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7章

席卷天下-第17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彦现在在干什么呢?他骑跨在战马上,手中拿着一杆长矛,腰间悬着一把战剑,目视着越来越近的匈奴铁弗部。他调动了除了站岗之外的所有系统士兵,判断敌军冲进来是想要放火,安排在可以取得火源的必经之路埋伏着。

第14章:除一后患() 
拓跋秀在睡梦中被吵闹声惊醒,她起来之后跑到窗户边,看去外面的光源没有多少,大部分是处于黑暗。没等她再有什么举动,徐正过来了。

    无法参战的徐正一脸的不高兴,闷声道:“君上请你出去一观。”

    拓跋秀一愣,不过她也不多问,安静跟在徐正后面,到了一栋建筑物,上了二楼向西边看去,远远地是朦胧的一片。

    其实刘彦是想让拓跋秀再次见识一下本方士兵的悍勇,他怎么又知道这么个年代的大多数人都有夜盲的症状,等于是做了无用功。

    进了营地的匈奴铁弗部驰骋了一小段距离就分开,他们就是要进来放火烧营,那样一来自然是需要分散行事。

    刘彦所在的方向过来了六人,他看了一下六个人的武力值,见到最高不过才72,先是大喝一声,随后策马而出。

    正在策马奔驰的匈奴铁弗部骑兵,他们听到大喝先是一惊,见到有人从黑暗里冒出来其实是心里一紧,看见只有一个人之后却是狞笑。

    塞外男儿谁不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对于骑战匈奴铁弗部的骑士可是信心十足,以多打少更是觉得有优势。可是,没有等他们高兴多久,一阵阵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小心!有人放箭!”

    话音刚落,中箭的入肉声已经响起,然后是人的惨叫和战马嘶鸣,却是有两人中箭落马,另外有一个骑座下战马中箭乱跑离了大队。

    刘彦是策马冲锋的姿态,他十分利索地将照面的一人用长矛拍打下马,下一个动作是捅翻了一个刚刚避过箭矢没来得及稳住身形的人,第三个动作是弃掉长矛抽出战剑,第四个动作是将战剑向上横出去,利用战马的速度直接削下了错身而过的敌人头颅。

    一系列的画面简直就是行云流水,可惜的就是夜晚光线太暗,刘彦骁勇的身姿不为人们所见。

    其它分散想要放火的匈奴铁弗部骑兵,除了三个见机不妙没有扑向火源的,其余全是中了埋伏,不是被箭雨射死,就是被剑士和长矛兵杀死。三个见机得快的敌人也没有逃窜多久,很快就被堵住杀掉。

    【总算是解除隐患,那么接下来就是开始对不其城敌军的攻略了!】

    刘彦内心里松了口气,之前有匈奴铁弗部的骑兵,他根本就无法行事,立刻让早就该出发的队伍出发。

    那是12个骑兵、20剑士、30弓兵和20名农民,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不其城,将会让刘彦尝试一种独特战法,是有金手指才能使用的战法!

    …………

    吕泰刚才看得相对详细,双目中冒出了贪婪的神色,不住呢喃:“君上真神勇!”

    只要是能看到刚才那一幕的人,内心里对刘彦不免会产生崇拜的情绪,毕竟战乱年头的君主光仁慈是不足够的,应该还有自保的实力,然后本身的武勇亦是能够加分不少。

    “却不知道,君上愿不愿意教授马上的使枪方法?”吕泰想着脸上一阵黯然,又想道:“谁又愿意随意教授呢……”

    真以为骑战就是那么回事?以为骑兵的骑枪没有讲究?如果这样理解不是军盲就是自以为是。

    刘彦选择用长矛拍,刺死一人又弃枪,那是因为手中的长矛并不是脆的木杆,要是刺中人不弃枪,他自己会被阻力撞得自己落马。

    实际上骑枪远比任何兵器都要讲究,西方是使用较脆的苹果木作为骑枪的木杆,因此看到西方骑兵对冲是一片碎木头乱飞的场景,不是西方骑兵的武器有多么烂,是他们的骑枪易碎就是为了卸掉刺中物体后的阻力,少了一道弃枪的步骤。

    纵观东方骑兵史,大多是以战剑或战刀为主,千万不要被不考究的影视作品所骗。发现适合制作骑枪木杆的树木之前,例如脆而易碎的栋树,无论是草原还是华夏的骑兵就是用中短兵器为主,极少数人能在马背上玩得转长枪的人,他们无一不是成为悍将,毕竟兵器是一寸长一寸强,骑战更是这样。

    安置地短暂的吵闹之后,不久重新安静了下来,只不过今夜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彻夜无眠。

    “君上,方才有十数人鼓动想要趁乱暴起,小人已经全数抓捕起来。”田朔一脸的恭敬,可是看着怎么都有邀功的意思。

    刘彦没有多余的话,谁想拆台,那就要有受死的准备,吩咐道:“先行关押,等待大军出发前,进行祭旗。”

    田朔先是应“诺”随后又有些气短,犹豫再三,说道:“君上,真的要主动出击?”

    刘彦点头,他也没有必要解释,笑了笑让田朔去休息。

    后面徐正和吕泰也都过来向刘彦复命,报告了剿杀入侵者的过程,又汇报伤亡。

    因为早有准备,匈奴铁弗部的那些人并没有放火成功,可他们是拼死一击,发现被埋伏之后依然厮杀不休,造成刘彦这边战死11人、重伤8人、轻伤数十人的代价。

    战死的士兵中有4个系统的长矛兵,余下是晋人士卒,刘彦让好好安葬,妥善安置伤者,最后又说:“面对垂死挣扎的敌人,你们不是胆怯不战,是奋勇上前,我感到十分的满意。”

    本来心情略略忐忑的吕泰和徐正连声谦虚,口道:“不敢。”

    刘彦已经问出两人的出身,说起来这个年头有点才能的人,无一不是有家世背景,那都是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给祸害的,弄得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要是没有家族底蕴,真真是学不到什么本事。

    当然,吕泰和徐正的家族背景没有多么惊人,真正的“士族”早就衣冠南渡去了,留在中原哪怕是有背景也基本是小门小户,可依然耐不住现在这个年头人才难求。两人因为识字又懂得一些行伍,才在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各领两百人的军官。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乱世中将才难得,可有一种人物比将才更难得,那就是有治理地方能力或是能够建言献策的文臣。

    刘彦收留的晋人之中,识字率连千分之一都没有,可以干文臣工作的人更是少到可怜,田朔才能够一跃成为文士之首。

    话说回来,田朔带人跑路不行,治理文事倒是显得很有经验。或许,也是跟他卖力表现有关?天道酬勤之下,总之是将安置地治理得还算不错。

第15章:许家叔侄() 
夜晚过去,清晨来临,不存在什么雄鸡“喔喔”直鸣,概因营地压根就没有鸡,倒是养了不少的猪,掠夺而来的牛、马、羊也有一些,可是数量不多。

    “君上,今日去见氐人,能将我带上吗?”吕泰一脸的期盼:“君上常说,士兵不战不能练其胆气……”

    其实去见许冥的事情已经耽搁了数天,直至将徘徊的匈奴铁弗部这个威胁解除掉,刘彦才算是能够离开领地。

    他们很快就要应付,来自不其城羯族召集联军的威胁。近在咫尺的柜县又何尝不是威胁?刘彦必须先搞定近在咫尺的柜县,去掉这个威胁之后才能专心一致,应对即将来犯的羯族人。

    几日之间,刘彦一直没有生产系统士兵,从收留的晋人中倒是招募了1500人,只是除了先前训练大半年的400余人,剩下的1100人只能说是凑数。

    考虑到,是应该让不多得的两个军官多见见世面,亦是要展现实力让氐人许姓家族心生忌惮,刘彦答应了两人带兵往的请求。事实上,他是打算尽量多带些人去,壮壮声势也是好的。

    自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以来便是以残暴而著称,先前的石勒还知道应该拉拢国内的羌人、氐人、杂胡和晋人一些特殊人才,后面继位的石虎却根本不讲究。

    许冥是氐人,以前氐人的身份很有用,特别是在和各族交流上面。至于欺压晋人?中原和北地的胡人,又有谁不欺压晋人,差别就是残暴过头与相对温和。

    认真说起来,汉化较深的氐人虽然也有欺压晋人的现象,可他们要比其它种族适度得多,近期更是改变了策略,以压榨为主,很少动辄打杀。

    氐人策略的改变与赵国(后赵)政局动荡有关,大批晋人再次难逃,社会混乱倒是没什么,毕竟中原什么时候不乱?比较要命的是,随着晋人大批逃奔,各处劳动力紧缺,让胡人去种田生产则有些为难人,脑筋比较灵活的氐人只能是开始善待晋人,算是安抚的一种。

    “到处青黄不接,羯人四处寻找劫掠目标。”许冥看似忧心忡忡,对自己的侄儿说:“尔荣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也不知道姓刘的会召集数万人,根本就是打着剿灭刘彦的幌子,想要收拾我们。我透露信息给姓刘的,无外乎就是希望刘彦尽起人手,与尔荣来个两败俱伤。”

    许镇看着非常年轻,身着一身皮甲,倒是显得英武。他点着头:“叔父英明,尔荣召集的众多部落,人数虽然有近五千,不过互不统领。听叔父讲,刘彦有一支人数约在三四百的精锐?这样一来,哪怕那些晋人没用,也能最大限度消耗尔荣的人手。”

    许冥眉头一皱,充满了迷惑:“奇也怪哉,叔父与姓刘的对抗数个月,一开始只是找不着姓刘的老窝在哪,后面他带着部众与我对抗……”,介绍了一下刘彦那些部众悍不畏死的模样,又说:“四个月不见,姓刘的不知道从哪搜罗来近三万的奴隶,亦是凭空冒出数百精锐。”

    “刘彦是汉人(匈奴),汉国(前赵)被灭之后,汉人(匈奴)大多逃向了塞北,中原是有留下一些人,可大部分都臣服了朝廷。”许镇看着是个识字的,分析事情也有条理,说道:“听闻塞北的刘姓又有一部崛起,刘彦该不会是他们埋在中原的暗子吧?”

    许冥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哪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由弱变强?没有人在背后支持,怎么都说不过去。

    他们说的尔荣是长广郡的郡守,“尔”在羯族里算得上是一个大姓。事实上众多的胡人,特别是杂胡根本就没有姓氏,普通的胡人也不会高端到有姓氏,只有一些发迹了的胡人才会有姓氏这么高级的东西。

    像是许冥的姓“许”字,他们就是汉化之后从“卑禄干”演化过来,其余很多胡人在汉化之后也会选个汉姓。

    这一次跟随许冥叔侄前去会见刘彦的人不算少,有500之众。

    500人中有100为氐族人,他们也是许姓氐族的族兵,另外有150的杂胡和250的晋人。

    这么个年头吧,只有族兵才是最被信赖的武装,他们也是待遇上最好的部队,看许冥100的族兵每人骑马不说,手中至少也是人人有一把武器。且不说那些武器是不是锈迹斑斑,但至少有武器啊!

    另外的杂胡和晋人,说是兵,不如说是武装农民,极少有金属武器,拿根木棍什么的就算是有家伙了。

    族兵也被称呼为部族武装,一般是各个部落和部族最为精锐的部队,更是各个部落或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在部族武装之外,存在仆从军、奴隶军。仆从军一般是从杂胡中挑选,大多属于临时招募。奴隶军则是大多由晋人组成,少量存在犯罪了的胡人刑徒。

    许家叔侄在带人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派出的哨骑回来禀告,说刘彦已经带人在那边等。

    “多少?将近1500人???”许冥听得一阵阵的纳罕:“这……”

    许镇爽朗笑道:“叔父,刘彦这是在展现实力,担忧我们与尔荣合兵攻打他。”

    许冥不住点头:“有道理,该是他怕我们,不是我们忌惮他。”

    话是那么讲,可许冥心里怎么都是还有点虚?

    这么个年头,人多也是实力的一种,能养活那么多的人意味着有足够的粮食。

    粮食啊,战乱年代还有什么比粮食重要吗?许冥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刘彦到底是什么来路,背后又有谁在支持。

    如今的塞北势力众多,可塞北是匈奴人盘踞了数百年的老巢,依然是以匈奴人的势力最大。后赵灭掉刘汉(匈奴),但没有对匈奴人赶尽杀绝,刘汉灭后,大多数的匈奴人退回塞外,继续经营着草原。

    许家不过是柜县的地头蛇,能够打听到的事情不多,只是大概知道后赵与塞北的关系不冷不热,极少互相攻伐。

    柜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胡人大肆破坏中原,晋人经历两次南逃,中原各郡县的人口一再减少,柜县不过是一个不足三千人口的小县,以许冥阖族七百余人口就能称雄。

    刘彦是带着将近一千五百人过来,就是要让不知道打什么主意的许家心生忌惮,从某些方面来讲,目的也达到了。

第16章:以军威,以利许() 
许镇远远看去,平原之上黑压压的一片人,那些人似乎是以一百人形成一个四四方方的阵型,十五个方阵又形成一个“品”字形。学了一点兵书的他不由眼睛眯了眯,心想:“这是进攻的阵型啊?看来刘彦这人的攻击性很强?”

    有阵型,可惜的是没有旌旗,要不就能够看到旌旗招招的场面,会给军阵平添一份肃杀的氛围。

    “可惜咱们摆不出什么军阵来。”许冥一脸的晦气,又说:“姓刘跟咱们摆谱,等一下可不好说话了。”

    许镇却说:“是刘彦主动相邀,摆出这等阵势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真当军阵是那么好摆的?没有一些军略的知识,军阵绝对摆不出来。有了军略知识,手底下的士兵还要经过训练,要不也根本就摆不出来。

    刘彦为了这么一个阵型可是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许家叔侄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却是没有看到混乱的一幕。而刘彦能摆出这么一个阵势,还是有系统士兵打样,晋人士兵静止了还能像点样,动起来马上就该现出原形。

    许家叔侄羡慕刘彦能摆军阵,刘彦却在羡慕许家有众多骑兵。

    是的,胡人善骑,许家叔侄带来的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