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397章

席卷天下-第397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角声被“呜呜呜”地吹响,服色异常杂乱的拓跋代军开始拉开与汉军的距离,他们又再一次主动退兵,汉军仅是追了一小段距离也就放弃。

    “寻找袍泽!”刘锐解开细绳摘下头盔,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因为觉得氧气不够的关系,说话的音量不但沙哑也是不大:“受伤的优先抬下去医治,尸身装车运回。”

    拼杀是停了下来,尘烟却是还没有散去,一眼看去黄色的弥漫之中很难看清楚远处是个什么情况,收拾战场的空隙需要有部队在外围进行警戒。

    一阵“咕噜咕噜”地灌下几乎是一半水囊的份量,刘锐总算是觉得好受了一些,他举目四望,周边有着忙碌的袍泽,仔细倾听一下并没有听到大股骑兵活动的动静。

    冷兵器的交战,其实士兵很多并不会在厮杀中毙命,是受到重创让身体机能暂时失去控制力……也就是所谓的短暂性休克,失去意识的士兵要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就是在昏迷的时候流血过多死去。

    汉军的每一战,败退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事,得胜之后必然会打扫战场,最为主要的就是清查任何一名汉军士卒,还有口气的就会赶紧运回大营救治。

    刘锐已经下马在漫步,走几步看到躺在地上的袍泽也会走过去检查脉搏,有发现伤患是立刻招呼人手,瞧见战场死掉的战马不少,就喊:“战马的尸体最后也弄回去。”

    厮杀过后的战场,除开一些士兵在忙碌之外,一些身穿灰色长袍的人也是在活动。

    那些身穿灰色长袍的人,他们背上有一个竹篓,里面装了很多的小玩意,就是一些绷带、针、线、水之类的东西,遇到己方的伤兵,情况的话就会缝合伤口和进行包扎。

    就是缝合和包扎,医疗器具是事先经过煮水沸腾消毒,至于酒精消毒什么的则是暂时没有,一切只因为刘彦不会……呃,酿酒,更不会蒸馏技术。他就是普通人,生活在现代能够享受到一些科技成果,但怎么弄没有特别去研究。会用,和怎么生产,就是两回事。不过,他是个君王,自己不会可以让下面的人不断试验,已经是在进行当中。

    硬要有个称呼的话,灰色长袍的那些人可以叫医护兵,但汉军都是尊称居士。这些人的起源是刘彦系统中的医疗兵种,后面军方进行专门的培训,系统的医疗兵和后面培训的那批人,他们的身影必定出现在一场又一场厮杀过后的战场。

    收拾战场可以挽救己方的伤患,其实统计战果也是一种便利,能够更直观地计算双方损失程度。

    厮杀过后的战场,不远处的矮山包之上出现了一些黑点,他们是亲自抵达前线的拓跋孤以及拓跋寔君。

    “三千人出战,只撤回一千余人。”拓跋寔君是袒胸露肚的装扮,肚皮之上看去是油脂光滑一片,使肌肉看着非常结实。他眯着眼睛看着远方:“说不上来取得多少战果。”

    拓跋孤从怀中掏出一个长条物,小心翼翼地解开外层的丝绸,拿起里面的一杆单筒望远镜,凑到眼睛进行观察。

    这个单筒望远镜是拓跋孤上一次前往临淄时向刘彦讨要,刘彦一开始其实没有给,后面他仗着自己妹妹是刘彦的妃子死缠烂打,耗费一千战马才算是换得此物。拓跋代国举国上下也就是他手中这个单筒望远镜,拓跋什翼健几次暗示他都没给。

    拓跋孤在北部做北部监察的时候,好几次是依靠手里的这个单筒望远镜做到察敌于先手,能够抢先进行布置,更是可以在敌军靠近前先做好判断,很清楚就是一个“国之利器”。

    胡人势力,除了一些极少数尊贵的人有布匹制成的衣服之外,一年四季就是穿动物的皮毛,一般是以羊皮居多。他们待在昼夜温差极大和温度相对低的草原这么穿没什么问题,出了草原南下穿戴就成了麻烦。

    历史上不少胡人是有能力可以南侵并进行占领,可是那些胡人并没有实施占领,他们不去占领是有担忧反扑,其实适应不了气候也是一个大原因。能够南下并占领中原王朝疆域的胡人,除开五胡乱华时期的中原势力衰弱之外,其余都是一些掌握了生产技术的族群,而他们的生产力是建立在掳掠汉人的基础上。

    “大王已经打算暂时退兵。”拓跋孤爱惜地收起了单筒望远镜,再次小心翼翼地放回怀中,说道:“燕王已经向诸王发出会盟邀请,地点是在狼居胥山旧址。”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狼居胥山,那地方的名字一再被更变之后,现在是叫狼山,属于柔然部落联盟的地盘。

    “各国要联合共同对抗大汉,却是互相无比忌惮,去哪个国家都不太合适。”拓跋寔君点着头:“选择柔然那些蛮子的地盘进行会盟,还真的非常合适。”

    胡人现在也分等级,有占领过中原的胡人是公认的高人一等,然后离中原越远的胡人就越被觉得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他们自己之间也是存在互相瞧不起的现象。

    当然了,曾经高人一等的羯族,他们经过汉军的不断打击衰弱,声势上可以说是日落千丈,不过虎威犹存之下还是会得到该有的尊重,要是羯族自己没有重新摆正自己的地位,各个胡人势力其实会很乐意痛打落水狗。

    现在被公认为最强的胡人势力是慕容燕国,拓跋代国是次一等,像是苻洪这种则有些输不上号,张氏凉国则没有被胡人算进去比较,唯一一个都认同的就是不管柔然部落联盟有多强也是土包子,另外一个土包子则是东高车和西高车的丁零族群。

    狼山是一个很适合作为会盟地点的所在,不止是因为所在地是柔然部落联盟境内,还因为柔然部落联盟与拓跋代国、慕容燕国、张氏凉国、苻洪实力,羯族残余势力都没什么仇什么怨。

    再有一个,狼山的所在地很便利,它是位处拓跋代国的北方,慕容燕国的西北方,张氏凉国的东北方,谁都不需要互相之间途径对方的地方,都能够直接从自己的境内直接进入柔然部落联盟的势力范围,不用担心途径对方疆域的时候被暗算。

    “匈奴诸部还是拒绝参与会盟?”拓跋孤蹙眉之后是狞笑:“那些蠢货,等待会盟之后就该拿他们先开刀。”

    “那帮杂种,天真地以为大汉会放过他们?”拓跋寔君是在冷笑:“血脉不存果然是会产生更多的低能儿吗?”

    拓跋孤说的匈奴诸部是在河套区域,目前是分为七个相对大一些的部落,他们在石羯赵国没有呈现必败趋势的时候,是有出兵接受石羯的指挥,等待定襄被围困之后则是召回自己的部民。

    刘渊的幼女投降汉国,刘氏归降之后有派人前往匈奴诸部,她以刘渊血脉延续的身份奉劝匈奴诸部不要与汉国为敌,说是应该借鉴曾经的汉与南匈奴模式共存。

    刘彦当然没有给刘氏或者匈奴诸部什么承诺,汉国中枢却是乐得匈奴诸部独善其身,甚至是开始挑拨匈奴诸部对残存的羯族动手。

    栖息在河套区域的匈奴诸部,他们的情况其实有些复杂,真正的匈奴人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一些混血,各族胡人是称呼他们为“铁弗”。

    铁弗在阿尔泰语系中有很多层的意思,起初是指父系为匈奴人,母亲却是鲜卑人,类如此类的混血儿。后面,中原人娶了胡人的女人,胡人称呼那种中原人也叫铁弗,就有了“胡人女婿”的一层解读。

    目前的匈奴七大部落,其中的四个就是由胡人女婿作为首领,这四个部落中有着相当多胡化的汉家苗裔。

    总得来讲,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到目前阶段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连他们都茫然自己还算不算是匈奴的一份子,若说是归于“汉”,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汉族,汉族是要到杨坚取代宇文周国才被“建立”,此后汉族才算是一个族群,之前都是用“中原”、“诸夏”、“华人”、“夏人”来概括。

    刘渊的那个幼女刘氏很识时务,她是全力要将自己的身份与刘彦进行“挂钩”,谈匈奴是谈不上,讲有先汉血统多少是更靠谱一些。除开一些名义之外,她也在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争取河套那些匈奴诸部,算是帮上汉国一些小忙。

    石羯赵国在朔州还有统治体系,谢艾率军追杀石宣,前往朔州的汉军仅是四万,匈奴诸部跳出来与石羯赵国过不去,多多少少算是谢艾得到一些助力。

    “不到一个月,折进去接近两万人……”拓跋寔君一脸的晦气:“石斌那个无能的家伙却无法突破重围过来会合。”

    “石斌出不来了。”拓跋孤其实也不知道石斌现在是什么境遇,他在说一个事实:“咱们仓促南下,没有第一时间接到石斌,冉闵已经率军抵达。现在远远不是大代与大汉决战的时候。”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除非是很突然地爆发冲突,要不然都该是蓄积实力,战前做好自己认为最稳妥的准备,决战的爆发则是谁也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先会盟,看看诸王能拿出什么章程。”拓跋孤已经在牵动缰绳调转马头:“对于大代来讲,单独面对大汉,不如调转矛头向北对柔然那些蛮子开刀。”

    拓跋寔君很不愿意承认,但他知道自己叔叔说的是正确的,单单以拓跋代国的实力去单挑汉国,真与自寻死路没区别。

第565章:追悔莫及() 
如果让拓跋什翼健有的选,他不会选择去与汉国开战。

    东方已经建国的诸方势力,算起来绝对是拓跋鲜卑的实力最差。这种最差是实力低到任何一国都能来欺负一把的地步,是被周边的石羯赵国和慕容燕国一再打得满地逃窜,连带柔然部落联盟都能来欺负的境地。

    拓跋什翼健没得选,是汉国明明白白地摆出要灭掉诸国的昭然若揭,是李氏成汉、东晋小朝廷和即将灭亡的石羯赵国给予的危机感。他非常清楚一点,一旦石羯赵国真的灭亡,下一个或许不会是拓跋代国,应该是慕容燕国,但汉国绝对不会无视拓跋代国的存在,总有一天拓跋代国也会遭遇到汉国的征讨甚至是灭国。

    迟早都会发生的事情,拓跋什翼健只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早点对汉国开战,他深切知道同样后悔的人有无数,似乎病重中的的慕容皝也一再后悔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竭尽全力对付汉国,搞到现在汉国崛起到可以以一对多地开战。

    汉国好像从一开始就是与石羯赵国和慕容燕国交战,那是在刘彦仅有长广一郡的时候就发生的事情。当时刘彦在大陆上不断与石羯赵军拼杀,还搞了跨海去侵占慕容燕国辽东半岛局部的事,甚至还有闲工夫去朝1鲜半岛搞事情?

    曾经,包括拓跋什翼健在内的任何一国君王都不相信刘彦可以崛起,他们的认知中是刘彦像极了没脑子,觉得建立势力后对谁都横的刘彦迟早是要自己玩死自己,真心是没有想到四处开战的刘彦能够成势。

    就是那种没想到,让包括石虎、慕容皝、小朝廷各世家……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能影响国家的人,使他们是抱着一种“我不去收拾,自然会有人收拾”的想法,并没有在刘彦弱小的时候就拼劲全力去剿灭。

    石羯赵国也就不提了,慕容燕国和东晋小朝廷这两个国家,他们其实各自是抱着另外一种心思。

    慕容燕国很早的时候就有南下中原的想法,大概从公元三三八年就已经在做相关准备。他们所思所想的是,要南下之前先将周边的势力干挺,选择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高句丽,第一次丸都之战后,慕容燕军几乎没有休整就立即入侵扶余国。他们在攻打扶余国期间还顺便灭掉了宇文鲜卑,将段氏鲜卑打了个残废,向西又追得拓跋鲜卑到处乱窜。

    在当时,慕容燕国最大的假想敌是石羯赵国,做的战争准备也是针对石羯赵国,恰逢刘彦在青州搞事情,慕容鲜卑是没有余力去增强刘彦的力量,要不然肯定是会最大程度地给刘彦助力将事情搞得更大,以此来给最大假想敌石羯赵国添堵。

    所以咯,慕容鲜卑至少是在刘彦全面占领青州之前,抱的想法是扶持而不是打击。

    那一次大军逼近刘彦所占领的辽东半岛,是去威慑,没有威慑成功,反而被歼灭一部分部队,慕容皝就是再恼火也是就那么过去了。

    刘彦全面占领青州之后,慕容燕国其实是感到很错愕,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刘彦又迅速占领了徐州全境。到了这个时候,慕容燕国才算是有些缓过神来,就有了与石羯赵国合作,慕容格率军去帮助石斌抵御汉军攻占冀州的战事。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慕容燕国抱的还是不觉得刘彦能够威胁到自己的想法,他们甚至是对石羯赵国一再被汉军成规模消灭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不过却也加快步伐攻击周边诸国。

    慕容燕国对于明里暗里与汉国有友好关系的拓跋代国,则是再次追得拓跋什翼健带着部众落荒而逃,才有了拓跋什翼健带着拓跋鲜卑流窜到河套附近与匈奴诸部交战的事,也是间接促成拓跋什翼健建立盛乐这个都城。

    等待慕容皝开始后悔是汉军与高句丽纠集到一块去,甚至是将百济、新罗和海外列岛诸国也整合了进来,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再后悔也没有什么用。慕容燕国要是无法瓦解或是消灭诸国联军,别说是什么南下了,被反推可就闹了笑话。

    东晋小朝廷,他们该是最早发现刘彦有崛起可能性的一方势力,刘彦起兵之初就有一个宫陶先生发现。

    宫陶先生是司马一家子的宗亲,名叫司马如。他很早就在青州活动,搞了一个书院来吸引青州的年轻俊杰,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王师北伐时,可以得到青州那些当地大族的支持。

    司马如一开始也是想着拉拢和利用刘彦,可惜的是双方都还没有正式展开接触,刘彦就惹到了东莱书院,整得与东莱书院有关系的那些家族就对刘彦喊打喊杀。他稍微思考了一下,很快就在众多家族与刘彦中分出轻重,选择的是既然各大家族要弄死刘彦,那么就将刘彦弄死。

    当时的刘彦并不过是数千,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