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810章

革宋-第810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破伤风梭菌爆发的条件是密闭缺氧,在厌氧环境下破伤风梭菌会快速繁殖,一旦进入血液侵入人类的神经之后就基本没救了。射中铁穆尔大汗的那支箭的箭头铁锈中就带有破伤风梭菌,按照大宋的军事条例,一旦被弓箭射中或者子弹穿透,就得取出侵入物之后用3%双氧水清洗,清洗了伤口内部之后才能进行缝合处理。铁穆尔大汗为了鼓舞士气,斩断箭杆,用蜜蜂堵住伤口继续作战。这样勇敢的做法却付出了代价。

    郝康了解之后才明白为何军队里面有‘不怕千斤,只怕寸铁’的说法。千斤是指敌人的重兵器,被打上一铁简会骨断筋折,但那是外部伤,包扎接骨之后就可以治疗。寸铁则是指箭头,箭头入体很容易引发内出血,便是没有内出血,破伤风也很容易要了人的性命。

    破伤风发作的时候会让人痉挛,痉挛已经很容易让人丧命,便是扛过这段发作,人体也会因为大量出汗而脱水。眼见铁穆尔大汗被折磨的不成人样,郝康心中悲苦,上前问候的时候忍不住哽咽起来。

    就听铁穆尔大汗声音颤抖的说道:“郝康兄弟,你是朝廷的忠臣。这么久以来,只有你当了大马士革总管之后向朝廷送来援助。现在我要归于长生天的怀抱,按照忽里台大会的制度,我任命你为下一任大汗。”

    郝康刚开始没有听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片刻后想明白了,郝康呆住了。他这几天只想着怎么整顿兵马,为蒙古朝廷做最后的战斗。万万没想到蒙古大汗的位置就这么交到了自己手中。

    铁穆尔此时又开始有些控制不住脸部肌肉,他的声音再次变得含糊起来,让铁穆尔用尽气力对数量极少的蒙古朝廷大臣说道:“你等听着,我死之后郝康就是蒙古大汗。我的仇就要靠郝康和你们来报!”

    脱脱方才已经忍不住哽咽,此时咕咚跪倒在地,想说话却已经泣不成声。其他极为大臣都是死忠蒙古朝廷的,此时也跪地大哭。铁穆尔声音含糊的命道:“脱……脱……涩……涩……写遗诏……呃……”

    话说到这里,铁穆尔再次抽搐起来。就见他虚弱的身体以难以想象的力气绷得笔直,随着一阵阵抽搐,铁穆尔已经如一张弓般反弯过来。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脖颈能看到的位置涌出,身上刚换了的内衣片刻后就变了颜色。

    郝康见过死亡,却没见过这么残酷持久的病发。儿时在西迁的路上回忆突然被唤醒,他好像远远见过也有人这么痛苦过。接着大人们围上来,有人举起弯刀手起刀落。恐惧、无奈、愤慨,郝康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蒙古人不是不能死,蒙古人已经死了太多太多,连蒙哥大汗都是死在战场上的。但是蒙古大汗不该这样死去,不该被投奔奴隶王朝的叛徒暗箭射中,在如此痛苦的煎熬中悲惨的死去。

    浑身颤抖着,郝康只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助。他杀了不少人,见识了许许多多的死亡,那些一刀毙命或者大失血而快速死亡的人实在是太幸运了。至少和铁穆尔大汗经历的残酷病发相比,快速死亡真的是无比仁慈。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久,这场可怕的痉挛终于停了下来。本以为铁穆尔大汗会沉睡,却没想到如同僵尸般不成模样的铁穆尔大汗发出了低沉的声音,“脱……脱……,药!”

    脱脱整个人都瘫软在地,哭的不成样子。郝康脑子糊糊涂涂,不知道这是啥意思,直到铁穆尔大汗再次呻吟着说道:“脱脱,……药……帮……我。”郝康突然明白了铁穆尔想要的是什么。他再也忍不住,勉强站起身,踉踉跄跄走了出去,边走边哭。

    死亡可以终结痛苦,然而什么样的痛苦下才能做出这样的哀求呢?郝康脚下拌到什么东西,向前摔了大马趴。身体的疼痛对此时的郝康根本不算什么,他用力捶着地面不停的哭泣。完全无视周围的人怎么看他。

第300章 共和(十)() 
日出时分,脱脱带领着几位大臣向郝康跪倒效忠。这几个人是跟随铁穆尔大汗一起逃出来的朝廷大臣,加上信任大汗孛儿只斤郝康与病榻上已经归天的孛儿只斤铁穆尔,蒙古朝廷大汗加大臣的数量不到两位数。

    神色木然的郝康将大臣们扶起来,又带领大臣们向铁穆尔的遗体叩拜。铁穆尔静静的躺在床上,他已经从痛苦中永远的得到了解放,再没有任何人间的事情能够扰乱这安眠。

    站起身,郝康大汗环视屋内,除了大汗这个名头之外,眼前差不多就是他手中的全部。蒙古帝国并没有被消灭,他们在蒙古叛徒的带领下攻破巴格达而已,大概巴士拉的蒙古旗军主力依旧在奋战吧。而且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与两大王国中也只有伊尔汗国覆灭,但蒙古就是蒙古,郝康只是接过了铁穆尔大汗的遗诏,仅此而已。除了大马士革之外,郝康一无所有。

    杨从容接到蒙古新大汗郝康邀请他访问大马士革的消息之后吓了一跳,杨从容先到了雅典与行省商议。听取各种意见之后杨从容带队前往大马士革,出发前派了最快的船前往孟买送消息。

    等杨从容到了大马士革,蒙古新大汗郝康送来的国书内容已经摆在赵嘉仁桌上。参与会议的重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郝康跑来大宋向穆同学的爹娘求亲的事情过去不太久,大家还都有印象。现在郝康已经变成了蒙古大汗。这风云突变的未免太快太急。

    没人说话,每个人都看向赵官家。几十年来在这种局面下都是赵官家出来拿出方案,深谋远虑是赵官家的强项,此时大家都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且不少重臣心里面感受到难以形容的敬畏,上天永远都站在赵官家这边,郝康求婚这么意外的事情在赵官家安排下处理的合情合理,大宋与蒙古之间的沟通在这个关键时刻恰好处于前所未有的通畅时期。

    赵嘉仁发话了,“我觉得先确定郝康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蒙古,别的以后再说。”

    听了这个基调,内政部长问道:“要不要让郝康承认大宋的版图?”被内政部长先提出这个问题,不少人感觉心中后悔。他们也想到这个问题,却没敢说出来。

    “先确定郝康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蒙古。”赵嘉仁强调自己的看法,“如果郝康不愿意让蒙古脱胎换骨,他的任何承诺都不值得信赖。”

    赵谦听了这话忍不住微微点头。一个不文明国家的任何承诺都没办法信赖,因为他们追随的是利益,现在为了利益答应的任何事情都会在未来反悔。身为大马士革总管的郝康或许有信任的价值,但是蒙古大汗郝康就没有。如果郝康不能建立一个新的蒙古,大宋接下来的做法大概只有趁此机会彻底摧毁旧的蒙古帝国。

    外交部长在东地中海,理藩部长罗义仁一言不发。其他部长们说了许多,却也不能越俎代庖。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下来。会议结束,赵谦出门的时候就见到罗义仁对他打了个手势,没多久两人就在罗义仁的办公室里面喝起了茶。

    “我不信神鬼,却还是想说,官家真是天命所归。”罗义仁大大的叹息道:“只是官家这么努力,有些事情还是发生的太早。若是铁路现在修出了张家口,咱们就更有利。”

    赵谦不想听什么天命所归的话,但罗义仁所说的天命所归让赵谦非常有同感。老爹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所以他做事成功几率很大。只是局面变化太快,即便是在规律内允许的最短时间内开始全面推进铁路建设,依旧赶不上世界变化的速度。他叹道:“不夺取蒙古,西进的难度太高了!”

    正如罗义仁所说,如果铁路现在修出了张家口,大宋军队就可以向着旧安息都护府进发。因为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就讲,华夏地理分成三个阶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每一个地理阶梯的过渡位置都是难以通行的山脉。但是夺取蒙古之后就出现了一条近道。

    铁路从直沽寨抵达幽州,向北穿过不算雄奇的燕山山脉,从张家口进入蒙古高原之后一路差不多就是平地,大宋的铁路可以轻松修到旧安息都护府去。理论上北方军队的补给甚至可以源自南方的大规模海上运输。即便铁路建设只开了个头,赵谦已经能感受到铁路将彻底改变大宋。没有铁路的时候,老爹这样的人在收复了阴山之后也没敢制定收复安息都护府的计划。有了铁路,赵谦都能设想出许多切实可行的计划。

    “太子,我想问问可否在天竺开始修建铁路。”

    赵谦呆了呆,现在太多人对赵谦提出修建铁路的请求与试探。前一段赵谦刚同意将暹罗地峡的轨道车辆换成火车头拉的标准铁路,交趾府与占城府已经请求在他们那边修建铁路。都是大宋境内提出修铁路的要求倒也罢了,现在理藩部都已经开始请求在天竺半岛上修建铁路。这也未免太跳脱了吧。赵谦忍不住推托起来,“当下局面如此变动,等等再说。”

    “太子,当下局面如此变动,大宋更得先做准备。以前做应变准备多是消耗国力,修建铁路虽然辛苦却能从根子上壮大国力。只是如此,我也不会这么贸然提出。太子,我见到修铁路的倭国劳工军训,立刻觉得这办法能解决原本在天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才请求在天竺修建铁路。”

    “军训?”赵谦觉得隐约抓住点思路。

    “正是军训。天竺人狡狯奸猾,实在是不堪用。若是朝廷决定对奴隶王朝开战,指望他们打胜仗实在是有些缘木求鱼。但修铁路能征发的天竺当地人定然是穷人,对他们进行军训,再看他们修铁路时候的表现,可以从中挑出坚毅正直之辈,由此辈组成番军,至少能保证他们都能守纪律。对付奴隶王朝之时可以派上用场,平日里镇压不听话的番王则是一支强军。”

    如果原本赵谦不同意在天竺修铁路的心思占到99%,现在这种反对就变成了75%。即便依旧不同意,赵谦对罗义仁的思路已经很认可。再想到铁路修出张家口之后,大宋解放军就会继续在北方作战,这时候就更需要一支能在天竺作战的可靠军队。赵谦的反对从75%变成了63%左右。

    即便如此,赵谦依旧果断说道:“我不能答应你,大宋财力还是有限。另外则是在天竺修铁路,会不会出现天竺本地豪杰。打了这么多年仗,敌人若是很弱,对我们是大好事。”

    罗义仁点点头,他知道这个建议在当下听起来未免太骇人听闻,赵谦的反应已经是非常理性。然而该说的就得说,天竺土地广袤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若有铁路联通,大宋可以从天竺攫取到无尽的财富。

    也有些话罗义仁不敢说。就他的观察和感觉,自从赵官家打碎了禁锢大宋发展的种种牢笼之后,大宋经济快速增长,国力日渐强盛。可任何事情都有其极限,大宋气喘吁吁的全力奔跑了二三十年,现在大多数人都想占下歇歇脚。把更多精力放到照顾自己之上。赵谦主导的土地承包调整就算是一次大调整,让那些被激烈动荡冲的晕头转向的百姓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定定精神,看看周围。为下次前进做点准备和选择。

    这种时候修铁路,开拓海外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为下一轮的突飞猛进准备好么。至少罗义仁已经清楚告知家族未来方向,他们已经开始做新的准备了。

    赵谦谈完之后继续自己的事情,他本想告知外交部有了关于蒙古怎么战败的内容尽快告诉他,最后还是没让秘书去办。这么大的事情,外交部拿到确切消息会后肯定会第一时间给赵谦送来。如果不给赵谦送的话,……这也是看看外交部办事的机会么。

    此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外交部长杨从容又见到了郝康,上次见到郝康还是在开封。没几个月,这位宋人的女婿身份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杨从容并没有对郝康行大礼,大宋的官方礼数已经变化的极大,全面取消跪拜。更何况大宋也没有任何理由对蒙古大汗行大礼,没上去一刀子戳死就算是非常有礼貌啦。

    郝康也没任何矫情,杨从容询问蒙古怎么战败的,他毫不隐瞒的说起经历。到了几个月前,蒙古已经守住了巴格达到巴士拉。随着朝廷对那帮王爷们再无期待,朝廷转而开始更有效的经营自己手里的地盘,局面开始些许好转。

    此时有数位王爷终于响应朝廷号召,带着兵马前来勤王。此时奴隶王朝轻骑兵再次到巴格达城外骚扰。王爷们请求出城迎战,朝廷就派他们出去。战斗中王爷们大败,不得不退回城中。

    杨从容静静听着,他对于蒙古朝廷与奴隶王朝的战斗力非常好奇。从这里看,奴隶王朝的战斗力好像不是很弱。

第301章 共和(十一)() 
“那几位王爷兵败,铁穆尔大汗也没有责怪他们,只是让他们在城内修整。当天傍晚,真神教的教众就起来造反。城内军队弹压。到了第二天早晨,那些王爷突然袭击城门。当时城内各军已经分散城内,守门的军队猝不及防,被他们得手。这些人就带着奴隶王朝的军队直攻皇城。大汗的亲军本就不多,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们得手,丢了皇城。大汗不得不撤出巴格达城。”

    郝康讲述这些的时候神色阴沉却没有暴怒,那股恨意被压在心底,反倒让杨从容觉得郝康更有力量。想想也能明白,郝康此时就算气的七窍生烟又能如何,他将大马士革所有军队都带上去攻打巴格达也只是飞蛾扑火。此时大马士革要考虑的是他们会不会受到奴隶王朝的攻击。回想当年郝康被扣在君士坦丁堡,见到杨从容的时候还对杨从容说些年轻气盛的话,这个年轻人现在是真的成长许多。

    “郝康阁下,不知你之后有什么打算?”杨从容问道。

    “我想正式加入四方同盟,组成东地中海同盟。”

    “元国与西罗马帝国是蒙古的属国。你这么加入会不会觉得尴尬。”虽然讲的是有关尴尬的话题,杨从容不仅不尴尬,反倒看着自在的很。

    郝康神色间也没有尴尬,他很自然的说道:“所谓属国,大家其实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想提这个话题,也希望如果能加入的话,诸位也别提。”

    “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