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化茧 >

第29章

三国之化茧-第29章

小说: 三国之化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见曹操对他更加重视,却说道:“曹公统一天下乃大势所趋,统也该功成身退了,望曹公善待百姓。”

    曹操敬肃,再三挽留,庞统推辞而去。

    。。。。。。

    “士元,此行可有收获?”周瑜一看到庞统就拉着他问道。

    “一切顺利,大都督可进行下一步了。”庞统笑道。

    周瑜大喜,将刚入帐下的这位凤雏先生升为功曹,这是他能封的最高的官了。准备战后就推荐庞统到主公孙权身边。

    庞统笑着点点头,于是留在周瑜帐下听令。

    这天,诸葛亮从自己的船上走下来,探访庞统。

    “士元,近来可好?”诸葛亮笑着问道。

    “孔明看到我哪里不好啦?哈哈。”庞统笑道。

    “嗯,士元气色颇佳想必是干了了不得的事啊!亮在这恭喜了。”诸葛亮笑着行礼。

    庞统哈哈一笑将他扶住摇了摇头:“统哪有孔明自在,不提也罢。倒是今日孔明怎么有闲情来看我这个老朋友啊?”

    “亮也是闲来无事听闻士元来了,就来叨扰叨扰。只是亮心中有一事不明。”诸葛亮笑道。

    “哦?说来听听。”庞统笑道。

    “为何士元会选中孙氏呢?难道士元觉得亮还容不士元么?你又不是不知晓亮岂是那种小人?”诸葛亮笑着责怪道。

    庞统叹了口气:“统亦想看看刘使君,然孙权也不能错过不是。孔明正在建功立业,统再坐在家中哪还坐得下?”

    诸葛亮哈哈大笑:“士元欺我,莫不是士元心里仍在怪习家旧事?都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庞统笑道:“孔明你这脑袋里总喜欢把事情想复杂。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我弟庞林没有那个缘分被元俭捷足先登,我这个做兄长的难不成还揍那家伙不成?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亦是此理,元俭亦乃心胸开阔之人,他宁愿自己隐居只为还刘景升之情,只是他这情恐怕是一辈子都还不清喽。”

    庞统对廖化很感兴趣:“我从未接触过此人,他那时到鹿门山庄时我出门游历去了,已错过,甚是可惜。孔明能否为我详细说说。”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此人就是个滑头,像个商人倒是真的。同时又有些诚实和担当,当初他承诺刘景升会护其家小,而后在荆州易手时还将与主公有仇的蔡氏和二公子救了回来。做过的事就是做过,问心无愧。

    他胸襟广阔,深谋远虑。在这方面亮不如也。其过人之处也特别明显,对战场和时局有很深的造诣,指挥战术很是灵活。

    其文才超绝,曾作《千字文》,《三字经》以启蒙,整理百家姓。作《满江红》以明志,写《沁园春·长沙》踌躇之志溢于言表。真期待他还有什么其他的诗词出现啊!亮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多矣!”

    庞统就叫诸葛亮将廖化的诗词诵读,两人评赏后是爱不释手,心中感佩不已。

    和庞统的愉快交谈后,诸葛亮知道,这小家子气的江东的容不下这条蛟龙的,庞统迟早会来到刘备帐下,于是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其实庞统本身就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从他来到周瑜军营中的表现就看的出来,他时常夸奖各位将领,甚至有些过头。

    有天周瑜就问他:“士元先生,瑜说的也许有些过了,请不要在意。你夸过的这些人是否有些太过了,有些不符实际啊,这是为何?”

    庞统笑着答道:“今天下丧乱,正义之道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而达到助长正气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否则善人就会越来越少。十个人中间要是有一半听后,有志向的人可以勉励自己,此事就完成了一半,这样不好吗?”

    周瑜服气地点了点头。

    。。。。。。

    “伯言,你还在生我的气吗?”这天廖化到湘潭游玩时到陆逊的家里拜访。

    一直没给过他好脸色的陆逊勉强将他让进门,茶水还是上上,但低头把玩着茶盅,仿佛里面有朵花。

    “伯言,这话不是夸你,是我的真心话,那年我遍寻江南,将有点特别的人都看了看,包括孙权。我发现整个江南现在人才涌现,风气向上。然而三十年后,恐怕除了你和丁奉无人能够撑起江东之业。

    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以我看来除了你,无人可继矣,在这种情况下,我之苦心,想伯言不难明白!”廖化诚恳道。

    陆逊看了他半天:“逊有那么好?”

    廖化笑道:“鲁肃虽然看似愚钝,然则其实乃实干之才也,相信经过赤壁一战后,见过许多英杰之后,其成长之速,恐怕是江东最快的一个。

    再来看吕蒙,其乃孙权身边一少年勇猛小将,我本没在意,一莽夫而已,然最近听说孙权规劝他要多读书,吕蒙觉得事情太多,没时间读书。孙权说难道你比我还忙吗?我每天都有时间读书,你怎么没有呢?吕蒙这才开始发生改变,相信多年后,此子不可小觑,一个在战场上滚爬多年的经验丰富之将还能读书吸收各种菁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陆逊听的津津有味,见他不说了就问道:“逊乃一纸上谈兵的书生,怎么和他们相提并论呢?”

    廖化笑道:“这世上有种人叫做天才,还记得那年我和你探讨军事之道吗?”

    陆逊点点头,那时他是最快乐的一天,碰到了廖化这个能跟上自己思路甚至有超越的人,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痛痛快快的聊出来的人,这个世上估计不多。

    “伯言还未从过军还不知道,我们那天聊的内容,是只有指挥征战一生的老将都不一定能够领悟透彻的东西,那需要天赋。而你已经走上了大道,加上多加实践,你还能说你比不上他们吗?

    以你之才,可与周瑜比肩,那天我分出的谋士的境界是想点醒你,更上一层的境界,因为你已经摸到那个境界的层次了。”廖化赞叹道。

    陆逊此时还是刚过二十,现代大学还未毕业的粉嫩青年,如何能顶住这轮番的捧起。

    心中觉得廖化真是自己的知己,心中对他也不是那么厌恶了。

    廖化趁热打铁:“所以我想将你推荐给主公,让你统管荆州情况最复杂的一县军政,一展所长,你愿意吗?”

    陆逊脑袋一热正准备一口答应,忽然冷静了下来。

    他看到了廖化正在搓他的食指第二关节。

    陆逊哼了一声:“逊是被你捉来的,你想怎么样逊还能说什么呢?想必你此刻心里很是兴奋吧,操纵掌控他人难道对你就那么有快感?真是恶心。”

第九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廖化看着自己的手,哑然失笑。【 】

    “伯言,你心中颇不服气啊!”廖化笑道。

    陆逊冷笑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廖化没有说什么,走出门将门外玩耍的可可抱在身上。

    陆逊以为说中了廖化心中所想,默默跟着他走出房门。

    他准备像往常一样送客。

    “伯言,你看。”廖化一手兜着可可一手指着可可正在玩耍捉到的蝴蝶。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人亦如此,上天将每个人分职其中,人生于世间就有其职,各有命数,此乃道也。

    那年汝南干旱,食草之动物如鹿,兔没有吃食;饿死不少,即使活下来的也饥瘦不堪。

    以它们为食的食肉动物包括我们人很难吃到肉食了。肉食动物也饿死不少。

    人也饿死不少。

    看似残酷实乃天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

    陆逊皱着眉头,虽然廖化说的很有道理,悟到了很多东西,但人怎么能跟动物比呢?

    人要是太强大太残忍大家就不会容忍他的存在,是会消灭他的,所以人才有了道德约束,动物哪有道德?

    廖化是在说各有各的命,要我认命吗?哼,想得倒美!

    “然而天道是会给万事万物留一线生机的,有的食肉动物经过上万年的进化学会了吃草类植物成为了杂食动物。

    有的食草动物学会了吃肉。

    还有这小小的蝴蝶,从在地上爬的小虫蜕变为天上飞舞的精灵。

    它们都是经过长久甚至残酷的历经生死的考验,才有今天现在的样子。大自然真可谓多姿多彩,天道之复杂可谓无穷无尽,包容万千啊。”廖化望着远方轻吟。

    陆逊听得如痴如醉,他是读过《易经》的,很多不明不白的地方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通透。

    “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都是会变的,我亦不比你强什么,当有一天你的能力就像这蝴蝶振翅飞舞的时候,你自然就拜托了现在的心境,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飞舞吧,伯言!”廖化期待地看着陆逊。

    陆逊低头想了良久,忽而双手轻抬,合拢,下拜。

    。。。。。。

    黄盖此时已是五十四岁老将,再过些年就要退休了,体能已经开始急剧下降。

    儿孙还没有成才,要给他们多多打算才行。

    出身平民于江湖自受孙坚赏识共谋大事以来,打了这么多年仗,黄盖不愿意再像一个匹夫一样的活着了。

    为了江山的稳定。

    为了子孙的荣华。

    索性做一回智将吧!

    “大都督,曹军彼重我寡,今又连船,势不能敌,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黄盖忽然来到周瑜帐中说道。

    周瑜惊讶的问道:“谁教公献此计的?”

    黄盖笑道:“大都督休疑,是我自己的意思,非他人所教也。”

    周瑜上下打量了他一下,点了点头:“我正欲如此,刚才帐中诸将都在,我故意留下蔡中蔡和二人,以通消息。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啊!”

    黄盖笑道:“盖愿行此计。”

    周瑜说道:“不受些苦,曹操怎能相信?”

    黄盖看着他说道:“某世受孙氏厚恩,虽肝脑涂地,也无怨悔。”

    周瑜站起身行礼拜谢:“君若肯行此苦肉计,则江东之万幸也!”

    黄盖认真说道:“某死亦无怨。”

    第二天,周瑜升帐议事。

    “曹操百万大军,联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也,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周瑜下令道。

    话还没说完,黄盖的出来笑着说道:“莫说三个月,便是三十个月也不济事!要是这个月破得了,就破,破不了就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降曹吧!”

    周瑜勃然变色,站起身来叫道:“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

    喝左右将黄盖斩讫报来。黄盖也发怒了:“吾自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那有你来?”

    周瑜大怒,喝令快点斩了。

    蒋钦进前替黄盖说好话:“公覆乃东吴旧臣,望宽恕之。”

    周瑜恼怒地喝道:“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狂吼左右将他乱棒打出。

    众官都跪着给黄盖求情。

    周瑜怒不肯平息。

    众官苦苦求情。

    周瑜最后说道:“若不看众官面皮,决须斩首!今且免死!”

    然后命令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众官又求情免些。

    周瑜推翻案桌,叱退众官,喝叫行杖。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

    众官又复苦苦求免。

    周瑜跳起来指着黄盖说道:“汝敢小觑我!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两罪并罚!”恨声不绝的回到帐中。

    众官扶起黄盖,发现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扶回本寨,昏绝几次。来看望的人,无不下泪。

    鲁肃也前往看问,回来后到诸葛亮船中,责怪诸葛亮。

    “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范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欺我。”

    鲁肃稀了奇:“肃与先生渡江以来,未尝一事相欺。今何出此言?”

    诸葛亮说:“子敬岂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黄公覆,乃其计,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何要我劝他?”见鲁肃顿悟,又嘱咐他:“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知其事。子敬见公瑾时,切勿言亮先知其事,只说亮也埋怨都督便了。”

    鲁肃告辞后入帐见周瑜。

    鲁肃问道:“今日何故痛责黄公覆?”

    周瑜反问:“诸将怨否?”

    鲁肃说:“多有心中不安者。”

    周瑜问:“孔明之意若何?”

    鲁肃说:“他也埋怨都督忒情薄。”

    周瑜笑了:“现在必须瞒过他啊。”

    鲁肃疑惑的眨了眨眼睛。

    周瑜说道:“今日痛打黄盖,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

    鲁肃无奈地缓缓点点头。

    这两个家伙你斗我,我斗你。自己夹在中间真不好说什么了,日子难熬哇。

    蔡中蔡和就将周瑜军中白天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上去。

    曹操以为自己乱周瑜军心,拉拢愿意投降的将领的谋略开始奏效了,欣喜不已。

    就派联络的人递信过去要他们开始拉拢黄盖。

    两人就跑到黄盖的军帐中看他,几个人在里面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了。

    曹操收到信就以为黄盖有了心思,等他来降。

    在周瑜的脑海中,就差最后一块拼图了。

    然而当他忽然看到向北飘扬的旗帜的时候。

    再看到军中各个将领像个草包一样的杵在那的时候。

    周瑜是气急不已,一口血闷在肚子里一口喷了出来。

    众人莫名其妙,震惊过后慌乱不已。

    周瑜无奈躲进帐篷疗养,见这么多天还是无人说话,心中气急,这病怕是好不了。

    最后还是诸葛亮一笑,帮他把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观察了几天算了个日子,心里有数后通过鲁肃告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