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405章

席卷天下-第405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就像雕塑一样的安静。

    回到本阵的那些出战禁卫军,他们在沉默中走向原本的位置,要是观察一下能够看到不少身上是受伤状态。

    “医匠!”谢艾觉得那一刻的尴尬不算什么,是爱极了能打又不会抱怨的禁卫军:“赶紧地去救治!”

    毫无疑问,禁卫军就是一支无论怎么相处都会令正常人不适应的军队,会简单地交谈,没有什么朋友或是袍泽的概念,平时根本不会有什么娱乐,没人说过自己从哪里来,理想什么的更是绝对的奢侈。

    对上禁卫军,敌军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友军与之相处虽然会不习惯却有十足十的安全感。

    禁卫军在汉国的存在,就是一支作战在前和撤退在后的部队。任何与禁卫军有过配合的友军,对那些习惯沉默又不好交朋友的同袍,却是谁都不会有什么负面的评价。

    “将军!”李洪满脸的振奋:“总攻击吧!发起总攻击,三万对上十二万,不是没有胜算!”

    谢艾在看对面的敌军,多族联军正在不断地调动,也就当机立断地下令:“抢占风头!”

    晓得什么叫如臂使指吗?就是得到什么指示,下一刻就会立即做出反应,迅速动起来的禁卫军让谢艾呆了呆,随后是内心里满满地都是满足感。

    【指挥这样的部队……】谢艾脸上的笑容灿烂:【真的是太舒服了!】

    多族联军的调动,是跋提想要撤退,慕容俊率先反对并要求占据风头位置,然后拓跋什翼健、张重华、苻洪附和慕容俊的意见。

    跋提多少是被眼前那些汉军展现出来的战力吓住了,他刚刚也得到汇报,先前那支游弋作战的汉军先后弄死了超过一万三千人,柔然这方能够得到的汉军战死士卒尸体却只有五百余具。

    【这你妈……】跋提不得不怕:【汉军这么猛?】

    汉军有极力带走战死袍泽的习惯,向跋提汇报的人也没有说清楚,让他以为汉军只是损失了五百左右就弄死了己方的一万三千人以上。

    【好像有些不对啊?】跋提没理会还在极力提建议的诸王,有些愣神地想:【刚才汉军应该是出动两千,回去的只有一千左右?鲜卑等族出动一万,回来六千多?】

    在计算伤亡数据的时候,双方基本是会存在差距,那是己方可以点算,对对方只能是依靠猜测。

    跋提是真的有些发懵,他开始不懂柔然有没有自己理解的那么强,为什么柔然损失了一万三千只能弄死五百汉军,其余各族损失四千左右却能弄死一千左右的汉军?

    “赶紧地下决断啊!”慕容俊看跋提一直是发愣的状态很恼火:“战场上发呆也就你这一个蠢货能干得出来!”

    慕容燕国正处于高速崛起阶段,早期的时候想打谁就打谁,一次又一次获得胜利的战争让他们有一种“我们很强大”的自信,就是近期与汉军交战才出现僵持和失利,不过总体上依然觉得自己很强大。

    人心里有底气说话就敢大声和硬气,尤其是面对自己瞧不上的人时,下意识就会觉得“侮辱你咋了”的潜意识,甚至还会有“不服?那站着捅啊”之类的肆无忌惮。

    “要打,你们打。”跋提也没在意慕容俊的态度:“那是你们的战争,老子不玩了!”

    跋提说完不管诸王的目瞪口呆,招呼左右下达一连串的命令,总的意思就是:汉军有些猛过头,咱们和汉军玩不起,风紧扯呼!

    “这这这……”张重华完全是瞠目结舌了,难以置信地指着骑马而去的跋提:“他们……他们……竟然是这样?!”

    “柔然人,就真的是柔然人啊!”慕容俊也是被惊呆了,反应过来之后大吼:“别愣着,带部队跑吧!”

    拓跋什翼健和苻洪的反应一点不慢,没等慕容俊的话说完就已经策马狂奔起来。

    另外一边,处于运动状态的谢艾,他本已经做好拼杀抢占风头位置的心理准备,瞧着瞧着却是发现事情的不对劲。

    “胡人要逃?”谢艾完全是理解不能,却是一点没耽搁:“建立不世之功就在此刻!全军!追!杀!”

第574章:一个蠢货完成的成就() 
小小的一场试探,多方联军的柔然人没有上阵却先怂了,跋提来了个不管不顾的全军撤退,不但是把那些诸王给坑了,也是整得谢艾一脸的懵。

    跋提是真的不管不顾下令撤退,六七万的柔然人也是真的掉头拍拍马屁股就蹿,上演了柔然人有史以来六七万人第一次的整齐划一。

    柔然人干净利索且不管不顾地逃跑,引起的效应就是让其余各族的军队发生恐慌,哪怕是诸王不想逃也要思考一点,恐慌已经造成了,士兵陷入惊惧,就是想留下来与汉军拼了,估计也会是一场一面倒的屠宰。

    还能怎么样呢?慕容俊二话不说也是带着部队逃窜,随后是拓跋什翼健和苻洪,倒是张重华还发了一小会的呆。

    胡人对于打不过就逃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他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干的,没道理到了自己这一代明知道打不过还死磕。

    张重华是汉家苗裔,接受的教育也是传统的中原文化,临阵逃跑是一种可耻的事情,还没尽力争取就放弃也属于荒谬。问题是他也不傻,其余人都跑了,绝不会留在原地顶雷。

    要是专做其它场合,或是敌军的数量没有那么多,成份也没有那么复杂,谢艾会怀疑敌人是否有什么阴谋,可敌军是由多方组成的联军,数量也绝对超过十一万,就算是敌军有什么阴谋也必定是要发起追击。

    很多时候,人数越多就越难行使什么阴谋,毕竟不管是有什么谋略都是依靠配合,越是需要配合的军略执行起来的难度就越大,那也是为什么军事史上很难出现可以指挥十万大军以上的将领。

    要说胡人是在用超过十一万的军队假装溃退行使阴谋,谢艾是打从内心底不信,不是他多么的瞧不起胡人,是华夏数千年的战争史都没得能这么搞,胡人难道就能搞得出来?

    全军出击的命令被下达,接近三万的汉军策马追击,一场浩大的你追我跑在广袤的草原上演。

    跑在最后面的张氏凉军算是彻底倒了血霉,他们已经非常卖命在逃,却是很快被汉军的弓骑兵追上,时时刻刻都在射来的箭矢不断收割人和马的小命,奔了一路却是一条不断落下尸首的血路。

    不到半个时辰,落在最后面的张氏凉军躺下了至少三千人,连带张重华都差点被箭矢射中,逼得他们不得不丢掉一切能丢的东西来减轻战马的负重,只是想跑的更快一些。

    多方联军是向着狼居胥山的方向逃窜,不存在分散而逃,汉军这边也就能够专心全意地追,两个阵营的骑兵不断换马,一追一逃历经两个时辰,张重华悲哀地发现自己出了少数护卫身边已经没张氏凉军的影子。

    张重华是一国之主,坐骑当然是要更优良一些。他的那些护卫坐骑也差不到哪去,比普通胡人的坐骑好一些属于理所当然。事实上他们逃窜不到一刻钟之后,已经是混进了氐族骑兵的队伍中,等待两刻钟左右汉军已经连氐族骑兵都在屠宰。

    越是跑,各族的骑兵就根本无法保持原本的“纯洁”,渐渐地变成混杂在一块的现状,让追击的谢艾更是没有负担。

    很明显的事情,军队的建制混乱就不会存在什么有效的指挥链,而军队一旦陷入各自为战,就是数量再多也没有了什么鸟用,必定是会被保持建制的敌军压着打,时间足够甚至会全歼。

    都是骑马逃窜,谁的战马跑得更快,谁的战马的耐力更足,谁就能比其余同样是逃命的人处于更加前方的位置。而谁被拉在后面,无非就是被汉军射死还是捅死那么一回事。

    逃跑在第一序列的慕容俊真的是恨极了跋提,他就搞不懂人是蠢到什么份上才会这么干:【跋提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他是按照草原内战的经验,想都不想就干了蠢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慕容俊就是在说跋提只有本能也遵循了本能,与动物遭遇危险之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慕容俊这一批慕容燕军怎么就变成了第一序列?那是他们人数少,战马也好,还率先丢掉了任何可以丢的东西减轻战马负重。

    最先逃跑的跋提等一批柔然人,他们现在倒是成了逃跑梯队的第二序列。原因是他们虽然率先逃跑,可是先发的时间也没有快上多少,再来是舍不得丢掉随身携带的东西。

    要是按照规模来算,拓跋什翼健所率的拓跋代军也是到了逃跑的第二梯队,理由是他们同样一路跑一路丢,负重比柔然人少自然很快就跟上了。

    作为最后梯队的是所剩不多的张氏凉军、氐族骑兵和一部分跑得慢的柔然人,他们远了要挨汉军发射而来的箭矢,近的是被汉军追上从背后一个又一个弄死。

    一身白袍的谢艾满心的不可思议和惊喜,他就没有想过自己会遭遇到这样的战争,仅仅是一个多时辰的追杀,多方联军该是被干掉一万五千左右,随着一直追必然是会让战果增加。

    至于说,谢艾担不担心无法完成君王围困或是消灭诸王的命令,他是一点都不感到担心。他辨认方向的能力不错才会被选择为深入草原孤军的指挥官,再来是对骑兵作战也有自己的理解,敌军是逃向狼居胥山,后面必然是要进入狼居胥山,那还担心什么?

    要是多方联军分散逃跑才是谢艾该担心的,毕竟草原真的是太大太广袤了,汉军的数量又不足够,敌军要是分散逃跑真不太好选择是追谁。

    其实,多方联军也不是不想分散逃,但跋提太混账,诸王没有经过事先沟通,等待全军的逃窜发生后,想要再配合的话,哪怕是诸王有那个心思,乱糟糟的场面下又该怎么去掌控军队?

    军队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个体来形成一个集体,一个人就有一副身体和一个思想,导致想要拥有配合需要长年累月的集体训练,训练了是一回事,能不能将训练的成果实施在实战又是另一回事。

    彻底恐慌了的人,他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可别再去提什么配合,剩下更多的是一种倾向于本能的从众心理,哪怕是有少数人保持清醒也无法去阻止更多失去理智的人想干什么。那就是发生灾难的时候,明明朝某个方向跑是找死行为,可一旦人们跑了起来,方向就改变不了,就是有理智者不想跑去送死,他们也会被裹挟着去送死。

    发现那么逃下去不是办法的诸王,甚至是那些已经明白这样跑被追上会死的人,他们想要做出改变,关键是绝对多数的人已经失去了理智,没有人人手上拥有一套即时的通讯设备,更没有人能让所有人下意识盲从,那对于多方联军的悲剧只能是持续那么演着。

    跋提有没有后悔?以柔然人一贯的尿性,他虽然是柔然的可汗但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柔然人,一旦开始跑之后就闷头跑,再来是受限于视野的关系,估计根本不知道后方是个什么状况,也就谈不上什么后悔。

    柔然人的愚蠢现在还不太出名,可要是与之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们蠢。柔然与匈奴、鲜卑都不一样,他们崛起的时间太短,还没遇上什么像样的对手,被称为“最弱草原霸主”并不是没有原因。

    史上的最弱草原霸主,他们的蠢是与自己的崛起过程有关,比如长期交战的东高车和偶尔会打一打的西高车也没聪明到哪去,谋略是什么玩意就没玩过,打仗全靠汇集好人手就上,对上了就拿人命去拼,谁先死光或是谁先逃跑就等于分出胜负。

    能够被划到多少聪明一些的部族,比如没落了的匈奴人,又比如同样是盘踞草原的拓跋鲜卑,越是离中原近的胡人就代表越聪明一些,按照文明的区别就是开化与未开化,可开化了的胡人都是将眼睛盯着中原,真没有想过去找柔然人的不痛快。

    柔然人的愚蠢是到了北魏时期才广为流传。

    那个时候柔然人已经将东高车吞并,西高车也差不多是被驱赶到了西域,境内开始出现契骨和赦勒两支新兴部族。柔然到了这个时候,兴趣是在欺负北凉等国,同时也时不时会去北魏的地盘上大打草谷,其余更多的时候是在欺负契骨和从东高车分裂出去的赦勒身上。

    由拓跋鲜卑再次建立起来的魏国(北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力是与南朝进行对抗,百分之十以上的精力是用在东北方向的契丹和库莫奚身上,剩下的那些精力才是应付柔然。

    关于柔然人是如何如何的蠢和冥顽不灵,就是北魏在一连串的事件中替柔然扬名,但必须说柔然人是真的蠢,蠢到后面死得莫名其妙,被一支叫突厥的部族很快就替代和消灭,终其一生对中原区域造成的伤害远远不如曾经的草原霸主,与后续崛起的蒙古、鞑靼、俄罗斯对东亚大陆的伤害更是没得比。

    作为北魏建立者的祖宗,拓跋什翼健在逃窜进入狼居胥山区域的时候,再看到跋提是真的想要冲过去一掐把捏死。

    能够跑回狼居胥山的诸王,有一个算一个是真的想把跋提弄死,他们一开始是十多万人风风光光外加浩浩荡荡要去消灭五万不到的汉军,一阵仓促的逃窜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溃逃,经过大概半个月的逃亡回到狼居胥山,回来的人竟然只有一万不到!

    多少是死在被追杀的路途,又有多少是跑散,还有多少被俘,多方联军包括诸王在内谁也说不出清,他们只知道自己很惨,是非常非常的惨。

    经过大约千里的大逃亡,跋提回到狼居胥山的大帐,下令征召各部落赶来狼居胥山后,是直接呼呼就睡,并且吩咐除非是汉军杀过来,要不然谁也别打扰。

    作为东道主的跋提在损失那么大之后还能那么潇洒说睡就睡,其余的满身狼狈和满心疲惫的慕容俊和拓跋什翼健很快碰头。

    “凉王呢?”拓跋什翼健比起之前瘦的快皮包骨,双眼深陷和一大圈的黑眼圈,有那么些惊讶和痛心:“没看到凉王的身影,也没有发现苻洪。”

    慕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