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37章

武破三国-第137章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看重,而我李家虽说沾了苏家的光,挣下了一份家业,可要说在仕途上,我李肃却是落后两人远矣。”

    “是啊!”王休也有些唏嘘地说道:“李兄可还记得当年以雪为题作诗一事?当年苏将军夺得榜首,不止抱得美人归,如今更是官位显赫,要放到当年,谁能想到今日呢。”

    说起往事,二人的关系一瞬间又拉近了许多,李肃趁机问道:“对了,王贤弟,你为何回来长安?说实话如今长安乱糟糟的,你待在这里须得小心谨慎,一个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小弟当然醒得。”王休坦然答道:“当年我父被罢官之后,我就随父亲回到家中闭门读书,临走之前,只有苏将军一人前来送我,他当时告诫我,今后不妨与我族中的叔父走得近些,这些年我经常接受叔父的训导,此次前来长安,也是叔父写信让我来的。”

    听到这里面竟然还有苏辰的功劳,李肃十分惊讶:“难不成那时候苏星宇就知道王司徒会发迹吗?”

    “这小弟却是不知。”王休也十分迷煳。

    李肃对苏辰越发敬畏,甚至有些悔不当初,早知今日,当年就该投入他的麾下,只是那时候他还有些看不上一个小小的苏辰。

    当初诸侯讨董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想过反出汜水关投靠关东联军,准确地说是投靠苏辰,可一来他当时还有些不相信关东联军能够成事儿,二来如今苏辰发迹之后,他即便投过去,也很难成为心腹,与其如此,还不如在董卓麾下等待时机。

    两人说起旧事,话语渐渐多了起来,王允过来看到二人相谈甚欢,说道:“看来你们这两个老相识很谈得来嘛,想必已经饥肠辘辘了吧,都来入座吧。”

    李肃的心思王允这些日子已经明白了几分,他正是知道王休与李肃的这一层关系,才从老家把王休叫来,目的就是为了出面拉拢李肃。

    酒菜上来之后,王允叫来了自己的义女献舞,“此乃我府中义女貂蝉,能歌善舞,今日难得高兴,且让她献上一曲。”

    王允说罢又对着貂蝉说道:“貂蝉,这一位是李将军,董相国的心腹,这一位是老夫的侄儿,也是你的堂兄,你过来见礼。”

    “貂蝉见过李将军,见过堂兄。”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这一出场,直接就把两人看傻了。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一瞬间,李肃脑子里就浮现出这么一句话。

    “小姐不必多礼。”

    “妹妹不必多礼!”

    见礼之后,貂蝉便开始舞动裙摆,一曲暗香留,直到对方下去之后,二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李肃知道,美女不是他能够享有的,看到貂蝉那一刻,他忽然想出一计,说道:“司徒,令爱可曾许配了人?”

    听到这话,王允似笑非笑地看着李肃,问道:“怎么?李将军有意?”

    “非也!”李肃赶紧说道:“司徒休要打趣李某,且不说李某家中长子都快成年了,但说如同小姐这般的谪仙,理应有一绝世英豪才能相配,所以如果小姐还没许人的话,李某倒是想给小姐保个媒。”

    “哦?说来听听,是哪一家的儿郎能当得李将军‘绝世英豪’这四个字?”王允仿佛成竹在胸,知道他想说哪个人。

    果然,李肃嘴里吐出一个名字:“温侯吕布。”

    “吕布?”尽管心中确定,王允还是想听听他嘴里能说出什么东西来,问道:“吕将军乃是相国的心腹,勇烈非常,的确是人中之龙,只不过小女蒲柳之姿,如何能够配得上吕将军?”

    “司徒此言差矣!”李肃回答道:“吕将军与我是同乡,他自幼失去了双亲,在山中修行,出仕之后,一直忙于军务,也未曾娶妻纳妾,以在下看来,小姐和吕将军乃是一对璧人,他俩若是能在一起,那当真是天作之合啊。”

    “哈哈哈哈,承蒙李将军夸奖,此事暂且不提,我们喝酒,喝酒!”

    李肃见到王允转移了话题,他也不再继续,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李肃走后,王允对着王休问道:“休儿,你觉得方才李肃之言如何?”

    今日的王休早就不是昔日的王休了,对于如今的朝堂局势,王休已经听叔父说过,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于是回答道:“叔父,李肃算是跟随董卓的老人了,如今竟然还是区区一个中郎将之职,也难怪他对董卓不满。”

    “依小侄看来,李肃是有除掉董卓之心的,他方才之言,恐怕是想拉拢吕布为外援,所以小侄以为李肃的提议很可行,吕布之勇,满天下都知道,只要把吕布争取过来,董卓就成了待宰的羔羊,略施小计便能除掉。”

    “哦?你这么有信心?”王允却是没他这么乐观,说道:“你太小看董卓了,董卓麾下二十万西凉军名震天下,又有李郭汜张济牛辅等诸多大将,更重要的是,有李儒这个老狐狸为他谋划,所以要想除掉董卓,首先就得离间李儒与董卓之间关系,至少要让董卓在某些事情上不听从李儒的意见,所以,你还觉得简单吗?”

    “这”王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对王允抱拳说道:“叔父说的是,是小侄太想当然了,不过李肃的提议叔父就一点不动心吗?”

    王允略带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望着天上的月亮,想了想,往后堂走去。(。。)

第215章 连环计之始() 
王允来到后堂之时已是月上高空,他仔细思量李肃之言,灵光一现,似乎找到一个除掉董卓的办法。

    只是此计是否可行,还在于貂蝉,若是貂蝉不配合,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如何,他都要当面问问貂蝉。

    王允乃是汉室忠臣,如今皇帝被董卓控制,每每想到这些,就心中难安,到了牡丹亭旁,望见天上的明月,一如他对汉室的忠心,不由得仰天垂泪。

    就在此时,朦胧间他听到有人在哭泣,悄悄上前一看,正是他的义女貂蝉。貂蝉自幼进了王府,被歌姬悉心教导,能歌善舞,加上她长得国色天香,此时仰面垂泪,真叫人心中不忍。

    可越是这样,王允心中越觉得有些缺失,听了一会儿,迈步上前喝道:“贱人将有私情耶?”

    貂蝉没想到是王允当面,吓得赶紧跪在地上,啜泣地答道:“小女安敢有私?”

    看着她这张娇媚的面孔,王允又想到心中的计策,不知为何,竟然有一种畅快感,又问道:“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悲泣?”

    貂蝉解释道:“小女蒙义父从小收养,教授歌舞,优渥相待,即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这些日子见义父愁眉紧皱,坐立不安,心想必定为国事担忧,可小女身份低位,又不敢询问,故而在此哭泣,若是义父有用得着女儿的地方,万死不辞。”

    貂蝉说完,牡丹亭已经变得晦暗,原来是天上的月亮隐藏到了云层之中。

    王允听后,说道:“不曾想要救大汉天下,还需要你出力,你若是真有心,便随为父到书房商议。”

    “女儿安敢不从命?”

    貂蝉跟随王允来到书房,王允关上房门之后,让貂蝉坐在上首,王允纳头就拜。

    貂蝉吓得惊叫起来:“义父何至于此?”

    王允没有起身,而是悲戚地说道:“汝可怜这天下万千生灵乎?”

    貂蝉见王允泪如泉涌,心中不忍,回答道:“好叫义父得知,女儿适才已经说过,义父但有所命,女儿不敢不从。”

    王允见她说得真挚,知道她是真心想要为国出力,这才缓缓说道:“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今日李肃为你保媒,让为父心生一计,我观董卓吕布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吕布杀掉董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

    貂蝉万万没想到王允竟然打得是这个主意,不过想到自己自幼孤苦,又是被王允收养,此番大恩,难以报答,如今又是为国除贼,于公于私,她都不能推辞,只好答道:“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

    她自称妾,而不是女儿,已经在心中表明此番报了恩情,就算是与王允一刀两断了。

    王允似乎没注意到她称唿的改变,而是担忧地说道:“事若泄漏,我灭门矣。”

    貂蝉心中对王允这话十分鄙视,不过还是劝说道:“司徒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

    王允没想到如此轻松就说服了貂蝉,当即对她跪拜谢礼。

    第二天,王允招来李肃,让他为吕布保媒,李肃回去之后,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吕布,吕布对女人无碍,可耐不住李肃将貂蝉吹嘘得天上少有,地上全无,于是将信将疑地来到了王允府上。

    王允早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等吕布到来之后,送给了吕布,吕布只是看了一眼,并无反应。

    王允于是又摆酒设宴,款待吕布,邀请吕布上坐,吕布当即拒绝道:“吕布乃相府一将,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错敬?”

    王允恭维地说道:“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

    任何人对这种吹捧的话都很难免疫,更何况此话是从当朝司徒王允嘴里说出来的,吕布听后十分高兴,欣然落座。

    王允给吕布频频敬酒,席间恭维之言不断,吕布被他这马屁拍得很是受用。

    过了一会儿,王允斥退家仆,只留下几名侍妾给吕布倒酒,对着仆人说道:“去把貂蝉唤来。”

    没过多久,两个身穿青衣的侍女把貂蝉引了出来,吕布乍见之下,惊喜交加,情不自禁地喊道:“虞姬!”

    一声虞姬出口,吕布欺身上前,一把拉住貂蝉的手,焦急地说道:“虞姬,真的是你吗?你可知道,我有多么想你?”

    貂蝉见到吕布初见之下就对她动手动脚,心中更是认定此人是个好色之徒,只不过她也知道此人乃是连环计的关键,为了顾全大局,只好悲戚地哀求道:“将军,你弄疼我了。”

    貂蝉的声音把吕布拉回了现实,他看了看貂蝉,发现对方看她的眼神有些厌恶,随后又看了看王允,知道自己有些失态,赶紧放开貂蝉的手,说道:“司徒勿怪,布情急之下,认错了人,给司徒和貂蝉姑娘赔礼了。”

    “将军无需如此。”王允越发认定吕布是一个好色之徒。

    王允让貂蝉为吕布敬酒,吕布两只眼珠一直没离开过貂蝉的眼睛,他没想到,眼前的貂蝉竟然与他前世的虞姬长得如此相像,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可他也知道,虞姬已经不在了,如今有的是貂蝉,不是虞姬。

    貂蝉遵照王允的指示好,与吕布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吕布越看越觉得貂蝉和虞姬相像,心中十分高兴,一杯酒接着一杯酒和下肚。

    酒过三巡,天色已经暗下去了,王允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说道:“吾欲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

    吕布大喜,他正愁该怎么开口向王允讨要,不成想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当即说道:“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

    吕布一刻都不想等,当即就要把貂蝉带回府中,不料王允却是说出一番话阻止了他。(。。)

第216章 董卓纳貂蝉() 
吕布对貂蝉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带回府中,可王允又如何能够如他的愿呢,只听王允说道:“将军莫急,貂蝉乃是我的义女,许给将军为妾,虽不用八抬大轿明媒正娶,但也不能草草行事,等选取一个良辰吉日,老夫再把貂蝉送到将军府上,如何?”

    “这”吕布虽然心急,也知道这么做会唐突佳人,方才已经让佳人心生不快,他又不是急色之徒,所以点点头,答应了王允。

    王允又说道:“今日天色已晚,若老夫再留将军,唯恐引起太师的怀疑,将军不如且去吧。”

    “那布就去了。”吕布对王允再三拜谢,已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岳父一般。

    王允小瞧了吕布对貂蝉,或者说吕布对虞姬的感情,这也为他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天正好是大朝会,王允在朝堂上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他身边时,急忙说道:“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

    王允乃是当朝司徒,对董卓也颇为尊敬,这个面子不能不给,董卓当即答道:“司徒见招,即当趋赴。”

    王允得到董卓的回答,十分高兴,回到家中,水陆毕陈,在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

    第二天晌午,董卓来到,吕布果然不在身边,王允穿着朝服出迎,再拜起居。董卓下车后,左右持戟甲士百余人,簇拥入堂,分列两旁。王允于堂下再拜,董卓高居上座,赐王允坐于侧旁。

    王允恭维地说道:“太师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

    董卓听到这话,十分高兴,二人频频推杯换盏,王允态度十分恭敬,到了傍晚,董卓已经喝得微醺,王允把他请入后堂,看了一眼董卓身后的护卫,董卓斥退护卫,而后王允拜倒在地,说道:

    “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干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

    董卓听到这话,心里高兴,可嘴上却说道:“安敢望此!”

    王允继续说道:“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

    “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董卓见他说得诚挚,也不再掩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二人聊得投机,王允命人在堂中点上画烛,留下女使进酒供食。说道:“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

    董卓乃是好色之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