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303章

席卷天下-第303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胡人暴起对腹地的影响真的有限?】桓温对这一次专门组建北伐兵团有着万分期待,想道:【该尽快将本部休整完毕!】

    王猛那边却是在说关于冀州方向的战事。

    冀州战场已经僵持快两年,吕泰所部是以漳水为线,在河间郡和渤海郡与石斌的边境军团、慕容格的鲜卑骑兵进行对峙和拉锯。

    近期冀州战场的反复出现得颇多。

    吕泰所部为了策应石碣境内的汉家苗裔发动了一次跨河攻击,该是石斌的边境军团没有预料到才措手不及,给吕泰所部杀进了章武郡腹地。

    石斌前期是想要放开空间,让吕泰所部足够深入,好切断吕泰所部的后路,直接在章武郡境内打一场围歼战。

    吕泰所部在石斌有意让开空间的情况还真的是杀得足够深入,他们一路上干得最多的就是收拢愿意难逃的同族。这样的举动让石斌发现后,石斌是刻意驱赶晋人奔着吕泰所部而去,吕泰所部收拢的百姓越多行动就会越迟缓,对石斌围歼吕泰所部更加有利。

    “王上调动船只从渤海入内陆,被石斌发现之后,双方在漳水的章武河段爆发激战。”王猛不太清楚过程,简短地说:“直至战斗结束,冀州救出的百姓约有十七万,军队折损了将近两万。”

    这一刻桓温是在想着:【这种不划算的事情可不要发生太多。】

    “期间慕容格有向漳水南岸发动进攻。”王猛见桓温怔怔出神,以为桓温对冀州方面的战事感兴趣:“既然吕郎将北上,漳水怎么会没有新的部队入住,却是慕容格遭遇到埋伏……”

    桓温才不愿意听冀州那边的战事,随口搭了几句话,问道:“今次北伐,只有我们这一路?”

    王猛刚刚还在讲慕容格遭遇埋伏当机立断留下尾巴断后撤退,一听桓温的问话,苦笑说“猛只是秘书郎……”

    秘书郎的官职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中层以下,三公九卿都有搭配至少一名秘书郎,王猛这个秘书郎却是直接服务于君王。

    桓温见问不出个所以然,相对耐心地与王猛闲扯,还是王猛看出他在应付主动告辞。

    王猛离去,于大帐附近游弋了有一会的条攸才进去见桓温。

    条攸这一次没有与冉闵会面,他这么做其实是在避嫌,也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面对冉闵。他在最危急的时刻有过不少的徘徊,甚至都想过投降石宣,是在最后坚定了立场。

    “长史来得正好。”桓温对条攸颇为热情,招呼坐下却没闲话,直接说:“本将的意思是,部队需要在两天之内休整完毕。”

    条攸脸上闪过错愕表情,他们被围了将近两个月,部队可以说是异常的疲惫,休整个两三个月也算绝对正常。他知道桓温是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是用命令口气而不是商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濮阳之战未打先散,我们身负的任务变成孤军吸引敌军来围。”桓温满是感慨地说:“我们坚持四十九天,后面落了个埋怨。”

    李坛说那句不中听的话时,条攸也是在场。

    “不知道长史是如何作想,本将却是感到异常恼火。”桓温还真的就是一脸的怒容,还指名道姓地骂了李坛几句,后面才说:“为山九仞,本将却是不想功亏一篑,既然石宣是从我们这边逃走,就该由我们将他们消灭!”

    “王上已经颁布封赏旨意和进行犒赏……”条攸斟酌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包围被解除,又有封赏和犒赏,将士们的士气还算高昂,只是疲惫难以一时解除……”

    “长史啊!”桓温用着高昂的语调说:“将被埋怨的事情散布出去,本将就不相信众将士不想争口气!”

    条攸想着:【得了,为了立功完全就是拿李坛当靶子。不过却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被桓温拿出当靶子鼓舞本部干劲的李坛,他率军北上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咬住了石宣的尾巴。

    跟随石宣一块要撤往上党郡的不止有东宫高力和羯人本族,有相当一部分是羌族、氐族、匈奴组成的部队。后面这些三族武装是出于张群的一个心思,主要是怕汉军来追,有意带他们一块走,被追击时也好有殿后部队。

    按照张群的本意,他是万分拒绝石宣撤往上党郡而不是回邺城与石虎合在一处,可石宣是铁了心思不去见石虎,那又有什么办法。

    石宣这一股部队算起来绝对倒霉,军队广派侦骑(斥候)一般是在本部三十里之内侦查也是起到预警作用,他们是不知道朝歌西北部有谢安这么一支汉军,等待知道的时候朝歌那边已经有骞建同和李坛的本部进驻。

    张群劝石宣转往邺城方向,石宣是真心怕被石虎弄死坚持己见,毫不意外地撞上了谢安所部。

    李坛率军北上之前,谢安所部和石宣本部一直是在进行游弋战,也就是一方想尽办法想要突围继续向西北部撤退,另一方则是死咬着不放,双方已经是不断换马骑乘进行了一整个白天的追逐。

    “俘虏?”李坛根本不想停下来歇息,问题是坐骑受不了。他催促部下赶紧喂食战马,随口说:“咱们没有那么多闲工夫,俘虏就丢给后面的马愿所部轻骑。”

    羌族人自姚弋仲战败被汉军俘虏之后心志就直线下降,讲明白点就是羌族对上汉军会没有打就先心虚,打不过也不会死撑,是会接受招降。

    氐族人的情况只比羌族人要好上一点点,他们的总领袖去了陇西和北地,中原这边的氐族人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现状,惯性地为羯族人卖命,没有了总领袖的约束存在缩手缩脚现象,不是那么敢拼命。

    朔方的五个匈奴大部族还被拓跋代国摁在地上猛揍,匈奴人现在该是心气最虚的一个种族,中原的匈奴人数量少不说,大部分的分布也是很散。那些分散在汉境的匈奴人有了骞建同这个标杆后,更是干脆自主汉化。

    李坛这一支汉军往往数十个人就能够俘虏数百个羌族人、氐族人和匈奴人,造成的现象就是汉军比较瞧不起俘虏,一两万的俘虏敢用两三千人盯着。

    马愿率军到来,看到两多万的战俘只有两千人看守,李坛的本部却是不见踪影。他得知李坛将战俘丢给自己,苦笑对部下说:“安排一下……”顿了顿,才又说:“李郎将敢安排两千看守两万,咱们再加个三千人凑足五千,押回朝歌还需要快马加鞭赶回来。”

    站在一旁等待交接的羽林军军侯李均赶紧说:“不是啊,我们得到的命令是交接之后,立即赶上大部队。”

    “……”马愿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他是俾将,李均是军侯,两人差了两级,可李均是羽林军编制,虽说没有掩饰不悦,嘴上却无法多说什么。

    原冉氏秦国已经全面并进汉国,除开冉闵的一些家臣,大多数成了汉国的官方体系,他们基本是选择低调做人,尤其是对跟随刘彦崛起于微末的那批人会更加谦让一些。

    “不好意思啊,马将军。”李均满满都是歉意地说:“军令不可违背,等待战事结束,均摆酒请客以谢今日谅解。”

    马愿这才心里好受一些,毕竟自己将身段摆得低一些,可情绪还是会有的嘛。

第452章:遗民泪尽胡尘里() 
骑兵与骑兵的追逐战节奏看着很快,实际上产生的伤亡却会是有限得很,会这样是双方都拥有高机动能力,真不想打丢下一些尾巴就能够脱身。

    一直以来骑兵的交战最是浪费时间,尤其是一方压根只想逃不想硬碰硬的时候,谢安所部于石宣本部从朝歌西北侧四十里外,追逐着一直向西北而去,等待另一个白天的到来已经到了距离朝歌的百里之外。

    汲郡是南部为多平原地形,随着越是向北的山地越多,尤其是与上党郡接壤的边境更是有着两个连绵的山脉。

    位处汲郡西北部与上党郡的边界有一个山脉叫北山。北山与淇水几乎相连,东南区域则是清水。

    在汲郡最北面的区域,属于林虑县地界,林虑县的西面有林虑山。

    其实北山和林虑山虽然是有两个名字,但它们实际上是处于同一个连绵山脉,在现代这条连绵的山脉被称呼为太行山。

    “敌军是想要从淇水和清水中间突围到北山南侧!”谢安是骑跨在战马之上,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随后该是直接突入上党郡,走泫氏与高都边上的丹水沿线。”

    上党郡其实是一个多山和多水系的地形,不知道实际内情的话,基本是猜测不出石宣为什么不往邺城退,是向着那么一个不适合骑兵行军的地方跑。

    应该说石宣对石虎的恐惧是从某方面避免被谢安所部和李匡所部拦下并夹住,算是误打误撞,是福是祸则暂时有未可知。

    谁又能想得到石宣是出于对石虎的恐惧才选择前往上党郡?谢安现在就有相关的困惑。

    “既然已经知晓敌军的行军方向……”吴道安是长江以南世家出身,是第一批毅然北上意图新发展的世家子之一,他现在的身份是谢安的幕府幕僚。他长相斯文,说话时喜欢抚摸下巴的胡须:“或可不再被动追逐?”

    谢安是有相关的想法,却是内心有些犹豫,猜测仅仅是猜测,要是石宣向上党郡突围不过是虚晃一枪,奔逃到一半突然转向前往魏郡,岂不是糟糕至极。

    一路的追逐战下来,双方已经是处于林虑县的地界。林虑是一个辖境很广的县,一县之地几乎与一些小点的郡地皮相当。它的西北部是上党郡,东北部是魏郡,向北还能直接进入广平郡,可以说是想去哪不过是拐个弯的选项。

    谢安本部五万人,各类骑兵的数量有三万,余下则是步兵。他们开始追逐石宣本部之后,步军与骑军之间其实已经脱节。

    石宣从朝歌战场逃跑带走的是八千东宫高力、两万羯人本族和近六万羌人、氐人、匈奴人。

    谢安用三万骑兵追杀石宣的近九万人实际上就是一种冒险,信赖后续的汉军能够赶上来,也是判断石宣本部没有战心。

    “上党郡因为种族仇杀的关系已经全面大乱。”吴道安身为幕僚还是能够观看并得知一些信息,他说:“王上的旨意是尽可能策应各地对胡人的暴虐,将主若是心有迟疑,可以用骑兵继续咬住敌军,让步军先行移动向上党郡。”

    谢安主要是想知道其他友军的动向,他们的位置是处于整条战线的前沿,或许更加明白点说是与其他友军脱节,互相之间的消息传递最快是一天。

    有意堵截应该了解地形,才能够更有把握地达到目标,汉国对中原各地的地形图绘制一直在进行,有了地图其实也仅是能够进行最好的参考,军队指挥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才有足够的决断。

    “唔。”谢安细想了一下,说道:“步军无法参与追逐战,是可以先行向上党郡推进。”

    吴道安有那个建议主要是汉军的步军弓弩非常犀利,有强弓劲弩的同时还有相关的塔盾兵,他们哪怕是半路上遭遇骑兵也能就地转为防御,不会像缺少强弓劲弩的步军一旦遭遇骑兵会缺少自保手段。再来是汉军的意志也足够,那是多次用步军对上胡人骑兵打出来的底气,要是晋军他可不敢有这样的建议。

    谢安考虑的事情更多,他还期望石宣能够发现独自行动的步军,最好是石宣扑上去试图消灭,创造出可以打一场机会,不是像现在这种没完没了的追逐间小打小闹。

    商议出一个可行的方案,谢安想要歇息一下却是李坛那边有人过来。

    得知冉闵派羽林军支援,羽林军又取得不小战果,谢安默默估算了一下,猜测石宣本部最多不会超过五万,那样一来石宣更不会停下来交战。

    整个大局势来讲,石碣赵国在黄河中游最前线的军队可以说是已经瓦解,进攻魏郡的道路已经向汉军敞开,连带汲郡周边的一些州郡汉军也能肆意攻击。

    冉闵亲率大军摆出直逼邺城的姿态,与李匡所部在荡阴城会合,会合之后向安阳杀去。他们在安阳城遭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那是李菟作为石碣的主将主持城防,石碣赵军拿出的气势是誓死要将汉军拦在安阳,不使汉军再继续前进。

    天下局势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变化颇多,先是汉军全线龟缩,使包括石碣赵国在内的列国以为汉国该是要进入一段防御和维稳期,结果是下一刻画风突变,汉军不但突然大股进军汲郡还击溃石宣所部,取得胜利的汉军直接进军魏郡。

    从始至终列国就一再对汉国进行错误判断,发生了汉军进入魏郡直逼邺城的事情之后,得知消息的列国霎时傻了眼,万般不信汉国上下会忽视内部的危机,不去解决内部的动荡还要大战。

    了解汉国的人应该知道一点,除开青州与徐州……或许还要加上辽东的汉境,汉国对其余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需要确保稳定的是青州、徐州以及辽东辖境,其余地区要做的是保护更多的汉家苗裔,更是要在这一次动荡中形成真正的控制。

    大危机往往是拥有大机遇,石虎挑起种族仇杀让原本复杂的局势变得相对简单,不管是石碣赵国境内或是汉国境内,分的是胡人与非胡人,阵营的划分变得清晰之后,汉军的诸多行动基本上就少了很多顾虑。

    目前的情况是,汉国境内的各地汉家苗裔只能选择靠拢向汉军,再游离于外不但要被胡人攻击也会面临汉军的清扫,十分有利于汉国对各地形成有效统治。石碣赵国境内的汉家苗裔期盼汉军能够北上,等待汉军真的北上必然会有本地基础,为攻城略地增添更多的助力。

    长子县,有了程度的起头组织,再有当地的大豪强加入,他们十分大胆地将自己的武装合为一处之后进攻长子县城,竟然还真的攻下。

    攻下长子县城之后,团结起来的豪强将自己的族人搬迁入城,斐燕还力主收拢人手,短短半个月之内他们趁着胡人没有反应过来,不但将自家人迁进城中,甚至是从四野收拢了近一万百姓。

    “王师怎么还不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