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38章

席卷天下-第38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是带着使命去了襄国。另外的七八个人,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外围,用着眼观鼻鼻观心的态度,看着顶头上司们边吃边聊。

    “新军的训练不会停止。”徐正一边说,一边用手哈着嘴巴,他刚才着实是被烫着了:“正,要建议君上再行招募。”

    吕泰接过话题,说道:“一番淘汰下来,正卒(战兵)只剩六百余人。是该建议君上再行招募,辞退掉那些连辅兵都不堪用者。”

    军事上的事情,田朔从来都不打算吭声。这也是他们的默契,该是管民政的绝不过问军事,管军事的人也不该插手民政,各自有各自的“地盘”。

    汉部现在超过八成全是青壮,要说起来,能够养得活军队的话,招募两万人也是有得招。管军事的一帮人却是比较理智,一直是将士卒与平民的比例控制在十五比一的阶段。

    “听闻,许多坞堡并不接受君上?”徐正脸上出现了阴测测的表情:“他们有后悔的日子。”

    纪昌“呵呵”笑了几声,仿佛并不介意:“汉部新晋崛起,攻灭郡首府,再占柜县。豪强与大族都在等待朝廷那边的反应。未分胜负,不会有多少人站到我们这一边。”

    “等他们做出选择……”吕泰面无表情地说:“就该轮到君上来选择是不是接纳。”

    其实纪昌也不是没有收获,大多数的坞堡还是选择缴纳一些税,积少成多之下,也算是为汉部的后勤减少一些压力。

    能够幸存下来的豪强和大族,他们绝对不会轻易下注。往明白了说,雪中送炭没有,锦上添花却是大把。他们正在等待后赵朝廷的反应,大多认为只要朝廷大军开来,汉部就该覆灭,哪怕是汉部不覆灭,估计也只能窝在海岛,不成气候。

    “君上有言,不日将会再调四百部族武装前来。”纪昌的信心估计是来自于这个?他说:“如此这般,我们便有八百精锐。”,看向了田朔,问道:“雨季结束,田朔兄就要带人挖壕,造土墙了吧?”

    早就有人建议刘彦将防护设施的篱笆墙加强一下了,但是刘彦很明显不是那么上心。

    一开始,建立篱笆墙就是为了防止野兽乱窜,可不是为了作为防御工事。

    现在,有了一批管事的人,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晋人归心,他们一致想要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多点安全感,建造夯土墙的建议再一次被了提出来。

    田朔却是一脸的怪异,说道:“君上……只让挖壕沟,还分段挖壕沟,并未允许建立城墙。”

    一瞬间,所有人都是看向田朔,他们是满脸的不解。

第53章:终于来了!() 
安置地这块区域不适合建城,刘彦一开始选择该处,是因为这片地方可以拱卫谷地,并不是这片地方的地势有多么好。

    建城需要详细的探勘,一般情况下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源,很明显安置地边上并没有足够的水源。再则,是太过临近海岸线,真真不适合建城,什么时候来个台风或飓风,房子受得了吗?

    并非胡说八道,古人建城有两个要素,既是所谓的依山傍水,水为首要,山却是为了获取柴火。要知道古代并没有自来水,烧火也基本依靠木头。水或许可以依靠打井,木柴怎么办?

    简单的说,为了度过这个不知道会维持多久的雨季,晓得田朔准备了多少干柴吗?光是装木柴的柴房,就堆满了接近五百间!在雨季前,他甚至都命人做好了可以冷着吃的食物,怕的就是雨季的木材湿润无法生火。

    刘彦暂时没有建城的打算。一是,实力太弱,建城等于是呼唤后赵朝廷赶紧来灭;二是,采集的石料一直在累积当中,量不足以支撑建城所需。

    对,刘彦就是在等,等站稳了脚跟,然后系统农民也足够,要么不建,建就绝对是要建出一座雄城!

    “嗯?”刘彦正打算回去小憩一下,缺不了路上被拓跋秀堵住了:“你……又干什么?”

    说起来,拓跋秀近期可是很安分,她现在又出现,且看一脸的严肃,看来是有什么话说。

    “我答应你了。”拓跋秀身上其实是湿淋淋的模样,亏得是穿羊皮,要不就该衣裳湿透黏在躯体。不过话又说回来,腰粗、屁股大的躯体,有啥好看的?她注视着刘彦,说道:“放出两人。”

    亏得是刘彦记性不错,不然被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估计是要愣住。

    与拓跋鲜卑交易,是刘彦预定中的一个战略。拓跋鲜卑不强,甚至可以说是略略有些弱(他以为),那么互相交易的期间进行互补,刘彦可以获得稳定的牛、马、羊,拓跋鲜卑可以获得武器和食盐。

    可以想象,有了足够多兵器的拓跋鲜卑,能够按耐住不扩张吗?食盐对于草原的部落也是一种稀缺物,应该说现在有在生产食盐的地方压根不多。有了这两样东西,可以预见拓跋鲜卑肯定是要壮大,壮大了之后的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还能这么和平相处下去?

    刘彦很干脆地答应,然后抬脚就要走。

    “等等!”拓跋秀还是一直注视着刘彦的眼睛:“你很有信心能够应付石赵的复仇大军?”

    刘彦连回答都懒得,真的就是抬脚就走,留下一个伟岸……的背影。

    雨季似乎比往年还久一些,断断续续下了十三天,等待天气放晴的时候,安置地立刻就回到正轨。

    “有三百余新婚?”刘彦正满心激动等候最后的四天,近期却是不怎么管事情,导致一些事情也没得及处理。他记得是有过那么一次集体婚礼,很难得还拿出了一些荤腥:“新婚家庭没发生什么事吧?”

    有点杞人忧天了,古时候的婚姻,都是从陌生走到熟悉,没有经历过什么爱情就要跳跃到夫妻间的亲情。这样的婚姻,再加上习俗的关系,不如意也是凑合着过日子,极少有因为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闹的。恰恰就是因为大吵大闹的少,才会特别被记载,多了就根本没有记载的必要,谁会去记载某个人一天的三餐正常用食?(好吧,“我大清”的“再活五百年”就会。)

    田朔是来禀告挖沟渠的事情。

    雨季刚刚过去,泥土是松软,可是也容易造成积水,很明显是不适合挖沟渠。

    “那就继续砍伐木材。”刘彦记得是要弄田亩,又说:“分出一批人侍弄田地。听说再过一个来月还有雨季,赶时间清出土地再种上豆子,秋季多少也增加一些收成。”

    田朔其实也是这么想的,立即应“诺”,然后扭扭捏捏地提了另外的事情。

    与周边的坞堡有关,几乎所有坞堡都有相同的动作,那便是与汉部有了接触之后,各个坞堡提出了联姻的事情。

    不是与刘彦联姻,那些豪强或大族或许想,但一是顾虑刘彦的身份,二来不想投资那么大。他们希望的是与刘彦的一些重要部下联姻,出嫁的亦不是嫡系女,是庶出女。

    “看你们的意思,有觉得合适的,那就纳了。”刘彦说的是纳,就代表不是正妻:“三妻四妾什么的,随意吧。”

    所以说刘彦就是一个穿越的,三妻四妾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干,身份不到一定的地步根本就没有三妻四妾的资格,三妻四妾那是诸侯王才有待遇。普通人也就是一个正妻,不能有妾,只能是侍女或通房(陪睡)。

    所以,田朔听到就愣了,然后露出无比的渴望。他是这么理解的,以为刘彦许了他们这些人一个诸侯的职位,兴奋得差点脑充血。然后,他像是找到了人生目标,恨不得扑过去抱住刘彦的大腿,只能尽力忍住,不算在心里诅咒发誓,一定要为刘彦肝脑涂地。

    坞堡那些家伙真的不好搞,局势不明朗之前,送出一个庶出女正合适,既是与汉部有了关联,又能够随时割舍。毕竟庶出女,说白了就是非正妻的女儿,本身在家族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亲情?对于一个家族的生存和兴衰,亲情是什么东西?

    本来包括田朔在内的那些人全部不打算接纳,纪昌却是给出了不同意见。

    “纳了吧。”纪昌给出了建议:“不作为正妻,算是留下余地,也安他们的心。”

    就是一个互相之间的表态,坞堡给了庶出女,汉部的这些人接受,善意互相都给了,然后双方继续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谁也别指望谁在付出更多。

    好像是有点错误?纪昌说道:“半数以上的坞堡,请求进行兵器交易。君上,小人以为,或许可以给些甜头。”

    刘彦对那些坞堡的回应没有什么可恼火的地方。能够幸存下来的豪强或是大族,不够谨慎早就灭了,不下注就不下注了呗,不来添乱就好。他一直想着要安安稳稳地过上四天,将新的一个城镇中心给建好,本身也不想额外多生事端。

    很多时候,越是想安稳就越是事与愿违,西骞柏辽与苏乐完我几乎是前后脚来到安置地。

    “主上,消息,大大的消息!”西骞柏辽一脸皱纹都快把自己的脸皱成干瘪的皮球:“周边数个郡都有在调动,似乎有些不妙哇!”

    苏乐完我给出了差不多的消息,也是周边数个郡有军事调动的信息。

    两人先后说完,却是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反应,他们还以为刘彦包括几个汉部的主事,会惊讶或是慌乱,没想看到的是平静的对待。

第54章: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现重大BUG,删了重新上传。

    ……

    慌乱有用吗?没有用。

    对于会有报复,刘彦早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该说一直都在等着后赵针对不其城和柜县的事情做出反应。他最为担心的是,襄国那边开来大军,真要这样的话,没得说,收拾东西上岛,等着玩游击战便是。

    纪昌等人可能内心里会有慌张,但是早就通好气的一帮人,哪怕是心里再慌张也不会在西骞柏辽和苏乐完我面前表现出来。

    很是煞有其事地平平静静,聊了一下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他们的镇定倒是将西骞柏辽和苏乐完我给唬住了。

    “新一轮的税赋就由柏辽来做,完我可以从旁协助。”刘彦指派任务:“至于武士和劳役就随意吧,愿意派人就派人,不愿意就加在赋税上面。”

    其实柜县那些家族也没有多少人可以派,哪怕是全部的家族出人,合起来也就是不到五百。

    西骞柏辽与苏乐完我多次眼神对视。他们来时显得慌张,一个是被扶持起来的新任柜县第一大家族,算是涉足较深,怕被报复;另一个是兵器和食盐的交易还在进行,获得了大利益不想放弃。

    现在,他俩见刘彦与汉部众文武管事十分镇定,心下稍安。

    “主上,可是部族会有大军过来?”西骞柏辽似乎没有拿自己当外人?他殷切地问:“不知道会是多少援军?”

    刘彦只是笑,示意由纪昌来答。

    纪昌“呵呵”笑了:“自然是会有援军过来,部族武装不会低于一千,部民武士将会超过五千。”

    “这就好,这就好……”西骞柏辽是真的内心里松了口气:“只是,我们还要派人前往朝廷。若是财帛不足,西骞家愿意为主上支应。”

    苏乐完我亦是赶紧表态:“苏乐家同样愿意为主上支应。”

    刘彦可没有表现得多么地欣慰或是感动,平淡地点点头,不做额外的评价。他越是这样,西骞柏辽和苏乐完我就越是安心。

    在西骞柏辽走之前,他表达了想要将家族嫡系送来安置地的诉求,说道:“柜县城防处处漏洞,柏辽亦是需要为主上效力,恐怕难以保证家人不受侵扰,还请主上庇护。”

    刘彦这才给了西骞柏辽好脸色。他知道这是西骞柏辽真的下注,并且算是豁出去不下船的表现。

    别人给出诚意,刘彦也不能过份冷落,自是要好言宽慰一番,再给予一些看似更多的信任。

    周边的郡县有动静,刘彦派出的细作却是没有消息传回。这点颇是令人警惕。后面却是证明有些想多了,细作很快就传回了信息。

    “君上,已经确定是襄国那边命周边郡县各级官员自行运作。”纪昌脸上竟然带着笑颜:“这样一来,虽然有些许麻烦,但考虑各郡、各县只能是自己行事,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也对!刘彦屡次出兵的数量并不是太多,虽然是攻克不其城来个鸡犬不留,也是拿下了柜县,但真的没表现出实力强大的模样,后赵朝廷轻视了也是正常。

    “再有一个月又是雨季……”纪昌一脸的思考:“君上?您派张石前往襄国打通关系,张石可有什么回禀?”

    说来也是怪了,张石已经出发近一个半月,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回。要不是刘彦能从地图中看到襄国那边看到代表自己人的绿色标记,还真会以为张石等人路上被杀,或是卷款跑了。

    考虑到现在远距离联系基本靠人来回传递,联系人路上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无法传递回信息,那就要再等上一段时间,真的是够人头疼的了!

    纪昌见刘彦没有回答,像是明白了什么。他看向了老实待在一旁不轻易吭声的徐正和吕泰,眉头皱眉了起来。

    【却是能用之人太少……】

    不是刘彦没有进行人才挖掘,人才既然会是人才,那就不是一种满大街随便找就有的货色。

    现在是公元340年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文盲的时代,能奢望人才满地爬?

    事实上,纪昌已经觉得刘彦够运气的了,竟是能搜罗到这么一个班底,要清楚一些数十万人的大部落也不过如此了。

    “如今……之计,重视周边动向,看谁最积极,君上就该拿他开刀!”纪昌向着刘彦揖礼,说道:“我们应该尽量展现强势,行雷霆万钧的迅势,震慑其余人。”

    长广郡不是太大,县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数其实跟柜县一般模样,只有几个少数的县人口才算多一些。

    比较诡异的是,不一定是县城的人口聚集得多,一些还保持游动放牧的部落,甚至是结寨自保的地方都要比县城的人口多。

    按照行政效率,每一个接收到襄国命令的朝廷命官或是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