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795章

席卷天下-第795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说的已经说了,李匡知道不能说更多。

    不管刘慎是有什么心结,只能是依靠刘慎自己去解。

    “往前两百余里,便是萨珊地界。”李匡停顿了一下,略略为难地看着刘慎,说道:“到了萨珊,便是远离大汉本土五百里之遥。大军到后,不知几时才会班师。”

    刘慎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连萨珊的国境都没看一眼,这么一天就来临了。

    “慎……知道都护的意思了。”刘慎没有掩饰脸上的失落,过了一小会才再次行礼,用着锥嫩的声音说:“本宫便祝都护以及诸位将士,旗开得胜,武运昌隆!”

    李匡暗自松了口气,他怕就怕刘慎起了性子,不到萨珊边境不听安排,甚至到了萨珊边境还想着参与接下来的战争。真到那个时候,他是干不出强制将刘慎送回国的事来,最后只能是闹到刘彦那边。

    “多谢殿下。”李匡想了想,说道:“我会将殿下在军中作为,亲笔书于陛下。陛下得知殿下军中表现必会喜悦。也请殿下勿要忘却安西都护府的袍泽情谊。”

    刘慎并不是一个迟钝的人,很清楚那是李匡隐晦地表态看好自己,愿意在风评上面给予正面的评价。他的确是需要正面的评价,有益于更进一步地迈向太子的宝座,于是再次庄重地行礼。

    一帮的众亲卫,来自崔氏那一边的人情不自禁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便是皇城亲卫也是喜悦非常。

    崔氏自然是有大喜的理由,一旦刘慎成了太子,他们作为太子生母的娘家人,等于是第二代的富贵有了保障。

    皇城亲卫则更不用说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是刘慎婴儿时就已经上岗,只要不是出现伤残过早退役,那么多年的尽忠职守必然是会得到回报。而那个回报还是取决于刘慎最终会是什么身份,没有比刘慎有那么一天会隆登大宝的回报更高了。

    刘慎回到自己的部队,将决定回国的事情告诉徐光。

    “这……”徐光先是一阵错愕,随后万分的纠结,最终还是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如此也好。”

    “你可以向众人询问。”刘慎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若是不愿意回国,都护自然是有安排。愿意回国,则随本宫归国。”

    那一帮勋贵的子侄辈,有些人之前就是在军中服役,更多则是临时被安插进来,目的当然是抓住刘慎到军队的机会,好歹也混个脸熟。

    他们在刘慎麾下服役的时间只是过去三个月,真没有想过时间会是那么的短暂,很多人甚至连混脸熟的机会都没有。

    “我会留下来。”徐光深呼吸一口气,往下说:“应该是大多数都会留下来。”

    “也对……”刘慎有些话不愿意多说,他并不愚笨,要是一开始没明白这些人是什么意思,后面也该琢磨出来了。他笑了笑说道:“帝国之间的碰撞,萨珊与大汉相比,帝国之名或许名过其实,但必定会是一场旷日大战。好男儿自该有建功立业之心,如何会放弃如此大战。”

    徐光能从刘慎的言语和表情中得出一些判断,那些选择跟刘慎回国的勋贵子弟,大概就会被刘慎打上不堪任用的标签。

    “徐大江郡乃是大汉的栋梁。”刘慎走上前拍了拍徐光的肩膀,慎重地说:“本宫希望你也会是大汉未来的栋梁。”

    徐光怔怔地看着刘慎,有那么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下意识重新审视一下刘慎,脸依然是那么锥嫩,可是眼神却是大大的不同。

    硬要说现在的刘慎与之前的刘慎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那一双眼睛更加的坚定,是看清了一些迷障,寻找到未来方向的眼神。

    “纪海……”徐光鬼使神差地说:“要是他选择留下,必然是硬撑,殿下还是将他带回去吧。”

    “……”刘慎要不是知道徐光和纪海没错,会以为是在下绊子。他对纪海的印象无比深刻,知道纪海就是一个以混日子为毕生目标的家伙,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嘴巴还特别碎,忍不住失笑道:“真的会是硬撑。”

    “我上次责打了他二十军棍,被打的时候叫的那个凄厉无比。”徐光脸上的笑容非常自然,揶揄道:“其实也没有打得多严重,他躺着养伤的时候嘴巴喜欢碎碎念的毛病依然没有改。这毛病也不知道是在哪得的。”

    刘慎倒是知道,他出于好奇了解了一下,纪海原先是在东北当文官,说是文官其实就是一个草场的管理员,平时能说得上话的人没有多少,以前还有自言自语的毛病,现在变成嘴碎的毛病已经算是改善了。

    “他两三年只是回家了一次……”徐光其实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感性地说:“中书令……唉,一家人一家事,只是中书令着实是狠了一些,换做谁也受不了。”

    刘慎对纪昌其实是有些发憷,他印象中的纪昌是一个非常古板的人……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1050章:取乱之道?() 
被评价古板的纪昌,他此刻是愁着一张脸看刚刚从大将军府那边送来的文牍。

    这些文牍是关于汉帝国在海外的受损情况,包括大批大批的汉人被各国所扣押,要不然大将军府才不会送到到中书省。

    汉人这几年开拓得太快了,脚步更是踏上了欧罗巴的土地。

    大批大批的商人或喜欢游历的人,他们身在异国他乡。

    这一次波斯人和罗马人带头搞了一个反汉轴心,拉了一大帮国家进入那个所谓的反汉轴心,战争爆发得太突然,各国或快或慢对身在本国的汉人采取行动,落到各国手里的汉人为数并不少。

    同样的,汉帝国在战争爆发之后也开始抓捕反汉轴心的人,抓起来的人数量甚多,连出海的那一批各国贵人一样是逮了回来,其中就包括尤利安和克谢亚斯这两个罗马和萨珊的王室成员。

    战争爆发过的第七个月,汉帝国的军队已经打到距离萨珊国境线不到两百里的范围之内,第一个将要为这一场战争付出灭国代价的则是匈尼特。

    “动员已经不止是关内和西北。”桑虞愁眉苦脸地说:“山东以及东南也开始动员了。”

    那些地方大概就是之前的关中直隶、凉州、青州、冀州和扬州,其中冀州和青州、关中、扬州的人口较为稠密,发布动员令之后虽然仅仅是征召服过郡县兵兵役的青壮,年轻被限制在二十岁至三十岁,可是依然能够在一年之内动员起至少五十万的兵源。

    “要准备大量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军服,还要数量夸张的被褥和生活用品,少不了配套的装备……”纪昌有点苦恼地说:“国帑是不缺,但……缺人手。”

    现如今的汉人是陷入一股躁动之中,他们已经知道有数十个国家或部族组成联盟,喊出了要灭亡汉帝国的口号并发动战争。

    年龄在二十岁左右或以上的汉人,基本上都有历经过那一段黑暗的岁月,才重新挺直腰杆做人多久,大多数人只是过上了有安全保障的日子,连富足的好日子都没品尝过。

    官府刚公布要将主要精力转到恢复民生,启动大工程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对作坊以及工厂的管监督和改革来保证工人的待遇,结果特么出现了一个什么反汉轴心?!

    之前就出了官府决定阉割奴隶的糟心事,很多人还在郁闷怎么要对奴隶进行阉割,一阉割奴隶得好久不能干活,然后奴隶再也无法生育产生新的奴生子。

    老实说,哪怕是官府提出了优渥的补偿,依然超过七成有奴隶者是反对奴隶阉割。

    结果倒好了,先是奴隶大规模的暴动,然后出现了反汉轴心。连续的两件事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应该存在其他的人种!

    军方对于百姓的群情激奋自然是高兴,他们热爱战争和渴望战争,但是也清楚不能让百姓感到厌恶。

    文职官员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便是再怎么不甘心,也要以取得战争胜利为首要,就是太特么糟心了。

    “大量青壮进入军队,民间的劳动力势必形成短缺。”纪昌忧愁地叹了口气,接着往下说:“大汉一直在鼓励多生多育,各家各户皆有婴儿或者孩童,便是有辅助策略,家中男子离家服役,仅留下女子既要照顾长辈又要照顾孩子,如何维持生产?”

    纪昌就没提奴隶,各地对奴隶的阉割已经在展开,是先从官方奴隶开始,一旦官方的奴隶阉割完毕,就该轮到民间拥有的奴隶进行阉割。

    奴隶被阉割必然是会失去劳动能力,同时他们也注定不会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阉割时会死掉一些,缺乏好环境养伤又要死掉一批。

    奴隶暴动之后,剩下的奴隶包括官方和民间,大概是剩下八百来万出头,根据一些相关的预估,一旦完成全面阉割可能只会剩下六百来万的样子。

    只是阉割就会死掉一两百万人?这个一点都不夸张,主要是缺乏身怀阉割精通的老手,再来是消毒方面不过关,伤者后面的修养环境以及伙食问题。

    “加大对黑大陆的捕奴吧……”桑虞张口就来:“海岸线没了就深入。那一片大陆的黑人众多,捕捉上几百万,应该是有的。”

    以前的纪昌十分反感大肆使用奴隶,只是碍于汉人的数量不足,再则就是认为在一些危险工程使用汉人十分不妥,才从来没有发表过反对意见。

    如果说使用同为黄皮肤的异族奴隶还能让纪昌多少觉得没有妨碍瞻观的话,随着白皮肤奴隶和黑皮肤奴隶的迅速增加,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动作,那就是哪里危险就调动白皮肤系和黑皮肤系的奴隶过去,以减少这两个皮肤数量的这种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两位爱卿?”刘彦走入庭榭,看到纪昌和桑虞沉默失神:“今天有此雅致?”

    这里是秦岭边上的一处景点,相传很久之前的先秦,始皇帝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行宫,只是后面毁于战火。

    既然能够让始皇帝选择来修建行宫,可见风景肯定不错。

    现如今长安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余万,城内各种设施是依靠庞大数量的奴隶基础修建得差不多,道路的规划以及建设全面竣工,外围的建设也就开始了。

    城里人总是需要有个城外能够踏青的地方,一般就是在城市的郊外,以诸夏的情操又喜欢爬山涉水,他们所处的位置本来是要修建一处临山公园,后面却是被临时改为军营。

    汉帝国第二支,也是正式有番号的第一支火器师将会在这里全面列装火器,并且熟悉火器的操作。

    纪昌和桑虞看到刘彦出现,站起来行礼,口称:“陛下!”

    “是对战争心里没底吗?”刘彦的理解就是这样,要不然两人来这边干什么?他走过去在石椅上坐下,说道:“朕刚刚接到李匡的战报,喷赤河三十余万敌军瓦解了。”

    “恭贺陛下!”

    纪昌和桑虞皆是露出了大喜的表情。在他们的预估中,那一场战争怎么都需要打个一两年甚至更久,真没有想过那么快就会出现结果。

    “安西都护府阵斩十余万,俘虏十二万,罗马与萨珊东侵部队,仅有三千余波斯人讨回本国。”蔡优喜气洋洋地说完,看了刘彦一眼,补充道:“慎殿下在此役同样立下大功,洞悉了罗马人的阴谋,亲自监督部下妥善处理。李都护对慎殿下大为赞赏。”

    “别给他脸上贴金了。”刘彦话是那么说,脸上的表情却是很欣慰:“十一岁的小屁孩,能做好本职工作,朕就很高兴了。”

    “……”

    身为臣下,他们看到刘彦这种明明很高兴很欣慰,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琢磨着是该沉默呢,还是应该拍拍马屁?

    “刘慎已经在返回长安途中。”刘彦看向了正在练习四段射的一支部队,目光是停留在庶长子刘铭身上:“朕让一个儿子上了战场,第二个儿子也会随军参战。”

    “陛下乃是明君!”桑虞先满是敬仰和尊重地说说完,后面却迟疑道:“只是……铭殿下……”

    “他亦是朕的子嗣。”刘彦看向了桑虞,说:“身为皇子,自该为大汉有所建树。”

    三位大臣陷入沉默。他们其实对刘彦安排刘铭进入军中并不赞成,并且明确表示了几次反对。

    他们会反对的理由相当简单,刘彦让刘慎去军中可以说是历练,也能说是让刘慎取得军方的好感,大有让刘慎建立自己班子的意思。

    刘彦那样的行为是被众大臣看成在释放一个信号,将刘慎视作太子去进行培养,可后面连刘铭都被安排进入军中,还是以士卒的身份,那么就让他们有些懵了。

    “圣上。”纪昌的这个称呼不同于陛下,是对族长的称呼:“臣依然反对铭皇子进入军中。”

    “朕知道你们的顾虑。”刘彦是真的知道,无非就是忧虑刘铭也会有自己的班底,觉得是取乱之道。他还是那句话:“诸夏自古便有分封之制,大臣显爵有封邑、封国,诸侯王亦然。朕打下了如此的江山,酬诸君之功。诸皇子只要不太荒唐,日后亦会有自己的封国。”

    众人再一次无话可说。

    他们的确是得到了优渥的封赏,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封国,自己都有这样的待遇,难道去反对刘彦给自己的子嗣分一个封国?

    “朕可不想一些长于深宫的子嗣掌握封国。”刘彦这是第一次表达自己明确的观点:“分封得远远的,他们要有能够抵御异族的能力,甚至要有继续扩张的才能。怎么能够不加以培养?”

    桑虞一再犹豫,咬牙说道:“陛下应当对太子人选早做决断。”

    纪昌和蔡优将头转到别处去,他们清楚那是桑虞的独角戏,自己不应该参与进去。

    桑氏妙,她现在就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就代表对太子之位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桑虞现在要求刘彦立太子,最有优势的肯定是刘慎,被安排进入军队的刘铭哪怕是有威胁也仅仅是一丝丝。等于是他表态桑氏不掺和了。

    刘彦现在有七个儿子,除了刘慎是皇后崔婉所生之外,其余都是低品阶的后宫嫔妃,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