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化茧 >

第42章

三国之化茧-第42章

小说: 三国之化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你掌控大局。”两人眼睛越喝越亮,越喝越清醒。廖化详细跟关羽说了近段事件的战略战术,然后说道。

    关羽兴奋地点点头,却没有昏头问道:“那江陵这边呢?嗨,你瞧我都喝糊涂了,元俭把关,二哥很放心,来,吃点菜。”

    廖化却摇摇手笑道:“非也,非也。江陵这边我想让陆逊为督,不知二哥是否同意?”

    关羽奇怪道:“先前夷陵一把火,伯言表现惊艳,只是是不是太年轻了,你就这么放心?”

    廖化笑道:“周公瑾当年赤壁之战才三十多呢,况且陆逊经过这次掌控大局的实战成长极速,我看他用兵老辣谨慎,足以防备孙权,再说了合淝通道打开,孙权被动地从防御转为进攻,哪还有多的心思想荆州,有陆逊统军,再留下甘宁为大将,五万大军防守,哪有什么不放心的?”

    关羽感慨道:“元俭,说实在话,二哥不得不佩服你看人的本事啊,我私下偷偷看过伯言用兵练兵,有些方面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如他呢!嗯,就用他吧,这小子以后我估计会是我大汉的擎天之柱般的人物,多多培养没有坏处。唉,元俭,你那夹带里还藏着哪些好苗子啊?跟二哥说说,二哥可是眼馋的紧呐!”

    得,脑筋拐过弯的关羽怎么变成了这幅德行?都开始动自己的歪脑筋了,这还得了?

    廖化笑道:“哪有那么多好苗子,二哥,喝酒,喝酒。”

    关羽一瞪眼睛不干了,放下碗怒道:“喝,好你个廖元俭,跟你二哥打马虎眼,你以为你二哥不知道哇?好!二哥今天就跟你说道说道:远的不说,就说黄忠的儿子黄叙,这小子就是个打仗的好坯子,他那眼珠子一转就有好办法,你怎么说?还有邓当,这家伙阴险得很啊,保不准对手就会吃亏,你又如何说?黄林别看他是干文官的,他那御下的手段二哥可是看在眼里的,还有他那什么统计法,把对手分析的*不离十,不得了啊。还有邓艾。。。。。。”

    说道兴致上他还拨着手指一根根数,廖化被他数的冷汗直流。这可都是他的骨干,他这是要掏老底么?

    赶紧将他打住:“二哥,我的好二哥,你别数了,行了行了,把黄叙给你,给你行了吧?”

    关羽眯着丹凤眼,冷笑:“就这就想将二哥打发了?我还要邓艾这小子。。。”

    廖化都要向他讨饶了,大声叫屈道:“二哥,我不活了算了,你这都抽走了,我这边干什么?邓艾不行,这样吧,黄林,黄林给你总行了吧?再多了我可要翻脸了啊?”

    关羽一扯袖子:“好啊,来来来,我们比划比划。”

    “我跟你拼了!”廖化化劲迸发,死皮赖脸,撒泼打滚地和关羽在船头你来我往的过招。

    远处停着的船上周仓看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廖化不是军师么?说好的文官呢?说好的温文尔雅呢?还有居然和关二哥在船头那点小地方打得有声有色,不落下风?

    这画风不对啊?

    想上前又不敢上,两人可是交代了不准靠近的,周仓抓耳扰腮。

    还好两人打的时间不长,廖化这一岔总算将关羽的想法给摁下来了,长踹口气,赶紧说道:“二哥说正事,正事。往后二哥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傲气了,曹操一骄傲天下三分。您要是骄傲那可是万劫不复,蜀汉这棵小树苗太脆弱了。”

    关羽深深看了廖化一眼,意味深长,露出他标志性的一笑,道:“二哥自然醒得,倒是你,元俭,有如此多的英才在手,你是要干什么呀?”

    廖化瞪直了眼,这关羽就这么成了人精了?说好的“虎女焉能配犬子”的那个人哪去了?

    廖化被震的不行,怏怏道:“二哥,你不觉得现在我们这一代的老将领,老的老,退的退么?接下来掌大局过渡的这一代的也就文长,子龙,文向还有谁?再第三代的多些,您和三哥的两个儿子,黄叙算一个,马超的弟弟马岱算一个,陆逊算半个。后面呢?小弟我能不操心么?”

    关羽一想深以为然,是啊,该给下一代打好基础了,时间不等人啊,自己都开始要老了。都会想到当年,想到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了。

    不过廖化心下一想到还有那几个还是少年的小邓艾,小丁奉,小陆抗,小廖安还有他期待的小阿斗。心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接着他就看到了关羽眯缝着眼睛看着自己,唬得他吓了一跳。

    关羽眼神复杂地看了廖化半天,长叹一声,廖化莫名其妙的看着他,莫非他以为自己会。。。。。。

    得,还是跟他说清楚为好,别弄复杂了。

    廖化摇手笑道:“二哥,化你还不了解?化最喜欢做那后面操控的黑手,看着人们在政台上表演,多轻松,多自在,您看曹操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再看他那一副老态,看着就让人揪心。不同,不同。”

    这才是真实的廖化,典型地天秤座性格,自恋,平易近人,体贴沉着,浪漫的恋爱高手,咳咳,嗯。

    喜欢享受,有些中庸,却喜欢在危险而极端的环境中安全航行,喜欢掌权,在还没采取行动之前常显得满不在乎,可是一旦打定主意,则勇往直前,坚毅不拔,故而多半都能得到他所想要的。

    代表人物,艾森豪威尔,忽必烈,朱容基,圆圆。咳咳,额,咳咳。

    扯远了。

    也是天意,关羽这一把年纪,却刚好能听懂廖化的心声。本想怒斥他没出息,但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呵呵笑了起来。

    “额,二哥,聊点别的吧,比如南阳。嗯,南阳盆地好啊。”

第十七章 刘备称王() 
时刻惦记着南阳动向的曹操不敢随意出全力攻打汉中,汉中争夺战虽然打的热闹,可是双方都有些克制,最后曹操撤军时仍剩十七万人马,损失不是很大。

    相反这次攻打汉中曹操从汉中弄来了十万百姓迁到了关中,刘备这方却元气损耗不少,汉中二十几万百姓被迁走一半。

    要不是措施及时,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下汉中将百姓全部掳走,刘备得到了汉中也只是一块飞地,一块与曹操相邻的无人区了。

    后勤总督诸葛亮盘点得失时大松了口气,还好这仗打的不亏。

    接着刘备召集重臣商议接下来的战略动向。

    “诸位,元俭在荆州已经集结待命;云长大军云集襄阳,马上即将开往宛城待命;

    汉中我们已经拿下阳平关,曹操退军时将栈道摧毁,汉中百废待兴,下一步我们该如何按照既定战略配合荆州战事?今日还请诸卿商议出对策。”

    刘备此时还没有进位汉中王,仍是戴着长冠,就是发顶上有一个长竹片朝天的那种。也称“竹皮冠”,刘邦未称帝前戴的就是这种。所以也叫“刘氏冠”。

    大业初成,此时刘备虽然年纪很大没有那种踌躇满志地豪志冲天的气象,也是红光满面,亲近臣下的礼贤之像。

    庞统想了想笑道:“主公基业已成,正是修养生息之时,不可轻动,此时应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先登基称帝,制定法理,稳固人心。

    则事无不成,战无不胜也。”

    刘备摇摇手反对道:“唉!不可,不可!国无二帝,献帝仍在,备怎可僭越?荆州正值多事之秋,备哪有这心思,军师还是谈谈荆州战事吧。”

    庞统仿佛早有所料,笑对道:“荆州修养多年,兵精粮足,重将云集,主公不必太过忧虑。

    相反,益州初定,仍有许多陈规陋习,民心不顺之处,主公名正言顺,涤淘旧习,振奋士气,不久后即可挥师中原,不可急于一时。”

    庞统说的十分文雅,实际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荆州为今天准备多年,不急这会,反倒益州这边大伙等着您封官许爵分大饼呢。为了巩固安定众人心思,这才是现下最重要的事情。

    法正徐庶等人精可不是吃素的,马上跟着起哄,武将这边也闹腾起来。

    刘备就是不干,诸葛亮站出来摇了摇羽扇,建议退一步可称汉中王。

    到这里,刘备没有办法了,只好缓缓点头。

    就这样公元219年,历史改变,刘备自封汉中王。

    至于为什么不向献帝上表?呵呵,曹操会承认吗?上表还弄巧成拙,被曹操恶心一下,倒不如光明正大地求个名正言顺,以正其系汉室正统之后,兴复汉室地正统地位。反正又不是做给汉献帝看的不是?

    接着就是轰轰烈烈地大封群臣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的人欣喜不已,没有得到的刘备单独谈心,有争议地刘备当众支持或说明。重要职位下面的职位有不满意地就交给诸葛亮做工作了。

    刘备开府仪同三司,刘禅当然就是世子了。

    诸葛亮封丞相兼益州牧,统领百官。

    许靖封太傅,刘禅老师。辅佐刘备礼仪。

    庞统封太尉。主要是督各地州郡主官,同时有任命主要领导二把手的人事部长的意思,分三分之一丞相的权力。

    廖化封大司马兼行军长史兼荆州牧。主要辅佐刘备,什么事他都可以过问。地位和诸葛亮相同。同样分三分之一丞相的权力。

    徐庶为长史,也就是秘书长职务。

    法正为尚书令兼护军将军。有参谋总长的意思。

    其他文官暂时就不提了。

    武将方面。

    大将军刘备自己兼领了。

    前后左右将军分别为关羽(荆州大都督)、黄忠、马超、张飞。都有假节,意思是可以独自开军府领军。兼领的像什么凉州牧什么的暂时就不提了,总是遥领没有实际管辖。

    东南西北四镇将军分别为赵云、甘宁(兼江夏都督)、文聘(襄阳都督)、魏延(汉中都督)。

    此外还有镇远将军陆逊,镇边将军徐盛。

    四征将军分别为黄叙、张翼、庞德、黄权。

    其他比较重要的将军虽然地位不显但位置很关键,比如长沙太守兼都督习温。吴懿、吴班,刘备的大小舅子,一个讨逆将军一个随军中郎将。永安都督李严。交州军师中郎将邓当,裨将军梓潼太守霍峻。辅佐吴懿地安汉将军王平。剑阁守将荡寇将军张嶷。

    随军廖化的讨寇将军丁奉,偏将军邓艾,随军中郎将陈到等等。

    随军关羽的平寇将军周仓,裨将军关平,佐军黄林等等。

    随军马超的马岱,句扶等等。

    辅佐赵云的参军中郎将宗预。

    刘备刚刚看中准备培养的青年将领赖恭、冯习、张南、傅彤等等。

    此外蜀汉的编外的也有不少英才没有封赏。

    比如还没有长成出师的关兴、张苞等等。再比如正在湘潭学院里正在学习的桓范等等。。。。。。

    前年曹操就已经称魏王,加封九锡,加王冕十二旒,那气派已经俨然就是皇帝的作风了。

    什么?不懂什么是十二旒?看过秦始皇画像没有?秦始皇那平平地冠帽上垂下的珠子就是旒,他老人家垂下的就是十二排珠子,也就是十二旒。

    且不提曹操当时是如何威风,刘备这才到哪里。

    此时曹操正还军于长安屯集修养,听到刘备称王的消息曹操不怎么关心,这已经是明摆着的迟早的事,他心里早有准备。他重点关注的是荆州的动向。

    当曹操在益州的探子,将打听到的刘备的主要官员列表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读后倒吸一口凉气。

    人才济济是一方面,令他寝食难安地是打败曹仁抢占宛城让中原震动地陆逊仅仅排在蜀汉二线将领之列。

    一直让他惦记着的廖化担当了蜀汉大司马,然而据探报此时他现正在荆州集结大军。他要干什么?!

    他从未有过地慌乱地吼叫着要侍从将地图拿来,同时命刘晔司马懿贾诩等重臣速速来见。

    ;

第十八章 司马懿() 
鼎是权力的象征,这种东西大多数都只有三只脚,而在一个平面上,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天下九州这个版图平面上,三国鼎立,这个平衡也是很难打破。

    可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人翻开这段历史的时候,潜意识里很多人觉得孙权这人不是那么重要。

    为什么都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三分之一”呢?

    也许这也是孙权的高明之处吧,自219年起,孙权在曹魏面前就开始装孙子,以曹魏小弟而自居,而且这一装就是十年,十年后他是最后一个称帝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孙权,刘氏政权才得以支撑这么多年。

    这不是夸张,是事实,尽管诸葛亮的表现极为惊艳。在维持这个平衡下的同时,孙权还能夺取荆州。

    到了后期,曹魏还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应对孙权的进攻。孙权死后吴国政权混乱,就这样曹魏一下都灭不了吴国。

    要不是司马昭痛定思痛决定先灭蜀最后灭吴,后面邓艾表现惊艳,三国还得维持多年。

    公正地说,没有多少人可以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可以比孙权做的更好了。

    曹魏一方,曹操也是极为老辣的,他挖了两个坑将孙刘两家困在了前线,多年不能寸进。

    两家到死都没有越过雷池一步。

    这两个坑一个是合淝,一个是南阳樊城。

    这也是曹操留给北方政权的后辈最大的宝贵财富,北方因此外部安定,可以任他们窝里乱斗,这两个地方反倒成了他们刷政绩地经验池。

    荆州归吴后,司马懿应对诸葛亮,顺势在凉州又开了一个刷经验的经验池,直接将自己刷到了满级,成为了大boss。

    但是现在陆逊一把火将曹操的谋划烧得一干二净,自听说陆逊占了宛城后,曹操就已经感觉到了深深的恐惧和寒意,他知道当他离世的那一刻开始,恐怕就是曹魏危急存亡的时候了。

    而现在廖化这个可怕的对手已经逼近,近在眼前。

    “荆州廖化大军正在云集,诸卿谁愿当之?”曹操老迈无力地看着众臣。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请战。营内鸦雀无声。

    “怎么都哑巴了?”曹操恶狠狠地盯着营内诸将。

    还是没人主动站出来挑大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