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41章

水浒大宋-第141章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作为契机。

    他要以堂堂正正之师,以煌煌天威,在正面战场上,在天下人面前打一次碾压般的胜仗,以争取到他吃下福建路后的休养生息时间。

    别看方腊在两浙路先前混的风生水起,控制了各州,其实也不过是表象而已。他派兵马驻扎在各地,只是起到一个地盘的作用,削大户抢资源,乃是消耗,并没有可持续的进项资源。

    张林的目的则不同,他打下福建路,乃是先派兵强占,而后就是肃清地方上的游兵散勇整治秩序,恢复工农商业的运转,同时集中福建路的煤铁资源运转战争机器,是一个良性循环。跟方腊之辈在两浙路上抢一把再抢一把的手段,完全是两个概念。

    四天后,前方传来军情,陈良和贵武二人领着三千骑军,两千步军,八百神机营已是顺利抵达胡陈镇,跟驻守在永康县的方腊麾下将领厉天佑隔山相对,不过双方暂时还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

    七月初,厉天佑驻守的永康县周围不时地冒出来一些新面孔,甚至是穿着奇异武服的光脑袋士兵。这群人是哪里来的,他心里明白的很,却只是睁一眼闭一眼地任由对方耍小动作。

    前几天,石城山中响起震耳欲聋的天雷轰鸣声可着实吓坏了他手下的步卒。

    这些步卒有的是两浙路上的朝廷禁军俘虏,但大多数都是随路招募的农民泥腿子,哪里见识过能发出雷天般吼声的神兵利器,有的甚至跪在地方磕起头来。

    他想起圣公麾下四大元帅之一的哥哥厉天闰,在他临行前曾告诫他的话语:虎威军雷器不可敌,如敌攻城,则退兵回婺州府城甚至是兰溪一带。

    圣公军中也有震天雷,只是爆炸威力远不及对方,前者如炮仗后者如炸雷,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守城的信心。必要时候,这三千随意招募的步卒该扔就扔了,但五百马军是必须要第一时间撤走的。

    方腊军看似兵马二三十万,大多都是泥腿子老农组成,别说训练了,连军械甲胄都没齐全,打起来呼涌而上,毫无章法。要是稍稍遇到战事不顺,则畏首畏尾,逃起来就跟没头苍蝇似的。不过他们也是有精兵的,便是四大元帅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麾下直属的八骠骑营,合计三千五百精骑。

    张林耗资几十万贯,在北地猥琐了三年才憋出来一支三千人骑军,方腊猥琐了几年也憋出一支骑军。前者从大名府打到福建路,后者靠着三千骑军起家,短短一年半就组建了一个二三十万兵马的势力。

    可想而知,骑军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牛逼。

    就算泥腿子老农凑合成的步卒队伍死光了,也没什么大不了,随便到哪儿扯旗一吼,只要给钱给饭吃,有的是人愿意入伙去抢大户的钱和女人。

    钱和女人,在各个时代都是能激发出底层穷迫潦倒的百姓内心深处兽性的东西。

第297章 阶层矛盾() 
张林深知这个时代底层农民的心理需求,在火器没有开足马力地批量生产之前,他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冷兵器军队作为神机营的护卫军。

    在上万骑军冲杀的面前,火炮固然是最强悍的武器,但能不能击垮敌人他不敢打包票,但却可以在骑军冲锋至步军面前的一千米内给与对方超越时代的杀伤力。

    至于火枪兵,由于科技条件限制,可怜的不足百米的射程限制了这一兵种能像后世一般完美克制骑军。在火枪兵的数量不成规模之前,只有靠盾枪兵方阵、弓弩箭方阵和战车营来抵御骑军冲锋。

    一个半月的时间,已经让张林初步控制了整个福建路的大小县城地带,开始按照计划招募体格健全、年岁不超过四十的兵员。

    北宋朝廷给与非军州禁军士兵的待遇是每人月钱两千五百文钱,张林直接把这个待遇提到了四贯钱,并且入伍通过一个月时间的试训后既给二十贯钱的安家费。

    这般粗暴的砸钱方式,硬生生在短时间内招募了五万余人。加上虎威军和扩建后的神机营,张林麾下的总兵力可以随时突破六万数。

    “不行,人太多了,保持四万总兵力即可。”张林对负责募兵的吕成道:“你不要光想着人越多越好,有时候打仗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每个士兵一月吃穿住行和月钱就十贯钱,四万人就需要四十万贯钱,这已经让财账吃紧了。”

    “那不得削去三万新兵?”吕成叹口气,有些舍不得,入伍登记的可都是体格健全的汉子,好歹也给神机营当肉盾不是?

    张林知他心思,宽慰道:“现下三万数新兵已是足够,再多也没那么多军械和棉甲发给他们用,若是咱们发不起军饷,闹将起来也够头疼的。朝廷禁军为何这般颓弱,咱么可别走他们的老路。这群人可以安排进铁坊里,一样的月钱让他们去挖煤开铁矿都可以。”

    “是,属下受教了。”

    “嗯,去吧,前线的事你莫要操心,安心把这群新兵的集训事宜搞好。有机会,我会让他们上战场跟朝廷兵马练一练。”

    “是,属下告退!”

    吕成离去,张林亦是幽幽叹口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如今家大业大,各处都要花钱,银子跟流水一般往外掏。

    造枪造炮需要钱,建设沿海炮舰也需要钱,能招募三万新兵已经算福建路家底丰厚了。

    北宋除了两浙路,开封府,就属福建路最为富有,盖因福建路的建州、南剑州、邵武军州的八九处银场和金场。

    张林当初选择夷州岛,而不选择蜀地,也是因为福建路的金银铁矿比较多,能快速地武装出大军。

    这年头,不是你占了一个地方,扯旗子一呼就会有人跟你造反的。首先你得有个名正言顺的道理放在前台,而后你得有起兵家底和足够的军费。

    就算强占了一大片地方,你组建军队不给底下人发钱法粮,谁傻子跟你干啊?

    再者,你霸占一地,便不能做得太过火,起码你组织人造军械得管吃管住地给一些工钱,买人家的东西也得给钱。不然又抢了大户,又伤害了底层和中层阶级百姓的利益,强募来的本地士兵也得把你给反了。

    梁山贼寇把周围一带打了个遍,唯独对梁山水泊的本地民众很好,从不无礼抢钱抢粮便是这个道理。方腊叛军也是一样,抢大户的财富和妻女,烧杀官吏,收纳底层百姓造反也得给口吃的给点小钱花花不是?

    朝廷还不差饿兵呢!

    张林除了到处圈钱造军械,也把官媒的民知报带到了福建路,告民书和天子十令罪逮着北宋皇帝宋徽宗便是一顿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臭骂。

    各地组织人手宣传北宋皇帝和奸吝当朝,细数当朝宰相蔡京和高俅一伙人无法无天,欺压良善百姓的罪恶行径。把宋徽宗贪好风月狎妓李师师和大兴花石纲、卖国求荣、对胡人卑躬屈膝的丑事一桩桩拎出来批判,比之夏桀商纣的罪行还要深重。

    民知报在民间引发了动荡,深受中产阶级商人和平民百姓的认同,但也有不少读书人到处大骂张临这个谋逆小人,吃朝廷的俸禄却背信弃义地反叛天子。

    德化县城里,更有胆子大的年迈的顽固老学究,把鞋子砸在张林办公的县衙大门上,指鼻子上脸地痛骂一番,嚷嚷着让人杀他的头,以血扬浩然正气。

    “张临小儿,你且有胆子出来杀老夫的头,且看老夫这脖颈硬还是你的刀硬!你想谋权篡朝,且问问天下人答不答应。”

    “张临你出来,且与老夫辩个是非,你身为朝廷武官,不图上报君恩,你无义。起兵造反,置高堂祖宗颜面不顾,你无德。一介铜臭行商,诗词歌赋样样短浅,你无才。如你这般无义无德无才之辈,焉敢非议天子圣君。你出来,出来!”

    “老夫这把老骨头也没多少日子活头了,且撞死在你门口,叫天下人笑你张临小儿连与老夫当面对质的勇气都没有。匹夫,你出来!”

    府衙里,刘忠耳边听着嗡嗡嗡苍蝇似的叫骂声,腮帮子一抽一抽的,忍不住道:“主公,我且让人打发了他们去。”

    “急什么?”张林喝住他,笑道:“我已有安排,自会有人帮我赶走他们。”

    “主公心系天下苍生,缘何这群老东西不知道理,恁不讲理!”

    “家国天下,岂能人人能懂?这不是死读书就能读出来的道理,这些老家伙啊,被朝廷宠坏了,我若得了天下,这群人的家族里就会有人失势。说到底,他们心系的不是朝廷,而是他们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且等着过几天看好戏吧。”

    刘忠似懂非懂地嗯了一声,目光瞅向远处衙门口紧闭的内院门,沉思不语。

    张林在大名府起事之前就已想好了以后的走工农商阶级的路子,当然有跟北宋知识分子阶级作斗争的准备,民知报便是他对这群人下手而准备的刀子。

    杀人禁言乃是下策,他也犯不着彻底开罪知识分子阶层,毕竟有些人还是可以用的。在这个起步阶段,一旦对读书人举起了屠刀,后果可能会超出他的预想。

    他也忽然有些理解了,后世的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出现“臭老九”的现象,但逢改朝换代,总会有一批人跳起脚尖地针对新政权的出现。

    在某些情况下,利用舆论来蛊惑人心的同时,也能制裁不听话的知识分子,确实是个妙招。

第298章 计划四步走() 
两天后,议事厅中,陆余将写好的稿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了主公。

    “我看看。”张林亦是不动声色地接过来,一张一张稿纸地阅读,约莫过了一刻钟,他的脸色才浮起一丝笑容,对陆余道:“辛苦你了。”

    “不,不算,辛辛苦。”

    张林干笑一声:“你这些都写的不错,不过还需改一改。”

    “请,请主公赐教。”

    “第一,把这宋家、余家、司徒家的良田具体多少亩都写上具体地点,注明每处多少亩,让世人看看他们的财富。其二,宋国实行的是人头税和田地税,以及商税法。他们几家如此多的佃田,依仗子嗣士大夫的关系庇佑佃田,躲避赋税,嘴里喊着报效朝廷忠君忠国,结果却在暗地里偷税漏税。你不但要把事实写出来,更要把他们为什么来我衙门前闹事的原因写出来。”

    张林续道:“所谓无利不起早,这帮人嘴上一套,实际上做一套。我欲推行丁田法和村田法造福万民,自然会影响到这群佃田大户的利益,他们来闹事,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你要把其中因果关系写清楚,让世人洞悉他们的丑陋嘴脸。”

    陆余笑道:“是,只只怕他们狗,狗急跳墙。”

    张林嗤笑一声,不屑地道:“就怕他们不跳,我有的手段收拾他们。得罪一小部分人不可怕,得到大部分的支持才是王道。其三,你也要把丁田法、村田法和商法草案的司法原则介绍在民知报上,让更多的人认同我们。多跟丁忧那边商量,不要留下什么缺漏。”

    “是。”

    创业初期,很多事没有办法尽善尽美,张林也只能选择扶持人口基数最大的工农商阶级去打压士大夫阶级。

    历朝历代都不会屠杀文人,他张林也不会主动对士大夫阶级动刀枪,但不代表就拿他们没办法。

    这帮人每家每户都是佃田几千亩,丫鬟妻妾成群,屁股底下没一个干净的,想找到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太容易了。张林不急着把刀兵架在他们脖子上,先发动群众去批斗批斗。

    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放任的态度,导致官僚利用职权大肆侵占土地,伤害了无数百姓的利益。

    “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已成俗”,私有田的数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官田,少者千亩,多者上万亩良田。那蔡京、高俅之辈更是贪婪成性,手下不但有诸多商铺产业,良田数量传言有几十万亩。

    由于田地买卖频繁,就如同后世的“炒房”一般,房子不是用来住人的,而是用来炒出利润的。田地也不是用来生产粮食作物,而是用来生钱的,也伤了国之根本。

    张林实行的丁田法就是要改善这种私有田伤害国本的局面,先把那些“偷田、漏田”没有登记在案的土地依法拿回来,按照人头五亩地均分下去。

    每亩地产粮约莫在二、三石,张林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征粮赋税,取缔苛捐杂税,每亩只征一斗半(一石等于十斗)。多产者,则按市价收回米仓存储,极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村田法则是在丁田法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收缴上来的多余私田承包给乡村集体。以规模种田的模式,提高粮食产粮。

    这时候限于农具的水平,每个农民只能照顾到十亩地左右的田地,但集体种植下则能大大减少劳动力的浪费。

    “两田法”的实施必然会伤害到商人的土地利益,张林想笼络住商人,打一棒自然要给甜枣的,于是就有了商法草案的出炉。

    宋朝商税分为两种:过税,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正税之外,还有杂税。

    到了这个混乱的北宋末年,官吏们早已不按律法办事,对商人大肆敲诈勒索,弄得怨言四起。张林在大名府时候,还算有点身份,却也没少被兵马都监和知府王黼勒索。

    商法草案取缔了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只按照原宋税比例征收住税和过税,暂时性地将铁、煤、银等设为官营,开放部分盐场私营,并且把酿酒的官营作坊拍卖出一批给福建路的商人们。

    数天后,随着民知报的宣传,福建路广为传之,无数人为之叫好的同时,也把心中的愤恨发泄向了报纸上刊登的家、余、司徒等士大夫家族。民怨载道,不少佃户半夜里把屎尿泼门,脾气火爆者则白日里上门叫骂。

    在福建路士大夫们惶惶不安的日子里,商人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在“有心人”的暗示下选出正副会长,前来拜见这片土地上的新主公。

    张林热情地欢迎,设下家宴邀请这群人入席,让得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