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附身做皇帝 >

第45章

附身做皇帝-第45章

小说: 附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斥候闻声不作犹豫,把庐陵城,三江城战况,全盘道给韩道畅。

    随着斥候陆续汇报,韩道畅面孔渐变苍白,眼眸生怒含惧,一股刺骨的寒意袭遍全身。

    “季玄陵?”

    “季玄陵竟然没有率军杀去丰阳郡,反瞒天过海奔袭庐陵,卷走袁赐积攒多年的钱粮,今率军数万秦军悄无声息潜入白水郡,败景鸿炀后,岂不是说,秦军将驰援峄城吗?”

    “这贼子,狡诈如斯,还真让本将刮目相看!”了解自身处境后,韩道畅眸光惊惧紧张,拍案怒骂,对季玄陵佩服又怨恨。

    景鸿炀退军,袁赐兵败,他率军在此丧失粮草来源,今秦军逼进,将面临两路秦军的兵锋。

    夺峄城,北上伐秦,直取咸阳的计划骤然搁浅。

    “将军,大将军撤兵前,特令将军领兵撤出白水郡,返回越江城再做打算!”斥候汇报。

    撤离?

    韩道畅闻声,愈发恼怒。

    秦军死守三江城,斩断前往越江城的退路,可能快速逼进峄城,若撤军岂不恰好迎头与之相撞,让他如何领兵返回越江城。

    “这混蛋季玄陵,坏本将好事!”

    韩道畅语气愤愤不平,审时度势,统筹全局后,决定临时撤军,虎目扫过诸将道:“传将令,令残兵留守军营,佯攻峄城,大军拔营,沿小道撤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秦军锋芒正盛,与之死磕,楚军胜败难料,况且,楚军丧失水源,丧失粮草,久战军心必乱,如何迎击秦军。

    帐内诸将深知处境凶险,此处非久留之地,领命后迅速行动。

    本章完

第100章 今日仇;勿相忘() 
峄城数里外,援军杀来时,与霍商英派出的斥候相遇,听闻汇报得知韩道畅逃了。

    逃?

    闻讯,季玄陵面容阴沉,冷酷狰狞。

    水淹峄城,令不少秦军溺水,韩道畅反而扬尘而去,岂有如此便宜之事。

    今秦军多为精骑,楚军尽是步兵,逃回越江城,简直痴心妄想。

    不做半点停留,季玄陵命令申屠秀,邬纪灵,率军随他沿小路追击,吩咐曹建安率军赶赴峄城,修筑城防,保证峄城不失。

    可惜他终究轻视了韩道畅,对方像林中野狐,甚是狡诈阴险,撤离中,多在林间故布疑阵,做出分兵逃亡的迹象,故意麻痹秦军,导致秦军常常误入歧途,白白浪费时间。

    晌午到黄昏,秦军辗转近百里,仍不曾找到韩道畅率领的楚军踪迹。

    眼瞧着黄昏将至,距离楚国边境越来越近,季玄陵害怕韩道畅沿途设伏,故吩咐秦军停止搜索,折道返回峄城。

    “这韩道畅真让本王刮目相看啊,秦军在陇东所向披靡,到头来,让韩道畅摆了一道,着实恼人。”

    “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袁赐账下名臣宿将极多,可惜不善用人。而楚国强大,楚王熊威乃当世英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与袁赐相比,未来数年,楚国才是秦之劲敌!”严正方举目远望,看着东方楚国万里疆域,语声严肃的提醒。

    “楚国?”

    说起楚国,季玄陵情不自禁想起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该是重视起楚国了。

    率军入城时,霍商英率军百余骑,跪在城门处请罪。

    峄城被毁,秦军惨死,百姓伤亡极多,霍商英以为辜负了王上的信任。

    眼见整座城池遭水患侵袭,城墙塌陷,城内多是残垣断壁,百姓衣衫褴褛,流离失所,季玄陵对韩道畅平添几分恨意。

    当初,他便有水演峄城的念头,深知陇江之水入侵,会给峄城造成多大的损害,顾及城内百姓安危,转而另想他法,韩道畅为求大捷,却不顾城内百姓安危。

    瞥了眼霍商英,季玄陵跃马而下,搀扶起对方,高声道:“峄城被毁已成事实,尔等当知耻而后勇,把仇恨铭记在心,他日与楚军相遇,再报仇雪恨。”

    霍商英得令,微微颔首,阔掌攥着佩剑,转身向城内兵勇高呼:“今日仇,勿相忘。”

    “今日仇,勿相忘!”

    “今日仇,勿相忘!”

    百名精骑,语声愤慨,举剑齐呼。

    季玄陵不做逗留,命令兵勇清除城内水患,重建城墙,修筑房屋,从军中调集粮食,赠予百姓,顺势减免城内百姓赋税。

    数月内,峄城连遭战火涂炭,然王上征讨四方,开疆裂土,今放粮救济,免费修筑房舍,免除城内百姓两年的赋税。

    此举,令常年受陇东,楚国欺凌的百姓,深感隆恩浩荡,纷纷自愿参加修建城墙,房屋中。

    此后数日,季玄陵屯兵峄城,统筹全局,指挥安州,奉州内的战事。

    等待前线战事尘埃落定,将领兵凯旋。

    。。。。。。

    登封郡,虎贲军大营,帅帐内。

    袁赐面容阴云满布,愁眉苦脸,沧桑的面容忧郁寡欢,阴鹜的眸子凝视着案台平铺的地图。

    宦海沉浮十余载,戎马征战十余载,才雄踞一方,成为一方诸侯。

    庐陵兵败,让他多年努力毁于一旦。

    城池易主,幕僚,家眷被擒,钱粮,战马,遭洗劫一空。

    似丧家之犬,弃守城池,流亡他乡。

    今登封前线,鞠彦章,俞常雄,候军烈,仍在拼死抵抗,但面对庸王,张唐,孔晟,皇甫雄所统率的联军,陇东虎贲竭力苦战,却收效甚微,彼此对峙,陷入消耗战中。

    奉州,丰阳郡,陆林轩领兵顶着秦军,陇西铁骑两面夹击,纵然陆林轩凭借自身能力,勉强能够周旋,确保丰阳郡不失,可处境同样越来越凶险。

    今军中谣言四起,声称陆林轩暗中与秦军来往,欲率军降秦。

    北方,安州境内几乎罕有虎贲军踪迹,狄氏兄弟领兵如入无人之境,几乎彻底占领安州全境,偏远的槟州,楚军杀入后,近来不曾传回捷报,能否节制锋芒正盛的秦军,亦不可知。

    万里江山,千里沃野,陇东疆域中,战火四起,生灵涂炭,任人欺凌割地。

    袁赐不禁微微摇头,苍白的面容中,好像又蒙上一层薄霜。

    短暂失落后,袁赐鹰眼盯着地图,紧攥铁拳,重重砸在案台,似乎生出几分信心。

    槟州,安州两地沦陷,然奉州,隆州,仍虎贲军仍勉强控制两地。

    最关键,他握有二十万虎贲与悍卒,目前,南方联军攻势已被节制,陇西铁骑在丰阳郡寸步难行,槟州境内,楚军来援。

    若有一方取胜,虎贲军即刻反扑,将夺回沦陷之地。

    可惜每每念及死敌,公羊越,季玄陵,他仍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此二人,乃他必胜的劲敌,占领陇东之地最多,欲东山再起,必须率先铲除他们。

    今所控之地不足从前一半,积攒多年的钱粮,让秦军席卷而空:“贼子,贼子,老夫与你之仇,不同戴天。”

    袁赐一声怒骂,想到季玄陵夺走他江山,抢他钱粮,掳他妻儿,幕僚,顿时心如刀绞,恨不得亲自把对方扔进油锅里烹炸了。

    帐内文臣武将,既知目前情形,三家伐袁来势汹汹,个个亦深感危机,郁郁寡欢,愤慨恼怒。

    众人沉浸在悲伤上,帐外一名侍卫突然走进来,语声欣喜的道:“主公,二公子回来了。”

    二公子回来了?

    听闻此言,众人仰头望向军帐外,惊喜,错愕,却又疑惑万分。

    袁涛回来,自然再好不过了,然袁赐家眷被俘虏,依季玄陵狡诈的性格,怎能轻易放袁涛回来呢。

    不过,袁赐正在想方设法,欲派军北上伐秦,解救家眷与幕僚,今袁涛归来,袁赐喜极而泣,父子团聚不说,还能在袁涛口中得知家眷安危,北方战况。

    从而谋定而后动,作出针对之策。

    ?  ?还有一更!

    ?

    ????

    本章完

第101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袁涛入帐,面容苦闷,双膝跪地,恶声怒叱季玄陵的累累恶行。

    闻声,袁赐感同身受,思绪愈发愤慨,示意袁涛起身落座,咬牙切齿说:“庐陵之辱,为父自会雪耻,我儿安全归来,已是极好了。”

    岂料,袁章神情阴鹜,垮着脸冷语道:“父亲,季玄陵掳走袁家家眷,幕僚,在庐陵轻薄公主与小妹,名为贤君,实为恶徒。好不容易可以家眷要挟父亲,怎会轻易让二弟回来呢?”

    秦军掳走袁家家眷,固然令人痛心疾首。

    然在袁章眼里,他独自伺候袁赐身旁,将来可顺利继承袁赐之位,统帅陇东。

    今袁涛归来,必然威胁他的地位,今后继承家父之位,将颇为艰难。

    何况在庐陵时,他的所作所为太不近人情,若袁涛向父亲汇报,会改变袁赐对他的看法,让他处境变得微妙。

    “父亲,孩儿非狼狈逃回,乃秦君亲自安排。”袁涛翘起眼皮,狠狠瞪了眼袁章。

    他们兄弟向来不和,今他尚未提及庐陵之事,袁章竟然率先怀疑他如何归来。

    简直卑鄙无耻!

    得知季玄陵有意释放,袁赐,袁章,刘宗涛,鞠彦章个个神情错愕。

    季玄陵恨不得把袁家斩草除根,何时变得如此好人心了?

    袁涛不敢隐瞒,将季玄陵,严正方如何逼迫他佯装运粮犒赏楚军,秦军趁机袭营的事道出来。

    转身瞪了眼袁章,朗声道:“父亲,秦君奇袭楚军粮草营前,亲口对孩儿说,秦之劲敌不在陇东,而在东方赵魏韩,齐楚燕。”

    “父亲,那狗贼举止如此下作,分明在故意蒙蔽二弟!”袁章在旁添油加醋。

    “父亲,秦君所作所为的确可恶,然孩儿回来前,他曾再三说过,若父亲让出安州,槟州,秦军将凯旋!”袁涛所言,季玄陵从未提及,此时,他极力言和,除将功补过外,也有忌惮秦军的味道。

    毕竟,陇东之地沦陷过半,若再战,陇东尽失,袁家必亡。

    “哦!”

    袁赐不疑袁涛所言,鹰眼凝滞,身躯端坐,似入定古佛,却在思量季玄陵为何言和。

    袁章鼻孔轻哼,尽是讥讽与不屑。

    刘宗涛,沈正南,鞠彦章,俞常雄,候军烈,个个诧异。

    秦军,虎贲军,征战月余,彼此背负血海深仇,若战场相遇,必然不死不休。

    今秦军控制安州,槟州,锋芒正盛,季玄陵为何突然愿意罢兵?

    思量再三,袁赐仍不解惑,焦急询问道:“涛儿,此话当真?”

    峄城兵败,损兵折将。

    庐陵之辱,他不敢忘。

    然三家伐袁,陇东像受伤猛虎,惨遭三头猎犬猛攻,暂时不能致命,但已让他遍体鳞伤,若有劲敌退出,他有机会专心对付其他人,兴许还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特别是,秦军这股征伐陇东的最强势力,若退出战场,来自北方的威胁化解,没有后顾之忧,与庸王,公羊越之战,将变得容易许多。

    “父亲,孩儿不敢欺瞒!”袁涛跪地,铿锵有力的说,让人猜不出他在说谎。

    “父亲,事出反常必有妖,季玄陵与公羊越狼狈为奸,正率军围攻奉州,如何会突然言和呢?”袁章怒斥,不相信袁涛,更不相信季玄陵。

    一时,袁赐疑惑不解,又无从判断,略有所思的看向诸将。

    秦军兵锋最盛,占领陇东疆域最多,竟然突然愿意罢兵,的确反常。

    可若季玄陵诚心言和,对陇东而言,将再好不过了。

    群臣思索,帐内静可罗雀,少时,沈正南抱拳道:“主公,秦地仅九郡之地,今倾举国之力南征,占领陇东六郡后,楚军杀入,若继续再战,赵魏韩齐燕定然不会眼睁睁瞧着秦国壮大。

    若五国出兵伐秦,秦军定不能敌。

    臣猜测,似二公子所言,秦军兵锋虽盛,但不得不顾及赵魏韩等国,所以。。。”

    沈正南的猜测,并没有绝对把握,却似乎能解释季玄陵为何提议彼此修好。

    不过刘宗涛所言,更道出秦国的处境:“主公,大康分崩离析,各地诸侯割据,然陇东终究为大康之地,今秦国窃取,名不正,言不顺。若继续派军深入,便非征战陇东,而在图谋大康。

    敌国入侵,纵然各地诸侯各怀鬼胎,却怎能眼睁睁瞧着大康疆域落入异国而做事不理。

    最关键,秦地与陇西联盟,今秦军占领陇东六郡,陇西铁骑仅夺取陇东二郡,分明是秦国捡了便宜,若秦军再战,所取得战果更大,让公羊越作何感想。”

    “利益分配不均乎?”袁赐询问。

    “正是如此。”刘宗涛颔首,侧身道:“若秦军休战,可令陇东有喘息的机会,臣有一计,既能试探秦君是否真心修好,又可让陇东化解燃眉之急。”

    不管季玄陵愿意诚心言和,袁赐却没有忘记彼此的仇恨,若有机会,必然兴兵再战。刘宗涛说出计划后,袁赐神情苦闷的说:“这么做,是不是太委屈沐歌了?”

    “父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袁章道,袁涛回来,已经威胁他的地位了,若袁沐歌再回来,向父亲道明庐陵之事,他不死也被扒成皮。

    所以把袁沐歌留在秦地,是最好的选择!

    “主公,小姐被俘虏,惨遭轻薄,纵使名节没有被毁,却让世人如何相信,何不顺水推舟嫁往秦国,此举既不会让小姐蒙羞,又令季玄陵与公羊越离心离德,互生嫌隙。

    况且,似刘大人所言,还有其他额外好处。”沈正南附和。

    “可惜,可惜了!”

    袁赐把袁沐歌视为掌上明珠,疼爱之极,今为袁家霸业将其嫁往秦国,让袁赐痛心疾首,心如刀绞。不过,为陇东的安危,为袁家霸业,纵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袁赐依然决定执行。

    如能令陇东保全,袁家屹立不倒,来日,他必让季玄陵下地狱,一时怒声吩咐道:“正南,你带领钱粮,美女,亲率使团北上,亲自与季玄陵和谈,另外务必劝说沐歌接受!”

    “喏!”

    ?  ?三更完

    ?

    ????

    本章完

第102章 秦者,虎狼也() 
浑州。

    林乌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