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后马其顿征战史 >

第65章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65章

小说: 后马其顿征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矩阵”部队并没有“押送”这名“要犯”去接受审讯,而是护送他去往科林斯。在那里是此次行动的最后一站。

    俄米亚斯是科林斯城内的重要反派人物。家里很有钱,是当地出了名的恶霸。他就是阿泰尔第四个刺杀目标,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科林斯行动很平静,阿泰尔秘密潜入其住所,将这个恶棍暗杀。没有多余的人员伤亡,没有人察觉。出色完成任务。

    之后,“鹰眼”的军官与阿泰尔完成交易,并送他安全回到耶路撒冷。

    做掉四个难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目标,等于抽掉反对派的主心骨。之后,“矩阵”特种部队进行定点清除,对另一些反派人物或逮捕或除去。“希腊联盟三城”的保王派占据主流,城市安定下来。“十月新政”初步扎稳根基。

    王子波达雷里奥斯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完成了转向帝制的第二步。

    国王阿洛尤斯沉迷在犬戎声色中,一副完全不理朝政的姿态。马其顿王后西尔芬、王妃维纳斯都对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失望,恨他薄情花心。其实他孤独,隐忍,一人承担所有。都是因为国王阿洛尤斯对王子波达雷里奥斯的爱。

    父爱如山,是一种深沉的爱,默默付出。父亲伟岸的身躯就是保护与依赖的象征。

    阿洛尤斯为波达雷里奥斯承受着一切。他编造出的假象没有人看得出来,就连精明的儿子与蒙在鼓里。他之所以表现出自甘平庸是有两个目的,分别是针对阿那克萨克索斯和波达雷里奥斯的幻象,是他的两个最亲的人。

    因为国王发现阿那克萨克索斯是个不平凡的人,对于王国来说是一大威胁。一个可能引起分裂和内战的人。让他早日浮出水面,就可以站在道义的高点,亲自对付他,早日消除隐患。

    另一个人呢,他的王子。阿洛尤斯要装作不管不顾,天高任鸟飞,让他肆意施展自己真正的能力。当阿洛尤斯知道“十月新政”已夯实基础,偷偷地高兴,并满意地说:

    “不愧是我的儿子!不愧为马其顿继承人!”

    当有些佞臣贼子在他耳边造说谣王子企图造反夺权,挑拨他们父子间的关系。阿洛尤斯不予理睬,但是私下却辨清了忠奸。他是不会让这些蛀虫寄生到将来新的马其顿帝国中的。

    波达雷里奥斯对父亲的认识依然是尊重与爱戴,虽然进来老国王的行为一反常态,但他知道自己的实权越握越稳。没有人干涉也没有人怀疑,他可以放手大干,如蛟龙入海,如飞龙在天。

    阿洛尤斯的牺牲奉献精神堪称伟大。他敢于尝试“忍”这种心灵之苦,承担压力背负骂名,被误解被遗弃。所谓忍字,白刃上心头。可阿洛尤斯从不在乎这些眼前得失。因为他和儿子早就约定好了,那种亲密无间的默契。

    他是将军,儿子是统帅;他是国王,儿子是皇帝。他放心地将马其顿交给波达雷里奥斯。

    要问马其顿凭什么征服其他国家,统治广茂土地。就凭王国的这些才华横溢的勇士,自我牺牲自我奉献,万众一心的意志。安提戈诺斯、盖拉斯、欧昂诺斯、阿布里亚斯、包括现任国王阿洛尤斯,哪一个不是全心全意,无私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阿洛尤斯和波达雷里奥斯的默契最重要就是表现在想法上。当阿洛尤斯来信咨询对迦太基的行动时,波达雷里奥斯已经在策划谋攻战略了。最天衣无缝之处莫过于两人能可以使用暗语代码进行信件自由沟通。

    国王一意要为儿子开疆拓土的意志毫不动摇,摄政王除了全力支持更无多言。

    军事会议室里好不热闹,将军参谋一个个煞费心机,或研讨争论或埋头思索。

    有的在地图上写写画画,有的在纸上信笔游走。三天的忙碌工作,大家有了合理统一的意见。

    原来国王和王子在进军计划上出现分歧。国王的意思集中现在手中庞大兵力,肆意进犯北非。沿岸在海军配合下,陆军精锐从最边缘的丹吉尔直插东南,一路攻城略地,凭借强大军力迅速挫败迦太基。

    王子的意思则是调整兵力,重新部署。届时一声令下,从海路发动多方向突袭,迅速撕裂迦太基地中海沿岸防线,一鼓作气扑灭商业大国的反击之火。这个计划更冒险,可对于侵略性战争来说再合适不过。

    终于军事会议演算出结果,证明波达雷里奥斯的计划可行,且一旦成功效果极佳。

    当阿洛尤斯收到收到摄政王的来信建议后,当即决定采纳。这样,新一轮战争即将打响。阿洛尤斯的鹰眼再次闪烁出光芒。

    波达雷里奥斯给计划署名“猎象”,它的整体节奏就是海上运输,兵力重配,多点出击。既然马其顿军队战斗力优于迦太基军队,那么索性军群分开各个击破,在他们汇聚成抵抗力之前就将其击垮。

    考虑到在北非的战役中可能会遭遇战象,还有强力的迦太基圣团步兵,突袭无非是最佳选择。

    波达雷里奥斯实施的战略欺骗更加巧妙。

    第一,隐瞒进攻意图。如果按照原本国王的意思,那么屯重兵于西班牙,仅海峡之隔的迦太基人必定做好防备。现在马其顿的兵力分散撤走,反而使迦太基人放松戒备,不明其然。

    第二,调虎离山,声东击西。在马其顿军团开始频频调运之际,波达雷里奥斯经营了多年的北非盟友终于派上用场了。那就是联合努米底亚国王先行进攻迦太基。吸引敌人注意力。

    第三,掩盖进攻日期。让敌方无从判断我方何时何地发起进攻。

    一切作战准备都在安静地进行,努米底亚在马其顿的支持下公然发动重夺失地的战争。

    又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国王收到来自罗马的信件。打开白白的信纸,只有中间写着两个没人认识的字符。

    在国王看来,这是波达雷里奥斯沿用的古罗马军事代码:行动。

    skbshge

第134章 闪电风暴() 
马其顿对迦太基实施了突然迅猛的攻势,不宣而战。

    接到波达雷里奥斯的统一命令,马其顿“渡海军团”在海军舰队护送下,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分别对北非边关丹吉尔、帕尔马岛、撒丁岛进行突破。此时迦太基军队主力大都部署在东部以对抗努米底亚。

    波达雷里奥斯的出击如闪电风暴一般侵袭了迦太基柔软的腹背地区。

    最早燃起战火的地区定是毛里塔尼亚。因为国王的第四十二远征军第二罗马军团从贝提卡港口出发,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就可以抵达那里。丹吉尔是迦太基在北非的重要港口城市。阿洛尤斯早已迫不及待地扑了过去。

    迦太基对丹吉尔的防御是重视的,安排了许多兵力用以防御。可他们缺乏信念统一的本土士兵,对于这个远点门户,迦太基元老院给予了“华丽却不实际的关怀”。我们来看看丹吉尔城“华丽”的兵牌阵容。

    伊比利亚步兵、利比亚枪兵是仅有的迦太基战士,另外有24头大象守卫城市。其余部队都是雇佣兵,努米底亚骑兵、北非标枪兵、雇佣长枪兵、东方步兵。这支由复杂兵种编起来的部队规模可观,实际战斗力却不然。

    因为雇佣兵并不忠于哪一方,而只忠于金钱。腐败的迦太基军官对军费进行层层盘剥,发到士兵手中的梁饷越来越少。现在到了第六个月,佣兵已经很久没有拿到工资了。

    阿洛尤斯的大军从西侧海滩登陆,丹吉尔主力守军则驻守在了港口,中间隔着一座小山。这样马其顿达成了出其不意。

    他们登陆后直奔丹吉尔,城内空虚。只有大象和部分伊比利亚步兵。拥有齐备的攻城队,打开城门并非难事。

    马其顿方阵与皇家长枪方阵混编,一起攻入城中,迅速击败伊比利亚轻步兵。大象配合其他部队作战,确实令人生畏,可单独拿出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使用标枪、火箭、枪矛,都可以对付它。

    不过面对这些庞然大物,很多士兵还是心生恐惧。前线指挥官犹豫了,尝试先用标枪兵和弓箭手去远程射击大象。

    结果这些大家伙皮糙肉厚,感觉弓矢打击根本无法伤及豪毛。反冲过来动作却很快,好多标枪兵被抛起来好高,穿肠破肚,血肉横飞的场景冲击着视觉。大象参战是如此残忍!

    接着弓箭手也被追上,遭受大象群的冲撞散乱逃跑。

    指挥官急了,意识到一开始就应该让硬直部队上,用长枪方阵应付大象。不能再让部队崩溃,必须立即阻止敌人行动。

    最终4个排列严密的方阵把24头大象全部围杀在中央广场上。输赢只在一时勇气。

    马其顿夺取城市。

    得知丹吉尔告急,港口上全部的雇佣军赶忙回救。等他们来到城下时发现旗帜改换,城已易主。

    当马其顿人提出支付军费时,迦太基的雇佣军团马上倒戈。

    阿洛尤斯解散大部分佣兵,只留下少量优秀战士。例如努米底亚骑兵及雇佣方阵步兵。

    第二路,从伊比利亚港口出发,由王子西斯带领无敌军团横渡地中海,去夺取就近的巴利阿里群岛。

    进攻的突然性令对手毫无防守之力。西斯轻松占领帕尔马。之后他们将进往北非,协助国王作战。

    第三路,从罗马港出发,由杜卡洛斯统帅坎帕尼亚军团去争夺迦太基的撒丁岛。撒丁港口城市卡拉里斯的守将是亚希阑·托勒梅斯,他手中兵力不多,有大象部队。

    此次行动提前做过充分准备,马其顿三路先锋都装备了大型攻城器械,所以即刻到达即刻攻城。

    杜卡洛斯在岸边登陆后就整队向目的地进发,路上遇到一部分守军。双方大战,迦太基军队战败,守将亚西阑也被斩杀。

    因此,攻城战就更加轻而易举。

    远征将军杜卡洛斯信心满满,统领大军坐镇城外,只派出第一攻城梯队清剿城市。

    不多长时间,城头换上了马其顿军旗,通讯兵前来汇报说,城已夺下,攻城梯队伤亡很大。

    “城中有36头大象,我们在街上遇到并将其击退。结果在追赶广场上的标枪兵时,敌方大象失控,疯象不分敌我狂癫乱撞。追击中的三个方阵措手不及,大象过来时阵脚大乱。

    几头疯象直接闯入阵中,猛冲猛撞,将密集站位的步兵如波浪般劈开。马其顿士兵七零八落,组织的零散抵抗有效却战损比极低。大象也接连有倒下的。激烈的状况瞬间发生,局势变得令人不安。

    三个方阵全部溃败,只有殿后的皇家长枪方阵做好准备。面对大象的排排长枪锋利冷酷,毫不动摇。尽管一个长枪方阵在数头大象前显得有点单薄,可马其顿精锐的士兵们根本不知畏惧。

    疯了的大象最终都死在长枪阵前。”

    “正常,战象参战不稳定性太大了。赢了就好。”

    马其顿人占领卡拉里斯城,进而很快控制整个撒丁岛。这是西地中海水路枢纽,位置重要。

    到此为止,三大突击方向全部取得成果。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大家都按计划进行工作,忙而不乱。巩固桥头据点,接应后续部队。现在越来越多的马其顿军队踏上北非土地。

    国王早已规划好进军路线。由他亲自带领主力进攻外线;由帕曼纽领第一军团以及辅助军团转向内陆,夺取加图里亚和撒哈拉。

    迦太基元老院派出更多军队试图在努米底亚拦住对方攻势,于是爆发了瑟塔会战。

    这场战斗,参战双方军队的规模实在可观,不过战斗过程却很简单,战斗时长也不过个把小时。马其顿人利用骑兵优势抢占了高地,然后俯冲发动进攻。迦太基士兵基本上一直处于被动。

    阿洛尤斯率精锐军队一边倒压过了敌人,迦太基将军阿希塔提亚顿、副将米克亚顿战败被俘,其手下大部分士兵都是伊比利亚步兵,来自西班牙,纷纷投降。

    消灭了努米底亚的有生力量,马其顿大军一举攻破瑟塔城。守将阿米卡斯也是一位西班牙人,被处斩。

    失去努米底亚,迦太基首都已暴露在外,就更加危险了。

    skbshge

第135章 死灰复燃() 
高加索以北的阿阑尼,是马其顿很早以前就锲入东方的一枚锲子。阿阑尼地处偏远,发展落后。马其顿军队占领这里后就一直致力于发展当地经济,增长人口。努力建设这个前沿据点。

    从阿阑尼据点走陆路通过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洲,需要走很久。因此分界线两边十分平静。高加索山有三个山口,西口沿黑海通过科尔基斯走向小亚,中路过了库塔伊西来到亚美尼亚,而东边入口则引向阿特洛帕特内的地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道路不便的阿阑尼自然以海上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边疆城镇发展,马其顿人在里海的活动频率及范围都越来越大。所以与周边海盗的矛盾日益尖锐。

    事实上,海盗和帕提亚海军长期袭扰阿阑尼沿海地带。为了抵御海上威胁,建设战船也变成阿阑尼守军的重要工作之一。到了后期马其顿人受够海盗的劫掠与袭扰,大力扩建舰队规模,训练水师,准备发动大型反攻。

    于是,海战上演。凭借优良船只和先进海战技术,马其顿远东海军将贼寇打得连连败退。不过要消灭海盗就得端掉贼窝,必须向南岸摸进。意料之外,当士兵们登上阿特洛帕特内地区时见到了西徐亚军旗。

    “什么?”

    “千真万确,将军,我们见到了西徐亚军旗。还有作为巡逻队的一支西徐亚弓骑兵。”

    报告人是一名军伍长,参加过征讨西徐亚战争的老兵。他不会看错。

    “西徐亚人怎么会占据亚洲的土地?当年我们确实已经把他们的主要部落消灭干净。”

    埃奇诺斯已经是一员老将,岁月在他容颜上留下了沧桑印记。现在是公元前211年,73岁的他成为东方战区的专家。

    王国早已批准他回家,可这个远东要点离不开佐伊罗斯。他也感念前国王的厚爱,就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