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40章

席卷天下-第140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朔继续笑而不语。

    有再多的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再来就是战争是依靠资源没有错,但资源是给人使用,东晋小~朝~廷的资源可不算少,晋军从某种程度也被武装到牙齿,可耐不住上层无能啊!

    “慕容鲜卑……会……会趁贵部空虚来攻吗?”宫陶先生看到田朔露出诧异的表情,又说:“慕容燕国自然希望贵部与石赵拼杀,只是……”

    田朔表示接着笑而不语。

    ………………

    说明一下,不是荣誉喜欢打1,是我大天朝和谐了很多地名,不在地名中间打个1就会变成字母。(未完待续。)

第225章:未雨绸缪?() 
慕容燕国会趁着汉部要在青州大战攻打辽1东吗?谁又知道会不会,但刘彦真不会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他人的仁慈上面,肯定是会防一手。

    宫陶先生乘坐在马车之上,仔细观察村庄情况,却是听到一阵号角之声,不由错愕问道:“怎么了?”

    号角之声听上去有些雄厚,有别于胡人的苍凉,却是从码头的移动高耸建筑传来。

    要是注意辨认,可以看出有人鼓着腮帮子站在城垛边上对着管子猛吹,管子连接着巨大的号角,有着比较明显的西方特色。这个其实就是刘彦无聊的时候搞出来的,学习自一些魔幻电影中的号角楼。

    有六艘运输舰在三艘战舰的护送之下进港,传出号角是在提醒港口内的驻军,运输船送来了大批量的奴隶。

    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所在,宫陶先生是特意地留下,他想要看清楚是怎么回事。

    田朔到了地头却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再则宫陶先生该被招待还是监视,似乎都是鸿儒馆的事情。

    马1石1津这边的码头分民用和军用,那是在进来之前就有明确的水道划分,宫陶先生借着地势看去,分明能够看到排屋里面连贯涌出一队队的士卒,稍微集结一下就小跑向码头。

    等待港口驻军抵达,运输舰的舱门才被打开,哪怕是离得有些远都能够清楚地辨认出一点,大批脚镣连起来的人被驱赶着下船。

    但凡是有奴隶不按照指示,看押的武士就会过去一顿皮鞭抽,被抽还依然表露凶性,就该是挑出来等待相关的人复查和消掉号码,于当众围观被斩首。

    奴隶之中的晋人和杂胡其实都挺乖巧,但那些五大族出身的奴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驯服,毕竟心气的不同就摆在那里。

    宫陶先生初步算了一下,每条船上被驱赶下来的奴隶大约是两千人,那么也就是说汉部的那种大型运输船只至少可以装载两千。

    可以装载两千人的大船其实不算什么,东晋小~朝~廷那边也不是没有,问题是小~朝~廷可以装载那么多人的船只是楼船,内河上航行时稍有大风都显得有些危险,要是到海上去航行,那只能是“呵呵”两个字了。

    【一定要弄到汉部造船的相关资料……】宫陶先生被一再催促,不走可算是不行,坐在马车上闭目,脑海里面想着:【海上一路走来,可以发现汉部的运输船数量众多,取两百艘而计,岂不是随时都能运载十数万人进行登陆作战?】

    至少宫陶先生不傻,他知道战争可不是将一些人送往哪里就算完,计算的时候不是单独算上人的数量,还会将必要的辎重给算进去。

    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以装载两千人的四桅大船也就五十艘,能够算上战舰的船只三十,其余杂七杂八的船加起来不过才堪堪七百余,只不过是马1石1津这个港口无比重要才会出现那么多的船只。

    中原那边已经进入到夏季,辽1东狭隘半岛这边因为地理位置的区别,却是才堪堪有点要进入夏季的气候。

    走在官道之上,宫陶先生对看什么都是看得津津有味,他对汉部那种近乎是偏执的追求次序感到不解,对看着像是自由民一身戎装手持兵器站在田埂边上监督奴隶干活却是若有所思。

    汉部的村落都是统一规划建设,房屋可不是这一栋那一座,基本上就是划定街区和单元,看过去就是一排排间隔着。

    都是穷怕了的人了,谁都有被饿惨了的时候,每一个房屋前面的庭院基本都是会栽种一些什么,大抵还是以蔬菜为主。

    宫陶先生比较注意的是,汉部的每一个村庄必然会存在一道篱笆墙,街道两旁也是会栽种各种果树。

    【应该是青壮大多被抽调,民间生产被迫投入更多的奴隶。】宫陶先生观察了许久,脑中思考着:【看情况,奴隶劳作的时候并没有偷懒,看自由民虽然武装监督,可看着更趋于悠闲。是阶级待遇明示带来的效果?】

    要是说阶级,东晋小~朝~廷的阶级才叫作分明,他们有九品中正制,有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或庶民),难道不是等级森严?

    宫陶先生不解就在于一样是阶级制度看着森严,可汉部为什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晋国却是隐藏不住暮气和垂死挣扎的景象。

    或许不是不解,包括宫陶先生在内,察觉出九品中正制弊端的人绝对存在,只是他们是利益既得者,察觉弊端也没有可能破坏自己的利益,至于堵住下层人士上进之路会导致什么情况,大抵是一种鸵鸟心理。

    一阵孩童的嬉闹之声将看似在观察其实在走神的宫陶先生唤醒,他视线翼过去看到的是一群半大不小的孩童分成两边,一个个身上套着看去很肿胖的什么东西,脑袋上亦是套着好像竹篓一般的护具,手里持着木刀、木枪、盾牌互相冲撞。

    孩子大多是九岁到十二岁,由年纪大一些的孩子站在前面,实打实地用盾牌和身躯碰撞。后面是一些年纪轻一些的孩子拿木质的兵器在挥砍和捅,阵阵的“砰砰”之声显得比较闷。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宫陶先生问那个看去斯斯文文的文士:“打架?”

    汉部压根就没有多少文士,鸿儒馆看着斯斯文文的人可能就是长久被培养出来的假把式,脑子里的知识也就是速成,被教育该干些什么。

    陈台失笑道:“做游戏罢了。”

    宫陶先生怔怔地说:“贵部能够变成如今这般,不是没有道理。”

    东晋小~朝~廷那边的孩子做游戏有许多种,就是不会有这种看着无比凶狠地拼斗,那真的是在尽全力进行碰撞,木质武器力道上一点都不留,以至于能够听到那些孩童被打疼了发出痛嚎,亦是有孩童哭出声。

    “《孟子。告子下》有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陈台理所当然地说:“我部从无到有,时刻面临族灭人亡的境地,哪能不尚武。”

    宫陶先生在接下来的很久没有再说话。

    读书人知道很多的道理,当然包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可是很多时候知道了又有什么用?东晋那边有非常多的人在为国家奔走,他们无比期盼国家能够振作,完成北伐光复中原,可小~朝~廷大环境足以令人窒息。

    司马皇室得位不正,他们自己是篡位而来,无比害怕别人也干出相同的事情,对待任何人都不信任,能力越大的人就越是会遭受打压。

    为什么这一次挂帅主持北伐事宜的人是国丈褚裒?不是因为褚裒是国丈,曹操也是国丈,司马氏与曹氏也有姻亲关系,但一点都不妨碍司马昭干掉曹髦。姻亲啥玩意的,从来都不是令人放心的关系,司马皇室任命褚裒主持北伐事宜,只因为褚裒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现在的长江以南是士大夫治天下,王、谢、袁、萧这四大家族又是世家的顶端存在。司马家族是得到天下世家的拥戴才成为皇室,代价是九品中正制成为国策,致使统治阶层固化。

    一个统治阶层固化的国家,想不灭亡真的很难,差别就是到了什么时候才会被玩死。

    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那些世家,有心气和有意志的人不是没有,像是恒温就在谢氏的帮助下打算讨伐成汉,已经做了数年的准备,但说实话恒温都快被气炸了,那是因为有一个人帮忙就有数十个扯后腿。

    宫陶先生愿意待在无比危险的中原干更加危险的事情,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堕落到猪的地步。

    这一次青州计划失败了,可宫陶先生仔细想了一想却是换来了更好的结果,由他们去主持青州动乱,或许会影响到石虎南下,可至多就是撑一下。

    【汉部看着众志成城?从每个村庄都在进行集结,大批人带着洋溢快乐的心情出征来看,刘彦或许会成为石虎可以正视的征讨对象?】宫陶先生一方面欣喜,另一方面不无担忧:【汉部对于海航有如此能力,可以仰仗海洋在青州和辽1东发展,要是哪天他们想要登陆晋国……】

    一圈地看下来,宫陶先生大概了解汉部在辽1东的实力,再看征召情况,一些原本不会多想的事情就该认真思考一下。

    【汉部发展不久,但凡有能力就能快速获得高位,像是纪昌原本就只是个幕僚,吕议等人原先不过是闲云野鹤。】宫陶先生看着前方出现了高耸了城墙,眼睛依然没有焦距,止不住继续思考:【或许可以让一些人过来,刘彦手中无比缺乏官员,只要有能力肯定会被重用?】

    没有错,宫陶先生发现了汉部相对致命的一个薄弱点,那就是缺乏足够多的官员,文士方面更是缺少,他认为这绝对是一个机会,就是对刘彦会不会接纳有些迟疑,但要是刘彦接纳,渗透不就能进行吗?

    宫陶先生想到这里露出了一丝的微笑,他在青州布局那么久不是白干,目前就有不少棋子没有暴露身份被汉部吸纳,只是短时间内双方没有进行联系罢了,日后肯定能够派上用场。(未完待续。)

第226章:想成为人上人吗?() 
“不需要带其它东西,只需要带上武器,路途上任何物什都有专项提供。”

    村长是干什么的?管理村庄。

    每个村庄还会有一名保长,通常是由军中伤残军官来担任,麾下还会配置数量不等的残疾退役士卒作为管理者。

    杨苏没有了左臂,那是在与慕容鲜卑一战时被骑兵砍断,得益于汉部有战场医匠,早早地止血才没有流血过多而亡。他还要感谢一种叫作酒精的新生事物,伤口处不断消毒和换上新的纱布,没有让他死于后面的发炎发脓等后遗症。

    汉部在辽1东狭隘半岛的村庄,前期每个是五百人,后面增加到每个至少千人,由于是采用男女分开安置的办法,一个千人的男性村庄大抵上青壮是占了七成以上。

    正在杨苏前面排队的青壮数量是五百,恰好就是半个曲,他们被征召之后会与隔壁村庄的五百人形成一个编制,就是成为一个曲。

    因为是辅兵性质的部队,不会再有曲以上的编制,会由村庄的保长带领原先的管理者继续统率,抵达战场之后会配置到相应的战兵部队,每个人服务于一名战兵,照顾战兵的日常生活之余,战时干的是辅助武备乃至于代替战兵在战场上砍掉敌军阵亡者的首级。

    当然了,因为是辅兵的关系,他们能够获得多少好处是取决于跟了什么人。服务的对象要是骁勇善战,辅兵的功劳簿会相对好看一些,遇到了大方的战兵甚至在战场缴获上也能更多一些。

    “规矩大家都懂,我要说的是!”杨苏举起了右臂,大吼:“现在正是君上大举用兵之时,你们前一批的前辈许多转正成为令人羡慕的战兵,想要有同等待遇在战场绝不能怂,明白吗!?”

    五百人高声回应:“诺!”

    他们有兴奋的理由,亦是有士气高昂的原因,汉部讲究阶级待遇,什么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获得,想要让自己好过一些,位处后方生产可以,但终究是比不上到前线搏一个前程。

    不要小看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和成为人上人的心志,除非是极度懒惰和没有能力,要不谁愿意永远处于平庸?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追求,拥有自己的梦想,也别是在有对比之后,每个人都想要获得那些看着很好的生活。

    没有梦想的人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以前是没有机会,可机会来临要是不懂得抓住和争取,那就是活该一辈子庸碌无为。

    “校尉李匡,原为羯族菜人,于不其城为君上所救,先为一名奴隶,后参与柜县之战、姚家第一战,转为辅兵。”

    杨苏已经举了不少的例子,一般都是有代表性的励志人物。

    “征高句丽、与慕容鲜卑……,今爵位不更,官拜校尉!”

    还有许多,例如斗阿、司宏壮、谢子瑜、钟兴……,有太多的例子了。毕竟,中原是胡人的天下,混得凄凄惨惨戚戚的人多不胜数,还不一定是只有晋人才会不如意,杂胡和一些五大族也是一般模样。

    有对比,再加上出身和状况都差不多,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要是没有刘彦的收入加入汉部,现如今估计就是骨头都能打鼓了。

    感恩之心,再加上奋发向上的足够动力,汉部多的是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以前刘彦一直控制着没有扩军,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实感到失望。现在不一样了,大批的辅兵转正,辅兵空额多了出来,不正是他们的机会吗?

    “你们很幸运,比多数人都要幸运!”

    杨苏停顿下来,满意地看着注意倾听的人,他们站着不是那么规整的方阵,一些未能被选上的人站在外围羡慕地看着,看那表情恨不能以身相待。

    “你们早早成为汉人,不需要像那些不幸的家伙,哪怕是加入军队都只能从奴隶兵或新附军起步。你们一加入军队就是辅兵!是一些人羡慕嫉妒的辅兵身份!”

    一声“哈哈”之声从方阵传出,有了第一个人笑,结果是全部的人都在笑。

    要是在平时,杨苏肯定是要找出谁第一个笑出声,狠狠地惩罚一番。不过现在是出征在即,轻松一些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你们有优势,很大的优势!预示着可以早点成为像老子一样的功民,哪怕是战伤退役也能干这种管理人的活,可以在职责范围内将人像鳖孙一样狠狠操练的美事。能整人,平时又有那么多福利,优厚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