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59章

革宋-第59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屋子,每个屋子审问十几个人,半个时辰就把第一轮审问完毕。这帮人的基本口供很快就送到赵嘉仁面前。他翻看头一份的时候很认真,看到第二份则微微皱眉,看到第三份则勃然大怒,猛力拍桌。看到第四份之后,赵嘉仁则是气的哈哈大笑。之后也不再看口供内容,而是直接快速翻看。

    这四十几份口供中,五个自称叫做朱国宝,四个自称叫董文炳,三个叫董文用、三个叫董文忠。还有六个自称王东陆。其他的虽然名字各不相同,基本都说自己是淮西人或者江南西路人。

    朱国宝、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都是蒙古水军将领,董家三兄弟正关在汉阳城内。朱国宝则与赵嘉仁交战。至于王东陆是何人,赵嘉仁此时不清楚。不过想来大概是蒙古军中某个将领。

    送口供来的部下一面用手捂着嘴打哈欠,一面不解的看。看得出,白天战斗消耗大家很多精力,晚上审问俘虏已经超出大家的精力之外。

    赵嘉仁从口供里面抽出三张,在籍贯上声称自己是荆湖北路人。“把这个三个叫出来,关押在庙内。其他的人……哼!”

    部下又打了个哈欠,他不知道赵提点准备怎么处置其他人。

    赵嘉仁愤愤的说道:“其他人仔细绑了,放到院子外面仔细看守!”现在不过是九月中旬,蚊虫虽然不多,也不是没有。让那帮家伙在外面受受罪,赵嘉仁也觉得自己心里好受点。

    “不审问了么?”部下面露喜色,在开始审问之前,赵嘉仁可是一副要通宵审问的架势。

    “不审了。除了守夜的部队,大家好好休息。”赵嘉仁非常不高兴的说。

    部下出去办事,过了一阵,部下跑进来遗憾的说道:“提点,只有两人应答。”

    “无所谓。两个人应答,就带两个人进来。”赵嘉仁已经放弃了对抗人民智慧的努力,那成本实在是太大太大。宋末可不是21世纪,21世纪拥有各种设备与数据统计工具对国民进行统计,即便如此,依旧存在各种问题。至于宋末,也只有呵呵着一笑了之。

    事情办完,赵嘉仁睡下。他原本觉得严苛的户籍制度是对人民发展的约束,现在赵嘉仁觉得自己对这种制度的反感消散了90%以上。若是没有严苛的户籍制度,哪里知道国家到底拥有多少人口,那些人口都能做什么。

    就以南宋为例,蒙古人可以动员起几十万军队,南宋的军队数量远不如蒙古。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军就是番号前面有‘殿前司’的部队。这些中央军据说只有七万人。其他部队都是属于各个将领征召的部队。如果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大宋至少能搞搞义务兵役制度。

    脑子里想着各种事情,赵嘉仁觉得昏昏欲睡。睡之前,他最后一个念头就是,如果他能够统领大宋,就一定要取消给军人刺字的制度。在大宋,‘刺配’的意思是‘刺字发配某地’,一般是送去从军。‘贼配军’可是大宋很流行的骂人的话,也是大宋对军人的看法。所以,赵嘉仁的手下没一个愿意当兵……

    又是与蒲家死战,又是全家被杀的噩梦。赵嘉仁从噩梦中惊醒,就见到窗户纸上有那么一丝明亮。

    翻身坐起,赵嘉仁一面均匀的吐息,让自己激烈跳动的心脏能够恢复平静的心跳,一面自己安慰自己。

    只要鄂州之战能够如历史上那样结束,贾似道就能成为宰相。那时候立下大功的自己必将升官,并且获得更好的差遣。那时候赵嘉仁所求只有一个,成为泉州知州。他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舰队,再拥有泉州知州的地位,蒲家一定会被连根拔起!等哪天来临,一直困扰他的噩梦终将被赵嘉仁亲手撕碎。

    理性终于压制了回忆带来的恐惧,赵嘉仁推门出去。此时已经是九月十五日清晨,云朵在东边的天空飘动,朝阳的光芒从云缝中照射下来,天空霞光万道。

    在门外的空地上那群大宋俘虏被绳捆锁绑,一个个看上去萎靡不振。赵嘉仁心里面本能的生出些朴素的阶级感情,毕竟是新中国成长的人,还是觉得劳动人民最伟大。一时气恼之下,赵嘉仁能下达带些泄愤情绪的命令。但是看到这个结果之后,赵嘉仁还是心里面觉得不安。

    他对已经换班的警卫部队说道:“你们现在把外面这些人送去城里。”

    “是!”负责守卫的部下说的有些少气无力。

    赵嘉仁盯着毫无精神的部下,看得那几个家伙下意识的站直了身体。

    “你们是不是很累?”赵嘉仁问。

    “是!”部下有点心虚的答道。

    “我也很累。所以赶紧把他们送城里,然后就准备搬城里住。”赵嘉仁心有戚戚焉的说道。

    “能搬城里了?”部下终于有了些精神。寺庙环境不能算很糟糕,可能住进城里,赵嘉仁的部下依旧非常开心。

    “我已经在城里找好住处……,今天就搬去。”赵嘉仁突然觉得非常疲惫。然后他自己的大脑就飞速的给自己找理由。一个月前部队训练刚结束,就从嘉兴府一路赶到汉阳。接下来就是连番作战。加上之前的两个月也基本没有真正的放假休息,部队现在急缺修整。搬到城里之后就可以在城墙保护下好好休息一番。若是能修整半个月,部队就能从疲惫中恢复过来。

    这样的理由一个个蹦出来,赵嘉仁都被自己给说服了。反正赵嘉仁唯一的顶头上司贾似道此时已经在鄂州城内,赵嘉仁决定给自己和部队放几天假。

第32章 各自准备的火炮() 
开庆元年九月十五,赵嘉仁决定让部队搬到城里休息几天。直到九月十八,这个目标才达成。因为九月十五那天,后续的运输船队抵达黄州,派了艘小船跑到汉阳传递信息。于是船队倾巢而出,护送运输船队从黄州开到了汉阳。加上中间的折腾,让计划拖后三天。

    “从今天起,我们先修整四天。”对着全部一千五百人的队伍,赵嘉仁大声宣布他的计划。

    “吼!”一千五百名战士在一个铁匠铺改建的营房厂里面齐声欢呼。

    这种规模的齐声吼叫可谓震天动地,城里的宋军们都面露讶异,那些军官们的表情则是复杂。他们心中很依赖这支福建路提点刑狱带领的福建民团,但是被这帮福建佬抢了风头,心中的不快感受也很自然。

    赵嘉仁并没考虑城里的这帮宋军,看大家很是高兴,赵嘉仁也很高兴。宋军虽然野战很不怎么样,守城的实力还能让人相信。如果没有这种看家本领,鄂州只怕早就陷落。城墙带给大家的是安全感,至少再也不用担心蒙古骑兵或者步兵突然对城外的寺庙发动进攻。

    修整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住处,铁匠铺挺大,然而没铁没燃料没铁匠。即便有固定的两百员额看守船只,屋子也不够城内的一千三百人居住,得搭建临时住处。

    好在运输船队送来的物资除了替换的火炮,足够使用一年的火炮与炮弹,其他的还有大量蚊香、食盐、辛香料、腌制食物,特别是棉衣与棉被。有了棉衣棉被,只要建起能够挡雨的住处,大家就能坚持过冬。

    在这些工作之外,部队还要互相进行身体拉伸。肉体上的疲惫靠单纯的睡眠很难缓解,需要进行全面拉伸才行。每天都要拉伸三次,战士们被其他战士按照身体结构将四肢拉开,因为酸痛感,不少人都哼哼唧唧。那些对酥麻感忍耐度很低的家伙则是一阵阵的怪笑,逗得帮他们拉伸的战士也哈哈大笑。若不是现在是休整期,这样的做法只怕要小小的吃几军棍来告诫一下。

    白天修房子,修整,晚上则是吃吃喝喝,唱歌跳舞。口琴高手与吉他高手们纷纷上场表演,娱乐活动健康上进,根本没有那种基于肉欲的活动。看着战士们终于放松的表情,赵嘉仁心里面颇为欢喜。各个时代的劳军都不乏和**有关的内容,如果没有PLA这个例子,赵嘉仁只怕也会相信这种做法才是正途。

    赵嘉仁看过的资料里面,日本鬼子了解到PLA的制度之后,甚至惊讶的质疑PLA没有正常**。赵嘉仁则是觉得,从心理学上看,修整要做的是让大家从战争带来的负面情绪中尽快走出来。这种心态调整与**本来就没有必然联系。

    不过某种意义上讲,蒙古军队的心态就更贴近战争。同样激烈的战争,蒙古军队心理负面情绪的积累貌似就比较少。当然,这也是赵嘉仁的个人想法,他到现在也没时间对蒙古军队进行调查。

    赵嘉仁这边的部队大家做运动,出操,唱歌跳舞,竭尽全力恢复的体力与心态。黄陂的蒙古军营里面,蒙古兵把那帮没按时完工的工匠与士兵拖出来抽鞭子,严令他们抓紧完成工作。也弄得军营里面看着秩序井然。

    朱国宝每天都在巡营,他目光如炬,扫视他能看到的所有人和事。忽必烈让朱国宝解决宋国水军,见过那些么多亲信与乡亲或被杀或被俘,朱国宝心中觉得仿佛有团火在燃烧。随着船只与仿造的火炮完工,他心中的热力更盛。

    巡营中,就见一些投降的渔民正窝在一起,对那些挨过鞭子的工匠指指点点,还面带嘲笑。朱国宝对手下命道:“把他们抓起来,一人抽二十鞭子。”

    手下立刻跑去叫了一队蒙古兵过来把那帮嘲笑工匠的家伙抓起来,带往行刑的空地。到了下午各军一起集结听训的时候,这帮人就会被公布罪行,公开行刑。

    朱国宝一点都不觉得实施肉刑有什么问题,军中讲的是规矩,任何人都不能扰乱军队的秩序。包括随意嘲笑别人。一群投降过来的渔民也陪嘲笑工匠?他们也太不知道好歹啦!

    也不管命令执行,朱国宝骑上马带着护卫往黄陂的一处山坳去了。到了那里,就见到几个圆筒状的家伙已经摆好,这些家伙的外形看着与宋国水军船头的武器一模一样。工匠们见到主将莅临,立刻开始操作这些武器。填火药,装铁球,刺穿火药袋,插入引信。所有步骤都与宋国水军的做法一模一样。

    砰砰两声闷响,让第一次如此接近的朱国宝觉得心脏一阵收紧。两声响动之后没多久,就见对面二十步外的木质靶子中央被打得稀烂。朱国宝大喜,当时就喊出一个‘好’字!

    看着如释重负的工匠,朱国宝笑道:“再试!”

    “尊令!”工匠们连忙模仿宋军的做法,对炮膛进行清理,又装填进火药与炮弹,再次开炮。这次炮弹还是打了出去,只是准头不足,没有命中靶子中央,而是将边上的木板打掉了一大块。

    这些工匠们面露惊慌之色,他们背上的鞭痕带来的火辣辣的痛感让他们非常害怕这位蒙古军的千户再下令鞭打。

    朱国宝根本就没想到要鞭打工匠,他自己就弓马纯熟,深知想准确命中目标是如何困难。炮击不准在朱国宝看来太正常啦。倒是第一炮准确命中让他极为讶异,第二炮也能命中靶子的边上,这让朱国宝对这种火器极为欣赏。一些从没有摸过弓箭的家伙都能做到如此地步,这种武器的潜力之大,令朱国宝笑的裂开了嘴。

    “今后五天,每天都赏这些人酒肉!”心满意足的朱国宝满意的下令。

    听到主帅要赏,工匠连忙说道:“千户,我们造的这种火器最多能在三十步打穿木板。”

    他们远远见过宋军的火器,那些武器能够在三十步外保持足够的杀伤力。要是这位朱国宝千户想要的是与宋军一样威力的武器,工匠们觉得自己只怕要吃更多鞭子。

    朱国宝听了之后哈哈一笑,“你等不用害怕,我也没让你们现在就造出与宋军相同的火器。这才几日功夫,让你们造,你们也造不出来!”

    安慰的话说话,没等工匠们的脸色完全放松,朱国宝又板起脸说道:“不过你等也不要怠惰,觉得这就足够。以后你们要精于打造这种火器,谁能让这火器打得更远,我必有重赏!”

    听到主将亲口认同现阶段任务终于完成,所有工匠都觉得心落回到肚子里。

    朱国宝笑着对部下命令,“今晚就给这些人酒肉!”

    说完之后,朱国宝抬起视线看向长江方向,入目的却是山坳的树林与山坡。这些天心中的火热变成了期待。威力巨大的武器再也不是宋军独有,蒙古军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得到了战胜宋军的机会。经过几日训练,蒙古水军就可以与宋军在江面上较量。

第33章 蒙古炮船() 
开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天空阴沉沉的,看着就是要下雨的样子。

    一支宋军小船队驶出汉江口,直奔鄂州而去。这些天鄂州恢复了水路畅通,每天都有新的部队进入鄂州,也将那些重伤员们送出鄂州。宋军有丰富的守城经验,所以很清楚将那些重伤垂死的士兵留在城内有多大的坏处。

    士兵们成批死去,会极大的影响士气。死去之后的士兵若是不能及时深埋,也许会引发瘟疫。当然,把重伤的士兵送去汉阳也没办法延长他们的生命,却能延长城内士兵的生命。所以每隔两日,就有宋军船队前来运人。

    这支船队在江上行驶着,带队的军官就忍不住骂赵嘉仁,“那帮福建佬整天就知道躲在城里享乐,就让我们在江上出生入死!他们来这里难道不是该打仗么?”

    愤怒的指责中有着饱满的情绪,只是响应他的人不多。宋军都知道这指责并不公允,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很大原因是没有福建佬的水军护送,大家心里面害怕。但是福建佬进城之后,宋军才知道福建佬的军中竟然有许多医生。他们会接骨,会处理伤口,从鄂州送来的重伤伤兵看着都撑不过两三天,没想到在福建佬的救治下有大半都活过了三天。有些身体强壮的竟然从鬼门关逃脱出来,有转好的迹象。

    即便在江上没外人听到,大家也不想骂这些福建佬。兵凶战危,谁也不知道自己那天会不会有求于这帮福建佬。

    就在此时,从下游出现了一支船队。远远一看,宋军就皱起了眉头。那些船好熟悉的样子,但是又很不熟悉。从外形上看,那些船与福建路提点刑狱赵嘉仁麾下的船只非常类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