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44章

武破三国-第144章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报仇雪恨了。”

    “叔父对我孙家真是”由不得孙策不心中感激,而后又说道:“既然是为了我孙家的事情,张将军,可否让我一起去?”

    “不行!主公吩咐了,一定要把孙家所有人安然无恙地送到涿郡,此事不容置疑,伯符,你们快快赶路吧,我就不远送了。”

    “好吧!”孙策终究还是以大局为重,没有坚持。

    苏辰亲自到涿县城外迎接孙策,这个面子不可谓不大,众人甫一进入幽州的时候,就觉得此地与天下其它地方大不一样,这里的百姓脸上全无菜色,一个个充满了朝气,和大汉其它地方还真是不同。

    周瑜也感慨地说道:“以往只知道燕侯用兵如神,没想到幽州治下的百姓是如此富足安康,这里简直成了世外桃源,燕侯果真是至仁至义之人,看来我们来对了。”

    “是啊!”孙策有些缅怀地说道:“当年我随先父讨伐董卓,就曾数次接受过燕侯的帮助,当初攻打汜水关的时候,如不是燕侯及时送来粮草,只怕我江东军会在华雄手下死伤惨重。”

    一路走来,众人感慨颇多,尤其是孙夫人,本来一开始还有些故土难离,见到这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也淡去了一丝对家乡的思念。

    “伯符,你们总算是来了,嫂夫人在哪里?容我先去拜见!”

    孙策把苏辰引到孙夫人的马车前,苏辰行了一礼,说道:“嫂夫人,四哥的事情还请你节哀顺变,如今你们到了涿县我就放心了,今后这里就是嫂夫人和各位侄儿的家,本侯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嫂夫人不用担心。”

    “未亡人孙氏多谢将军,先夫在世时,没少在我耳边说起将军的威名,今后我们就要仰仗将军了!”

    “嫂夫人严重了。”

    苏辰也没多说,寒暄几句,就把孙家亲自引到了一处大宅,孙氏和孙策看到这么大一栋宅子,当即就要拒绝,可话还没说出来,就被苏辰堵了回去,孙氏也只能客随主便。

    待孙家安顿下来之后,苏辰当晚就在府中设宴款待孙家,孙家的妇孺都由蔡琰去招待,孙策孙权以及程普三人乃是座上宾,这几人他都认识,等看到周瑜的时候,苏辰却好奇地问道:“伯符,你身边这位英才是何许人也?”(。。)

第230章 辽东水师中郎将() 
孙策正要介绍,周瑜却是对着苏辰遥遥拱手,说道:“承蒙燕侯下问,周瑜有礼了。”

    “周瑜?”苏辰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大喜,可并没表现出来,而是问道:“可是昔日洛阳令周县令的公子周公瑾?”

    这话一出,倒是把周瑜弄煳涂了,问道:“怎么?燕侯也认识先父吗?”

    “认识,怎么不认识!”苏辰心知,这周瑜陪着孙策一起来幽州,未尝不是有择主之意,所以他先一步拉起了关系,“昔日本侯与汝父周县令有过一点交情,在洛阳时也听过神童周瑜的名声,不曾想今日却是在这样的情景下相见,倒也是一桩缘分。”

    “不曾想燕侯与先父认识,失敬,失敬,这么说我应该称唿燕侯一声叔父了?”

    “随意就好!”苏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谈下去,而是想着该如何安排周瑜,“公瑾,你的才能本侯早有耳闻,不知你是否想过出仕?”

    周瑜听到苏辰的招揽,虽然动心,却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说道:“瑜久闻太行书院的盛名,书院之中有蔡大家,康成公等等名士,瑜早就有心拜访,所以想去书院待一段时间,不知燕侯是否首肯?”

    “当然!”苏辰没有因为他的婉拒就丧失信心,而是趁机说道:“正好,伯符,之前本侯就想和你商议,文台兄的几个幼子都还年幼,本侯的儿子如今也在书院就读,所以本侯想把几位小公子也送入书院,那里有名师指导,又有同辈照顾,如此也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业,这算是我为文台兄尽的一份心意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叔父如此照顾,实在叫小侄心中感动,小侄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嗯,你同意就好!”苏辰又看向周瑜,说道:“既然公瑾有心在书院待上一段时间,那一事不劳二主,索性就由你带几位小公子去书院学习吧。”

    “甚好!”

    一场宴会那是宾主尽欢,孙策也对苏辰手下的谋士将领混了个脸熟,这里面一些武将他之前还请教过武艺,所以很快就混熟了。

    第二天,苏辰又命人给孙府送去诸多生活物资,他知道若是直接送钱,孙策肯定会拒绝的,但是送些粮食,布匹,苏酒乃自书籍等物,他们也不好意思拒绝。

    孙策到了涿县之后,苏辰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对他无比恩厚,不只是孙策,还有程普三人,苏辰给每个人都送了一栋宅子,虽然没有孙府大,但也是相当不错,并且连丫鬟仆人都备好了。

    三人心中也很感激苏辰,觉得燕侯的名声真不是虚传。

    他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慢慢把江东三将和孙家的关系拎出来,孙策是一员勇将,他很欣赏,程普三人也很有才能,这四个人是不能聚在一起的,他们身上孙家家臣的标签也必须清除,否则难以让他放心任用。

    孙策被苏辰的恩赏弄得心中有愧,他主动找到苏辰,要求找点事做,苏辰趁机问道:“伯符,你的勇武本侯是知道的,如今本侯治下的各部军队暂时没有空缺的位置,除了狼骑,狼骑你见过,它的实力你也知道,可以说他是本侯最大的底牌,一直以来,本侯都想为他找一个真正的统帅,之前太史慈担任过狼骑统帅,可他并没有把狼骑训练成本侯希望的那样,在本侯的设想中,狼骑应该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军,你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个位置吗?”

    孙策怎么能够受得了他如此激将,当即拍着胸脯答应道:“请主公拭目以待!”

    “好!”苏辰站起身,说道:“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你就去试试,记住,本侯期待你的表现。”

    “诺!”

    孙策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这也让苏辰放下了悬在心上的一块大石,随即他任命孙策为中郎将,担任狼骑的统帅。至于他如何折服这一群骄兵悍将,那就是他的事情了,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孙策也妄称江东小霸王,他身上的那股子锐气也正是苏辰欣赏的地方。

    孙策下去之后,主动招来了程普三人,说道:“三位叔父,我不日就要出任中郎将,担任狼骑的统帅,孙策在这里谢过三位叔父昔日的照顾,只是咱们今后都是为主公效力,三位叔父切莫再以孙家家臣自居,否则叫孙策心中惭愧。”

    “公子”

    “不要再说了!”孙策打断程普的话,不容置疑地说道:“今后我和三位叔父就是侄子和叔父的关系,绝没有主臣之谊,三位叔父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相信主公一定会妥善安置。”

    孙策说完就走了,三人看向孙策的背影,同时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程普三人就找到了苏辰,他们的来意苏辰当然清楚,大喜道:“三位将军不来找本侯,本侯也要派人去找三位将军了。”

    “程普(黄盖、韩当)拜见主公!”

    “三位将军这是何意?快快请起!”他赶紧上前扶起三人。

    三人却没有起身,程普首先说道:“主公,伯符已经给我们说过了,我们三人从今以后不再是孙家的家臣,主公对我们也很熟悉,多余的话我们就不说了,只希望主公能够让我们有个容身之地。”

    “何至于此!”他将三人扶起来,说道:“既然这样,那本侯在此承诺一句,只要三位将军不负本侯,本侯必不负三位将军!”

    “拜见主公!”

    “快快起来!”苏辰接受了他们这一拜,而后说道:“德谋,公覆,义公,你三人久居江东,想必对水战也比较熟悉吧?”

    程普当先说道:“主公有所不知,昔日我们三人跟随孙将军的时候,就曾经专门训练过水师。”

    “那就好!”苏辰随即下令道:“程普,黄盖,韩当听令!”

    “末将听令!”

    “本侯封你们三人为水师中郎将,前往西安平,协助太史慈训练辽东水师。”

    “末将得令!”

    辽东水师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已经有很大发展,但苏辰对此还是不满意,首先是水师士卒的训练,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其次就是造船坊,现在只能建造出一些小船,无法建造出能够纵横海上的大船,这让他有些心急,太史慈一方面要兼顾水师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兼顾造船工坊,难免分身乏术。

    有了这三个江东老将辅助,想必辽东水师的进度会大大加快,他的原则是,宁可人等船,也不要船等人,所以这三人正好过去训练水师士卒。(。。)

第231章 燕京书院() 
如今的太行书院可不叫太行书院了,而是改名为燕京书院,这个名字还是苏辰亲自取的。

    最初太行书院在九原开办,后来迁往了上谷郡,随着他成为幽州牧后,他就在涿县西北部重新建了一栋书院,取名为燕京书院。

    而原来上谷郡的书院,仍然叫太行书院,由管宁担任山长,而涿县的幽州书院,由蔡邕担任山长,郑玄,王烈,乐隐三人都在这里讲学。

    周瑜带着孙权和他几个兄弟一进入幽州书院,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如今的幽州书院可是人才济济,老师都是有名的大儒,这且不说,就说学生,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苏辰麾下官员的后辈。

    书院分为三个层次,蒙学,中学和大学,在大学中,最出名的人是诸葛瑾,诸葛瑾不仅学业出色,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苏辰的大弟子,身份超然,所以成为了大学的领头人物。

    至于中学,这里面就以苏进为首,后面跟着诸葛亮徐盖等人,这些人在书院中名声很大,除了身份之外,当然也是他们的学业很好,深得几位老师看重。

    而蒙学之中,才是最热闹的,他的二儿子苏牧,三儿子苏宁以及长女苏樱都是蒙学之中最调皮捣蛋的人物,尤其是苏樱,仗着苏辰蔡琰蔡邕等人的宠爱,在书院里面胡作非为,竟然还敢作弄老师,没少犯错。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没少被苏樱欺负,诸葛圭死后,诸葛瑾就把三弟和两个妹妹也接到了涿县,他的大妹许配给了太史慈,二妹许配给了张辽,如今都已经成婚了。

    周瑜见过蔡邕之后,就把几个孙家的子弟交给了蔡邕,蔡邕一番考较之后,把孙权分配到中学,其余孙家子弟都分到了蒙学,至于周瑜,则暂时在大学里旁听。

    “阁下就是子瑜兄吧?周瑜刚进书院就听闻子瑜兄的大名,冒昧来访,还请勿怪叨扰之罪。”

    诸葛瑾正在看书,看到一陌生人进来,问道:“阁下是?”

    “我是新来的学子,周瑜周公瑾,以后请子瑜兄多多关照。”

    “好说,既然咱们都是同窗了,以后相互照顾。”诸葛瑾是个热心肠,为周瑜找到了住处,而后又带他去食堂吃饭。

    “公瑾,你有所不知,整个幽州书院有学子近千人,分为三个层次,州牧专门在书院后面建了生活区,生活区里什么都有,食堂更是免费供应学子们的饭菜,只不过有时间限制,如果你因为沉迷读书错过了吃饭的时间,那就只能挨饿了。”

    “书院左右两边是教室,左边是大学生,右边是中学生,至于蒙学生,都在前面的院子里,如果没必要,你千万别去那里。”

    “哦?有什么说道?”这话倒是勾起了周瑜的好奇心。

    诸葛瑾苦笑着说道:“有一次我去看我三弟诸葛均,结果被大小姐差点把头发给烧了,你以后可要躲着他她,她是咱们州牧唯一的女儿,深得宠爱,就连咱们山长蔡大家也被这个调皮的外孙女作弄过呢。”

    “难怪!”周瑜没有纠结这个,问道:“子瑜,我听说幽州书院的藏里面有十万卷藏书,此事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说起这个,诸葛瑾颇为自得地说道:“你这一路走来,看到不少纸质书籍吧,我告诉你,整个大汉,都只有幽州书院和太行书院才有这么珍贵的纸质书籍,这可是天下闻名的苏纸,在外面说一声寸纸寸金也不为过,苏纸现在已经在大汉其它地方流通,可也只是作为书写工具,而且非贵族世家用不起,你在别的地方可看过直接用纸印刷出来的书籍吗?”

    “子瑜,你的意思是他们手上的书籍不是抄录的?”

    “当然!”说起这事儿,诸葛瑾简直对他师父佩服得五体投地,“普天之下,只有咱们幽州书院才有这种印刷的书籍,太行书院都不多,而藏里有十万卷藏书,全都是纸质版的,所以你知道咱们书院的底蕴了吧。”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不可思议!”周瑜发自内心地赞叹道:“燕侯这是收了天下士子之心啊,对了,这印刷的书籍可对外贩卖?”

    “没有!目前这些书籍都是不准带出书院的,除非你自己抄录,印刷的课本只能留在书院里,每一本都有编号,要是少了一本,可是大罪!”

    “这是为什么?”周瑜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难道不该惠及天下士子吗。

    “这个问题,公瑾应该不难想到吧。”诸葛瑾把话点到这里就没再说了。

    过了一会儿,周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事实上苏辰没想过通过这种办法就能禁绝这种印刷的书籍流出去,他也没有把这个看得太重,有时候,越是把东西藏着,越能引起别人的主意,饥饿营销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利益。

    真实的情况并不像诸葛瑾所说,其实五原商会也对外贩卖四书五经这类书籍,只不过价钱很高,一般人买不起,只有那些世家大族买回去收藏,单此一项,就能让他养活十万军队,所以他才要搞饥饿营销。

    周瑜对幽州书院的一切都很好奇,尤其是藏,在得到了进入藏看书的机会之后,他甚至愿意住在里面,每一次都是看得饥肠辘辘才恋恋不舍地从里面出来,他发现这里有书读,有饭吃,什么都有,简直就是一处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