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后马其顿征战史 >

第75章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75章

小说: 后马其顿征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又增援过来一个卫队骑,马其顿靠上去一个方阵。这里方阵步兵损失了不少,但他们杀败迦太基骑兵的冲击。

    赢得入城口战斗,长枪步兵立马涌入城里,摆好双向枪阵。敌人骑兵又打过来,加上步兵辅助。马其顿弓箭手拉远,距离正合适,开始从背侧射击敌人。“嗖嗖”地箭束令迦太基人感受到“前枪后箭”的敌意。

    城边战斗,迦太基再败阵,防线进而推到城内街道。有限的空间,坚硬的正面,使得马其顿长枪方阵占据优势。敌人一波又一波的人海战术完全无效,越来越多的敌军倒在路上。马其顿方阵踩着尸体堆继续前进。

    只有一个35人的圣团步兵方阵打出一次像样的攻击,甚至以密集方阵暂时劈开了马其顿方阵。但他们人数太少,终于被拼抵耗尽。这之后,攻城队再无阻碍,一路推进上了广场。

    skbshge

第156章 出乎意料() 
马其顿重骑兵早已绕城两边,从两侧街道同时冲出,加上正面步兵的强大压力,中央广场上的迦太基士兵根本抵敌不住。

    马其顿攻城队一气呵成,以迅猛之势吞没了涅普特城最后的兵力。

    马其顿宣布占领涅普特。

    西斯带领无敌军团再次回到迦太基港,皇兄把北非的事务都交由他来管理。这位荣誉国王准备在迦太基城建立王宫。

    西斯下令爱琴海军团继续向东挺进,去消灭迦太基共和国最后的残余势力。

    波里佩州轻松完成这个任务。穿行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时,那里除了沙漠就是荒漠,完全找不到迦太基军队。当他们到达中心城市大列普提斯城外,城头上连个士兵都看不到。

    众叛亲离的迦太基王室已经衰微,甚至没有士兵愿意为他们打仗。迦太基最后一任国王阿克巴·巴埃库拉龟缩在大列城中,他的身边仅剩一支卫队听任他调遣。不过八十来人。

    爱琴海军团的步兵进入城市不费吹灰之力,长枪方阵在广场上与阿克巴的骑兵卫队对决。迦太基的骑兵太弱了,马其顿方阵碾压对手。阿克巴战死在乱军中,没有任何英名。

    公元前204年,迦太基灭亡。

    帕曼纽追着阿夸特的战象队伍不放,尽管此时敌人已经沦为叛军。阿夸特得知涅普特陷落,就一直在跑。

    帕曼纽稳定住城镇后,就领第一军团追剿这个分队。带着攻城器械在沙漠中赶路很难追上阿夸特。可不带石弩对付大象就加大了风险。这期间迦太基灭亡,帕曼纽也没有停下脚步,执意要消灭战象部队。

    最终帕曼纽决定拆除石弩,轻装上阵,才追上。

    阿夸特眼看逃不掉,干脆转身有死一拼。这时,帕曼纽加快行军速度。

    阿夸特识图抢占身后的高地,马其顿骑兵箭一般奔去。步兵也跟着快步跑向高地。

    骑兵接触,马其顿重骑兵很容易就打败了对方骑兵,占领制高点。步兵也了跟上来。

    阿夸特率军奋力向前,马其顿弓箭手瞄准敌战象射火箭。高处增加射程,远远得,大象就失去战斗力,疯掉了。

    方阵步兵一齐由高向下发起进攻,骑兵抄侧后。合击成功,叛军溃败。阿夸特在马其顿骑兵乱军中被斩于马下。

    帕曼纽收拾战场,领兵向拜萨西恩方向行军,准备与西斯国王汇合。

    此时,帝国的另一位荣誉国王阿那克萨克索斯也在进行着战斗。他是在忙着镇压不列颠地区的德鲁伊教徒的叛乱。

    经过一系列搜捕,和小规模平叛战斗,阿那克萨克索斯终于抓获德鲁伊叛乱首领普拉苏塔古斯。他当场将这名匪徒绞死,以正法令。这场叛乱死了不少军民,但都是蛮族人。

    阿那克只派出两百人的骑兵和一千步兵,就荡平了所有叛乱势力。这就是匪叛与正规部队的差距。

    远在罗马皇宫的皇帝收到这些消息感到舒心,看来自己用人任贤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西方世界稳定下来。不列颠与迦太基两个最顽固的阵营已经不复存在,德鲁依教派也元气大伤。西欧、北非已成为马其顿可靠的大后方,对这边再无忧虑。

    波达雷里奥斯把筹建东方战线变为全力战略东移。他把主力军队5份分开,五分之三进入北部战区,划为亚细亚集团军;五分之二留在非洲,划为南方战区,称作东地中海军团,向东威胁尼罗河三角洲。

    分配给亚细亚集团军的兵力被快速往拜占廷及希腊半岛两个方向运送。

    波达雷里奥斯以这样的部署形成南北钳形攻势。东方国家明显感觉到来自西方积极侵犯的威胁。

    可波达雷里奥斯仍然认为还不够,他构想至少再建立三支突击军团。届时从地中海东岸登陆发起侧肋或后方突袭。突袭方向主要是耶路撒冷、阿卡、大马士革。以此加快覆灭敌人的进程。

    这些都是基于波达雷里奥斯皇帝对东方有一个强大假想敌的设想,而这个假想敌就是埃及的观念已经在安提柯家族传承了好几代,根深蒂固。所以,为了打败这样强大的心理敌手(甚至到了心理阴影的地步),波达雷里奥斯几乎倾其所有国力加编军团,增扩兵力。他想打败它。

    就在他的时代,帝国最强盛的时期。马其顿皇帝能力最强,马其顿军队战无不胜。他太想赢,征服欲望太强烈了。

    为此的代价是马其顿国库极速锐减,财政状况每况愈下。扩军以来,马其顿国库缩水一半,年年财政亏减。

    须知,没有金钱军队就会解散。再团结的部队,再有信念的军团,没有物质基础立刻动摇。

    而波达雷里奥斯能够发放给自己军队的军饷库存快要接近红线了。

    皇帝非常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有两择手段:一择是宣战,掠夺资源;另一择是裁剪部队。

    波达雷里奥斯并不犹豫,只是在等待时机。部队从西向东调动需要时间。

    公元前203年,埃及灭亡。

    这个消息对马其顿人来说无关痛痒,可对波达雷里奥斯来说很惊讶,这完全出乎他意料。

    埃及,东方争霸战中的最大受益者。军事强国,法老都是穷兵黩武的好战者。

    为什么?

    为什么埃及会被灭国?

    马其顿对东方的情报知之甚少,在情报安全方面东方国家做得远比西方世界好。

    在东方,由于种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马其顿的间谍难以渗透或收买情报。再加上以前的战略资源偏重于西方,造成缺乏对东方国家的了解。现在需要加强谍报工作,波达雷里奥斯直接派出“鹰眼”。

    皇帝立刻对埃及失去了兴趣,更坚定地决心要东征。

    “既然东方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治实体,那么我只要各个击破,攻城略地,即可。”

    马其顿人还在猜测,也许是他们的经济贸易战将埃及人击倒。

    skbshge

第157章 法老之殇() 
东方争霸战,埃及和本都是最大赢家。他们成功地联手击败曾经霸主塞琉古,吞并其肥沃土地,占领富庶城市。国力增强。

    埃及获得了地中海东海岸的新月地带,包括耶路撒冷。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的支柱。

    加上埃及人坚毅刚强,武器装备先进,军队能征善战。它成为继塞琉古之后,东方最强势的国家。

    法老图特摩斯是一名尚武君王,亦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征服欲望。同时,他也知道西方已经快要被马其顿整合统一了。所以尽快统一东方就是图特摩斯全部所想,他加快征服步伐,同样无休止地扩军征兵。

    埃及财政两度崩溃,只是依靠贪婪地掠夺其他城市才勉强补充新鲜血液,得以维持。这给国家带去了深重内伤。

    如果说单单是穷兵黩武,那西方的马其顿其实也好不到哪去,情况类似。但是埃及法老还追求着一项神秘的宏基伟业,建造高大坚固的金字塔,据说是为了通达神灵的异界。此外,设立一座又一座森严奢华的法老宫殿也是图特摩斯祖传的嗜好。他想向全世界表示埃及法老的神威。

    一个个劳民伤财的项目,统治者好大喜功的私欲,令埃及这个庄严的国度民不聊生,底层人民在残酷压迫下苟延残喘,在强权之下为奴为仆。可是其内心,积压着长久长久的不满与仇恨。巨大的建筑工程十分吃劳动力,这也要求埃及法老奴役更多的奴隶。务农劳力、兵员,都要人。

    图特摩斯一世的统治手段十分残酷。所以在他的时期,国家总体是安定的。然而法老一死,埃及便立刻动荡起来。

    图特摩斯一世的两个继承人,尼克霍、图坦卡蒙,为了最高权力,兄弟二人马上翻脸,各自宣称自己是领片的主宰。

    尼克霍占据着尼罗河三镇,佣兵十万,他掌握了法老的禁卫军。他的弟弟图坦卡蒙则是叙利亚、巴勒斯坦土地的领主。继承了法老的精锐军团,人数七万,包括法老天选弓箭手。两人都统领着十分精锐的军队。

    埃及的兵种很全面,步兵种类多,战斗力均较强,骑兵、战车一应俱全,远程力量尤其恐怖。所以马其顿人一直对它有所忌惮,东方邻国也时时盯着它的动向,一旦情况不对就联合抵抗。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奴比亚长枪兵,法老的廉价防御部队,这些从非洲地区征召的民兵在艰苦环境下战斗,表现良好。装备长刺枪、大木盾,缺少训练及盔甲,可以组成枪阵对抗骑兵,用于防守。

    它廉价的特性令它随处可见。

    同样从艰苦生活条件中征召而来的的沙漠斧头兵,亦是优秀士兵,使用锐利战斧及木盾。他们对付其他步兵非常有效,包括穿戴有盔甲的步兵。但是对骑兵基本上没有什么招架之力。

    尼罗河长枪兵是图特摩斯一世许多部队的主体成分,他们是训练精良的枪兵,以方阵对抗骑兵很有效。这种步兵有一个缺点,他们不带近战武器,完全倚靠一杆长枪,好在有一面大盾遮护。可以维持阵线。

    法老禁卫军是埃及军队的真正精锐,这些穿戴盔甲的枪兵是从埃及社会的高层中征召而来,国家及法老的辉煌给他们带去好处,因此能够誓死守护法老。他们受过苛刻训练,严酷纪律使其几乎在任何环境中可以对抗任何敌人。无论是散队近战还是方阵前进,他们都是强力攻击部队。

    法老禁卫军是埃及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的思想受过洗礼,非常可靠。尼克霍掌握着这部分部队。

    他的弟弟图坦卡蒙统领着另一部分王牌,法老天选弓箭手。它是图特摩斯一世手中利器,箭法极高超的优秀战士。配备最好的弓,且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弓的战斗力。穿着重甲使得天选弓兵更加令敌人头疼。

    天选弓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射程异常远还精准无比,穿透杀伤均无可挑剔。

    埃及人使用战车作战已有很长的历史,战车兵的技术和纪律都很好。每辆车由两匹强健的战马拉动,车轮侧旁装有镰刀。沙漠战正是这种部队大显身手的地方,挡在它们冲锋路上的步兵、骑兵都将会十分危险。

    埃及战车分为轻重两种,轻型战车配备驾驶员、弓箭手和着甲剑士;重型配备驾驶员、弓箭手和斧头兵。

    此外,埃及重骑兵与周边东方国家不同,他们正是模仿了西方重装骑兵的特点:有效护甲、机动灵便为主。这样的骑兵是靠速度和冲击力致胜,而东方的重骑兵是依靠护甲及气势压倒对手,再用铁枪、弯刀收拾敌人。

    埃及军队兵种齐全,配置合理,结合东西方军事优势。因而整体性很好,推进力强。这是秉承了塞琉古军事建设的特点。

    拥有了一流军队,骄傲的埃及人当然不把周边邻居放在眼里,尤其欺负亚美尼亚和帕提亚这两个游牧民族。因此结怨。

    被分成上下埃及后,继承人们并不满意。随着野心的增加,对法老称号的向往,内战很快就爆发了。

    战场主要集中在西奈半岛、佩特拉、阿卡及耶路撒冷。双方反复争夺,拼抵消耗。

    双方军队共爆发了四次大型会战,都逃不脱这种模式:

    图坦卡蒙利用天选弓箭手在前期占尽优势,到了中期,尼克霍的法老禁卫军又杀败弟弟的阵线。最后埃及重骑兵或者战车来左右战局。到头来,两边各有所长,实力势均力敌。

    内战持续数年,领界却几乎没有变化。中东最繁华的巨型城市耶路撒冷被反复争夺洗劫,现在就像一座凋零的荒城。

    尼克霍占据了佩特拉,图坦卡蒙夺取阿卡。此外再无变化。

    唯一改变的就是埃及这个国度,遭受深重苦难,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或消亡或残喘苟活。法老的威名早已消逝,国力耗空,国家脆弱不堪。这个时候,时机恰好,复仇者开始入侵。

    skbshge

第158章 东征() 
帕提亚国王阿塔薛西斯等这一刻等了太久。他派出六路大军,从塞琉西亚出发,对埃及发起进攻。

    埃及镇守东部边疆的将领尼欧西·狄奥尼很早就被帕提亚收买,战事一起他立马倒戈。埃及边界防线就此打破。

    紧接着,帕提亚国王不忘拉上好友亚美尼亚人分享果实。亚美尼亚国王欣然接受邀请,从北面对埃及发起进攻。这让埃及更难防御。

    本都王国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打击竞争对手的好机会,可是他们从陆路是不通埃及的。因而本都国王决定攻伐塞琉古,这也意味着本都向泛希腊化同盟发出挑衅,但马其顿已不在同盟内了。

    这时的希腊同盟比以前更加脆弱。塞琉古王国早已物是人非,塞琉古的宫廷卫队发动政变,塞琉古家族退出政治舞台。听说塞琉古王室遭遇血洗,波达雷里奥斯感到很难过,毕竟是自己的亲家。可他当时无法干预到中东地区,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爱妻隐瞒实情,并且抛弃同盟。

    失去强大靠山,希腊同盟名存实亡。

    小亚的希腊联盟几乎再次解体,各城邦之间勾心斗角,毫无国家的模样。

    本都早就盯上了萎靡不振的“希腊城市涣散大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