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482章

席卷天下-第482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了,皮卡尔。马里克只需要上报损失掉多少高种姓的人,并且需要支付那些牺牲高种姓的抚恤。下等种姓的那些人,包括损失掉的战船,他不去支付抚恤也是理所当然。要是国家不补充战船,他最多是少了几条船的指挥权,后面要不要补充则看他的财力。

    在汇报的全过程中,迪让。马库尔是作为背景墙的存在,他虽然一样是刹帝利,可家族破败之后并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因为马库尔家族和马里克家族世代交好,才在皮卡尔的战斗编队能混个职位,也就没有直接与卡特鲁克。卡普这个婆罗门说话的权利。

    两人后面是在一大队的奴仆带路下出了那座富丽堂皇的府邸,他们到了大街上是站定下来。

    迪让。马库尔早就想问了,但他懂得看场合:“为什么不将另一层猜测说出来?”

    “你是指,他们可能是来自远东大陆吗?”皮卡尔。马里克反而是一副‘你很逗’的表情,耸着肩膀说道:“我们没有证据,卡普也不会相信那个保守的国家会不远万里过来。就算真的是来自远东的那个国家,你不觉得不说出去反而更好吗?”

    迪让。马库尔既是愣神又是困惑,全完没听懂皮卡尔。马里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我的兄弟,我们的先辈早就说过,国家归于国家,家族归于家族。”皮卡尔。马里克一副教导的模样:“马里克家族已经在那一场厮杀中为国家尽到义务,我也已经上报所知道的事实。现在我要思考的是,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件中,马里克家族会获得什么好处。”

    不是只有中原的世家才会将家族利益放置在国家前面,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内的家族,他们首先考虑到的会是家族利益,再来才是国家利益。

    马里克家族在克塔克这边发展了数百年,时间越久就代表与本地各家族的关系越是盘根错节。皮卡尔之前已经对迪让。马库尔说过,克塔克这边出现了一些来自东方的商人,他认为里面肯定是有关联,或许会是马里克家族的一个机会,重新获得来自东方丝绸的机会。

    陆上丝绸之路从东汉末年就已经断了,萨珊王朝和笈多王朝还能从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少许的货物,自萨珊王朝所在地盘以西则一点都没有。

    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兴盛,甚至可以说只有极少的笈多商人会经由海路前去东晋小朝廷的地盘,也就让东晋小朝廷时常能够接待到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国家。

    东晋有史记载的朝贡次数并不算少,长江以北几乎全面失陷的前提下,那些前来朝贡的人基本是走海路,上报的国家名字千奇百怪,其实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外国使节团,是一些商人冒充使节团。

    东晋小朝廷的脸面早就被丢在地上践踏,压根不会去调查有没有那个国家,每次都会慎重其事地进行接待,还要给予朝贡的数倍回馈,以此来证明自己仍然是天朝上国,还是有一帮小弟愿意前来问候。

    “那个国家不是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压迫在南边吗?”迪让。马库尔多少是知道一些信息,但绝对是过时的。他猜测道:“难道是他们已经解决了外部危机,重新恢复到先前的强盛?”

    似乎也只有这一点才能解释得过来?要不然一个面临外部危机的国家,自保的力量都显得不够,哪有那个力量向外部进行扩张。

    笈多王朝还是知道东方曾经有一个强大帝国,也知道那个强大帝国陷入内乱最终被推翻,之后该是怎么样子则很少会去进行关注,毕竟双方离得太远了。

    “不管东方变成什么样,除了他们,我真的想不出会有谁能将触手伸到我们的海洋。”皮卡尔。马克里在街道上停下脚步,笑呵呵地说:“不过那是大人物的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些东方商人。”

    克塔克在笈多王朝多少能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人口究竟有多少谁也不清楚,只因为笈多王朝和之前的贵霜帝国一样没将贱民当成人,只会记录首陀罗以上的人丁户籍。

    克塔克就在海岸之边,有几处对外的贸易港口,外来人口基本就是从这里登岸,有些外来商人会前往华氏城(笈多王朝的首都),有些则是会在本地将商品贩卖并采购再次出海。

    阿三出产的商品还是非常多的,最大的出口份额却是颜料和金属,以优质钢的出口获利最多。他们当然不是直接卖钢,是制造成为武器,还不是那种制式的武器,是作为奢侈品向外贩售。

    作为地头蛇,皮卡尔。马里克还是耗费了将近半个月才收集到东方商人的信息,足以说明到了笈多王朝的汉人十分小心。

    “他们并不在克塔克,最后离开的一股是在七天前。”迪让。马库尔接受皮卡尔。马里克的雇佣并不止是在军务上面,平时更像是一名助手。他不得不怀疑:“一定是知道有人在探查他们的信息才走掉。”

    在这半个月里,阿三洋上面发现更多未知船队的消息已经增多,卡特鲁克。卡普还多次找皮卡尔。马里克进行询问,原因是笈多王朝这边的损失一再增加。

    作为本地最高管理者的卡特鲁克。卡普重视起来,首先干的事情是排查港口船只,还真的给扣押了一艘来自汉国的船只并羁押了一些船员,其余的汉国船只却是早早离港。

    皮卡尔。马里克有去过监牢看过那些被羁押的船员,他还特地带上了翻译,如卡特鲁克。卡普相同的是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我已经散播关于羁押船只的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人过来联系。”

    皮卡尔。马里克至少知道东方又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号还是极负盛名的‘汉’,他分不清楚当前的这个‘汉’与贵霜帝国时期的‘汉’有什么区别,却知道卡特鲁克。卡普只是因为听到‘汉’这个国号就决定带着羁押人员前往华氏城。

    阿三当然知道先汉,毕竟强大的贵霜连续多次在先汉那边吃过亏,曾经的大月氏一众贵族更因为求娶汉室公主的事情遭受奇耻大辱,虽然那并不关南方阿三什么事,甚至是拿这件事情在当笑话,可至少知道谁不好惹。

    “城主邀请我一同前往都城。”皮卡尔。马里克指了指安静站在旁边的管家,后面对迪让。马库尔说道:“我已经决定与城主一块去见国王,若是真的有人过来联系,需要你来进行接洽。”

    迪让。马库尔答应下来,后面却是无比迷惑地说:“为什么城主只是听到对方的国号就那么重视?”

    这一刻,皮卡尔。马里克多少是有一些优越感,一切只因为他所知道的信息真的不少,满是感概地说:“因为‘汉’代表着强盛和灭国、灭族无数,不光城主会重视,相信国王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第667章:为什么一定要战争?() 
对于自认拥有历史底蕴的国家,尤其是一帮自命高人一等的贵族,阿三的高等种姓怎么能表现得那么无知?

    阿三在历史上没有雄起过多少次,文明底蕴却真的一点不差,他们曾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一度还差点一统喜马拉雅山以西的地盘,就是自孔雀王朝之后就一再被外敌所入侵,到大月氏人来了之后更是沦为异族统治。

    笈多王朝是建立在贵霜帝国的废墟之上,当时的贵霜帝国分为南北两部,北方是大月氏贵族集团的地盘,南方则是阿三土著的地盘。

    在长达三百七十年的贵霜帝国时期,阿三尽管是被大月氏人所征服,可说实话未必是真心服气,南北之间经常性会爆发一些冲突,双方拉起人马摆开阵势,以恒河为界展开的次数并不算少,通常是北方的大月氏贵族集团能够很彻底地教阿三土著集团做人。

    阿三在征战上面或许不行,可是他们搞宗1教和享乐很有一手,武力上干不过大月氏人,却用宗1教将大月氏人拉进了大坑,最后也因为大月氏人进行反扑真的展开南北大战,输了大半辈子的阿三却在那一次大战中胜了一次,贵霜帝国也就走向了末路。

    “月氏人的历史记载中有许多关于汉国的记载。”

    “是的,是的,他们引以为耻,我们是幸灾乐祸。”

    贵霜帝国有那么一段时期也是在丝绸之路上收过路费的流氓,真正与先汉爆发冲突却是因为汉军再次进入西域,双方其实也没有出动大量的本国军队上场厮杀,是扶持西域国家进行代理人战争。

    后面,贵霜帝国因为南方的阿三闹腾是有点不想打下去,考据到恢复关系就想到了联姻,派人到西域都护府转交国书,却没有明白汉室长公主的重要性,也没搞清楚汉室早就不是那个需要出嫁公主谋求发展时间的国家。他们更加不是盛极一时的匈奴,理所当然是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而当时的汉室仅是出动西域都护府的驻军和调动西域各国的仆从军。

    大月氏人在西域大败的确是被南方的阿三土著当做笑话,也恰恰是因为大月氏人惨败在以仆从军为参战主力的汉室手里,才给了阿三土著更大的胆子纷纷搞独1立。所以认真算起来,贵霜帝国的崩溃多少是有一点汉室的功劳,另一个推手则是波斯人复国之后的萨珊王朝。

    “出现在‘我们的海’是不是那个汉,目前无从得知。”卡特鲁克。卡普摇着手里的琉璃杯,里面装的是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嘴角勾起笑容:“他们在‘我们的海’攻击船只,是因为什么更无法知晓。是应该重视海上航线的安全,所以我们的舰队在行动。但那些都是次要的……”

    一城的城主,还是一个婆罗门,卡特鲁克。卡普出行的排场不能太小,队伍前列有手持大砍斧的壮士,两侧是手持盾牌和长矛的武士,几辆大马车周边是一身华丽铠甲的骑兵,少不了一些扛着旗子的人手,最重要的是随行仆从的数量更不能少,一众享乐的物品也要拉上个好几车。

    这支队伍当然还有被羁押的汉人,他们是被关在铁质的牢笼之内,从外观看去暂时并未遭遇虐待,精神看来也并未萎靡到哪去。

    克塔克到华氏城需要走上个几百里,中间会路过很多城市,镇子和乡村更是不少。在这十三天的路程中,李明至少亲眼看到了笈多王朝的一部分,关于这里农耕发达的传闻一点不假。

    李明当然是一名汉军,还是被俘众人中职位最高的那个。因为身份的关系,他享受到的待遇要比同袍好许多,可以乘坐还算舒适的马车,甚至还有两个皮肤黝黑的阿三服侍。

    按照仆从照顾俘虏很夸张?那要谈起阿三的社会文化,卡特鲁克。卡普从翻译那里得知李明是一名贵族(其实是二级的上造),是按照阿三的社会传统给予必要的尊重,李明那些没有爵位的同袍则就没这待遇。

    笈多王朝位处东印度,目前阶段是已经占领被印度,多少算是一个崛起了的区域性强国。他们与周边的国家相对和平,不怎么对付的也就西南部的伐迦陀迦和强势崛起的萨珊王朝,不过萨珊王朝和笈多王朝还隔着几个国家,有边境压力的也就在伐迦陀迦的边境。

    因为占据着恒河流域的黄金区域,笈多王朝的农业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来是因为国家情势相对稳定,李明所看见的自然是一派平和的景象,就是有些事情不是看那么懂。

    李明不懂的是一个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种,皮肤越白在笈多王朝显然是身份越加高贵,皮肤越是黝黑就越显得下贱。他通常看到的就是在乡间劳动的人都是黑皮肤,那些人通常看着极为瘦弱,且从穿戴来看也非常贫穷。他还不止一次看到黑皮肤的贱民需要为比自己更高贵的人让路,还会出现贱民跪在地上吻高贵人种脚丫前土地的情况,哪怕是挨打也没有反抗,显得极度恭顺。

    社会现象往往能够直接说明一个国家的现状,不同区域的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规则,李明极度不明白的是笈多王朝的上层是用什么方法来调1教,才会是那些被定义为贱民的群体温顺得有如羔羊,甚至连贱民都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若说所见的社会现象让李明搞不懂,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的僧侣,还有能够随便乱窜的牛,这两者在阿三这边似乎也有着令他搞不懂的地位。

    李明所看到的僧侣分为两种,一种僧侣一看就是极尽奢华,另一种僧侣时刻处于自虐状态,两者却是都能够得到很高的尊重。

    有一次在一座城市停顿,李明因为贵族的身份还被邀请参与一次聚会。

    那是一种在露天场所的辩论会,没有谁是主持人,能够参与的群体有很明确的阶级限定,反正不会出现贱民。参加的人也是千奇百态,有的是准备好所有能够享受的东西,有的只是干坐着。他并不懂梵语,是在翻译的解说下才知道是辩论什么玩意,由此也知道了阿三对宗1教的痴迷,会因为某个神干什么能够讲上好几个昼夜,还谁都无法最终说服谁。

    历史上的诸夏其实也是有在露天举办聚会的习惯,只不过是由乡老来主持,讲的是村子当年的年景,通常是与耕种的事情有关,合计该怎么向官府寻求有利政策,还是一种民间的吃喝文化。一般情况下这种聚会还相当有效,至少基层官府不能无视,能够起到民间向中枢发声的作用。

    要说李明还有什么发现的话,那就当属见识到阿三对黄金的持有量,稍微有点身份的人身上从不缺少各种黄金首饰,就是那些所谓的贱民也会极力收藏黄金。他并不需要刻意地进行计算,光是从看到的黄金普及量而言,能够看出阿三这边的持有量真的相当惊人。

    李明的这一次“观光旅游”是伴随到达华氏城而抵达终点,将近两个月的学习让他会了一些基础的梵语,对于自己到达地点依然能够保持良好待遇……也就是有舒适的住所和仆从,真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到了华氏城,李明再一次被区别对待,他甚至是被接进了阿三的宫城,被安排在一处环境非常不错的地方,平时还能够有限度地逛游。

    华氏城位于恒河下游,约在今阿三的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它在《佛1国记》被称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