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709章

席卷天下-第709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帮聚在一块的军官,他们已经交谈了有一小会,互相汇集情报的同时,最后确认各自的进军路线。

    “队伍里有三千头骆驼,它们会被安排在最后面,与运水车队走在一块。”杨苏是这一支部队的指挥官,以校尉的官衔统率五千战兵、一万汉人骁果和五六万西域人随扈“老规矩是少量人带着骁果和随扈冲杀在前。过了戈壁区域之后,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军官皆是严肃应“诺!”

    将水袋装得满满的队伍先行开拔,一个人至少带了三个水袋,各自出了主要坐骑之外,还有至少一匹辅马提供换乘。

    匈尼特人被右路军吸引,境内的军事力量空虚,他们过来就是为了杀戮和破坏,追求的就是速度。

    戈壁就是一个看去满满都是泥沙的地方,好像整个世界除了天上的蓝天和白云,剩下的只有地面的土黄色。

    在这么一个地方,稍微大一点的一股风就能卷起一片沙尘,有时候还能看到一道旋转的龙卷。

    “这个地方就算是想找到枯萎的树杈都难。”方论对戈壁并不陌生,他们村子的北边就是戈壁“比我们那边更加的荒凉。”

    戈壁与沙漠的共同点就是很难看到绿色的植物,有差别的是戈壁至少是有土,沙漠却全是沙子。

    三十里的戈壁区看不到任何的人烟,他们倒是与一些正在赶路的商队还是什么队伍碰上,通常是那些队伍发现他们就开始逃,然后他们分出队伍去追击。

    “快点!”李冰的口鼻遮着布,张嘴是不会被沙尘灌入,声音不免是会闷声闷气“解决他们,立刻回去会合。”

    发现汉军就跑的那些队伍,他们并不是一开始知道汉军带有敌意,是无论在西域还是哪里的戈壁,不同的队伍互相碰上很难会存在什么和平共处,哪怕是没有第一时间就干上,接下来也绝对会互相监视等待下手时机。

    汉军每一股至少是有两三千人,一人至少是双马,并且没有携带物资。

    对于商队或是什么队伍,他们看到了那样的队伍才是最可怕的,通常就是游弋在戈壁的马贼团什么的,是军队也不会比马贼团好到哪去,不逃才是傻了。

    李冰带着五百多人追击一支约有两百来人的商旅,挥出兵器首先见血的就是他,一刀很干净利落砍掉了一颗脑袋,骑在马背上的无头尸体颈部喷出了一股血泉才掉了下去。

    “投降,我们投降。”

    “货物都是你们的!”

    “不要杀我,我的家人会付赎金!”

    汉人听着就是一些“叽里咕噜”的发音,西域人随扈或许能听得懂,可是作为走狗的人从来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一支商旅发现无论怎么逃都逃不掉,后面是自己停了下来。他们被驱赶着集中到了一块,不断“叽里咕噜”又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将自己围起来的不明武装。

    李冰骑马巡视了一圈,主要是想辨认一下都是些什么人,也能分辨出一些人来。

    “有波斯人和阿三。”李冰视线不断扫着那些波斯人,看着他们激烈地吼叫什么,面无表情地下令“干活吧。”

    被围起来的没有汉人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都来自哪里根本不会成为困扰。

    得到命令的西域人随扈欢呼着冲上去,对于他们来讲杀什么人并不重要,能够杀人并且统计功劳才是关键,一颗脑袋代表的是五百枚五铢钱。

    汉帝国与萨珊是盟友,不应该连波斯人都杀?且不谈汉帝国有多么在乎与萨珊的盟友关系,任何会对军事行动产生阻碍或是威胁的人,必要的时候就是汉人也容不得丝毫的仁慈,只是以现如今汉帝国的实力,通常不用窘迫到需要杀同族才能达到什么目标。

    “皮草、布匹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留下一个伍统计一下。”

    畜力会被收集起来带走,尸体会被丢弃在原地。

    同时,除了一些便于携带的贵重战利品会带走,要不货物也都是会丢在原地。

    战利品不带走却会进行统计,主要是不能让西域人白干活,为了不因为财货而造成的困扰,西域都护府也不会缺了那么点钱,后面自然是会进行分润。

    “他们真的会严格统计我们应该分多少吗?”泽库的身躯随着战马的驰骋而在起伏,脑袋却是忍不住一直看向后方“有什么不好的传言吗?”

    阿巴提也在看后方,只是他与泽库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知道哪怕汉人瞎胡搞,他们除了几句牢骚又能怎么样?一切还不是要寄托在汉人品德高尚方面。

    被留在原地的尸体和货物,戈壁很快就会让大部分尸体和货物消失在地表,不用超过一天则会让杀戮的一切痕迹都消失掉,很久以后会有人在这里发现掩埋于沙土之下的骸骨。

    “波斯人与匈尼特人的关系不是很紧张吗?”王勉总是有着太多的好奇“为什么会有波斯人在匈尼特国境内?”

    “汉人与草原部落的关系什么时候不紧张?”方论闷闷地说“什么时候草原上能缺了走商的汉人。”

    王勉发现自己的确是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讪讪笑了笑。

    进入戈壁区域的汉军并没有碰上太多的非本方队伍,却是发现一支就会进行追杀。

    他们不但是会在戈壁区域内那么干,穿过戈壁区到了有人烟的区域,一路上就是带去杀戮和破坏。

    匈尼特人的历史并不悠久,应该是三四十年前才形成统一的势力,他们与波斯萨珊的关系长期紧张,倒是与季多罗王朝的关系十分友善。

    根据波斯人的一些说法,匈尼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出来的新部族,主要是悦般人居多,又有相当数量的匈奴人和贵霜人。

    在波斯人的述说中,匈尼特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部族,作战风格也是异常的顽强。

    “这些家伙很凶狠啊!”方论有些后怕地说“刀刃卡在锁骨,差一点被捅到了。”

    他们是身处一个被攻下的小村庄之中,同样还是由西域人去干一些脏活和累活,汉军以及骁果则是抓紧时间休息。

    这个只有三百来人的村庄,他们倒是很容易就杀了进来,一开始的杀戮并没有什么难度,大概是匈尼特人发现会被屠村,男女老少全部开始拼命了。

    “匈尼特人的确与西域人不一样。”王勉脸色不是太好“我的随扈死了两个。”

    会脸色不好不是伤心随扈死了,是王勉回去要付两笔抚恤金。

    方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刚才知道己方伤亡了近百,有二十七个人永远倒在了这一片陌生的土地上。

    战争肯定是会死人,就是王勉也太威猛了一些,要不也不会一死就是两个随扈。

    王勉笑的像是在哭“我的小舅子死了。”

    “……”方论安慰道“你还有七个小舅子。”

    。

第951章:非我族类() 
官方系统的汉人根本不在乎西域人死了多少,甚至很希望能死得更多一些。

    作为平民的汉人,要说没有察觉到官府对西域人满满的恶意,绝对是迟钝到某种程度之上。

    他们就算是察觉了也不会到处瞎囔囔,只是有条件的时候会不留痕迹地照顾一下自己的西域人亲戚,着实是没办法的话,只能是等某个西域人亲戚死后再哀悼那么一下下。

    不是当代汉人变得冷血了,是西晋政权的崩溃很好地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那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不止是诸夏懂。

    在很久以前,诸夏在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句话含义的同时,对待异族的手段其实并没有恶劣到哪去,歧视和各种压制肯定是有,问题是并没有打算完全地消灭,更加愿意选择去有甄别地进行融合。

    诸夏之所以会是诸夏,就是出于融合,要不就没有那个“诸”,仅有“夏”。

    西晋政权崩溃,诸胡入主中原,他们对汉人的手段绝对谈不上什么温和,是使用各种所有能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手段,或快或慢地要消灭汉人这个种族。

    “至少我们没有抓捕异族女人当作两脚羊。”李冰啃着粗粮制作而成的饼干,喝了一口水将口腔内的食物咽下去,才继续说:“我们是给她们活下去的希望,给予她们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一个优秀的郎君,是在拯救她们于水深火热。”

    从某种程度来说,汉人的确是在解救异族女人,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异族能当汉帝国的奴隶也是一种幸福。

    当前世界上,生活环境能比汉人更好的大概只有罗马人,其余国家或是民族大多数是真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那个是各个民族文明程度所决定了的事情,有太多的国家或是种族连最基础的温饱都无法保证,成了汉帝国的奴隶起码是保证能吃饱肚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别奢望自己的待遇能高于男性,普遍现象是只有保证本族群的男性有足够吃的,才会去将剩余的资源分给女性。

    大多数的国家或是部落,他们的资源其实连保证强壮男性的所需都无法满足,对待老人、女人和孩子也就有了资源分配上的区别。

    不存在什么残酷的地方,一切只因为男性是一个种族的主要生产力和武力保证,他们享受更好的待遇的同时也有着相应的责任,比如承担起了所有的重体力活,遭遇到需要捍卫什么的时候,是由男性踏上战场流血牺牲。

    要说优秀的丈夫,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以平均比例而言的话,汉人相比起其他种族的男性的确是更加的优秀。

    这一代的汉家男儿为什么会去娶或者纳异族女为妻为妾,还不是本族女性缺乏。

    由于缺少足够的本族女性,他们历经过一段求而不得的岁月,一些幸运十足的汉家男儿娶了本族女性必然也会是百般疼爱,疼惜和爱护女性的观念也就此形成了。

    “是啊,比起胡人的残暴,我们是在拯救她们。”方论在不同的场合说出了与李冰相同的观点:“我们不吃人,之所以来消灭他们,是因为我们不想再遭遇几十年前的不幸。”

    只有遭遇过了悲惨,才会知道那是何等的痛苦,要是汉人没有再一次强横崛起,民族的脊柱差不多是被打断,不知道要多少代人之后才能恢复汉人该有的血勇以及心气。

    历史要是没有被刘彦所改变,汉人是足足沉沦了两百六十四年,才由杨坚改变了一切。

    在那两百六十四年的时间里,汉人起初的地位连野兽都不如,是冉闵带领下的一次爆发……估计也是汉人血勇的余烈,才使胡人明白没活路的汉人也会爆发,稍微提升了汉人的地位。

    在随后,汉人仍然是低等人一等的存在,胡人政权征召士兵并不会大规模挑选汉人,那是他们估计也怕重蹈西晋司马氏的覆辙。只是作为民伕角色的话,汉人所面对的待遇和危险性并不比胡人士兵低多少,很多时候更是要被驱赶填沟掩河,消耗箭矢什么的。

    就是对待汉人最为温和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前期依然是只将汉人当作“庄稼”,后面是国内士兵着实被消耗得差不多,才重新大肆征召汉人为兵,但征召汉人为兵是被送到北疆与柔然人拼消耗。

    胡人政权没有大量征召汉人为兵是正确的做法,北魏的拓跋鲜卑自主汉化之后,汉人不再为兵的限制被模糊掉,随后的胡人政权接纳汉人进入军队,果然是有汉人慢慢掌握了兵权拥有话语权,终于有那么一个人还记得汉家的荣光,重新试图使汉人站在世界民族之巅。

    那人便是杨坚。

    杨坚代周立隋之前,只有极少数的汉人才有社会地位,要不依然是作为“庄稼”被收割的现状,甚至汉人这个称呼也是有着十足的侮辱性质。

    比较可惜的是,杨坚努力的几十年的成果被杨广所葬送,轮到李氏建立了唐,李唐不再继承杨坚继续恢复汉人自信心的国策。

    李唐的国策是“胸怀天下”,其实要是看一下李唐几代的掌兵者,会发现李唐其实是更加偏向于重用胡人(含胡汉混血)。

    从李世民这一代一直到李唐灭亡,李氏皇朝从未停止打压甚至是镇压汉1民1族1主1义1者。

    李氏是拿窦建德和王世充来当遮羞布,说什么河北和山东的门阀、世家支持窦建德和王世充,连带那里的人也全是支持窦建德和王世充,才会一直歧视乃至于是针对,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估计只有李氏的历代皇帝才知晓。

    有了惨痛的教训在前,当代的汉人对于杀死异族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完全正确,并且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攻下这一座村子……”李冰看了看天色:“今晚便在此处过夜。”

    他们是骑马立于一个矮山坡之上,正前方四五里是一个看着并不大的村庄,能看到此时此刻那里正向天空升起一道道的炊烟。

    矮山坡的另一边,近六百骑兵在口令声中上马,他们做好开战前的最后一次自我检查,又在苍凉的号角声中驱马踏蹄。

    苍凉的号角声很有穿透力,响起的那一刻就传播出去。

    村庄之内,村民大多是在家准备晚饭,一些老人坐在自己家门口享受悠闲时光,孩童在院子或是街道上嬉闹。

    号角声传来的时候,整个村庄人差不多都是一个愣神,不知道多少妇女将手里拿的坛坛罐罐失手打碎,男性愣神之后或是奔向放着兵器的位置,或是寻找父母妻儿,倒是村庄之内出现了大量的吵杂声。

    滚滚的马蹄声从东面而来,驰骋于最前方的依然是西域人随扈,可以看到他们那一张张显得狰狞脸庞在渴望鲜血。

    第一个西域人随扈控马跳跃篱笆墙,落地之后怪叫着就冲向前方不远处一个白发苍苍的匈尼特人,下一个瞬间是一颗脑袋拔天而起,一道血泉在夕阳的余晖之下一涌而出。

    更多的西域人随扈冲进村庄,他们见人便杀,要不是被命令不许纵火,估计也会朝茅草屋丢去火把。

    方论是在第三批才进入村庄,没有在街道或空地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