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254章

席卷天下-第254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代国的正使是拓跋孤,副使是许谦,他们则是在刘彦要出巡前恰好抵达。

    拓跋孤是拓跋什翼犍的四弟,长久以来是监察北部,也就是管理鲜卑发源地,有着与慕容鲜卑多次交战和抗衡的经历,由他作为正使来到汉国恰恰也说明拓跋什翼犍在河朔那边猫了一段时间开始有些躁动了。

    曾经拓跋秀提议刘彦指使拓跋代国从草原的方向攻击石碣赵国或是慕容燕国,书信发出去其实也就是两个月不到的样子,拓跋代国有使节团来,并且来的还是拓跋孤,容不得刘彦不重视。

    若说拓跋什翼犍派拓跋孤前来是慎重其事,张骏派张祚来肯定是为了冉氏秦国那边的事情。

    冉闵去除国号的事情基本上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不过秦王的头衔依然还戴在头上。

    冉氏秦国能建立与张氏凉国有着重大关系,冉闵连招呼都不给张骏打一声去了国号,虽然还保留秦王的头衔,但冉闵要举国归附刘彦又不是什么密不透风的事,那关乎到张氏凉国举国的国策调整,听闻张骏派出使节团来到汉境后,张骏本人也有意前往关中找冉闵一会。

    刘彦止于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正式接见张祚或是拓跋孤,他在等待消息。

    第一个要等待的是吕议抵达草原是不是接收了拓跋秀的部落,也就是拓跋代国一直拖欠的嫁妆,拢共是三万多的人口和众多马、牛、羊这些牧畜。

    第二个是等冉闵回馈与张骏的会面。

    这样一来的话,刘彦出巡是让两国的使节团随行,实际上就是带着转悠,什么时候时机合适了就到了该谈话的时刻,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了。

    ……分…割…线……

    抱着孩子用手机码字,荣誉也是醉了,一章码了八个小时,囧。

第390章:秦汉是怎么亡的() 
拓跋代国先与匈奴诸部交战,后面又被慕容鲜卑在打宇文鲜卑的时候顺带进行驱赶,损失多少又还有多少实力除了他们没人清楚。

    近些年拓跋什翼犍将国都迁徙到了河朔边上,大概是朔方向东六七百里外的地方取名盛乐(和林格尔周边),建城而又听从晋人燕凤的建议开始屯田,倒真的是有些国家该有的气象,不全然是个游牧的部落。

    将主要部众……或者说是国民迁移到河朔周边的拓跋代国,他们在东边面对慕容燕国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怂,大多是小打小闹一下立刻抽身走人,可他们在面对匈奴诸部的时候却非常勇猛,打得匈奴诸部不得不投靠石碣赵国以求庇护。

    匈奴作为一个民族,迁徙前往西边的北匈奴抵达东欧区域开始进入到了高速扩张的时刻,很快就会将哥特人教训得没一个人样前去投劳西罗马;留在东方投靠汉室的南匈奴,他们在刘渊时代风光了一下却很快没落,不但是被奴隶羯族翻身做主,其余族群也没有人拿他们当回事。

    按照原有的历史进程,东方的历史该是进入到鲜卑时刻,就是以慕容鲜卑为主的鲜卑族人先攻占中原大部分地区,等待氐族和羌族联合起来慕容鲜卑退出历史舞台,可是很快拓跋鲜卑鲜卑按住暴打一顿可是很快雄起了。

    当然了,拓跋鲜卑的雄起还没有半点影子,被按着打倒是正在上演,不得不让刘彦怀疑拓跋什翼犍派拓跋孤过来是不是要占便宜。

    没有什么波折来到乐陵郡、河间郡和渤海郡三郡交界处的刘彦,没有进入什么城池,是选择在野外依山傍水的地方安营扎寨。

    跟随王辇而来的汉军,除开一万禁卫军之外,五万援军继续向前进入冀州兵团序列,归于吕泰指挥。

    冀州得到五万援军,总兵力也才增至八万,后面还会有援军陆陆续续而来,兵力将会达到十二万,至于是不是还要增加则看战事发展而定。

    刘彦到来,吕泰和王基再忙也该抽身来见。

    没有什么复杂的礼仪之类,见了面谈一谈近期的战事概况,讲一讲有个什么样的部署,之后就轮到提出需要什么。

    “八万兵力摆在绵长接近两百里的战线略显不够,所幸的是大汉舰队犀利,只需要在一些可登陆地点着重安排驻军。”王基是在徐州战事结束后主动投奔刘彦,后面留在长江沿线清扫地方不服的豪强,又到了豫州战场当军队副将,现在是冀州兵团的行军长史。他看一眼吕泰,见吕泰点头,才对着刘彦行礼说:“将主与臣明摆借鉴济南郡之战,引敌军南下再以优势舰队封锁水道,进行一场包围歼灭战,有姚弋仲前车之鉴石斌与慕容格都相当谨慎……”

    著名战例必然是会传遍天下,可能不被知道详情,但粗略过程显然瞒不住,吕泰和王基并不是真的要复制济南之战,纯粹就是当时情况太危机而又兵力不足,弄出的场面完全是为了吓住敌军,看样子取得了成功。

    “臣以为,等待敌军发现上当必然会恼羞成怒,慕容格会做什么选择不好猜测,以石斌的暴躁性格和自负的心态,石碣新一轮的攻势必然会有。”

    王基已经站了起来,走到挂着山川舆图的地方,指着地图上的漳水与滹沱河的交汇处,又点了点旁边的东平舒旧址。

    “鉴于石斌出动出击的机率,臣与将主的设想是,集中优势兵力在这里打一场正面对攻。若胜则直扑向北进击文安,将整个章武郡攻取。若不胜也有漳水作为屏障,可保后路,也能引诱敌军过河,在成平或章武再来一场会战。”

    刘彦发现王基将慕容格给无视了,他却没有开口问,默默继续听。

    “除开在章武郡的战事外,我们还需要保住河间郡。以长久以来的观察,石斌是让客军自由游弋选择开战时机,慕容格目前是在河间郡地界依靠短途高速机动不断游弋,一旦东平舒的战事爆发,慕容格该是会扑向武垣。”

    提到的地名有些多,基本是从东汉就定名下来的地方,大多是有建设城池,可是经过西晋时期的战乱再加上胡人入主中原的肆虐,大多数城池只留下残垣断壁的废墟。

    “臣近期忙碌于军务之外,主要是奔走游说地方上的大族与豪强。”说到这里的王基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刘彦,发现刘彦脸上神情没有变化,暗暗松了口气才继续说:“之前大汉每到一地必然进行迁徙,各地大族与豪强哪怕不站在胡人那边也是抵制我军,左丞相抵达冀州后传告四方,近期各地大族与豪强已经渐渐软化。”

    说白了,不管是大族还是豪强,他们的根本就是所拥有的土地,有了土地才能收编人口,一旦失去土地那些归附的人也就散了。

    一无所有的人搬家很利索,有点资产的家庭搬家则会伤筋动骨,大家族与豪强搬家无论如何都会元气大伤,可见迁徙真不是能随随便便就做的。

    刘彦仅是点点头没有什么特别表示。

    “臣已经摸清楚情况,若是王上允许,冀州或可以再聚兵三万,粮秣等辎重也可以由当地大族或是豪强分担四成,只是……”王基迟疑了一下,低声说:“哪怕不许诺官职,承认他们对土地的持有……”

    这个时候刘彦却是不得不出声:“想要官职拿功勋,土地除开真实为之前拥有,战乱之后夺占一概归于国有。”

    王基愣了一下,想说什么又吐不出口。

    “这一点是底线。”刘彦沉声道:“大汉没有危机到需要地方豪强支持才能保住的地步,口子一开……军功爵制有什么用?”

    不止是军功爵制度,一旦默认或是允许地方豪强私占土地,汉国给有功士族的封赏会土地不够,再来是国家会是地方豪强的国家,人口也肯定是要被大部分隐匿。

    吕泰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被刘彦视线看过来,呐呐地说:“王上如何说,末将如何做。”

    近期刘彦的烦恼已经够多,不止是国战上面,最麻烦的还会是新兴贵族阶层的崛起,再来就是随着长江以南的世家和寒门北上,又有攻占地区的大族和豪强,关于土地的丈量与核实,甚至是土地持有与买卖,复杂的事情一大堆。

    “寡人从一无所有到建立大汉,无论多么艰辛和困难,一直秉承一个理念,该是他们的就是他们的,不是他们的就不是。”刘彦没半点好脸色,说道:“想一想秦怎么只有二世,前汉又是怎么亡的。”

    吕泰与王基立刻就惶恐了,他们就是为了战局的顺利才想着拉拢地方大族和豪强,怎么给牵扯到了国家兴亡啊!

    秦亡,那是因为始皇帝开了空头支票,百万秦军灭六国之后,该得到的封赏除开被免去后,又搞中央集权要将土地尽可能地收为国有,弄得是联军入了关中偌大的秦地数百万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发性的抵抗,反而是因为入侵者的小小承诺给传檄而定。

    汉亡,无非就是地方豪族强大,他们掌握的力量比朝廷的还大,本末倒置的结果也让国家没了。

    前车之鉴有了,后来者更是多不胜数,一个国家的兴亡就是在土地的兼并上面,虽说刘彦不觉得自己建立的国家会缺少土地,可一些口子真不能乱开。

    被教训得冷汗潺潺的两个人差不多要将脑袋给贴到胸膛,吕泰或许真的是为了战局考虑,王基则绝没有那么简单。

    王基说到底也是中原大族之一,家族掌握的土地多到难以想象,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是抢占来的。他就是要用这一次服务于冀州的战事来试探刘彦心里的想法,得到答案也被敲打了一顿,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家族拥有的土地。

    “你们怎么部署计划,要怎么执行,寡人并不做干涉。”刘彦严厉地扫视着两人,说道:“专注要军事,民政有左丞相在办。”

    吕泰惶恐至极地站起来单膝跪地应:“诺!”

    王基是颤抖着身躯双底跪地重重拜下去。

    刘彦心情糟糕地挥手让两人退下,闭上眼睛像是在养神,对解决新兴贵族的贪念并不觉得困难,怎么去解决地方上的那些家伙才是要慎重。

    “王上……”王猛已经等了有一会,尝试呼唤了一下,见刘彦睁眼看过来才说:“代国正使以及副使已经在账外等候有两刻钟,您看?”

    刘彦却是问:“景略,你对地方豪强有什么看法?”

    “这个……臣不好说。”王猛知道刘彦想要什么答案,可真的是不好说,只能左右它言:“左右丞相想必是有对策的。”

    刘彦立刻就笑了。

    以纪昌的反应无非就是杀,不听话直接杀到听话,哪容得叽叽歪歪。

    桑虞会温和一些,来个教而诛之,但也是杀。

    王猛不知道刘彦为什么发笑,只是又请示了一下。

    刘彦调整一下坐姿,颔首:“让他俩进来吧。”

    ……分…割…线……

    抱歉啊,着实是不好码字,更新得有些晚了。再重复一下,欠的九章会还的。

第391章:啥!包藏祸心?() 
拓跋孤进帐之后表现的态度恭敬懂礼,一切都是按照汉家礼仪来参见又正襟危坐地安静待着。

    许谦也是一般模样,礼节上绝对没有什么缺失,甚至是带着一丝丝的讨好。

    两人的态度让刘彦觉得有些不妙,得是有求于人才会是这样的态度恭敬和礼节周到,无欲无求或者不想占便宜才不至于这样,毕竟汉国和拓跋代国还隔着一个石碣赵国,汉国再强也威胁不到拓跋代国。

    刘彦以拉家常的语气,笑着问拓跋孤:“见过你妹妹了?”

    “回汉王,已经见过了。”拓跋孤的长相与汉人没有太大的区别,鲜卑中有白种人血统的以慕容鲜卑居多,他也不像胡人长得粗犷,甚至该说很像是一个斯文的读书人。他微微笑着说:“妹妹问及嫁妆问题,着实令孤羞愧。”

    是吕议前去草原接收拓跋秀的嫁妆出了什么幺蛾子?

    “虽然有道路不畅通的关系,可足足拖了三年之多,孤私自做主给加了两千帐又给补了一些牛、马、羊,兄长知道后给补了五千帐和一批牧畜,一些王公或多或少给补了八百帐。”拓跋孤看着还真是一脸的不好意思:“后面那些不算是兄长给妹妹的嫁妆,只是补偿。见妹妹时,妹妹言及需要更多,可代国目前……着实不富裕,所以……”

    草原是按“帐”来算丁口,一帐至少有四人,多一点的可能超过七人,那么就按照平均值一账五人来算,等于是拓跋什翼犍和拓跋孤,以及一众拓跋氏的宗族,拢共给拓跋秀补了大概四万人的嫁妆。

    刘彦姑且也就信了拓跋孤的解释,以他对拓跋秀的了解想要多要一些嫁妆更是理所当然,那不是一个对娘家客气的女人。

    既然是嫁妆,不管是按照汉家礼节还是鲜卑的价值观,实际上不管拓跋氏一族废除多少,任何东西都不属于刘彦,是属于拓跋秀,而拓跋秀有了子嗣就该是下一辈的,不能算是汉国王室的财产。

    自然了,要是拓跋秀愿意让刘彦来用就没有什么,但归属权依然还是拓跋秀的。

    “嫁妆是嫁妆,不算是还债的。”拓跋孤正色地说:“这点我们都分得很清楚。”

    一下子给公主四万人以及数量庞大的牧畜作为嫁妆在草原上并不多见,可以说拓跋氏一族已经算是非常大方,难得他们还特意解释债务是债务,没有要欠债的意思,这点就非常有意思。

    上次鲜卑公主出嫁,作为嫁女儿的慕容皝其实也是蛮大方,给了拓跋什翼健五千帐和四万匹马、五千头牛、二十万的羊,皮草之类的亦是不少。

    有了这批嫁妆的拓跋什翼键在与自家三弟拓跋屈争夺拓跋一族老大的时候,多了不止一点的胜算,现如今的拓跋代国的国主才能是拓跋什翼健,不过那也是因为有老四拓跋孤的鼎力支持就是了。

    同样是娶了慕容皝女儿的宇文鲜卑部,宇文逸豆归得到的慕容鲜卑嫁妆只有拓跋什翼键的十分之一。宇文逸豆归对比之后没有少出怨言,结果也成了慕容皝的讨伐借口。

    现如今宇文鲜卑其实已经是灭了,分裂成为九部,其中的库莫奚一部就是后来的契丹。

    宇文逸豆归先是逃到了漠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