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51章

武破三国-第151章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见周瑜胸有成竹,忍不住问道:“公瑾,主公不是让我们出兵琅琊国吗,咱们来造船厂做什么?”

    周瑜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指着海边停留的两艘楼船说道:“子瑜,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请求主公让大都督留下两艘楼船吗?”

    “不知,怎么?难不成和我们攻打琅琊国有关系?”要建立一支青州水师,谈何容易,周瑜之所以敢应下这个差事,主要是他知道哪里可有招来工匠。

    靠着他这些年在扬州的关系,他很快就招募到一大批工匠,建起了青州造船厂,准备建造楼船。

    “当然有关系。”周瑜自信地说道:“你可知道,这两艘楼船每船可载军士两千余人,两艘船就是近五千人,你说要是五千人凭空而降,出现在开阳,你说会是什么效果?”

    听到这话,诸葛瑾哪里还不明白,当即问道:“公瑾,难不成你想从海上运兵?”

    “正是!”周瑜解释道:“如今的琅琊王刘熙有几分才能,懂得任用人才,我们要是从陆地出兵,只怕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琅琊国,可谁能知道咱们从海上出兵呢,五千大军看似不多,可主公麾下的士卒战斗力强悍,咱们五千天兵从天而降,直取开阳,等刘熙反应过来,他早就成了我们的俘虏了,那时候琅琊国不攻自破。”

    “妙计,妙计啊!”诸葛瑾兴奋地说道:“公瑾,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可也很实用,倘若真的成功,咱们就算是立下了大功,这样吧,我们诸葛家在琅琊还有些关系,我先独自去琅琊国,为你打个前站,到时候咱们也来个里应外合。”

    “好,此战胜败就在你我身上了。”

    两人商议完毕,各自分头行动,周瑜亲自率领五千大军,从海上进兵,随行的还有蒋钦周泰这两员大将,而周仓等人则率领剩下的青州兵等候诸葛瑾的消息。

    刘虞一死,袁绍把袁尚留在洛阳,自己带着麾下谋士勇将亲自赶赴邺城,准备应对苏辰这个强敌。

    袁绍一走,吕布也蠢蠢欲动,一方面联合关羽从河内出兵,另一方面亲自坐镇,让徐荣十万大军勐攻函谷关,其余西凉军也从安邑渑池一带朝着洛阳进攻。

    好在袁绍也不是没有准备,他留下了大将文丑和淳于琼二人防守洛阳,文丑在荥阳城皋孟津等地布下了重兵把守,而淳于琼亲自坐镇函谷关,抵挡徐荣的进攻。(。。)

第246章 开阳破() 
周瑜率领两艘楼船,满载军士,从海上出发,直取开阳,大军从胶县出发,一路南下,在赣榆县登陆,登陆之后,周瑜命周泰蒋钦二人将楼船藏匿,留下一屯兵马看守,他亲自带着数千战士,避开县城,专走人烟稀少的地区,直奔开阳而去。

    大军一路隐藏行踪,到了开阳城外,也没被发觉,周瑜派出蒋钦入城打探情况,蒋钦回来之后,周瑜问道:“公弈,城内守军有多少?何人为帅?”

    “禀将军,属下白天进城之后,找了几个酒馆打听了一下,县城内大部分守军都被陶谦征调去对付曹操了,现在城内守军不足一万,守城的是刘熙的心腹刘安,此人是王府家奴出身,随刘熙忠心耿耿。”

    听到蒋钦的话,周瑜喃喃说道:“这就有些不好办了,咱们要想攻下这座县城,强攻不行,只能智取,最好的办法就是里应外合,从里面打开城门,我大军长驱直入,你们两个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周瑜这一问可是把二人给问着了,周泰蒋钦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显然没有想出什么办法。

    周瑜见此呵呵一笑,他本来也没打算让二人想出办法来,方才一问不过是为了培养二人战前思考的能力,见两人都没有办法,周瑜径直说道:“你们没办法,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要委屈一下公弈了?”

    “什么办法?”蒋钦下意识地问道,随后又补充道:“只要能打开城门,委屈不委屈另说,将军,你快说吧。”

    “好。”周瑜对着蒋钦耳语几句,听得蒋钦眉飞色舞,显然也被他的奇思妙想给吸引了。

    这一天,开阳城内,琅琊王正在饮宴,忽然有将领来报:“启禀王爷,国相,城外有一股败军,自称是州牧陶谦的手下,前来琅琊求援,敢问王爷,是否放他们入城?”

    “陶谦的手下?”刘熙听到这话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陶谦败了?有多少人?”

    “大概数十人。”

    “快把他们带进来,本王要亲自询问。”

    “是!”

    那报信的将领下去之后,刘熙问道:“王相,这陶谦莫不是真的败了?”

    琅琊国相姓王,王氏可是琅琊大族,有琅琊王氏之称,比起太原王氏来说,琅琊王氏也丝毫不让。

    琅琊王氏起源于秦汉时期,从最开始王翦父子,到王离,到了魏晋时期在真正崛起,晋朝的时候更是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由此可见一斑。

    王国相听到刘熙的问话,心中也有些犹疑,难不成陶谦真的败了?若真是如此,那琅琊国可就危矣。

    “王爷,等败兵入城之后,招来一问就知。”

    王国相说完,就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将领被带了上来,刘熙见了问道:“你在陶谦手下担任什么官职?”

    这蓬头垢面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由蒋钦假扮的,他为了装成败军的样子,已经三天没吃饭了,此时见到堂上的肉食,嘴里直吞口水。

    他这副表现倒是把刘熙等人瞒了过去,没有怀疑他败军之将的身份,看到他快饿死的份儿上,刘熙命人取了肉汤给他喝,蒋钦喝下肉汤之后,精神好了不少,这才回答道:

    “王爷,小人是曹将军麾下司马,曹操已经攻破了彭城,曹将军不敌,退回了下邳,派我们出来求援,结果在路上又遇到了袁术的军队,小人侥幸逃得一命,才急忙赶来琅琊求援。”

    “求援?”刘熙对他的话倒是没有怀疑,只是对于求援之事,不置可否,“你且先下去吧,来人啊,把他带下去好好安顿。”

    “是!”

    蒋钦被带下去之后,刘熙忧心忡忡地说道:“看来这陶谦果真是要败了,下邳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为今之计,国相以为我琅琊国该如何自处?”

    国相也有些忧心地答道:“琅琊国富庶,无论是曹操还是袁术,都不会放弃这块肥肉,这二人一来,王爷可就危险了,如今朝廷威望不再,普天之下的朝廷宗室也是艰难度日,若陶谦真是败了,咱们也只能选择投靠一方。”

    “投靠一方?投靠谁?无论是谁恐怕都容不下一位朝廷的宗室吧。”刘熙兴致缺缺地说道。

    “这”国相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这话说得是事实。

    刘熙绝了投靠谁的心思,直接说道:“当务之急,是赶紧征召士兵守城开阳如今只有一万士卒,若敌军大举来攻,必不是对手,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招募士卒,守卫家园,对了,刚才那个司马既然能从袁术手中杀出来,想必也有些本事儿,给他个校尉做吧,咱们现在是用人之际。”

    “诺!”

    刘熙一声令下,开阳周围大股募兵,蒋钦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校尉,说是校尉,其实手下士卒不足五百,除了他带进来的人之外,其余都是新招募的士卒,没什么战斗力。

    不过这也倒符合他的心思,他及时地把消息传给周瑜,刘熙的做法和周瑜估计得差不多,他嘱咐蒋钦,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手里的兵权,最后能争取到守门的任务,一旦时机成熟,就来个里应外合。

    蒋钦武艺不凡,很快就在新兵之中树立起了威望,就连上司也对他赞赏有加,安排他守护东门。

    时机已经成熟,蒋钦趁夜悄悄把周瑜大军放入城内,这段时间,他对城内的情况已经摸清楚了,尤其是各位官员的府邸,周瑜进城之后,直接按图索骥,让周泰带兵去捉那个国相,而他自己亲自去王府捉拿刘熙。

    三更半夜,无论是刘熙还是王国相都没想到有神兵天降,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县城内的大部分关于都已经被关押起来,周瑜顺势接管了开阳城的军权,然后把士兵打乱重新整编。

    就在此时,诸葛瑾也有消息传来,他已经在琅琊联诺了大部分士族之人,这些都表示拥护苏辰的统治,周瑜趁机以国相的名义下令,让各大县城的县令来开阳商议军事,随即又派传令兵给诸葛瑾传信,让他率领大军接管琅琊国。(。。)

第247章 臧霸归降() 
就在周瑜攻破开阳的时候,曹操也终于攻破了彭城,因为陶谦病重,曹豹趁机打开了城门迎接曹操进城,陶谦得到消息后一病呜呼了。

    袁术得知陶谦病死,彭城被攻破的消息后,也大举进攻下邳郡,下邳郡守开城投降,随即袁术派出张勋攻打广陵郡,被广陵太守乍融大败而回,袁术本欲举兵报仇,可曹操正在对东海郡用兵,袁术也想分一杯羹,所以没有去砰乍融这根硬骨头。

    徐州五郡自此被瓜分,曹操占据了彭城和东海,北边的琅琊郡则被周瑜占领,不过这也意味着苏辰和曹操从此以后要互相防备了,因为泰山郡和琅琊郡相连,曹操可以从这里出兵青州,若是他和袁绍作战的时候,曹操背后偷袭,那他就很被动了,所以琅琊郡的位置十分重要,为此他让周瑜暂代琅琊国相,并以诸葛瑾为琅琊郡丞。

    曹操占领了两个大郡,忙着消化实力,苏辰一连占据了青州和琅琊郡,也按兵不动,袁术时不时偷袭乍融,双方互有胜败,乍融在广陵有不少佛教徒,袁术想要占据广陵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值得一说的是徐州的几个人才,陈登归附了袁术,下邳主动献城投降其中就有陈登的功劳,袁术此时的确是南方除了刘表之外的最大诸侯,袁术占领了汝南,此时又占据了下邳郡,随时准备对扬州用兵,的确是占据天时地利。

    而原来陶谦的麾下大多归降了曹操,其中就有曹豹,吕范,曹宏等人。

    周瑜公婆开阳之后,琅琊王刘熙被他活捉,暂时关押了起来,名义上仍然是琅琊国的国主,原来相府内的官员全都投降,其余诸县也都全部归附,但尽管如此,周瑜仍然有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臧霸。

    臧霸原本是陶谦麾下的骑都尉,后来屯兵开阳,曹操攻打陶谦的时候,陶谦把臧霸叫回去抵挡曹操,彭城被攻破,陶谦身死,臧霸带着手下的兄弟又回到了琅琊郡和泰山郡一带落草为寇。

    对于臧霸这个人,周瑜听说过他的名声,此人是个可用的人才,只不过身上匪性难改,他一连派出了两个使者,可臧霸都避之不见,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臧霸是泰山郡人,在泰山一带威望很高,又曾经屯兵开阳,开阳城内的不少士卒都曾是臧霸的部下,收复一个臧霸,有助于周瑜对琅琊郡的治理,所以他才先礼后兵。

    既然臧霸不识时务,周瑜只能准备出兵攻打,可是臧霸是山贼出身,现在又藏在山上,周瑜即便是想要剿灭他,也找不到人,一时间有些被动。

    正巧这时候,有一名叫萧建的人求见,自称是臧霸的旧相识,可以帮周瑜说服臧霸归降。

    周瑜抱着将信将疑地态度接见了这个萧建,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萧建当过琅琊相,后来因为被刘熙猜忌,所以被罢官,换上了后来姓王的琅琊相。

    一番了解之后,周瑜发现这个萧建是个人才,尤其是对于琅琊国内的人际关系十分熟悉,周瑜当今允诺他只要能够说服臧霸来降,便让他担任开阳县令。

    萧建带着周瑜的期望,亲自进山会见臧霸,臧霸得知昔日旧友来访,答应见他。

    萧建见到臧霸之后,直接说道:“宣高,我是来当说客的。”

    “你倒是直言不讳!”臧霸瞥了他一眼,问道:“你是来给曹操当说客的?还是给周瑜当说客的?”

    萧建听到这话,笑笑,说道:“谁也不是,我来这里,是为宣高当说客的。”

    “给我当说客?此言怎讲?”果然,萧建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引起了臧霸的好奇。

    萧建解释道:“以往陶公祖在的时候,之所以容忍宣高自称一方势力,一是因为陶谦宽仁,二来是顾忌宣高在泰山一带的名声,如今徐州易主,被各路诸侯瓜分,遍数袁术曹操苏辰三人,当以幽州牧苏辰实力最强,燕侯如今占据幽青二州,早晚必成北方霸主。”

    “至于曹操,也不可小觑,兖州八郡,虽是四战之地,但曹操励精图治,麾下人才济济,现在又占据了富庶的彭城和东海二郡,实力更上层楼,一旦有变,可南北用兵,前途无量。”

    “至于南方的袁术,扬州虽然强敌环饲,可刘表锐气已失,早晚必被袁术所得,届时这天下诸侯,便屈指可数。”

    “袁绍如今已离开洛阳,坐镇邺城,可见幽州与冀州之战顷刻间就会爆发,到那时,曹操势必会有所行动,或者趁机联盟幽州攻取冀州,或者联盟冀州攻取青州,无论是哪样,他都绝不会容忍泰山边境有宣高这么一股势力,不止曹操不会允许,周瑜也不会允许,如此一来,宣高这逍遥日子还能过多久呢?”

    “这”臧霸不得不承认,对方这一席话说得他哑口无言,对方的分析也在情在理,于是问道:“那依你之言,我该投靠曹操还是周瑜呢?”

    “自然是投靠周瑜。”

    “为何?”臧霸越发不解地问道:“依你之言,如今苏辰强,曹操弱,我若是投靠弱势的一方,岂不更能获得重用?”

    对于臧霸的疑问,萧建笑笑,答道:“宣高奇货可居,这道理虽不错,可曹操一时半会儿不会对付宣高,但周瑜却已经是不会容忍宣高威胁到琅琊国的统治了,虽说燕侯兵多将广,但青州乃是新附之地,正是用人之际,你不见区区周瑜投靠燕侯不到一年,便已经身居高位,兵权甚大,由此可见燕侯容人之量,反观曹操,所用之人大多都是自家亲族,对于外人,虽也有重视,可到底不如亲族,宣高何必舍明主而投暗室呢?”

    “有理!”臧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