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39章

席卷天下-第39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较诡异的是,不一定是县城的人口聚集得多,一些还保持游动放牧的部落,甚至是结寨自保的地方都要比县城的人口多。

    按照行政效率,每一个接收到襄国命令的朝廷命官或是部落、家族,他们进行准备的速度都不会一样,那么集结包括出兵的时间都会不一样。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接下来,刘彦也该下令备战,包括物资、民伕等等方面。

    “君上,招募新卒无法避免。”纪昌表情有些严峻:“斥候与细作的双方信息无不显示,近乎周边全部胡人皆是有所行动,连带柜县早先臣服的那些家族也有异动。”

    所以咯,羯族是只要一天还是中原霸主,对于胡人就绝对是有着天然的号召力。只要动动嘴巴,有的是愿意为之效劳和卖命的人。

    之后的第二天,刘彦已经获得了张石那边送来的消息。

    襄国那边拿长广郡这边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反响……至少是朝廷上的反应比较平淡?

    不突兀,羯族是中原霸主,可是羯族对地方的控制力真的不高。事实上这也是如今时代的局限性,正朔的晋朝廷都是这样,羯族又还能怎么样?

    说没有什么反应或许也不对,因为石虎发了脾气,可是发泄一通之后,没有下发什么指示。

    下令给长广郡周边命官和各族的人是石鉴。他是石虎的儿子。

    石虎的儿子蛮多,大多没有什么话语权。石鉴能有话语权,是因为获得了石闵(冉闵)和李农等一些人的支持。

    那么也就是说,刘彦这边要交好冉闵,那边冉闵却是鼓励石鉴,用剿灭刘彦的功勋来增加在石虎心中的份量,好搏得迈向太子位的坦途?

    刘彦得知这样的消息只感到有些哭笑不得。很明显的事情,张石去拜访没被冉闵杀掉已经是运气……或许还看在那近五十斤的黄金和一件甲胄、一柄战刀的份上?冉闵根本就没有把刘彦这个势力放在眼里。

    “张石第一个任务失败,正在尝试巴结朝廷中的大儒。”刘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结交大儒的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只是,后赵朝廷的大儒没有兵权,话语权不高。他们表示,只有我们这边表现出实力……或者价值,才适合向石虎进言。”

第55章:寻觅猎物() 
求点推荐票……

    ……

    这个年头,比较知名的大儒很多,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大儒都有脸去投效胡人政权,哪怕是投效了也不敢太过的声张,主要是之前没有过胡人政权统治中原的经历嘛,肯放下脸投效胡人的大儒无不是想要实际利益,又害怕遗臭万年。

    现在比较出名的中原大儒,如鲁徵、杜广、徐光、尹弼之流,虽说是效力于胡人,但他们可真的不敢做一些太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极为可能是因为无权?应该是吧,至少现在投靠胡人的大儒,极少有表现出自己价值的人,也是胡人对于大儒的重视还不够高。

    已经肯效力胡人了,大儒的脸基本上已经算是丢尽,那样一来还讲节操就显得矫情,对于有贿赂自然是收得心安理得。收了礼,能够干出点什么事,他们也说得比较明白,需要看机会。

    在胡人的政权中,有话语权的无不是带兵的将军,还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嫡系精兵。当然,他们哪怕是有话语权,基本上也是有限得很,需要寻找门面投靠,例如世子之类的人物。

    冉闵会知道刘彦是哪根葱吗?很明显不会知道。估计,他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特别表现。

    守卫柜县不失的最后四天倒数到了,刘彦暂时放下其它事情,乘船去了灵山岛。他已经物色了建造城镇中心得位置,是一处岛上中心位置难得的空地,那边石块依然是多了一些,但无所谓啊。

    城镇中心不一定要造什么东西,农田可以弄磨坊,砍柴有木柴仓库,其余不是还有矿石仓库吗?

    对于刘彦来讲,新的城镇中心最大作用只有一个,那便是谷地的完蛋了不至于没有替代品。

    鉴于新的战事随时可能爆发,刘彦调动了所有的农民上岛建造新的城镇中心。

    一直是到新的城镇中心建造完毕,刘彦想象中会出现什么幺蛾子的事情竟然没有发生?这个简直不符合“主角定论”,不是主角干点什么事情,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该是多灾多难的吗?连随意逛个街都肯定要有某二代跳出来,等待主角去打脸。刘彦开始怀疑自己不是“人生主角”或“位面之子”什么的人。

    当然,刘彦其实更多的是高兴,灵山岛上的城镇中心起来,人口的上限达到了一千,比较郁闷的是本来想要多一些农民的计划破产,该是“召唤”更多的士兵,最好是威慑力比较大的甲士。

    “啊?”纪昌满脸的惊喜:“君上,会有五百甲士过来增援?”

    所谓的甲士就是剑士,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甲士,因为真正的甲士是重甲步兵,剑士穿的扎甲不过是一种轻便甲。

    刘彦不是装逼,他非常平淡的点头:“是的。”

    其实,刘彦内心的不爽可能更多一些,发展高峰期却是面临不断的战事,幸亏他有额外的依仗,要不换成任何一股势力,怎么都会受不了吧?

    纪昌是真的大喜,是五百甲士,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兵卒。在这么个年头,甲士就不是什么人都养得起,光是那些装备就显得价值不菲,更不用讲刘彦的部族武装显得异常地……怎么说?对,是令行禁止,还有悍不畏死!

    “五百甲士,可以抵得上至少四千乌合之众了!”徐正也是狂喜:“我们还招募了三千士卒。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七百甲士和其余二百精锐,又有五千可以从旁助战的兵卒。”

    五千兵卒,真正敢战的不过超过八百,另外的四千二百更像是凑数,也就能够壮壮声威什么的。或许……还极为有可能成为拖累!

    最近汉部一直都在严正关注周边动向,亦是在寻找第一个可以下手的目标,却发现大多是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那些势力有在集结,但是真正开拔向刘彦所在的人却是一个没有。

    “谁都在等第一个动手的人。”纪昌问了一下五百甲士什么时候能到,得到答案立刻说:“君上,我们可以抢先动手!”

    刘彦能够理解纪昌的意思,现在最好是抓住主动,选择一个看似强大的对象用雷霆万钧的架势灭掉,威慑那些想要动手的。然后,看看张石在襄国那边有什么成果。

    “猛虎架不住群狼……”田朔点着头:“再则,一直没有个结果,什么事情都要耽误了。”,很是碎碎念地抱怨农耕什么的没办法干,刚刚播种的田地会不会被战火摧毁什么的。

    选择谁来作为又一次的“杀鸡儆猴”是个技术活,需要了解周边势力的具体实力,然后还要摸清楚各个势力有没有什么牵扯,会不会打了一个像是捅了马蜂窝似得惹了一大群。

    刘彦自己做不来这种细腻的活,他发现纪昌似乎也不是那么招架得过来,内心就无比渴望可以有更多有能力的人可以为自己所用。

    “传闻北海郡先前有一位能人,只是……”徐正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只是搬走了。”

    刘彦好奇一问,所谓的能人姓王,再一问,王家搬到了魏县。

    徐正干巴巴地说:“末将知道这个消息,是有家乡人传闻,王猛受山中老人点化,遇到了先贤。”

    得,又是一个神话中的故事,刘彦本来是不怎么想理会,因为历史上什么遇到仙人之类的故事太多了,基本上就是为了造势,极可能是一个什么野心家。后面,他却是发现有些不对了。

    “王什么来着?”刘彦很突然地瞪大了眼睛:“王猛?”

    或许是刘彦的反应太大了,将所有人几乎是吓了一大跳。

    王猛啊,那可是王猛,苻坚手下的第一能臣,出身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影响了某一段历史时期,号称一人能兴国的王猛!

    其实王猛现在的名声并不大,并且估计也还年轻得很。

    刘彦却是不知道王猛现在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正在急忙问:“魏郡,那是在哪?”

    这个问题能详细答出来的人就值得讲究了,可不是简单的熟读诗书什么的可以答得仔细,更不是粗略看看地图也行。

    结果是,大多只知道在洛阳边上,但是在哪里却没有一个能够答得出来。

    这也算是正常吧。哪怕是在现代,问一个人哪是哪,不是那个地的人肯定是要查一下,还不一定能查得详细。何况是公元340年?

    突如其来的话题迅猛,可是没有结果也就很快揭过,又是在商量应该先找谁开刀。

    “只能是计斤城了!”

    两天过去,纪昌双眼就和熊猫似得,应该是过于操劳和休息不足。他看上去就和一个瘾君子一般,不但有着大大的黑眼圈,眼袋亦是有些吓人,再加上脸色苍白,令人怀疑会不会在下一刻直接倒下。

    “君上,按细作和斥候探查的结果,有四股值得我们下手。”纪昌点着粗略的地图,那根手看着颇像一根干柴:“按需要和接下来的部署,却是计斤城最为合适下手。计斤城集结了三家,再加上城池内本来的势力,那片区域的家族等于是集中在了一起。我们……”,他做了一个握掌成拳头的手势,往下一挥:“灭掉他们!一可以震慑其余窥探的人;二可以攻占城池,留下少许部队建造烽火台,防备高密郡有大军突兀呼啸而来。”

    吕泰与徐正一听,下意识对视了一眼,双双又看向了最后能拿主意的刘彦……

第56章:掌握主动() 
纪昌现在其实是比较后悔没有阻止刘彦把寿阳文给杀了,寿阳文虽然是有点助纣为虐,可是才能上面真的不差。

    【寿阳文出自东莱书院,却不知道那里还有无能人?】

    是的,纪昌深感自己全权负责军事、谋划、情报分析很是捉襟见肘,很是希望能有人来分担重任。这也是他真的把自己当成汉部的人,想要汉部能够生存并壮大下去,才会有的觉悟。

    “东莱书院?”刘彦听得比较仔细,是书院,不是书苑。他慎重点头:“我会派人前去,若是还在,必然亲自前去拜访。”

    书院啊,教书育人的所在,比之私塾高级不是一倍两倍,像是三国时期的颍川书院就是这么回事。而书苑则是一般泛指藏书,进行某一些文艺探讨的所在。

    胡人当道,能开书院的人必不简单,可以教出人并为一些势力效劳就更不简单,证明有人脉,又有实际的教育能力。

    纪昌深怕刘彦不知道严重性,少有的多啰嗦了几句,然后才又转回到当前的局势上面:“计斤城现在集中了约一万二千余人,由十来个家族拼凑。其中有三个有名的大族。我们的细作很轻易能够窥探,除开少数胡族武装,绝大部分是由被掳掠的晋人组成。”

    绝大多数的晋人在胡人的武装中是作为奴隶兵的存在,整个中原能够作为非奴隶兵又是独立成军,大概也就是乞活军这么一支较为庞大的部队了。当然,中原的坞堡也有自己的武装,他们也不能算作奴隶兵。而且要公正地说,坞堡武装的战斗力比之胡人真的不差,相等数量交战一定是坞堡的一方胜,只是豪强和大族太过一片散沙。

    拿晋人去拼,不管是对拼消耗,或者是什么,屡屡胡人交战都是晋人最先流血,只要是有战争,这种事情在中原几乎已经是成为了惯例。

    “选择计斤城为首要进攻对象,我们若是动作迅速,抢先击溃或歼灭胡族武装,可以解放剩余的晋人。”纪昌目光非常坚定:“能够成为胡人奴隶兵还能活下来,都会是合格的兵源。君上介时可以整合,我们将有更多的资本与其他势力交战。”

    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作战步骤了,但想要解决肯定是要出动全部的部族武装,那又等于是将安置地交给晋人士兵守卫。

    上一次这么干,虽说有柜县和周边的那些家族在觊觎,可是至多也就是一两千人。这一次却不是那么一样,不但是长广郡大半家族有动作,周边的郡也是有行动。

    果然,田朔迟疑道:“那么……城寨要留守多少?”

    “恐怕只能留下少许。”徐正解释:“大军出动需要运送辎重、粮秣等等,除了辅兵还需要有接近一千五百人的徭役民伕。”

    民伕打战都是要的,一些运送物资的事情,包括扎营、野炊等等,其实就是辅兵和民伕的活,战兵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些事情。

    想要快速攻下计斤城,只能是动员绝大部分的力量,那样安置地也就顾不得许多。

    “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刘彦没有表现出什么无奈,反而是比较轻松地说:“若是遭遇战火,安置地毁了也就毁了,我们另寻地方建造一座合适的城市。”

    田朔想了想点头,原本的烦恼似乎也没有了,好像是在思考什么地方适合建城。

    如果周边的势力想要进攻安置地,事实上汉部哪怕是能够守住一次、两次……三次,也没有可能将有生力量耗费在一座可以舍弃的城寨上面。他们实力本来就低于敌人,只能是选择掌握主动,怎么会被动挨打呢?

    有了作战目标,还需得有作战计划,汉部这边的动静其实也是在己方势力的窥探之中。

    “他们有水军。”连城伯可不是爵位是伯爵,是采用连城这个姓氏名叫伯。他来自一个还保持游动的部落,已经在安置地边上觊觎了汉部有四五天:“这样几乎没有劫掠的价值了。”

    必须再严正声明一次,刘彦现在并没有水军,哪怕是有船只也是渔船和粗制滥造的普通船只,并没有舰船。能够屡次来回折腾,那是造了大型的木筏排,借鉴于“铁索连横”的典故,将一个又一个木筏排连接,再配上简陋的风帆,也是由船只导向。

    连城伯来的时间比较晚,他看到的是汉部的领民被船只接走,周边也看不到牛、羊、马等东西,留下的一看就是服务于即将爆发战事的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