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40章

武破三国-第40章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我们需要一个向导,这一点我倒是不曾考虑到。”说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会儿,“一个精通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向导,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这样的一个人,抵得上我们一半的军队。”

    关羽见他分析得有条有理,也赞同这样的办法,说道向导之事,他突然想起一个人,若是有此人相助,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这样的人我倒是知道一个,他精通鲜卑,匈奴,乌桓各族语言,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如数家珍,只是不知道此人是否愿意帮忙。”

    “哦?不知云长兄说的是何人?”苏辰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人才,激动地说道:“只要此人肯来,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都要把他请来。”

    “他叫田横!”关羽说完,他的双眼看向了东方。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59章 乱世无义战() 
田横?

    这个人苏辰毫无印象,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他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因此对关羽的话有些怀疑,这个田横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不过对于关羽他还是信任的,因而问道:“云长兄,不知道这个叫田横的人在哪里?他愿不愿意给我们做向导?”

    关羽没有回答,而是主动请缨道:“星宇不用担心,某向你保证,三日之后,某必然将田横带来,届时你就知道某说的是真是假了。”

    “如此就拜托云长兄了。”

    “某去也!”

    关羽连夜就骑马去寻找田横,他吩咐六健将集合狼骑士兵,制备干粮,为即将的行军做准备。

    而后他连夜赶往了郡守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高顺和父亲,苏寔自然埋怨他异想天开,竟然如此冒险,一旦失败,那后果不是他愿意承担的。

    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不希望他去涉险。

    高顺也不同意,他认为苏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虽然三十万大军顷刻便至,但有五万大军守城,一时半会儿对方也别想攻破城防,只等援军一来,届时才是一争雌雄之时。

    苏辰何尝不知道这是冒险,可他有底气,他的底气有两个,一是关羽的出现,如果没有关羽,再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轻易涉险。

    其二就是龙渊剑,龙渊剑是八品法器,如果关羽佩戴上龙渊剑,其威力怕是可以匹敌神武境的高手,所以即便对方有什么老怪物坐镇,他也有信心一战,这就是他的底气所在。

    除此之外,陷阵营加上狼骑,对付王庭中的老弱病残,他自信不费吹灰之力,精锐大军都被檀石槐带出来了,五十万大军已经是鲜卑的极限,他们不同于大汉,汉人人口基数大,加上物阜民丰,士兵要多少有多少,缺的是训练,是装备。

    而对于鲜卑来说,人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檀石槐此来,除了为儿子报仇之外,恐怕也抱着大肆劫掠一番,逼迫汉朝割地赔款的目的。

    他组织一下语言,劝说道:“父亲,高大哥,我的想法并非是天马行空,之前我已经与大家讨论过了,结合现在得到的情报,鲜卑王庭的守卫不会超过三万,猝不及防之下,我们完全有偷袭成功的可能。”

    “而且,我也不是抱着必胜的目的,以战养战,打击鲜卑部民的战心,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如果时机不对,我会见机行事,再则说了,有云长大哥和陷阵营在,无论是遇到大股骑兵还是隐居的高手,我们的安全都没有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向导。”

    “嗯。”

    两人最终还是被他大胆的想法说服了,至于向导之事,高顺会积极联络,这时候苏寔却是想到了五原商会,商会走南闯北,见识甚多,没准认识这类人,所以也着手去寻找。

    三日之后,关羽没有按时回来,苏辰不由得有些担心,他知道关羽的性格,对方没有按时归来,肯定是遇到了麻烦,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麻烦。

    六健将集合了队伍,五百狼骑今非昔比,如今的狼骑,什长以上将官都是修炼过武道的,百人将已经有易筋期的修为,这些百人将都是当初活下来的五源县小家族的子弟,这一支部队的实力比起刚成立时,有着质一般的飞跃。

    高顺把陷阵营的指挥权交给了他,陷阵营的训练他插不上手,那里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训练方法。

    又等了两日,关羽终于赶了回来,他带回来了两个人,一大一小,小的和张辽差不多高,大的似乎才是他们要找的人。

    “星宇,这位就是田横,他常年在北方行商,精通各族语言,对于北方的地形也十分熟悉。”关羽指着他身边的一个小老头介绍道。

    苏辰看了看这小老头,心说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就这小老头,竟然还是个大才,若是不说,别人还真难以相信。

    田横笑笑,尴尬地解释道:“云长何必为老朽遮羞,我就是鲜卑治下的奴隶,若非云长所救,早就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我父子能够回到家乡,全赖云长,所以但有吩咐,田某义不容辞。”

    田横说完抚摸着儿子的头顶,又说道:“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这是我儿子田豫,只要你们能够善待他,我这条老命就卖给你们了,更何况是打鲜卑人,田某与鲜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愿意陪公子走上一遭。”

    苏辰也是后来才知道田横的妻子就是被鲜卑大人蹂躏而死,他借机毒杀了那个鲜卑大人,带着儿子逃回汉地,当时正好遇到了逃亡的关羽,才从鲜卑的铁蹄下将其救下,若不是这样,恐怕现在他父子二人早就命归黄泉了。

    “田豫?”

    苏辰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想了想,终于记起了此人是谁,而后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田豫,字国让,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

    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

    田豫威震北疆,对于北方各族十分熟悉,原来根源还在他这个父亲身上。

    能得到未来的一个大才,苏辰心情十分高兴,说道:“田公放心,我岳父蔡邕正是太行书院的山长,我会安排田豫进入太行书院学习,将来他如果愿意习武,我也会帮助他走上武道之路,绝不会让田公有后顾之忧。”

    田横看了看关羽,又看了看苏辰,答应道:“我相信你!”

    向导一来,大军就可以出发了,未免夜长梦多,他当天就此别了父亲和高顺,由关羽指挥八百陷阵营,六健将指挥五百狼骑,一行人一人双马,绝尘而去。

    在行军途中,苏辰总算是领教了田横的厉害,哪里适合安营扎寨,哪里有水源,哪里是流沙地区,哪里的部落有多大,哪里适合行军,这一切的一切,田横熟稔于胸,直到这一刻,他才觉得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三日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歼灭战,这次的目标是一个小部落,有青壮五百人,老弱算上共计两千人。

    这个部落孤零零地坐落在此,正好成了他们嘴边的肉。

    这一战,他不打算让陷阵营主攻,而是让他们围在四面八方,由狼骑担任主攻。

    敌弱我强,这样的战斗毫无悬念,六健将争相请缨,最后苏辰却是让关羽领兵冲杀,主要还是为了借助他强大的气势,震慑敌军,尽快解决战斗,以免多添伤亡。

    关羽幸不辱命,率领五百狼骑,以十几人轻伤的代价歼灭了所有能战之兵,面对跪地投降的老弱,关羽却是狠不下心来。

    苏辰适时说道:“云长,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他们是鲜卑人,我们是汉人,如果是平时,我们或许可以绕他们一命,但此行我们身负重任,决不能暴露,所以必须全部斩杀。”

    “我何尝不知道,只是此举有伤天和,罢了,星宇,你且等着吧。”

    关羽熟读春秋,自然知道春秋无义战的道理,更何况,这是两个不同民族的战争,在这个年代,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关羽一声令下,鲜卑老弱只发出一阵阵哀嚎,郝萌负责清点战利品,稍微清点之后,兴奋地向他汇报道:“主公,此战我们歼灭敌军两千余,缴获战马一千匹,其余驽马两千余,牛羊无数,金银若干,请问主公该如何处置?”

    “这么多?”苏辰没想到缴获这么多,想了想说道:“金银等物就地掩埋,做好路标,将来有机会我们再回来取出来。至于牛羊,全部杀了,饱食一顿,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扔掉。”

    “一千战马补充消耗,一人三马,至于驽马,就放了吧,带着也是累赘,哎,真是可惜了这一笔财富啊。”

    事实上,如果不是时间有限,他真打算派人把这些驽马押送回去,可人数本来就不多,只能作罢,至于带上,那势必会影响行军速度,得不偿失,放弃是最明智的选择。

    简单地打扫战场,一夜整修,第二天一早,军队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与此同时,五原郡的援军也提前赶到。和鲜卑三十万大军对峙,一时间都不敢轻举妄动。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0章 异兽攻城() 
就在苏辰一行离开九原的第二天,高顺派出的斥候就传回消息,檀石槐亲率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五原郡行进,据里边关已经不足三十里。

    高顺得到消息后,立即动员大军一方面继续加固城墙,另一方面则是准备滚木礌石火油等物,以防敌人强攻。

    敌方大军压近,援军迟迟没有消息,这让郡守府一众官员忧心忡忡,甚至不少人已经动了弃官逃跑的想法。

    高顺也察觉到了这一股暗流,于是命郭文暗中查探,最终将目标锁定到原崔家一系的官员身上,崔家这棵大树已经倒了,之前顾虑一下子处理太多,会引来反弹,没想到这群人不思悔改,竟然想着弃官潜逃。

    面对这些不稳定因素,他当然不会手软,立即令手下将其逮捕,当着满城官兵百姓的面,将这些人枭首示众,总算是让士气大振,暂时消解了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苏寔身为长史,主管军事,自然是战斗在第一线,由于苏辰将几个部都尉都给带走了,这五部兵马只能由他亲自统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寔这个长史的军权过重,威望隐隐超过了太守高顺。

    但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许这就是苏家在九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结果吧。

    看着敌军在十里外安营扎寨,一副不急于攻城的样子,高顺见此越发心忧,不知道敌军葫芦里卖着什么药,看着一旁的苏寔,问道:

    “苏长史,你以为鲜卑大军今日是否会攻城?”

    苏寔也同样很担心,他毕生大小战役数十次,却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敌人,尤其是敌众我寡,兵力悬殊,而且还是赫赫威名的鲜卑汗王亲自挂帅出征,此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现在他不禁把希望放在了苏辰一行的身上,若是此行真能够摧毁鲜卑王庭,俘虏各大首领的家眷,那这一战胜算就多了几成,只是想到长途行军,漫漫征途,刚刚升起的希望立马就变成担忧。

    听到高顺的话,苏寔很没有底气地答道:“希望他们能延迟攻城吧。”

    不过敌军休整的时间越长,汉军的危险就增加一分,鲜卑大军远道而来,兵困马乏,一旦休整过后,面对三十万铁骑,汉军区区五万步卒,实在是难以与之争锋。

    “派去求援的斥候有消息带回来吗?”如果是援军能够提前赶来,那么汉军尚可一战,所以苏寔的大部分期望还是落在暂时还虚无缥缈的援军身上。

    “没有!”高顺心里也十分着急,只听他说道:“我前前后后一共派出去了二十组斥候,可现在全都没消息,我怀疑鲜卑可能在大汉有内应,我们派出的斥候十有**被截杀了。”

    “什么?”这个答案是苏寔万万不敢相信的,“怎么可能?鲜卑哪里来的内应?如果是这样,那这不就是雪上加霜吗?”

    高顺同样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可是从崔系官员的暗流中他还是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没有人在背后联络,那些流言蜚语又是从何而来?只靠几个被吓破胆的小官?这个答案他是绝不相信的。

    联想到数年前的那一次大败,汉军被檀石槐打得溃不成军,最后只剩下几十个残兵败将逃了回来,这一败也是十分蹊跷,即便汉军是几十万头猪,也不至于才逃回来几十个残兵吧,所以这背后的东西真是细思极恐。

    “但愿我的猜测是错误的吧。”高顺何尝不希望自己猜错了,不过眼下除了严加防范之外,却是没有别的办法。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儿,高顺就下了城楼,亲自带兵去巡查城墙了,每遇战事,半夜巡查值守的事情他都事必躬亲,绝不会假手于人,因为这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一番巡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不过他心中的不安却越发强烈,当晚他衣不解甲地和衣而卧。

    三更时分,突然警钟长鸣,高顺立马被惊醒了,忙问左右道:“发生了何事?”

    “回使君,是城楼处敲响了警钟。”

    “不好,敌军攻城了。”高顺提起随身兵器,出了大帐,跨上亲卫牵来的战马,立即朝着城楼飞奔而去。

    当他赶到城楼的时候,这里已经乱成一团,可除了汉军之外,却是没发现任何鲜卑士卒,这让他一颗心七上八下,好不心急。

    “到底发生了何事?是不是鲜卑人工程了?”他随手逮住一个士兵,急忙问道。

    那士兵慌不择路,待看清来人,急忙跪下,回道:“高使君,怪物攻城了,好多怪物,好多”

    “怪物?”高顺听得糊里糊涂,三步并作两步走,跃上城楼一看,只见城楼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