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608章

革宋-第608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细的绳子就能让船停下!妖术!这是异教徒的妖术啊!”大团长听到旁边的贵族骑士喃喃的说道。

    虽然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大团长却不想这么讲。扭头看向说话的贵族骑士,就见他和他旁边的那些骑士们纷纷划起十字,仿佛是想用上帝圣洁的十字力量来驱散敌人的邪恶魔法。

    元队用来搭建浮桥的铁链十分粗大,有小儿的手臂粗细。由相助元国的大宋水利专家设计,在第聂伯河上经过三次实战检验。在几百米外的条顿骑士团成员眼里,那不过是细细的一根。不管是什么样的绳索都没办法在湍急的维斯瓦河上让那么多‘大’船稳稳停在河中,这不是妖术又是什么呢。

    如果条顿骑士国的骑士们知道这不是魔法绳索,而是铁链的话,大概会一样的震惊。十几万斤铁,已经超过波兰地区与条顿骑士国全年铁产量。至于把这些铁加工成相当标准的铁器的劳动量,以条顿骑士团现在的铁器加工水平,得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想象之外。

    元队没有给条顿骑士团团员看清楚铁链的机会,浮桥前端距离河岸还有两百米距离,十几艘由四条小船组成的大船平台下锚停船在浮桥前端两侧。下锚稳住之后,平台上承载的火炮就开始对岸边的条顿骑士团成员猛烈开火。

    五斤重的铁球接连不断飞进骑士团的队列当中,团员们擦着就伤,挨上就死。维斯瓦河里面最不缺乏的就是水,炮组们从一开始就用河水给炮管降温。几乎没有射击间断时间。

    条顿骑士团对于远程投射武器的理解还在停留在杠杆类的投石车、麻绳类的扭力弩炮以及筋腱类的弓弩水平。虽然听说过东方军队的许多传闻,却是第一次真正直面圆滚滚黑乎乎的管状火器。

    就见蒙古人一顿捣鼓,往黑乎乎的家伙里面塞了点啥,然后随着浓厚的白烟,有什么玩意从黑呼呼的玩意里面喷射而出。看上去很像是某种妖魔鬼怪。看傻的条顿骑士团员们挨了两百炮,才猛然发现周围的兄弟们以惨烈的模样死伤在自己身边。这才发声喊,扭头就跑。不久前还站满了人的河岸上只剩下几百或死或伤的骑士团员。

    费了极大力气收起船锚,元国炮兵射击台继续向维斯瓦河东岸靠近。比他们早一步,小船运输了一些步兵先上了岸。条顿骑士团虽然是第一次见到火炮,却也知道一旦让元国步兵在维斯瓦河东岸建立桥头阵地,等浮桥搭建完成,凶恶的元国骑兵就可以不受任何阻碍的抵达华沙城下。

    大团长一声令下,一些胆大无畏的骑士团成员集结起来。他们单膝跪地。随军教士手持法器给他们一一施以祝福。接受了香灰洒头,圣水淋身,圣言祝福,口水微粒喷溅开光的种种加持之后,充满神圣感觉的骑士们起身列队,挥刀舞枪的杀向元国桥头阵地。

    先发动进攻的是条顿骑士国的长弓手和弩箭手。特别是弩箭手们,密密麻麻站了好几排。骑士们很讨厌弩箭,这是一种肮脏农民都可以轻易操作,并且有效杀死骑士的可恨工具。但是用来对付蒙古异教徒的时候,这些骑士就觉得弩箭变得可靠甚至可爱起来。

    此时就见已经登上维斯瓦河西岸的元国士兵在一些敲着小鼓的人后迅速排成整齐的队列,骑士团的骑士们更是高兴,这么一来就可以让弩箭更有效的发挥威力。在骑士们命令下,弩手们把弩箭箭槽的尾部顶住胸口,另一支手抓住弓弦,拉到扳机的位置上扣好。然后从箭壶里抽出弩箭放入箭槽。

    对面的蒙古人并没有干看着,火枪手们早已经装上了子弹。牧羊娃放牛娃出身的指挥官大声喊道:“拔出塞子!”

    火枪手们立刻服从了命令,不等对面的条顿骑士国远程射手们发射武器,已经上岸的元国火枪手们就来了第一次齐射。

    和敌人相比,元国火枪手的人数还是太少,子弹打倒的敌人数量并不多。对面的箭雨在片刻后飞射而来。元国火枪手们都穿了胸甲,带着有面甲的铁盔。有些人腿部中箭,跪倒在地上。这并没有阻止没有受伤的元国火枪手们按照口令拿出子弹,装填,抬枪瞄准。

    有两位放牛娃和放羊娃出身的指挥官也中箭倒在地上,这并没有让其他指挥官有丝毫的动摇。他们闲庭信步般站在队列前面,任由敌人的箭矢在自己的头盔和铠甲上敲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继续指挥火枪队与敌人的弓弩队列对射。

    抄袭了宋军的制度之后,元队平素就非常注意培养服从纪律听指挥,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军人。对这些从军的元国人而言,在残酷的草原上想死太容易了。天灾可以死,疾病可以死,饥饿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慢慢而且痛苦的杀死草原上的穷人。

    放牛娃和放羊娃的父母这样死去,放牛娃和放羊娃的兄弟姐妹这样死去,放牛娃和放羊娃和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死去。在这个完全讲血脉,靠生殖器所有者身份决定人们高低贵贱的世界里,郝仁大王终于向放牛娃放羊娃们敞开了原本从不向他们敞开的大门。在军队中,靠自己的经历和别人经历,这些放牛娃和放羊娃明白了,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也可以获得温饱,让家人拥有财富,甚至死后也能让家人得到国家的抚恤。

    抚恤金并非微不足道或者有点价值的一袋钱币或者一叠钞票,而是牲口、马匹,以及他们的孩子上学从军的名额。原本随时可死的贱命有了更多可以衡量的价值之时,生死就不再那么值得恐慌和恐惧。

    残酷的对射中,两边不断有人倒下。后续登岸的元人们迎着箭雨快步冲进自己人的队列,冒着敌人的箭雨和敌人进行着残酷的对射。伤兵们倒地之后紧闭嘴唇,绝不发出呼痛的声音。任由兄弟将他们拽到笔直站立的队列后。在兄弟们组成的人墙掩护下,咬住军医递给他们的软木,接受痛苦的临时治疗。

    战场上枪声大做,浓浓的硝烟味和逐渐浓厚的血腥气弥漫在队列之中。除了枪声、高亢洪亮的指挥声之外,由精锐组成的元军登陆部队队列里面并没有呼痛和惨叫的声音。

第40章 包围网(八)() 
太阳在很靠近地平线的位置上缓缓移动,华沙夏至漫长的白昼终于接近了傍晚。几艘大船上跳下许多士兵,他们排成长队,拽住沉重的铁链,在洪亮的号子声中奋力向岸边拽动。

    没有参与到其中的元国士兵们在地上挖坑,将包铁头的木桩竖在里面。有人抡起铁锤奋力将一根根木桩锤进地面。稳稳扎入地面的木桩上套上铁环,横贯维斯瓦河浮桥的西端铁链与铁环扣在一起。在欢呼声中,元队终于初步完成了艰苦搭桥工作的第一步。

    没多久,郝仁在一众将领的追随下快步经过浮桥,踏上了维斯瓦河西岸。迎上来的登陆指挥官立刻上前敬礼报告,“大王,我军已经完成任务。”

    “有多少伤亡?”郝仁问。

    负责登陆的指挥官满脸都是感动,他自豪的说道“伤一百三十多人,战死二十七人。”

    “带我去看看大伙。”郝仁下了命令。副官此时牵着郝仁蒙着眼睛的马匹到了郝仁身边,揭开蒙眼,郝仁翻身上马,跟着指挥官而去。

    那些争夺滩头阵地的官兵已经坐在河边休息,看到郝仁大王竟然亲自来慰问,都纷纷激动的站起身来。郝仁也没有下马,他对着众官兵大声说道“诸位,我现在只能来看看大家,然后就要去继续指挥战斗。你们做的很好,我感谢你们!等这仗打完,我和大家一起喝酒。大家现在就继续休息。”

    被大王亲自来见,官兵们当然想让这光荣时刻能够多持续一阵。但是郝仁离开也没有引发不满,众人都知道战事繁忙,郝仁大王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大王万岁!”“大王万岁!”的呼喊声中,郝仁在马上给家敬了个礼,随即拨马重回桥头。宽阔的河面吹来湿润的风,河水在浮桥下奔腾而过。郝仁忍不住心中感慨,长叹一声。他所敬畏的大宋皇帝赵嘉仁已经是个传说,他的传说并非是从解放大宋江南开始。如果仅是那样的功绩,赵嘉仁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在鄂州做到过。在赵嘉仁带兵让黄河改道之时,他终于登上了神坛,踏入了传说的境界。

    看着三条暮色中清晰可见的浮桥,郝仁觉得自己终于体会到赵嘉仁当时心情的一鳞片爪。一日内就强渡大河,绝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等到真正实现的时候,那种自豪与自信真的是充盈胸膛。如此壮举都能完成,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看向敌人所在的北方,只见一颗明亮的星星已经在天空闪烁。在星星下面,元队立起了高高的望台,士兵们背着武器在高台上观察敌情。决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郝仁在维斯瓦河边心潮澎湃,为自己的壮举而振奋。华沙城内的条顿骑士团则被如此可怕的工程能力吓得不知所措。骑士团的大团长召开了军事会议,各个团长队长们都沉默不语。他们最初的计划认为蒙古人能够在河上所有船只都被搜罗到维斯瓦河西岸的时候快速造船,在大概五六天后发动渡河战斗。这已经是对蒙古人的实力做了夸大。

    现实超越了判断,理性被行动击溃。骑士团上层们此时的感觉不是恐惧也不是震惊,而是无法接受的痛苦。如果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在沉默中,白天进攻元国人临时滩头阵地的伯爵终于开口了,“那些蒙古人一定和魔鬼勾结,他们的武器中有硫磺!”

    这个说法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震动。蒙古远征军携带的火药技术传入欧罗巴有几十年。硫磺、木炭、中国雪,三样东西配合起来的火药不再神秘莫测。条顿骑士团也有携带火药,要是使用硫磺就是与魔鬼勾结,条顿骑士团就可以在火刑架上接受净化了。

    看其他人没有接这个茬,大团长只能开口,“蒙古人明天大概就要打到华沙城下,我们怎么办?”

    在以前的计划里面,一旦蒙古人突破维斯瓦河防线,条顿骑士团就要依托城墙实施防御。大团长再提起这个话题,明显是他对能否固守华沙城有了动摇。

    “不能正面接战么?”有团长提出了看法。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按照道理,神圣的军队不该在异教徒面前撤退,但是今天所见到的事情已经让这些相信抢掠胜过上帝的条顿骑士团上层感到心惊。如果蒙古人的战斗力和他们展现的渡河能力一样怎么办?如果蒙古人的战斗力比他们的渡河架桥能力更强怎么办?条顿骑士团上层心中属于掠夺者的那面都感受到了恐慌。

    “撤退吧。”劳德团长开口了。他的话立刻让众人目光从大团长转移到他身上,劳德的外号也在每个人心中浮起。单凭战绩,劳德的战果绝不在这些团长之下。但是劳德也是众多骑士团团长中非常喜欢选择撤退的人。把敌人诱入对劳德有利的战场,或者只是简单的用撤退消耗敌人的体力,接着来个回马枪。这样的做法让劳德团长得到了‘狐狸’的称号。

    不管众人的目光,劳德继续说下去,“不用撤回马林堡,我们先撤到西边两百里的科宁城去。”

    马上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我们在那里只怕连足够的粮食都拿不到。”

    此次为了征服波兰,条顿骑士团精锐尽出,部队里面有大量骑兵。留在华沙,被征服的贵族们还能够将粮食运到这里。科宁地区可没有华沙这么富足。反对的意见很容易提出,有人跟着反对,“如果波兰人知道局面,他们立刻就会投奔蒙古人。”

    劳德团长没有回答,攻入华沙之后,他也觉得这地方真好。位于水陆要冲,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只要有一丝可能,他就会支持留下。问题在于,元队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之外,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灭。

    反对者们除了反对之外也找不到别的应对手段,于是众人目光又落回到大团长身上。大团长此时已经有了想法,他说道“派人告诉驻守各地的骑士团,我们准备撤退。让他们赶紧动身集结。”

    为了征服整个波兰,骑士团派出了许多部队在波兰各个贵族领地上驻扎,已经完成了初步镇压。不能就这么丢下他们。

    “如果明天蒙古人打过来怎么办?”劳德团长再次提问。

    “让波兰人先去迎战。”大团长努力用淡定的语气答道。

    到波兰各个地方的条顿骑士压住了波兰各地贵族,这些贵族们被迫派出军队来参加战斗。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条顿骑士团普遍认为波兰贵族并不是弱鸡。对面的蒙古人都是骑兵,单论骑兵的战斗力,波兰人未必没有打赢的可能。

    这已经是此时能拿出的最好办法,一众团长队长最后认同了大团长的计划。等会议散了,劳德团长就在夏至入夜的昏暗光线下拦住好友凯伦德团长。两人关系莫逆,劳德团长直接说道“如果明天波兰人败了,我准备带着部下离开,你一起走么?”

    “上帝啊!”凯伦德惊呼道。这几乎是临阵脱逃了,在条顿骑士团里面是大罪。不过惊呼之后,凯伦德团长也觉得自己这反应比较傻,他认为波兰人被蒙古人击败,条顿骑士团正面获胜的可能也不大。要不跑,最大可能就是被蒙古人包围起来。架桥水平和攻城能力有极大关系,华沙城也许会和维斯瓦河一样很快被元队征服。

    “大团长那边怎么办?”凯伦德团长问。

    劳德团长有些无奈的说道“到时候我会再给大团长进言一次。如果他不听,也没办法。”

    凯伦德团长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最后他咬牙答道“希望波兰人面对蒙古人的时候能和对付我们的时候一样勇敢!”

    虽然没有明说,这话已经足够表达凯伦德团长的心意。劳德团长转身就走,长途行军需要很多准备,便是要抛下许多东西,一个晚上也没什么时间可以休息。条顿骑士团团长的住处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富丽堂皇,劳德团长的屋子装饰与他团长差不多同样。空荡荡的屋子中,墙壁上挂着十字架,一张床,桌子上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