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10章

席卷天下-第110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清除曹家对所有人都有利。”郭太放下了茶盏:“原本要留下慕容鲜卑暗布的棋子,有汉部这个意外,恐怕是留不得了。”

    “是啊,留不得了。”桑冲浅浅笑着,说道:“那刘彦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说的什么呢?他俩都是晋人,还都是为石碣后赵效力的晋人,除了这个之外还都属于同一个阵营,属于石遵的这个阵营。

    石遵的齐王封号是石弘所封,可见是深得石弘喜爱。

    石弘是石勒的次子,亦是石碣赵国的第二任皇帝,但皇位并没有坐多久。

    石虎是石勒的堂侄,父亲是石寇觅,母亲是张罴之女。他篡位之后,幽禁了石弘,并且很快就残忍杀害,连带石遵的齐王也变成了彭城公(后面成了彭城王)。

    要是继续引申,拖拉出来的人绝对是一大串,每个人还都有一段很长又值得说的故事,但恐怕是没办法一一引述,只能简单的介绍,那就是石虎虽然是石碣赵国的统治者,但他并非被所有人承认。

    没有半点错误,桑冲一家和郭太一族,他们效忠的第一对象是石勒,石勒死了之后是效忠石弘,但偏偏发生了石虎篡位的事情,那该效忠谁可就有点不好说开了。可以肯定的一件事,他们现在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效忠石虎。

    “那就看刘彦的野心有多大。”郭太说起刘彦的时候明显带着瞧不起,说道:“这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家伙,先是冒充汉人(匈奴人),后面又混肴视听当‘国人’,现在又成了鲜卑铁弗。”

    “别影响到了彭城公(石遵)的大事便好。”桑冲比较突然地蹙眉说:“我家幼子(桑虞)接受了他的征募,要过去当幕僚。”

    郭太愣了一下,哑然失笑道:“是桑公安排过去当内应?”

    桑冲却是摇头苦笑道:“那孩子……太倔强,连我这父亲都管不住。”

    郭太对桑虞的事情略有所闻,只以为是一个不喜欢做官的人,却不知道桑虞是一个“大汉民族主义者”不愿意为异族胡人效力。

    那是当然的事情,桑家该是病到何等的程度,才会到处宣扬桑虞不喜欢乃至于是仇视胡人?应该是极力的掩盖这一情况。

    当内应?桑冲内心里只有苦笑,桑虞留下的信件说得比较清楚,说是:难得有一个同族好像要奋起了,虽然看着很堪忧的样子,但我真的要去辅佐试试。

    是了,刘彦是晋人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要不怎么那么多人不当回事,随随便便一个谁都敢参与瓜分?

    “西北属于姚家,关中属于苻家,塞北、辽东……”郭太说了相当多的地名,无一例外都是被谁所掌控,最后他一脸的坚毅地说:“齐地是彭城公的封地,我们一直的布局就是希望再实现这一点。”

    他们是石遵这一派系,然后石虎的众多子嗣也有各自的派系,整个石碣赵国要是区分阵营会发现一点,除了冀州相对属于“中央”之外,各州郡实际上已经是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仅仅是没有人敢于亮出旗号独立。

    关于青州的布局石遵这一阵营已经进行了很久,不止是青州,包括徐州等等属于齐地的地方,他们都有掌控的计划。

    与石遵这个阵营的人相比,什么东莱书院,什么各地的县长、县令、郡守完全就是一些小人物,同时这些小人物的“成份”还显得无比杂。

    “那个宫陶投靠了慕容燕国,是慕容氏在青州安插的棋子。”桑冲含笑又说:“该不该将这个信息透露出去?”

    郭太想的却是其它方面,问道:“那么桑虞就真的是作为内应了?”,意思是要将汉部拉到他们这个阵营里面。

    桑冲是有类似的打算,在他看来这不失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毕竟幼子桑虞要去刘彦那边事先理想,但一看汉部就是在往找死的方向不断冲刺,怎么也不能让幼子桑虞真的就去找死。

    “透露宫陶是燕国棋子,那些乌合之众就该四散吧?”郭太了解地方家族的尿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团结,不过是一帮被眼前利益纠集起来的人,没有长远目光不说,下注也不懂挑选对象:“只是……刘彦屡次拒绝燕公,不过那么容易归顺我们吧?”

    桑冲沉默了下来,心中想道:“刘彦‘思汉’,不止一次言及汉人身份。这个汉人显然不是匈奴的那个汉人,明确表达出要再建汉家的思想,现在还没有人当回事,只有傻小子(桑虞)兴奋地过去……”

    是真的没人将刘彦一再强调的事情当回事,桑冲要不是有幼子桑虞,绝对不会那么详细去查刘彦,哪怕是查出相当多不对劲的情报,估计也会与其他人一样将刘彦当做一个笑话。

    现在的问题是,桑冲真不觉得刘彦是个笑话,那是刘彦派过去招募桑虞的人透露一些没多少人了解的情报,比如汉部在辽东那边获取了领地,汉部出兵征战高句丽、百济。

    要不是真的拥有雄心壮志,刘彦不会在实力弱小的时刻去干那些事情,该是按照既定套路默默发展之类的,然后认命地老老实实接受剥削,不该是先招惹姚家,后面又得罪石斌。

    一系列的事情观察和思考下来,桑冲要命的发现刘彦是玩真的,他本来就是想要默默或者说偷偷的观察,可自己的幼子掺和进去就让事情变得很复杂了。

    家族中能出现一个“大汉民族主义者”,桑虞绝不是无缘无故会有这样的思想,可见桑家的教育很存在问题哇!那么桑冲是个什么心思?从根本不揭破就能看出态度。

    “青州动乱对我们有利。”郭太才不知道桑冲究竟在想什么,他笑吟吟地说:“本来是想要开始计划剿灭汉部,既然桑公想要吸纳刘彦,那便暂时搁置?”

    桑冲却是摇头:“仅是尝试,却不知道能不能成。若是有计划,还请不要顾虑。”

    开什么玩笑?乐意暗中观察,能够伸手帮一下就帮一下,但要让桑冲为汉部背书,导致可能连累整个桑家,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对,哪怕是最后桑虞赔进去,桑冲也绝对不会为汉部做任何保证,这就是每个家族的生存法则!(未完待续。)

第179章:那颗躁动的大汉之心() 
“可真是……荒凉啊?”桑虞看着就是个小年轻,没有蓄须代表着没有行冠礼,也就是没有成年。他只带着两个仆从就从家里跑了,要去东莱郡投奔汉部:“刚才驰骋而过的是汉部的骑兵?”

    按照汉家的俗定礼节,行冠礼一般是在二十岁,只有行过冠礼之后才算是成年人。在行冠礼之前基本不蓄须,另外不能娶妻只能纳妾。

    说行冠礼“一般”在二十岁,那还是因为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进行变通,例如小猪刘彻的老爹因为自己要死了,需要刘彻登基之后立刻掌权就提前行冠礼,可依然没有逃过窦淑房(老太后)把控朝政的命运。

    就是因为存在可以变通的操作性,后面行冠礼可就没有那么多讲究,甚至是到后来压根就不存在行冠礼这一习俗了,结果是早婚早生反而成了习俗。

    桑虞这个小年轻可是有子嗣的人了,不过却是妾生,也就是所谓的庶子,但至少是为他这一房留了后,才敢脑袋一热就带着两人直接离家出走。

    “少君,要不我们拦下一队,让他们送我们过去吧?”

    “是个不错的主意。”

    少君可不能随便称呼,那是官宦世家中的下人对族内一些嫡系子弟的叫法,说起来等同于少爷、公子之类。但必须明说一点,等级森严的时代里,少爷可以随便叫,但少君和公子可不能随随便便称呼,要不然被人听到并告官,那可要分分钟出人命。为什么?那是因为少君至少是一郡郡守之子才当得起,公子则是公爵、国公的子嗣。

    现代人基本是搞不清楚古时候社会等级森严的各种称呼,却不知道“祸从口出”并不是开玩笑,要是某个谁穿越回去不了解情况,对谁都是“公子”的喊,不但害了那人小命,自己估计也要成为史上最悲催的穿越者……因为称呼错而被弄死的穿越者。

    说真话,桑虞还真的就没有出过太远的门,特别是只带着两个仆从就出门,一路上风餐露宿受了不少苦头,再则是生活质量急速下降有些不习惯。

    巧就巧在桑虞要向汉部“自首”,立刻就有一队骑兵踩踏着轰隆的马蹄声从远方过来,喜得桑虞喊仆人赶紧准备。

    汉部的骑兵最近加大了肆虐的范围,北海郡境内玩够了开始向周边的郡辐射出去,大有不招惹到所有能招惹到的人,誓不罢休的找死模样。

    谢子瑜很喜欢骑马驰骋的感觉,那是一种迎着风看到周边景物快速往后退的快感,并且十分享受可以逮着两条腿的人衔尾掩杀,更加喜欢在一大片目瞪口呆的时候像一阵风那样的杀进去。

    “司马,前方有个家伙不断手舞足蹈!”

    “嘎?”

    手舞足蹈的人当然是桑虞的仆从,不知道是谁给他那么大的胆子,敢跑到路中央又蹦又跳。

    谢子瑜加入汉部数年,南征北战不下于数十次,屡屡战功之下有了现在的成就。他与李匡的情况类似,比李匡惨的是族人早就死绝。

    这一条道路已经被一再探索,不止一支骑兵队从这里安全经过,那么自然是不属于交战区,桑虞的那个仆人幸运就在于这点,要不远远地就该被射死,没机会等桑虞大呼提示退到路旁。

    眼睁睁地看着一名又一名的骑兵高速驰骋而过,感受着骑兵路过时带来的强风,听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回过神来知道捡回了一条小命的仆人脸色煞白,一屁股坐到了路旁的杂草上。

    谢子瑜亲自停了下来,非常好奇该是胆子大到什么份上才敢在野地里试图拦下军队。

    “呃?”一听愣了一下,谢子瑜看向了桑虞,看到是一个文质彬彬且爽朗的少年,心生好感点了点:“会骑马吗?”

    桑虞爽利地点头:“自然是会。”

    汉部不缺战马,一人双马是常态,压根不需要特意让出战马,一伙人也就重新追上了大队。

    桑姓不是什么大姓,谢子瑜不是太清楚长广郡有没有桑姓的大族,出了长广郡却是不太了解各地情势,因此桑虞自我介绍出身冀州魏郡的时候,谢子瑜依然是一脸的懵。

    认真讲起来,桑虞要是同意接受刘彦的征募,该是与刘彦派去的人一块返回,可桑冲不同意桑虞接受汉部的征召,是桑虞后面自己离家出走,结果就搞成了现在这样子。

    谢子瑜一听是刘彦派人去招募的对象,因为身份不足够并不清楚这么一件事情,但事情着实好办,他们是要返回军大营复命,到时候核实一下就清楚了。

    桑虞的骑乘之术不错,两个仆从亦是有着很好的骑乘技术,不存在掉队的问题。他们一开始还只是迷糊,等待合流凑近了仔细瞅瞅,看清楚后才知道这些骑兵的驮马之上不但是大包小包,似乎……似乎……怎么会有那么多血淋淋的脑袋被绑在左右两侧?

    “哦!首级啊?”谢子瑜一脸的愉悦:“我们刚刚袭击一个小部落,宰了不少胡人。”

    事实上还有其它缴获,不过他们赶着回军大营复命,是留下一些辅助骑手进行收尾。

    桑虞还想要知道更多,谢子瑜却是非常自律。

    本来的事情,军情怎么可能是随随便便就能说,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却是可以说说,就是速度快的驰骋之下聊天有些膈应人。

    一路上桑虞已经看了非常多,大概了解了山1东半岛这边的环境,再从谢子瑜一些只言片语中总汇一下,大体判断出汉部究竟是面临什么样的格局。他开始有意会询问一下汉部的内部环境,谢子瑜并不觉得那些有什么好隐瞒,想要留个好印象再套个交情,自然是能讲的全讲了。

    “有意思啊?”桑虞心想:“执行全面汉化之策,搞耕战制度和二十等爵,又有那个什么‘技能’考核,着实是有意思啊!”

    没有花多久的时间,他们这一股骑兵从齐郡回转到了北海郡,中途还遭遇到了一次堵截。

    那次追击让桑虞对汉部的兴趣更大,那是五百左右的汉部骑兵竟然掌握着不止一种战术,三五下的几次侧击竟然击溃了于自己五倍的步军,然后以一种看上去赏心悦目的方式衔尾掩杀。

    “习惯就成自然了。”别看谢子瑜说得轻松,那是长达两年的非人操练,再加上不胜则死的残酷淘汰,玩不溜的人早就骨头能敲鼓了。他控马停在原地,看着忙碌割取收集的人,对桑虞说道:“等你见识到了虎贲军,你就知道什么叫精锐。”

    啥玩意?桑虞愣神了一下:“虎贲军?”

    桑虞没有记错的话,根据周礼记载,夏朝的官员里有虎贲氏,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西汉之初确实是有一支虎贲军,是对匈奴作战的绝对精锐,起初由名将赵破奴统帅?

    赵破奴是谁?他正是霍去病霍骠骑帐下英雄辈出的英雄之一,与众多悍将一块支撑着霍将军的不败神话。他亦是征战西域的第一人,耀兵西域,震慑诸国,兵锋所至,便是国破家灭。

    桑虞会记起赵破奴,却是因为赵破奴是西汉虎贲军的第一任虎贲郎。

    什么叫精英?这就是精英!学古通今,一个什么话题弹出来,脑海里立刻就是一大片的资料“冒”出来,啥历史背景简直倒背如流,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能够将“脉搏”给猜个七七八八。

    “这么说,刘使君真的是要恢复强汉?”桑虞兴奋了起来:“虎贲军很厉害?”

    谢子瑜眼睛眯了一下,所谓的“刘使君”可以理解成为“刘刺史”,那么也就是这个爽朗的小年轻知道慕容燕国封刘彦为辽东刺史的情报。

    关于汉部在辽1东那边开拓领地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太隐秘的事情,但没有详查肯定不会清楚,谢子瑜就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桑虞是什么出身了。

    刘彦麾下确实是有一支虎贲军,还真的就是按照西汉的那支虎贲军理念来培养,皆是冉闵部曲训练出来的精锐,就是那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