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三年 >

第116章

崇祯十三年-第116章

小说: 崇祯十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八章护卫痼疾(三)() 
巨大的声音震松了谨德殿顶上的瓦。

    “报告!臣左护卫千户宋振宗奉命报道!”

    “进来吧!”

    一个彪形大汉铿锵而入。看来回到成都这段时间,宋振宗有爱情之水浇灌,是吃得好,耍得好,精神舒畅,难怪腰杆粗了一圈,有向刘尽忠刘胖子发展的趋势!

    朱平槿尚未开口,这厮已经说话了。

    “咦?郑大人怎么跪在地上?难道您……”

    “郑大人请起!”朱平槿道,“郑大人先到偏殿等候,待本世子唤你!”

    “臣不走,臣就在这里跪着!”郑安民也有执拗的时候。宋振宗赳赳武夫,如果恼羞成怒会不会威胁到朱平槿的安全?

    “那好,还请郑大人坐着听。”

    朱平槿安排了郑安民,开始收拾宋振宗:“宋将军,请站直了!你乃一军之将!戚少保有言:为将者,当事事为士兵楷模!”

    “是!”宋振宗收拾了兵痞似的笑容,老老实实立正站直。

    “嗯!还晓得自己是个军人!还有挽救的余地!”

    “啥挽救……”

    “队列中擅自说话,军法该怎样处罚?”

    “俯卧撑三十!”

    “那执行吧!”

    宋振宗瞪大眼睛,嘴巴一张一动,却没有声音。见到朱平槿不像是开玩笑,只好趴在地上,顶盔冒甲,吭哧吭哧做起俯卧撑来。这家伙自从有机会穿上盔甲,不拉屎绝不脱下来。朱平槿甚至又一次恶意猜想,这厮以后与小红成婚,会不会那个也穿着盔甲,可穿了盔甲那个又哪个整呢?

    “报告!末将做完了!”宋振宗爬起来,满脑袋油汗。

    “嗯!一身赘肉倒还没有误事!”朱平槿阴森森表扬他一句,然后直切主题:“本世子问,你来如实回答。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如实回答!”

    “很好!第一个问题,舒国平是你的搭档,他此刻在哪里你该知道吧?”

    “报告世子,他在为警卫排挑选士卒,进行那什么政审。前天他就到松林山去了!”宋振宗看了眼赖着不走的郑安民,揣度着应不应该暴露军事机密,可他想到朱平槿的命令,觉得还是如实回答比较好,“舒先生走时给末将道,他要先到松林山挑选士卒,然后顺路到左护卫去一趟,去干什么他没说。”

    “嗯,很好!能够如实回答,还有挽救余地!”

    宋振宗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可是没敢说话。

    “第二个问题,上次你到左护卫招兵,那些士兵为何不肯跟你走?”

    “那些丘八……”宋振宗说到左护卫就是气。

    “队列中不准说粗话!否则再做三十个俯卧撑!”

    宋振宗双脚一顿,下巴一昂。

    “是!末将奉命到左护卫招兵。末将给他们讲,只要进了护商队,三顿饭管饱,打仗之前有肉,每月两斗米补助,五钱银子零花买吃食,王府还给他们存五钱银子养老。可是那些丘……士兵嘲笑俺!”

    “嘲笑些啥?”

    “嘲笑俺是饭桶!”

    “护商队士兵每人五亩土地的事情你没说?”

    宋振宗瞪着眼睛想了想,这才点头道:“末将说了!可是他们还是嘲笑俺……嘲笑俺吹牛放屁不交税!”

    嘲笑宋振宗吹牛放屁?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宋振宗?是政策宣传没到位,还是狼来了听多了,没人相信?民无信不立,这是一种可能。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故意在背后作祟。可惜孙洪到嘉定州去了,舒国平又去了松林山,现在也没人在左护卫有足够的威望。

    “世子,宋将军是秦将出身,并非左护卫的世袭子弟,以前在卫里官阶也不算高,故而威信不著,这怪不得宋将军。”郑安民帮宋振宗向朱平槿解释。

    他看到宋振宗一介赳赳武夫,在办公室里绷着脸老老实实站得笔直,一点没有外边的乐呵样子,不禁对宋振宗产生了一丝同情。一刻钟之前对世子安全的担心,早已经抛到了爪哇国。而世子对鲁莽军汉的驾驭能力,更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平槿在宋振宗面前走了两个来回,甩头问宋振宗:“彭山江口之战前,我们到古佛寺烧香抽签,这事你没忘吧!”

    “报告世子,没忘!”

    “刘红婷当时如何为你解的签?”

    “她说老天爷让俺正大光明,就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你还记得很清楚!那本世子再问你一个事,希望你老实回答!”

    “是!末将一定老实回答!”

    “你们两兄弟原来都是左护卫的军官,你们两人是否在卫里占有田地?”

    “末将兄弟原不是世袭的军户,俺们是募集的营兵。打仗有了功劳,这才升了官,入了军籍。末将以前在秦军时有十几亩田,流落蜀地后没有占田。左护卫招兵时,他们也没说要给田。他们见末将有官身,打过仗,还有兄弟帮衬,就原职录用,还是一个副千户。”

    “没有田地,你们吃什么?你的饭量大,喜欢吃肉,还要骑马置办盔甲兵器!”

    宋振宗对世子缺乏常识的提问有些吃惊,可又不能不如实回答。

    “军饷啊!俺是朝廷命官,从五品武职,有俸禄的!”

    朱平槿对宋振宗的回答根本不信。

    “你的那点军饷哪够?再说军饷还时常拖欠!”

    “所以末将经常吃不饱,还不能在手下面前流露出来。为了吃饱饭,末将把祖传的首饰都当了!为了吃饱饭,末将只好跟着世子……自从末将跟着世子,末将便吃饱了!”

    “左护卫的官兵生活怎样,他们能吃饱吗?”

    “哪里吃得饱?个个穷得像叫花子!末将告诉他们,只要加入护商队,立即便能吃饱,可这群丘……就是不信,还取笑俺!活该他们一辈子受穷!”

    “这些情况你为什么不报告?”朱平槿声音再次严厉起来,“你已经不是一个小军官了,而是统兵数千的大将。爱兵如子!这是一个大将的责任!你难道不知道,你隐瞒了真实情况,会给本世子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吗?”

    这时宋振宗不服气了。

    “末将报告了!末将就在指挥衙门口报告的,您当时不准俺说下去。俺以为您不准当众泄露军机,所以不敢往下说。郑大人当时站在最前,可以为末将作证!”

    喔!朱平槿回想起来,这厮当时连说了几个丘八,自己一生气,就骂了他几句。

    笑话!国君怎么能随便向臣子道歉呢,那岂不是要损伤领导的威信?

    “当时不能说,以后也不能说吗?好了,你现在坦白,还没有误事,就不责罚了!你下去吧!”朱平槿向宋振宗挥挥手,让他滚回偏殿去。

    宋振宗站着没走,绷着嘴皮。朱平槿想,难道他非要本世子道歉?

    “还有什么事?”

    “末将想,能不能……”

    “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人,怎么说话吞吞吐吐?”

    “是!”宋振宗瞥了一眼郑安民,立即放低了声音:“末将把俺娘留的首饰当了,这事能否请世子和罗姑娘为末将保密,千万不要告诉小红。末将答应过她,娶她时要送她做聘礼。等到末将下月发了军饷,末将就能凑齐赎回银子!”

    “你现在是千户五品武官,正团职待遇,俸禄加津贴,算起来比郑大人还多,怎么还是穷光蛋一个?难道本世子欠发你军饷不成!”

    “不是,世子,听末将解释。前两天有个值卫的兄弟来找末将借钱,他老爹给人修房子,结果从房顶上摔下来,跌断了腿,急等着用钱……”

    “好了!”朱平槿不耐烦地挥挥手,走到办公桌前写了一张纸条,“本世子特批三千两银子,作为……”

    “多谢世子!末将哪里用的了这么多?”宋振宗搓搓手,顿时笑逐颜开。

    “你想得美!”朱平槿狠狠瞪了那厮一眼,把纸条递给宋振宗。

    “这是护商队、护庄队、土司兵以及入值之左护卫官兵的困难互助基金。以后他们家里有了难事,急需用钱,可以向基金申请困难救助。事情了结,再用军饷和赏钱慢慢偿还,利息免收。这笔钱你先代管几天,等舒先生回来,事情和银子都移交给他!”

    “末将明白了!”宋振宗收了笑容,向朱平槿单膝跪地抱拳,“末将代弟兄们谢过世子大恩大德!”

    “宋将军请起!”

    朱平槿伸手把宋振宗扶起来。虽然矮了他半个头,可朱平槿像大哥一样谆谆教导他:

    “现在你一个单身汉,穷点很正常。出门一顿好酒大肉,半月军饷就没了。结婚以后你就不穷了。有媳妇管着你,帮你存钱,省得你乱花。本世子和罗姑娘已经商议了,决定让小红出任新建的王府审计局副局长,代理局长,暂时享受副连级待遇。以后你们两人挣钱两人花,可比郑大人一人挣钱养活全家轻松多了!你娘的首饰,你赶快去赎回来,莫要当死了。差多少银子,你让曹三保给你补上。他那里还有本世子存的一点私房钱。小红是本世子的侍女,从小就养在王府里。她出嫁,就相当于本世子嫁妹子,这点银子就算嫁妆吧。当然喽,”朱平槿补充道,“如果罗姑娘再送她一份嫁妆,你就悄悄收着,千万不要大嘴巴!”

    “末将多谢世子恩典!”宋振宗捏着纸条,笑得咧开了大嘴巴,一点没有夫纲即将不振的危机感。

第一百五十九章护卫痼疾(四)() 
郑安民说的对,人心就是利。人心的争夺,本质上就是利益的争夺。领导的艺术,就体现在各方利益的平衡。

    朱平槿虽不是皇帝,可也是位具有皇族血统的亲王世子。朱平槿的权利,本质上来源于皇权的延伸。现在他的地盘上,存在如此尖锐的阶级利益对立,阶级斗争一触即发。朱平槿能不能利用他高高在上的威权,将残酷血腥的阶级斗争变成讲究礼贤恭谦让的阶级调和?

    内部不能乱,这是朱平槿的底线。天下大乱在即,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自己内部乱起来。否则两个阶级杀来杀去,最后合演一出辫子戏。

    阶级调和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采用改革的方法稳步推进,最终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这考验着朱平槿的政治智慧。

    利益平衡,落实在左护卫那里,就是一个官兵的待遇问题。官拿多了,兵拿少了,利益不平衡了,阶级矛盾就凸显了。既然绕不开这个该死的待遇,于是朱平槿和郑安民两人便趴在大办公桌上,将左护卫官兵的待遇情况做了一次认真梳理,同时将王府长史司官员以及未入流的小吏纳入了其中。

    两人一梳理,立即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新老矛盾、文武矛盾等等。

    ……

    如果把新近成立的护商队、护庄队和天全土司营称为新军,那么原来的左护卫就是旧军。因为新军中包含很多朝廷现任的武官,比如卫所军官和土司军官。为防止政治上的非议,所以新军的饷章制度,最大程度上与大明朝的品官俸禄体系进行了对接。但在对接的同时,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当然这些修改和调整,必定掺杂了朱平槿个人的习惯。

    按照朱平槿先前的设计,新军中共有军、师、旅、团、营、连、排共计七级十四等主官的军饷待遇,分别对应二至八品官员的俸禄。一品俸禄将来留给战功卓著的正国级、副国级,军校学员在校期间暂时享受九品俸禄。班组两级不是军官,士官和士兵另有军饷体系。护庄队的队员分三类,脱产的与护商队一样待遇,半脱产和不脱产的发放数额不等的补贴。

    目前护商队最大的军事单位是团,正团级对应的是正五品。朝廷规定的正五品官员为月俸十六石。朱平槿规定的正团级也是十六石,赏钱和津贴等除外。朝廷给官员们折俸,朱平槿也给将领们折俸。朝廷折俸是花样繁多,越折越少。朱平槿折俸是简而又简,一石粮食便折一两五钱银子,十六石就是二十四两银子。总之,新军的待遇是尽量比着朝廷来,又明目张胆地比朝廷好得多。

    具有新军官职和朝廷官职双重身份的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或是按朝廷的折俸法,或是朱平槿的折俸法。当然他们无一例外选择了朱平槿的银子,没有傻瓜想要朝廷发的大明宝钞。没有朝廷官职,单纯属于世子府体系的人,比如李崇文、孙洪等人,他们按照朱平槿的习惯,一律参照新军级别享受待遇,比如李崇文现在是正团级,孙洪是副团级。但是那些还没有进入世子府体系的王府官员,以及旧军武官,他们依旧按照朝廷的规矩拿俸禄。

    如此一来,在蜀王府的官员中,就存在了薪饷制度的新旧双轨制。这种双轨制是在进行制度设计之初就必然产生的,朱平槿不可能也不打算一夜之间将双轨制合轨。

    既然双轨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长期存在,所以在过渡时期必须将双轨制带来的副作用尽量减小,避免新、旧矛盾激化。为此郑安民向朱平槿建议,先将王府中有品级的文官和宦官女官的待遇与新军军官统一起来,将长史司那些不入流的小吏与新军士官、士兵统一起来。但是他坚决反对王府小宦官小宫女拿新军士兵的待遇。郑安民的理由是,王府收买的一些小太监小宫女,只有四五岁,根本做不了什么事,相反还要拿饭养着,得养好多年才能使用。

    两人一番讨论,基本按照郑安民的建议达成了共识。

    “郑大人所想,便是长史司也不要朝廷的大明宝钞了?”朱平槿有点心情开玩笑了。

    郑安民早就与朱平槿有了协议,拿世子府的待遇。他压住笑意,故意严肃回答:

    “世子知道,臣那点俸禄,折了宝钞便所剩无几。臣一家有几石本色粮食充饥,倒是饿不死。只是下面那些的小官小吏,俸禄微薄,不贪点捞点便活不下去……”

    郑安民诉说着长史司官吏的情形,朱平槿手指轻轻点着桌子,若有所思。

    高薪养不出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