王府统管了。这些尹大哥可有耳闻?”

    尹家麟注视着宋振嗣,点点头。

    “王府唯一没动的,只剩下左护卫!那些占着军田,又不肯为世子出力的亲兵,不要也罢。我们兄弟在秦军,早见惯了那些朽烂的卫所。卫所补的兵,在营里只配做下等苦力。尹大哥从来不与刘尽忠等反贼沾边,做事勤恳那是有目共睹。拯危济困、不治家产,更深得卫中将士爱戴。世子整顿左护卫,还望尹大哥鼎力支持。世子是君,我等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世子要我等怎样,我等就得怎样,这可是忠与不忠的大节!世子明日便到松林山,小弟想,尹大哥若能早明心迹,世子必有大用!”

    宋振嗣的话已经挑明了。尹家麟默默点头。

    夜风拂过,一直沉默的尹家麟突然微笑起来:“宋老弟,大哥看了这半天,发现世子练兵之法与古今之法皆有不同。宋老弟给我解说一番?”

    宋振嗣并没有解说。他默默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发皱的小册子递给尹家麟。

    那正是朱平槿的早期军事著作:简明练兵手册。

第一百六十八章松林山下(六)() 
百川汇聚,奔流入海。

    当朱平槿向总参下达向川北、川南进军的命令之后,贺有义等人立即根据朱平槿的总体意图,调兵遣将,筹备军资。一道道调动命令越过成都府封闭的城墙,通过刘名升的情报与通信局,向分散在北至汉州,南至嘉定的商庄两队传达。一支支部队根据命令,开始向松林山集结。松林山就像一个巨大的洼地,敞开怀抱接纳来自各地的部队。

    “除五蠹”之乱平息后,成都地区局势重归平稳。巡按刘之勃新官上任,他的耳朵到处打听,寻找可以给皇帝报告的重大消息。在省城周边的县城,比如新繁县、彭县、彭山县,保留一支完整的正规军遂行守备任务,既浪费兵力,也容易招惹麻烦。成都府外的各州县,被张献忠、土匪和乱民留出的知县空缺,不知何时便有新任官员填补衙署。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大好良机,将护商队调离大城市周边,分散到广阔的王庄去,借助王庄发展壮大,可收一举多得之效。

    贺曾柄的建议提醒了朱平槿:成都府东边左护卫的地盘上,可以整顿左护卫为名,堂而皇之摆放大部队。除此以外,松林山基地更可屯集重兵。此地地形隐秘,补给便宜,更是易守难攻。此外,新近加入商庄两队的兵员较多,成分复杂,有必要集中整训,重新编组,强化朱平槿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防止出现山头。

    按照这个思路,朱平槿通过总参调整了护商队的配置部署。第五连两个排前往泸州,一个排留驻雅州,第二连一个排留驻双流县的收租院火器局,第六连两个排留驻新繁县和彭县,分别作为当地护庄队的种子,护商队的其余部队和部分护庄队,全部集中于松林山进行重新整编。整编之后,护商队将形成四个营级规模的野战军。

    第一个驻扎松林山,担任训练和机动任务,策应成都府和川南地区作战;第二个是川北的特遣支队,任务是与土暴子进行接触和交战;第三个是华阳左护卫驻军,他们与贺曾柄的华阳县护庄大队合并,任务是作为机动部队,保卫成都,保卫朱平槿和他老婆,必要时控制成都周边县城。第四个是川南的特遣支队,他们担负川南重庆府至嘉定州长江、岷江一线的机动防务。

    由于最近加大了护庄队的建设力度,护商队的兵力有了一定的消弱,目前能集中于松林山基地的兵力并不多。护商队原有六个正规连,两个招募的特务连,一个董卜民族连。第一、二连剩了三个排,第六连剩了两个排,第五连只剩了一个排,还没有连部,只有第三连和第四连经过迭次补充,建制较为完整。按照护商队的一营四连的编制,四个营应该有十六个连。即便把两个特务连和华阳县护庄队全部编入,缺口仍然较大。所以此番整编护商队,除要将雅州、名山、彭山、仁寿四个县的护庄队各抽调一个小队(排)编入,还要将孙洪在嘉定州各县新买的一千难民及从成都五卫中精选出来的三百人补入。至于其他能补入的兵力,便只剩王府左护卫的那一百九十多名世袭亲兵了。

    部队整编,任务繁重,而且涉及大量干部调整,非朱平槿亲自坐镇不可。到七月一日下午太阳落山之前,护商队最后一批部队——驻扎新繁县的第六连、驻扎华阳县王庄的护庄大队以及一个新编成的天全土司排,在宋振宗、高安泰和贺曾柄、贺仇寇的率领下到达了松林山。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所有的人,都等着第二天早上世子和罗姑娘大驾莅临。

    第二天早晨,山间落了几粒小雨。到了己时,太阳依旧高挂,照得偌大的操场一片通亮。

    松林山基地的部队破例取消了早间的晨跑。士卒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收拾营房和操场,并且把个人的衣甲穿戴好。雅州皮革局这次运来了近千副皮甲,几个连的主官都看着眼红,便一起找到兼管后勤的贺有义。

    贺有义并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计算了兵力,立即拍板:护商队一到六连、天全土司排全体换装新皮甲,应对世子检阅。针对不满的声音,贺有义解释,换装只是暂时的,等编组完成,还要重新分配。再说皮甲是我们自己的雅州皮革局生产的,只要有了皮张,经过脱毛、硝皮、蒸煮、定型、晾晒、刷漆几道工序,皮甲生产快得很。最多两个月,下批皮甲又可到来。

    内务整理即将结束,部队已经拉到了操场列队,贺有义、宋振宗等王府的文武大员这才结队出了松林山,前出到十里之外迎接世子一行。可左等右等,太阳已经升得老高,还是不见车驾人影。于是高知聪再次有幸扮演他的老角色,去寻找世子的车驾。

    朱平槿这时在哪里呢?

    他正站在官道边上与郑安民有句没句的闲聊。

    “世子待罗姑娘可谓一往情深。”郑安民说得一本正经,可是言语中分明有些戏虐之意,“蜀地百姓都盼着世子早日大婚,让蜀国宗嗣后继有人。”

    “那是!王妃娘娘也是这么想!她抱孙子都想疯了!”朱平槿心不在焉地回答,眼睛却直往路那边的篷车瞅去,“可惜本世子重孝在身,结不成婚啊!”

    “要不然臣等在京师下点功夫?然后再以传袭国祚之名,请王妃娘娘写封奏折去闹一闹?”郑安民的意思是要行贿。

    行贿不难。只是行贿谁,才会效果最好?毕竟世子封国和成婚,都是要皇帝亲自点头的。

    朱平槿刚要说话,便瞅见一支细手无声无息从篷车边缘伸出来。几根欣长的手指,使劲往篷车方向勾了勾。

    朱平槿来不急回答郑安民,连忙一路小跑过去,把暗自窃笑的郑安民丢在原地。

    “能不能不穿这身衣服?”罗雨虹把帘布轻轻掀开一条缝,只露出了一只眼睛半张脸,“这衣服穿起来像戏台上的穆桂英,人家见了肯定会笑死!”

    “那衣服不是谁都能穿的!”朱平槿严肃回绝了老婆的无理要求,“没有军衔的军装,意味着我们对军队的统帅权!记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军队不是有你吗?要不然我平时多给你一点零花钱?”他老婆试图用行贿大法兼撒娇卖萌来软化朱平槿。

    但朱平槿作为D培养多年的干部,这点自觉性还是有的。在原则问题上,他怎么会被金钱所腐蚀,被美色所诱惑?

    “不行!我们俩都必须有统兵权!加入哪天我领兵出征去了,后方军队必须由你统帅!这既是对我负责,更是为你负责!没有军队保护,你我就是一只臭虫,随便哪个混蛋都可以捏死!”

    或许昨夜的噩梦还停留在罗雨虹的脑海中。恐惧终于战胜了女人爱美的天性,让她赌气掀开了帘子。

    哇!朱平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