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85章

席卷天下-第185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实是太香,风又那么一吹,导致周边数十米内的晋军都闻到了。

    那一刻刹那,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就看向了那些被掀开的木桶,吞咽口水的“咕噜”声频繁地响起,那些眼眸里面满满都是对肉的渴望。

    要说起来,东晋小~朝~廷这边可没有多少牛和羊,哪怕是富贵人家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肉,羊肉或许还能尝一尝,牛肉则是想都别想。当然了,那些贵族对于肉什么的则是想吃就吃,可想吃一口牛肉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牛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十条小舟能够装多少食物?顶天就是三十桶。一桶大概是两百斤左右的肉,十桶就是两千斤,其实也就是二十只羊再加上两头左右的牛。

    若是以个体单位来算,二十只羊和两头牛会显得很多,但若是以军队的集体来裁决那只是一个小数目。

    南下那些将近一万七千的水陆两支汉军,他们可以使用的羊足有七万只、牛三千头。另外关于马肉,那是骑兵,再加上拉车的驽马,或是驮马,这些造成的损失,残废或是死亡的马当然不能丢掉或是掩盖,能吃一口怎么都不能放弃。

    谢安被庾冰指派而来,他看到汉军带来大批肉类有些惊讶,再问前来的是一名汉军的别部司马,稍微愣了一下,等知道那个“司马”就是汉军中能率领五百人的官职发出苦笑。

    汉军采取的军制是强汉的体制,一些官职上与东晋的军队相同,可东晋的军制有更多的改变,甚至是基层上面就完全不同。

    东晋的军队,队以下仍为传统的什伍之制。队约有两百人上下,设“队主”;若干队合为幢,设“幢主”;一般三幢合为军,一军约三千人。军以上无固定编制,由朝廷临时任命“都督”或“统军”。

    汉军的编制却是含伍长六人一伍。

    含什长和两名伍长十三人为一什。

    含五名什长、十名伍长和一名队率六十六人为一队。

    五个队三百三十人,再加上一名屯长以及五个亲卫的三百三十六人,为一个屯。

    四个屯的一千三百四十四人,再加上两名别部司马的各五名亲卫,一名军侯以及相应的十名亲卫,为一个曲。

    五个曲六千七百二十人,再加一名校尉以及其二十名亲卫,成为一个部。

    到了部这个级别往上就是师,军由俾将作为主官,俾将有资格携带三十名亲卫。

    别以为师的这个建制是现代才有,真实的情况是春秋时期师才是战争主力,那个时候是以多少辆战车为一个“卒”,多少个“卒”为一个“两”,多少“两”作为一个“彻”,多少个“彻”为一个“旅”,“旅”之上才是“师”。拿曾经的晋国为例,兵力一般是保留六个“师”,也就是晋国六名大封建领主的家族各自有一个“师”。

    通常情况下,汉军中的“部”是动用最多的建制,需要动用到“师”级别的已经算是会战性质,动用“军”这个一个级别就是战役性质。

    对了,到了“部”以上的时候,是两个“部”作为一个“师”的兵力,“师”往上的“军”这一级别兵力则就不固定了,可以是两个“师”也可以是无数个。

    东晋这边有专门了解过汉军的军制,对于汉军的军制是一种不太理解的心态,一切只因为汉军的军制看去挺简单,建制上却是显得太多庞大。

    汉军送来的食物自然是需要检验一下有没有毒什么的,由于汉军渡江的人大肆吆喝,搞得是人尽皆知,东晋这边的将校由衷的感到难堪。

    “安有吃过一些,十分的美味。”谢安苦笑地看着张恒,说道:“他们送来的肉食很多,可实际上根本无法分到每一个人的嘴中。”

    “无法说他们是怀着歹意,毕竟可是接近两千三百斤的肉食啊!”张恒说的斤与汉部那边的计量单位不同,一个汉部的斤等于是二晋斤。他也在苦笑:“我们有接近三万的士卒,那些……唔,也讨要了接近一百五十斤的肉。”

    张恒说的那些就是王羲之等等一批人,仅仅不到十人却是讨要近乎于全部的牛肉,却不知道是不是大胃王。

    谢安还真不知道王羲之和郗愔等人讨要了一百五十斤的牛肉,稍微错愕之后,再次苦笑:“牛肉?我们一年都难得吃一次牛肉,他们得知有牛肉自然是要放开了吃。”

    一批所谓的名士,就是一帮子喜欢嗑1药再袒胸露肚发疯的人,或是有不错的诗才、笔法、画风的文人,他们昨晚宿醉还没有晃过神,醒来之后嗑了点药,就是那个什么五石散,发了会癫,摇了很久的头,就是散散药力,继续接着喝。

    这一次,他们可没有空做什么诗唱什么歌,书法什么的也先放到一边去,是对着盘中的牛肉发起了猛攻,一边吃还赞叹对岸的汉军统帅懂得做人,竟是送来了此等的美味。

    “香料十足,再来是牛肉也显得极为嚼劲!”郗愔当然是不会缺一口牛肉的人,但想要搞到香料可不容易,再来是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酱汁。他理所当然地说:“去人告知对面的竖子,逸少和兴公可是皆尽在此,命他们送来更多的美味!”

    逸少是王羲之的表字,兴公是孙绰的表字。这两人皆是名气很大的名士,都以书法而闻名。

    没人对郗愔的说法有什么意见,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有两大书法家在这里,对岸的汉部人等就该跪舔,并且是乐意吃汉部送来的食物绝对是给了极大的面子。

    他们敢想,也真的敢做,并且是直接绕过了庾家兄弟和江防指挥,就是那么几名小厮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到岸边,对着正在等候的成朔等人一阵“噼里啪啦”,大意无非就是肉很好吃,速速再送来一批。

    这个时候,汉军那边已经在开拔,是水陆两支军队都在向长江水道的西边前行,看去动静颇大,也让庾冰等等将校没空去搭理那些名士的脑抽行为。

    成朔等等的汉军将士觉得莫名其妙,谢安等一些东晋这边的人则是满脸错愕。

    话说,汉军送来肉食是什么用意还没有被定性,那帮名士这么一搞真的好吗?(未完待续。)

第294章:别来添乱() 
“王羲之和孙绰?”纪昌有些茫然:“这两人是谁?”

    话说,成朔也正懵着呢!他根本就不知道那几个看着像是小厮的家伙为什么那么彪呼呼,那一脸的趾高气昂外加理所当然,给人的感觉就是出声让谁服务已经给了天大的面子。

    帐篷内的一些人,他们面面相觑之余,肯定是有人知道王羲之与孙绰,但知道的人明显不愿意吭声。

    有没有搞错?汉部正在战争状态,这里是军大营,可不是客栈或是什么脚店,还有大咧咧来人要点餐,还是那种不付钱,要你东西是给你面子的那种。够不够莫名其妙?!

    “不管那些人是谁,他们成功搅乱了我们的初衷。”桑虞一脸的苦笑:“他们这么一闹,晋军的士卒会被转移方向。”

    桑虞其实知道王羲之和孙绰,不就是两个书法很好的名士嘛,似乎还很有诗才,不过那又怎么地啦!

    老天爷啊!现在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是天下大乱,是金瓯有缺!

    该是多么奇葩的人才会在战乱之秋去追捧书法家和诗人?不是去重视懂得治理地方的人才,不是去吹捧可以在战场取得胜利的将领!

    王羲之和孙绰的书法或诗才好,对治国可有什么益处?

    好像也没有听说王羲之和孙绰对什么地方做过什么好事,有的是每每到了一个地方就有佳作传出,介绍当地的风景是多么的优美,他们的书法更加的美。

    百姓?抱歉啊!美好的诗篇里面写百姓是做什么,礼不下庶民还是轻的,士族以下皆蝼蚁并不是口号。

    倒是纪昌真的不知道王羲之和孙绰是谁。他在意的是东晋那边有政治力量的人,那些有意北伐并且真的能北伐的人,其中关注的重点原本只有庾家的庾翼,后面加上了一个庾冰,再来就是关注到了谢安。至于什么名士或书法家、诗人之类的,很抱歉不在他的关注列表。

    桑虞想了想,问:“那么我们送过去吗?”

    “你决定吧。”纪昌是一个观察比较敏锐的人,他明显看出桑虞知道那两个是什么人:“如果子深认为有必要的话。”

    桑虞笑了,他喜欢这种被尊重的感觉。

    肉食对于汉部来说并不缺,会送那些肉食过去其实是一种示威,绝不是东晋某些人认为的示好。无非就是想要表达一种,老子无论什么东西都比你们充足的意思。很明显,被那些所谓的名士那么一搞,炫耀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效果打了折扣。

    知道水陆两支大军同时行军是什么模样吗?

    那是长江水面之上舟船破浪前行,众多船只的船帆仿佛能够遮掩掉一切,船身划开的波澜泛起涟漪,它们最高的船桅上飘荡着汉旗,旗帜随风发出猎猎的响声。

    陆地上的军队踩踏整齐的步伐,一声又一声的踏步声被近万双穿着军靴的大脚踏出,一个又一个组成方阵的军阵就是在整齐的踏步声中前行,而踏步声回荡在长江两岸,甚至是飘向了山区,惊起了一群又一群的飞鸟。

    “好壮观!”庾冰不止一次看过军队行军:“胡人走不出这样的气势,甚至我们也走不出这样的气势。”

    “看士卒上红下黑披甲,看他们旌旗随风飘拂。”庾翼为之深深的着迷:“有一种堂皇之气,不是吗?”

    也就是只有两兄弟的时候这种话才会被说出口,有外人在场庾翼绝对不会说出“堂皇之气”这样的用词,那个词应该是用在正朔身上。

    “稚恭很看好他们?”庾冰是庾翼的兄长,是同胞亲兄弟,但他觉得庾翼的思想很危险:“在目前为止他们是一直胜利,但……汉部的情况很危险,只要一场失败就会……”,有些话说不下去了,因为他自己都不相信刘彦只输掉一场战争就会一无所有。

    “兄长。”庾翼指着长江水面的舰队,再指了指陆地行军的近万步骑:“我们在居高临下俯视,一直都在居高临下进行俯视。刘公举起了汉旗,他会得到中原心怀旧汉的人全力支持,这一点我们知道的。”

    是啊,居高临下的俯视,不止是说他俩站在山上遥遥远望,还指高门出身的血统给予他们的身份。

    军队一旦数量超过一万看去就是人山人海,一个又一个方阵看着十分整齐,给人的视觉既视感很强烈。庾家兄弟能够从汉军的行军队列中看出很多的东西,没有经过长久的训练,甚至不是军纪严明,绝对不可能列着方阵行军,该是乱糟糟凑着堆走。

    “刘公手中要是有五万以上类似的军队,想击败他也必然会损失惨重。”庾冰知道自己的兄弟在思考什么,他也想思考相同的问题:“刘公一直都在主动出击,争取到了至少一年的时间。他们这一次拿下徐州……,不,是徐州沿海区域,对彭城也在进攻之中,只要拿下彭城郡,刘公便会拥有两个州。是两个近乎于被破坏殆尽的州,这两个州的农耕体系已经崩坏,人口亦是稀少。”

    长江以南的多个州有多少人口?东晋小~朝~廷没有做过相关的人口普查,真心是不太清楚有多少人口,要不也不会是只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该是会有更多。

    东晋小~朝~廷理所当然地认为刘彦也无法对治下的人口进行清查,他们是知道了慕容燕国在做户籍清查之后,依然坚持刘彦根本没有可能会对治下人口进行点算。

    然而,东晋小~朝~廷这边绝对是错了!他们怎么能够想得到刘彦根本就是一步到位,只要有人加入汉部就需要要有身份证明,也就是领取号码牌。

    尽管是不知道那么多,庾家兄弟却能够有比较成熟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刘公也许会败一次,但有海外的领地,败一次并不致命。”庾翼深深忌惮的就是这个。他苦笑着说:“谁能想到会是这样?之前无数人嘲笑刘公经营岛屿,谁又知道仅是一个庙岛列岛就能使他立于哪怕败了都能卷土重来的实力?”

    东晋这边想要知道一些情报并不困难,中原那边有的是心向正朔的人,可是随着汉军取得徐州方向的全面优势,也是慕容燕国派出使节团到青州的下密,一些东西正在发生着改变,尤其是刘彦一点都没有撤换汉旗的想法。

    “桓家已经进行割离,这边有桓宣作为家主,青州那边有桓温建立起新的桓家。”庾冰还知道更多:“江夏吕氏一族是最早投机,吕议在汉部那边身居高位,他给了南方世家一个新的方向,越来越多在南方不得志的家族已经心动,甚至是谢家……”

    “是安石?”庾翼少有的打断了庾冰的话:“安石仅仅是对局势感到失望,并不是……”

    “我们都知道的,一直都知道,因为我们也是世家。”庾冰深深地看着庾翼,说:“世家不会对某个谁产生忠诚的想法,世家的忠诚只有对自己的家族。世家做出任何的行为,都是为了家族能够延续,在延续中取得发展,发展中取得辉煌。我们也是一样。”

    庾翼直接了当地问:“兄长的意思是?”

    “方之应该行冠礼了。”庾冰说的方之全名叫庾方之,是庾翼的嫡长子。

    庾翼沉默了,他完全能够听懂庾冰的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庾方之可以正式娶妻,然后可以作为家族中的一房,应该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更加明白地说吧,庾冰就是想要让庾方之与长江南岸的庾家进行割离,如桓温和袁乔那样去青州投入刘彦麾下。这样的事情各个世家在东汉末年已经做得很纯熟,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更加没有人规定身为外戚不能那么干,毕竟可是有刘晔身为汉室宗亲不帮刘备却投奔曹操的例子在前。

    日头已经快要当空,他俩是位处江边,再加上是站在山头,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

    庾翼没有说话,是用点头来服从庾冰的安排。只是在他点头后的刹那间,背影配合着满山的泛黄的秋叶,怎么看都显得有些萧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