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210章

武破三国-第210章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得从天水南下,从沓中进入阴平道,所以陆逊有足够的时间攻下汉中。

    陆逊派高顺率领五万先锋,兵临阳平关,与张鲁之弟张卫交战,在阳平关大败张卫,张鲁听说张卫战败,已经有投降之意,毕竟燕军来势汹汹,张鲁实在无法抵抗。

    这个时候,张鲁的谋士阎甫说道:“如今您谁被迫谒见,肯定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不如先到朴胡去抵抗,然后再向燕国献礼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张鲁一听,觉得阎甫之计可行,临走之前,左右的人想将仓库里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说:“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但这一意愿没能让朝廷知晓。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朝廷所有。”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

    高顺大军攻破南郑之后,立即派兵收复汉中,同时接应荆州兵马从上庸进入汉中。

    苏进将兵攻取蜀中,也是兵分两路,他让黄忠从襄阳出兵攻取汉中,自己则亲率大军,在荆州水师的协助下,沿江而上,直取巴郡。

    黄忠和高顺合兵一处,继续攻打张鲁,张鲁这个时候趁机投降,陆逊果然没有难为他,在奏请了朝廷之后,封张鲁为镇南将军,汉中太守。

    这个镇南将军实际上就是个虚衔,众所周知,燕国施行军政分离,各地掌军的都是大都督或者鹰扬中郎将,汉朝的一些官职逐渐成为了虚衔。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实际上也就是剥夺了张鲁的兵权。

    不过张鲁并不在意,毕竟他在汉中声望很高,治理地方也是人尽其才,张鲁投降之后,庞德也自然归顺了,庞德乃是一直和刘璋作战的宿将,高顺任命庞德为先锋,攻打佳萌关的刘备。

    佳萌关不好打,庞德与刘备交手几次之后,均没有建功,陆逊亲自坐镇南郑,让黄忠协助高顺攻打佳萌关,吸引蜀军的主意。

    果然,黄忠到了佳萌关之后,燕军的数量再次飙升,已经在佳萌关屯兵十万,而刘备的军队满打满算不超过三万,这还是拥有地利,才能暂时抵挡住燕军。

    刘备急忙派出哨探向蜀中告急,刘璋接到刘备的求救信之后,麾下文武分成了两派,一派自然是积极响应,让刘璋派出援兵协助刘备,因为汉中一破,佳萌关首当其冲。

    可是另一派却害怕刘备趁机做大,其中以黄权等忠心刘璋的老臣为主,他们极力反对增兵支援刘备,并且提议派出老将严颜接替刘备防守佳萌关。

    严颜是刘焉给刘璋留下的老臣,一心忠于刘氏父子,对于刘备,严颜也是不怎么待见,黄权请命让严颜接替刘备,的确是上上之策。

    可是,刘璋就是无法拿定主意,这个时候,张松趁机说道:‘王爷,严老将军乃是巴郡太守,如今冷将军驻守巴郡,级别高于严老将军,两人难免会有分歧,这对于战局来说非常不利,不如将严老将军调往佳萌关,协助刘将军守关,如此一来,算得上两全其美。’

    “那该以谁人为主?”

    “没有主次之分,严老将军威望甚高,相信刘将军肯定会给几分薄面,虽然平级,但实际上肯定是严老将军为主。”

    听到张松的话,刘璋点点头,觉得此事可行,其余众人也都知道这的确是一个平衡之法,纷纷出言支持。

    只有张松在心里感叹:严颜乃是巴郡太守,常年驻守巴郡,在巴郡非常有威严,他这一走,看似巴郡以冷苞为主,消除了争议,实际上战斗力绝对下降了三成,对于燕军来说绝对是好消息,最重要的是,严颜一走,冷苞对巴郡的势力了解不深,更方便他行事,接应燕军进入巴蜀。

    事实上也的确如同张松预料的一样,严颜离开巴郡之后,很对政令都无法畅通。粮草供应也出了问题,苏进抓住这个机会,大败冷苞,将冷苞逼得退守江州,燕军终于占据了涪陵,在巴郡扎下了根基,

    ,

第361章 刘备欲杀老将严颜() 
苏进占据涪陵之后,并没有急于攻打江州,而是命令蔡瑁押送军粮屯于涪陵,似乎苏进准备常驻涪陵,以冷苞争雄。

    苏进这个主帅不急,可麾下的将领坐不住了,其中尤其以徐盖最为激烈,这些年徐盖跟随苏进坐镇荆州,训练兵马,少有征战的机会,此番攻打巴蜀,苏进麾下的将校个个都摩拳擦掌,见到苏进进驻涪陵之后并不急于攻打江州,这时候徐盖终于忍不住了。

    “王爷,徐盖将军求见。”

    “传!”

    不一会儿,徐盖进来之后,先是行了个军礼,而后问道:“王爷,我军兵精粮足,冷苞刚刚经历大败,士气低落,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好时候,王爷为何止步不前?”

    听到徐盖的话,苏进毫不意外,事实上,恐怕除了徐盖之外,军中其余将校也都是这般想的,只不过徐盖和他关系比较亲近,所以徐盖成了第一个前来质问他的人。

    对于,徐盖,苏进没有把他当成部下,而是把他当成兄弟一般,两人从小一起读书长大,徐晃常年驻守辽东,对高句丽用兵,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徐盖的童年大多都是在苏府之中度过的,比起别的人来说,徐盖与苏进这等关系自然更为亲近。

    “徐将军,非是本王不愿出兵攻打冷苞,而是时机未到,你且安抚军中大将,告诉他们,一旦时机到了,本王肯定尔等做入蜀先锋。”

    “这”听到这个回答,徐盖犹不死心地问道:“敢问王爷,时机什么时候才会到?”

    “快了,你且下去等着吧,好好训练营中兵马,来日自有尔等沙场效力的机会。”

    “诺!”既然苏进这般说了,徐盖也只能应诺。

    等徐盖下去之后,诸葛亮从屋里的屏风后面出来,苏进看着他,苦笑道:“孔明,看来徐盖他们有些立功心切啊,说实话,要不是接到伯言的来信,本王早就出兵攻打江州了,只是如此一来,关将军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事实上,诸葛亮原本是建议苏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最快的速度攻取巴郡的,可随后接到陆逊的信后,诸葛亮却建议暂时不要急于进攻,只需要把巴蜀的大军拖在巴郡即可,为关羽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战场千变万化,即便是诸葛亮也不敢轻易说出东路军一定能攻下蜀中,毕竟若是像巴郡这般一郡一郡地打下去,燕军损失肯定非常惨重,到最后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兵力控制巴蜀,那即便是占据巴蜀之后,也很难施行有效的统治。

    此外,除了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外,诸葛亮也不会让苏进树立关羽这个敌人,以关羽今时今日的地位,请命偷渡阴平,摆明了是冲着国公之位去的,如果这个时候苏进抢先攻破蜀郡,立下大功,虽说事情简单了,但最后肯定会得罪关羽。

    且不说关羽很早就跟随苏辰,在大破鲜卑之战中立下大功,就说如今关羽的两个儿子关平关兴如今都在苏进麾下为将,他要真是立功心切,不惜得罪关羽,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顷刻间化为虚无,虽然关氏兄弟嘴上不会说,可心中肯定会怨恨。

    而若是稳扎稳打,等关羽兵临绵竹之后,他这边再发力,那就是卖了关羽一个好,关氏家族都会对他感恩戴德,关羽性子非常傲,资格又老,如果得到他的好感,对于苏进将来上位有莫大的好处。

    正是基于这两点理由,所以诸葛亮才建议苏进先按兵不动,只需要不时骚扰一下江州,将冷苞拖在巴郡即可,最好是给冷苞施加压力,让蜀郡派兵增援,此消彼长之下,留守蜀中的兵力就不多了,更方便关羽行事。

    蜀郡中的鞠演这颗棋子苏进是不知道的,此事只有陆逊、周瑜这些心腹知道,为的也是怕泄密,底牌只有在最后的关头才能使用出来。

    听到苏进“责备”的话,诸葛亮笑笑,说道:“凌云,你莫要不识好人心,我劝你这般行事,对你将来好处很大,远的不说,只要得到关将军的好感,你今后在军中就有了坚定的支持者,任何人也不能动摇你的地位。”

    “前不久陛下封赏小公子为燕侯,我看也是在为你成为太子做打算,此次入蜀,陛下除了让你立下大功,名正言顺成为太子之外,更是希望你能够顾全大局,要是你真抢了关将军的功劳,陛下不仅不会奖赏你,只怕还会觉得你不够宽容大量,要知道为上者,功劳什么还在其次,心胸才是一等一的,陛下正是因为虚怀如谷,礼贤下士,才有今日燕国之强盛。”

    “孔明,这些话也只有你敢给我说了。”在诸葛亮面前,苏进没有什么架子,毕竟诸葛亮也是苏辰的义子,是他的义弟,这些年为他出谋划策,居功至伟。

    “咱们是兄弟,不是吗?”诸葛亮倒是没有因为苏进的地位改变而改变态度,哪怕有一日他当了太子,当了皇帝,诸葛亮依旧是诸葛亮。

    “谢谢你,孔明,希望咱们能做一辈子的好兄弟,好搭档。”

    “当然!”

    苏进屯兵涪陵,按兵不动,东路军的攻势一下子就松了下来,与此同时,西路军也遇到了困难。

    严颜到了佳萌关之后,蜀军实力大涨,高顺亲自坐镇佳萌关,可对于这雄关险要,也无计可施。

    高顺召集军中将校商议如何夺取佳萌关,众人都闭口不言,这佳萌关就是一块硬骨头,实在是难啃的很。

    不过有一人却是挺身出列说道:“将军,佳萌关多了个严颜,看似实力大涨,其实却是埋下了隐患,将军只需要略施小计,就能叫刘备和严颜二人反目。”

    高顺顺眼看去,此人乃是张鲁的谋士阎甫,张鲁投降之后,阎甫因为熟悉佳萌关的情况,高顺就征召他为军中谋士,随军参议军事。

    一直以来,阎甫每次商议军事都不发一言,今日众人闭口不言,唯独阎甫例外,难不成他就在等今日吗?

    高顺抛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问道:“不知阎参军有何妙计教我?”

    “不敢!”阎甫谦虚一句,说道:“好叫将军得知,严颜乃是蜀中老臣,对刘璋父子忠心不二,众所周知,刘备并不得蜀中那些忠臣的拥戴,刘璋把严颜和刘备放在佳萌关,看似用的是平衡之道,实则是给了我军机会。”

    “严颜本来就对刘备此人不感冒,我们只要派人散布谣言,就说刘备有不臣之心,意图取刘璋而待之,准备兼并严颜的兵马,如此一来,二人必定不和。”

    听到这平庸无奇的计策,高顺有些皱眉,说道:“参军这计策未免太过粗糙了吧,难不成这等雕虫小技也能里间刘备和严颜?”

    “当然不会。”阎甫接过话头,说道:“正所谓三人成虎,这个谣言看似简单,但只要传得人多了,总会有人相信,而且刘备此人有枭雄之资,他未尝没有兼并严颜的想法,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就可。”

    高顺想了想,反正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就按照阎甫的计策做,至于行不行看看再说。

    阎甫得了高顺的命令,很快就用金银收买了一些蜀兵,佳萌关之内很快就传出了严颜和刘备二人不和的消息,以至于两个主角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些目瞪口呆,心中想的是“难道对方要使坏?”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蜀中,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传出刘备要献出佳萌关,投靠燕国的说法,虽然这个说法很荒谬,可却让黄权等人抓住了把柄。

    黄权极力要求撤换刘备,将刘备召回蜀中,把佳萌关所有的兵马都交给严颜统帅,刘璋一时不能裁决,可没想到这个消息竟然被传了出去,拥戴刘备的人很快就把这个消息传到了佳萌关。

    刘备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刘璋竟然要撤他的职,要把他召回蜀中,若真是如此,那他今后可就如同刘协一样成为了笼中鸟了。

    他好不容易从蜀中谋到了外出抵抗张鲁的机会,而且掌握了部分兵权,此时要卸去他的兵权,那就等同于要了他的命,乱世之中,强者为尊,一旦没有了兵权,他刘备就什么都不是了。

    一念及此,刘备恶从胆边来,心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他连跟着自己二十多年的结义兄弟都能抛弃,区区一个严颜算什么。

    很快,刘备就召孟达等心腹将领商议如何除掉严颜,兼并严颜的兵马,孟达建议,以流言为契机,趁机摆下宴会宴请严颜,就说是为了化解误会,严颜虽然不爽刘备,但肯定会前来赴宴,毕竟他也不想在此时生出事端,让燕军占了便宜。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孟达算是抓住了严颜的弱点,刘备最终同意了孟达的计策,在宴会之上埋下刀斧手,等严颜喝醉之后,以刀斧手杀之,夺其兵马。

    至于夺了兵马之后怎么办,刘备也没有考虑,大不了带着数万大军南下,总会找到活路的。

第362章 严颜中计() 
严颜刚刚从关上巡视回到军营,亲兵立马送上了一份请柬,严颜纳闷地打开一看,才知道请柬是刘备发的,邀他去赴宴。

    “这刘备明知道老夫与他不对付,近日更有流言传出,此时刘备邀请老夫去赴宴,究竟是何意图?”

    严颜自言自语,十分纳闷,送上请柬的亲兵听到这话,说道:“或许是刘将军想借这个机会与将军冰释前嫌,如今燕军大敌在前,此时佳萌关内更应该同心同德,刘将军毕竟是汉室宗亲,与燕军有不共戴天之仇,想必这是为了顾全大局,抛弃嫌隙吧。”

    严颜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个插嘴的亲兵,被严颜这么一瞪,亲兵顿时有些惶恐,好在严颜也没怀疑,顺势收下了请柬,对着亲兵吩咐道:“去告诉刘备,老夫今晚一定按时赴约。”

    “诺!”

    亲兵走出严颜的营帐,这才发现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汗,方才他多了一句嘴,还好没引起严颜的怀疑,要不然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那亲兵离开严颜的军营,来到刘备的军营,把严颜的决定告诉了刘备,刘备重赏了这个传信的亲兵,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