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746章

革宋-第746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者们承认并且接受了自己必死的事实,所以格外厌恶浪费生命。因为够强,他们说的话滴直奔真实而去。‘真、善、美’都是美德,想进入强者行列,至少得先拥有最低级别的‘真实’境界吧。就如老娘讲述赵谦的祖父给孩子们起名,‘仁义礼智信’,信是最低级别,所以长子才被寄予厚望的命名为赵嘉信。

    虽然知道自己为了尊敬会议得集中注意力,赵谦还是因为自己的感悟而思绪飞窜。德行是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拥有的能力,强大到言而有信的境界的人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守信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利益,就需要足够的智慧来分辨善恶得失确定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他们有愿望有目标进而有可能在实践中拥有‘智’的能力。仅仅拥有‘智慧’依旧不够,为了进步一提高效率,所以遵从约定俗成的‘礼节’,让自己与任何人打交道都变得更轻松,更容易被人所理解。

    到了这个境界的人自然是真正的强者,按照老爹所说,英雄、枭雄、强大的恶徒之间的共通点都在于他们够强,恶徒只为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做事,枭雄只为他的小集团服务,英雄们则为了人民大众服务。所以英雄们才要追求‘义’,大义不是虚无缥缈的天边云彩,而是无数人现在未来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正因为追求大义,那些大英雄生前必然有无数的敌人,同样也会有无数的支持者。即便百年之后再无与他们有关的利益,英雄们的事迹则会被无数人咏唱传颂。

    谈起仁,老娘秦玉贞说之所以仁者无敌,因为仁者实现了‘上下同欲’。在大宋即将倾覆之际,那些认为大宋不该覆灭的人们自然投奔到老爹旗下。但是老爹并不是挽救了大宋,而是将大宋百姓从被剥削被压榨的命运中解放出来。所以不管老爹做指向哪里都会有无数的人追随,不管老爹下达什么命令都会有无数人服从。赵谦自己从军的时候都承受了许多痛苦,因为这些他也曾经很多次质疑过命令。但是赵谦从未怀疑过老爹所带领的大宋朝廷消灭蛮夷解放华夏的理想,赵谦以及奋战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是真的愿意为了这个理想出生入死。

    老爹说老娘是《道德经》的大家,老娘对于《周易》的理解同样深刻。赵谦听老娘讲《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能理解到这些,难道自己真的已经够强了么?赵谦虽然知道不能妄自菲薄,想着自己爹娘这两位导师,他实在是不敢也不愿给自己冠以‘强者’的定义。赵谦又想起老娘给自己起名赵谦的原因,老娘说谦卦的六爻像是一首优雅的散文。这一段时间赵谦在包里塞了《荀子》《道德经》《周易》的小字印刷本,想随时看看却没时间。此时财政部长正在发言,还轮不到赵谦吭声,他忍不住掏出《周易》又看了一眼。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卦体中上卦为坤,坤指的是大地;下卦为艮,艮代表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下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并不以高大示人,此在人则象征德行很高,但能自觉的不去显扬。

    谦卦的卦辞为:亨,君子有终。意为谦逊的君子一生亨通,能善终。

    谦卦的六爻则是:

    1、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2、鸣谦,贞吉。

    3、劳谦,君子有终,吉。

    4、无不利,撝谦。

    5、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6、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果然如老娘所说,谦卦的确像是一篇散文。谦谦君子们,承担着必须跨越大江大河才能完成的重大使命,会有大吉的结果。他们表态看法时谦逊,坚持自己的立场就会吉利。他们在劳动中谦逊,不固执不显摆不半途而废,结局定然吉利。承担辅佐的工作,不会出现不利的局面。因为谦逊者从来不会损害邻居而使得自己富裕,由他们领军对外侵伐,战胜攻取。他们表达我方态度的时候有礼有节,应当重用他们行军打仗征服诸侯王国。

    思绪回转,赵谦出生的时候还是顺天公在位,老娘所起名字真的包含了对自己的无限期待。不过这谦卦里面一点都不隐藏对于战争的看法,倒是与今天的会议非常契合……

    抬起头,赵谦就听到财政部长讲道:“……官家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确立大宋经济边疆看着没有硝烟,却也是一场战争,甚至是比实际发生的战争更加持久的战争。很多同志提出过一个问题,蒙古已经被打跑了这么多年,为何在北方的战争会持续到现在?蒙古朝廷虽然被打跑,逃到巴格达去了。北方却没有真正成为大宋的领土,特别是北方当地蛮夷们的经济活动并没有成为大宋经济中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经济的蛮族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终有一天会再次发动侵略,不消灭这种经济的独立,就谈不上北方的真正统一。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共同合作的基础,没有共同的生产方式就没有共同的生活方式。蛮夷与文明的区别就在于此。蛮夷们能认知到的只是他们那么一个小圈子,他们的所有追求就是那个小圈子的利益。别的文明对他们毫无影响,也没有合作。蛮夷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他们那一个小圈子,生于此,死于此。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们死!”

    “部长,如果这么说,难道大宋不是这样么?”下面有人实在是忍不住,出言打断。

    赵谦觉得这不愧是务虚会,大家还真敢说啊。但是这个问题的确不是瞎说,大宋赵官家的手段的确狠辣,非常非常狠辣。

    商务部长哈哈一笑:“哈哈,我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次我们的务虚会就是要谈这个。既然大家觉得不耐烦了,我们就请太子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响起一阵掌声,听起来就没啥诚意。赵谦觉得商务部长都能如此大度,他更没有理由去计较这些。更何况赵谦最近对这方面的问题真有了自己的看法体系,所以赵谦不急不慢的站起身,“同志们好,我是赵谦。方才部长所说与同志的提问很好,都非常实在。大宋对于文明和蛮族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对于倭国,大宋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对于高丽,大宋只是让他们吐出从三国时候就建立的朝鲜四郡的土地。高丽这个国家还继续存在。甚至连蒙古,他们逃到了巴格达之后,大宋也只是消灭大宋国境内的蛮夷,这个国境可不是大宋胡乱画出来的,都是我们华夏曾经抵达的土地,曾经宣布的土地。包括扶桑洲,南北朝时期华夏史书中都有记载了。我大宋那些暴烈的手段并不是要这个地球上只有大宋的存在,而是为了解决大宋内部的问题采取的适合手段。这次务虚会要谈的题目我先看过了,我们要谈的是大宋和整个地球上各个文明的关系,这的确是务虚会的内容。这是对未来的看法,是对未来的设想。在这个设想中,部长没想到消灭其他文明,我也没有这样的观点。我再说一次,消灭大宋境内蛮夷的手段和大宋面对文明的应对手段不一样。”

    方才说话的那位不吭声了,赵谦也不在意。就如会议最初的时候财政部学社会长所说的那样,发言最好不要自己的立场建立在反对别人的基础之上,这只会让对立情绪升高,无法解决问题。不过会长也许是为了不引发情绪而少说了一句话,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是强者们的必修课。通不过这门考试就会被卡在门口进不去。

    老爹说过,能走到最后的胜利者绝不是大部分功课考满分的人,而是门门功课都通过考试的人……

第217章 破口(七)() 
务虚会比赵谦想的还成功,坐在马车里回想过程,赵谦觉得转折点就在他提出‘让东地中海的人仔细选择,大宋扶助肯依靠大宋经济模式的人’之后,赵谦本以为这财政部这帮家伙们是想主导而不是引导,从参加务虚会的人员反应来看,这帮家伙反倒比较支持引导。

    回到办公室继续看公文,最新消息让赵谦吃了一惊。蒙古大汗铁穆尔居然选择了劳军、慰问、奖赏,与外交部和理藩部之前的判断完全不同。按照之前对铁穆尔做出‘不成熟’的评价,这厮应该如小孩子般闹腾才对。怎么突然就听劝了呢?

    正在想,罗义仁前来。他见到赵谦就问:“不知太子可否看到了新消息?”

    “看过了。”

    “太子怎么看铁穆尔?”

    “我不认为外交部与理藩部之前的判断有误。”

    听到这个评价,罗义仁明显松了口气。他接着问:“那太子怎么判断?”

    “罗部长家的孩子多大了?”

    “呃……大的快十岁了,小的才三岁。”

    “还没到叛逆期呢。”

    “我家四个都是闺女,没男孩,没办法比较。”罗义仁声音里面有点遗憾。

    “官家说有四个闺女比有四个儿子强。”

    “闺女是真的好,贴心,听话,我也不喜欢野小子。只是没个儿子啊,我觉得少点啥。”

    “会有的。”赵谦笑道。

    “希望吧。呃……太子是想用没成长打比方么?”经过一番父亲们的谈论,罗义仁还是继续谈起了工作。

    “我家的小子你教育他,他就忍不住反对。真的没人搭理他,他自觉的没趣,也没能力实现他的想法,反倒会按照我们之前说的去做。郝仁在,铁穆尔很容易逆反。现在蒙古重担都撂倒铁穆尔肩头,他无所适从之下大概只能先用比较靠谱的手段。”

    罗义仁眼睛一亮,“哦?太子这么看?”片刻之后罗义仁还是迟疑的说道:“只是这厮现在所做出的的抉择实在是和之前大相径庭,不能无视。”

    “嗯。”赵谦点点头,“,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咱们之前对铁穆尔的判断,但是我又想起一句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不认为铁穆尔达到能无中生有的境界。”

    “无中生有?”罗义仁愣住了,思索片刻后他终于展颜欢笑:“哈,无中生有,果然妙!”

    “铁穆尔只能用他所知道的去做,有些会做对,有些会做错。却如一碗水倒入不同的容器里面会有不同形状,归其本质还是那么多水。就他之前的表现,我认为他心性成长水平很低。只是郝仁与伯颜全力相助,这些水中也不是全然无料。铁穆尔此时的表现证明此人与常人无异,并非如晋惠帝那般完全没有常识的君主。但是相较郝仁与伯颜,铁穆尔只是个常人,并非有能力引领蒙古朝廷实现突破。”

    “铁穆尔在运用他所知的知识之时自然会有变化……”罗义仁还是有些担心。

    “变化分两种,一种是进步,一种是消耗。罗部长也听了官家的课,对于人生胜利组与失败组的分别应该还有印象吧。”

    咚的一声,罗义仁忍不住敲了下桌面,之前的怀疑与不安都消失殆尽。赵官家在课上说的很清楚,处于人生胜利组的人生是积累,处于人生失败组的人生是消耗。不管郝仁与伯颜曾经给了铁穆尔多少进言多少相助,铁穆尔自己的状态才是决定铁穆尔人生的核心。

    即便如此,罗义仁也不敢过度乐观,他试探着说道:“那我就继续等接下来的消息。”

    “等着他们自己发生变化。”赵谦对罗义仁的话做了个小小的更正。

    “好。”罗义仁爽快的答道。

    送走罗义仁,赵谦继续坐下来看文件。蒙古只是遭受挫折而没有全面失败,两河流域现在局面也因此僵持。周边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被完全卷入的其中的元国含混不清,东罗马与西罗马在关注此事的同时又都被迫面对无法进口元国粮食的问题。

    赵谦放下文件,用笔在纸上描绘了个关系图。写完之后他想了想,将所有人名都给划掉,又添加上经济往来的内容,再看下去就觉得脉络非常清晰。再把各国最重要人物写上去,赵谦心中只觉得有趣,这帮人能否如大宋官家那样面对局面,掌握朝政,解决问题。实在是分析的要点。

    本想收起纸张,赵谦却在纸上写了几个逻辑几句说明,叫来秘书将装进信封的纸交给外交部长卢柏风。卢柏风拿到信件的时候正在开会,会议开的没啥活力。让大家准确预测万里之外的局面实在是强人所难,更尴尬的是这帮人对于铁穆尔的预测全面落空。外交部相信蒙古大汗铁穆尔遭受挫败之后会大发雷霆,如同历史上那些暴君一样严惩战败将领,全面更换将领,甚至亲自领兵作战。外交部欢欢喜喜盼来消息,所有人都蔫了。铁穆尔不仅没有暴怒,反倒安抚将士,慰问旗军。更令众人讶异的乃是在整顿黑八旗的时候也只是整顿,铁穆尔甚至再次强调蒙古朝廷对黑八旗的重视,要求黑八旗想想自己的家庭与蒙古的紧密关系。真神教可不会对黑八旗的军人如此善待。

    这些手腕即便谈不上圆融,至少也最大限度缓和蒙古朝廷与旗军的关系,消除了旗军内部的恐慌不安。还有不能完全确定的消息显示,铁穆尔的蒙古朝廷开始调整战略,准备采取伯颜十策。伯颜十策中很重要的战略设想就是利用对峙将奴隶王朝堵在伊尔汗国境内,让奴隶王朝几十万军队消耗伊尔汗国境内的粮草物资。

    因为地形与气候,伊尔汗国境内的秋季来的早,当地草场比两河流域的草场枯萎的更早。这就逼迫大军在外的伊尔汗国要主动寻求决战。以之前的战斗表现来看,精挑细选的蒙古旗军还是拥有巨大优势。七十万由各种人员组成的军队未必能在决战中战胜十万蒙古精锐。

    大宋军队是打消耗战的专家,老将军们给出的看法非常一致。如果蒙古旗军能重整旗鼓,大战中揪住奴隶王朝七十万部队里面的弱兵猛揍,几仗下来天竺奴隶王朝就得派出他们的精锐骨干与旗军死拼。那时候双方兵力差距就从7:1降低为2:1。2:1的情况下蒙古旗军胜面相当大。

    听说赵谦送来了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