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化茧 >

第21章

三国之化茧-第21章

小说: 三国之化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你跑,嗯?还游历!说说看,你游历了些什么呀?”刘表问道。

    廖化嘿嘿笑了两句后正而八经的说道:“这次游历化收获甚多,江东孙权刚刚掌位,就拉拢周瑜张昭获得鼎力支持,时常和他母亲四处走动拉关系,他自己拉也来了一批俊杰,如徐州鲁肃,琅琊诸葛瑾,江东顾家的顾雍等人,这些俊才名扬扬州,孙权的威望渐渐树立,不纳质于曹操后,江东人心渐稳,一派生机勃勃之象,而且周瑜屯兵鄱阳湖,江东方面不能不加强防御啊!”

    瞧,我还是做了些事的,你就别凹糟我了。

    哪知道刘表半天没吭声,坐在那好长一段时间后,长叹了一口气,表情复杂的看着廖化。

    廖化对这位有些文青的中老年人更加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刘表貌似有些意兴阑珊的意味,挥了挥手,跟廖化说了一句:“仲业我准备将他调回襄阳,江陵就交给你吧,你要敢再跑,就不要再回来了。”

    刘琦大惊失色,这廖化貌似不到十八岁吧?任江陵高官?这是什么情况?父亲这是糊涂了么?

    廖化赶紧退一步伏在地上:“景公这是为何?化刚成年未久,就坐上高位,怎叫荆州众人信服?这不是重用化这是捧杀化也,还请收回成命!化誓死不从。”

    刘表盯着廖化看了半天,然后说道:“我老啦!但还不糊涂!你说过你要守护我,你的意思我不明白吗?!我这不是成全你吗?这些年你和刘玄德过从甚密,你要干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不怕我砍了你?”

    廖化想了一会,冷静而坦诚地看向刘表直声说道:“化之心,天地可鉴,景公亦知道,化从未参与过任何谋夺荆州的事情,亦未从后谋划什么?

    景公,然时值今日,曹贼倘若挥军南下,您刎心自问,倘若拼死以战,能挡其兵锋吗?您靠什么挡住他?靠您手下唯一的大将文聘?靠荆州世家?靠和您有杀父之仇的孙权伸手相帮吗?

    靠不住!所以为子孙计,您还是向其投降吧?”却见刘表不动声色,旁边的刘琦倒是勃然变色。

    廖化继续重言道:“不错,时至今日,化也不怕告诉您,自汝南归家不久,化就认玄德公为主公,南迁豫州百姓于不毛之地亦是为其留下最后一丝元气。”

    刘表还没什么反应,刘琦却忍不住跳脚大骂起来:“好你这狗贼,枉我荆州收留于你,竟是如此狼心狗肺之徒!”

    廖化冷笑着看着刘琦:“当初百姓南逃,你怎么不拦他们于南阳?让他们自生自灭?化亦是其中一员啊。

    而后,收进来也罢,荆州世家再好心点赏口饭我们吃,做个佃户。那么其他人呢?你们如何安置?靠那仓库里的几十万担粮草,你们舍得吗?好,就算舍得,这几十万担粮草都给了我们,你们不担心军无粮用而哗变?你们不怕百姓对荆州造成冲击?我可以明说,百姓们进来后,不知会饿死多少,又有几人会管其死活?

    然而最后,景公分担粮草,于路未死一人,怒斥张允不顾百姓于江夏,化打心眼里感激。为报景公之恩,化鞠躬尽瘁不给荆州造成任何负担,安心生产,不生匪患,还能纳粮于上,增强荆州实力。”

    廖化看着刘琦斜着身对刘表拱了拱手。

    而后认真接着看着刘琦道:“大公子说的不错,化确是一条狗,一条向天争命的狗。你待如何?”

    “你!”刘琦气得满脸通红指着他,可惜无话可说。

    廖化不屑再看他,而是认真看着刘表。

    刘表却一直表情平静,他在思考,廖化一直未认自己为主,今天本来是想逼他做出选择,他知道一直以来廖化确实对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初他就是用现实的事实来清晰地摆在自己面前,让自己选择。

    自己当时包括现在也为破格录用他而高兴,对此子之才甚是喜爱,上次以为当众的一番临急受命破格用人地表演能将他轩住,不想他自己辞职逃脱了,本想这次回来一定要将他绑住,不想其果烈至此。

    唉,可惜不是自己的了,导致现在不得不承认的是湘潭也不是自己的了。自己无话可说,已成定局的事不承认也不行了。廖化确实从未背叛过自己,损害过自己。但是。。。。。。

    “你说为子孙计,要我向曹操投降。为何你和你的玄德公不降?还拼死为玄德公留下元气?”刘表奇怪地问道。

    “玄德公乃帝室之胄,安肯降曹?况且要降早降了。我们都是向天争命的狗,您就不要和狗一般见识了。”廖化笑道。

    “你!”刘表脸都绿了,猛地起身怒指向廖化。刘琦赶紧上前将他扶住,怒瞪向廖化。

    好你个廖化,刘玄德是汉室宗亲,我刘表就不是了吗?我要降曹那不是连狗都不如了?

    刘表恨恨地一甩衣袖,打开刘琦扶住的手,往后堂而去。刘琦恨恨地挖了眼廖化追向后堂。

    廖化搓了搓食指,却仍然端坐于堂上,旁边的侍从吓地跟筛糠似的,跪在地上哭丧着脸看着他。

第二十八章 告一段落() 
其实廖化来到襄阳时,特意打听了一下,蔡氏夫人昨日为刘琮娶亲已到蔡瑁家去商量去了,过两日才回来。

    不然今日也不会这么早摊牌,将事情摆在明面上。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快点把事情敲定,就由不得蔡家插嘴了。

    所以事情进行到这一步还必须得留下来,走了就失去最好的机会,反而在刘表态度不明的情况下,让蔡家知道这事,事情就闹坏了。

    现在他在等,等刘表冷静下来。

    其实这也是现代商业谈判经常用的一种手段,激怒对方,然后让对方进入自己的框架。

    刘表要是不怒,廖化会有另一番说法,刘表怒了,就是现在的情形了。总之,目的是不能让刘表产生投降的想法,更不能随意受荆州世家摆布,刘表这里不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明白,他的儿子们也不能。

    最不济也要保持现状,给时间和机会让刘琦成长,不能和历史上一样,完全让荆州蔡家蒯家把持荆襄政权。

    他在激刘表的同时也在激刘琦。

    我从来就没有说认刘表为主公,就没有背叛一说,感激是一码事,但更重要的是刘表将来该怎么办。

    堂后刘表父子也在进行一番对话。

    刘琦将刘表扶坐好,然后愤愤不平的说道:“这廖化也真是,父亲赏识他给他官职,这不就等于是您的臣子吗?得我们相助至今日还如此嚣张,父亲您说他这是什么意思?真不是个东西。”

    刘表叹了口气详细地为刘琦说了事情前后经过。

    “此子当时和我有一过番长谈,当时他将我们荆州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一一摆明,然后他说北方大军南下,会保护我,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那时候大臣们都劝我向曹操献质,经过韩嵩的事后,我就知道大臣们能够降曹,而我降不得了。

    大臣们降曹换个主公而已,我要是降曹,我们一家性命估计都不保,毕竟我们是汉室宗亲。

    若一介汉家平民也就算了,可要是轮到我们,曹操就会顾忌我们的影响力,下场就难说了。

    元俭直接将这些讲明了,然后说会保护我而不是保荆州,这就是说,他会尽全力保护我们一家的命而不会向我效忠,他说的含糊但我却听的明白。

    恰好在当时难民南迁到南阳面临选择的情况,估计也是他照成的这一切,我倒想看看他怎么这么大口气说要保护我,他怎么加强我们荆州的力量,于是就给了他一个官职,加以观察,没想到,此子竟然在南境打下这么大的一个场面,我想动他都不行了,我要动他,会大失民心,荆州会动荡不安的。

    当南境局面安稳下来后,正当我不知道怎么对待他时,廖化就向我辞职,我当时就了解了他的真心,不认我为主但感激我的收留之恩。

    我就逼他还以威胁他创下的局面来威胁他,没想道他说这些民众本来就是我的,他又不贪恋权位,留下来干什么?然后一走了之。

    我当时很是生气又无可奈何,很早以前蔡瑁向我汇报他和刘备眉来眼去,我心里是有气的,今日我就是准备逼他表态。

    没想到他早已投效刘备。

    所以他不是我的臣子,我为何要为他所谓的‘背叛’而愤怒呢?只是感到可惜而已。

    现在你明白了吧?”刘表无奈地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心中很是颓唐,要是这个儿子能成器些,荆州这大把的人才岂会观望而不投效?

    还有这个廖化!自己活着,他还能给自己一些薄面,自己死了,荆州就完了。刘表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心里很是无力。

    这几年一想到这些,他心中就无比痛苦,五十岁人看起来都六十多了。

    刘琦当即感到愧疚了,原来刘表和廖化之间还有这么多事。看来是自己错怪他了,可是这家伙说的当真是气人,什么不和狗一般见识?哼!

    “父亲,反正我就觉得这廖化不是东西,还辱骂我们连狗都不如呢?”刘琦恼怒道。

    刘表瞪着他看了半天,看着他这副样子。一下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心里是又气又恨。狠狠地掴了他一巴掌。

    “你这蠢材!他这是在故意激我呢!不要我投降曹操呢!这你都看不出来?”

    刘表这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刘琦捂着嘴巴还嘟咙:“那您不是还生气地跑后厅来了。”

    刘表真是气得的是九天生佛,七窍生烟:“难道我还要当即表态?说先生您说的对,我这就改,全力抗曹?你这蠢货?就你打的赢曹操吗?再被他羞辱一顿吗?”

    刘琦这才明白自己说了蠢话,赶紧上前赔不是,还帮刘表顺气。

    刘表很是苍老的吐了口气,好一会才缓过来。

    呼吸了两口气闭上眼后,过了一会,突然他睁开眼睛说道:“不好!他这是有主意来应对我们荆州此刻的局面呢?故意不说然后激我。

    都被你气糊涂了,快,快更衣,你这败家子还杵着干什么?快去找他啊,把他拦住,别让他走了!”

    刘琦赶紧点头称是,往前堂跑去,然后就看到廖化在那悠然自得地喝茶呢。此刻就是再蠢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刘琦羞愧难当,赶紧上前赔罪。又是鞠躬又是作揖的。

    廖化赶紧将他扶好:“大公子这是何故?化之前也多有冒犯,还请不要见怪啊!”

    说完他还向刘琦行了一礼。

    刘琦很不好意思。赶紧拉着他说不妨不妨,一个劲地热情地和廖化说话,然后说父亲正在更衣,马上就来,先生在此稍等片刻。

    廖化笑着道不妨。

    聊了两句后,廖化就问道:“大公子今年几何呀?”

    刘琦看着比自己小了一轮的廖化不好意思地答道:“琦今年二十有八了,先生为何如此相问?”

    廖化笑着答道:“想必大公子已经成亲了,化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呵呵。”

    刘琦笑道:“哪里哪里,先生高才!琦育有一子,才八岁多点,不堪顽劣,正想请拜先生为师呢!”

    廖化心想,怎么都喜欢赶着让自己的儿子拜自己为师啊?奇了怪了。难道《千字文》的影响这么大?自己都成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了?赶紧推辞:“化刚成年,哪敢称师?还是不要了,对了,大公子以后有何打算?”

    看来刘琦还不傻,还知道拉关系。

    见廖化推辞,也不好强拉,就顺势行礼答道:“琦现在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原来还好,父亲很是宠爱,自父亲娶了蔡夫人后,宠爱二弟,现在怕是恶了父亲,还请先生教我!”

    廖化想,你家的事,我一外人怎么能随意参和,更何况现在这么敏感的时候,但是现在又必须要扶持他,该怎么办呢?

    廖化站起来打了两个哈哈,然后坐下不说话了,默默地想着问题。

    见廖化不做声了,刘琦很是着急但也不好强逼,算是体会到父亲当时对他的无奈了。

    只好不做声地陪着喝茶。

    约莫半个小时后,刘表换了身衣服出来了,人也精神了许多,想来此刻他已调整好了情绪和心理应对方式。

    刘表做在主位上,屏退左右,然后派亲信在门外不远处警戒。

    廖化重新见礼,对于刚才的无礼请其表示谅解。刘表表示不再意。

    然后又聊了半天,这刘表做事就是这个样子,文人样弯七绕八的。廖化一点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还和他讨论起了荆州习家池的园林风景。

    然后顺势聊起了荆州的几大世家,廖化将荆州世家分析得相当透彻,总的来说就是掌权派和舆论派还有学术派。这些世家就荆州局势还隐隐分出了亲曹派,忠臣派和中立隐士派。

    反正就是一部分急于想当曹操的狗腿的一帮人,代表就是蔡家和蒯家。

    曹操要是能一统天下顺势投靠也不无不可,要是荆州政局发生变化,当政者掌权后也能积极支持的一帮人,习马庞三家就是代表。

    然后就是荆州不甘于现状,但也无力改变什么只好隐于民间的一帮人,代表就是林黄两家。

    刘表惊奇于廖化的思维之开阔和缜密,眼光之犀利。每次见到他就会对他的看法上升一个层次,在心态上,其实他已经正式将他看成了和自己一个水平或更高水平的政客。

    至少刘表听了这些话,对荆州的政局有了更清晰地脉络。

    然后刘表就问廖化,倘若曹操大军来攻,荆州该怎么应对。

    廖化就说道:“南船北马,曹操大军前来必不服水土,不善水战,可加强水军,同时联合我主刘豫州和江东孙氏。”

    刘表皱着眉头半天不出声然后疑惑地问道:“可江东于我有杀父之仇,怎能与之联合?况且刚才元俭先生不也说江东靠不住吗?”

    廖化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倘若曹操大军南下,荆州与江东唇亡齿寒,荆州灭亡下一个就是江东,江东独立难支岂不着急?届时只需要释放一个善意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