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478章

革宋-第478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着父皇的话,真金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以真金的想法,如果能够让郝仁做出些让步,窝阔台家定然会对真金感恩涕零,获得更多窝阔台家的忠诚。别的汗国与王爷看到窝阔台对忽必烈的家族更加忠诚,自然也会感受到真金的浩荡皇恩,明白真金那不可动摇的力量。

    忽必烈的看法就与真金完全不同,郝仁以强大的武力为忽必烈征服了窝阔台家,那就没有理由因为窝阔台家的不满而去处置郝仁。如果这么做,谁还肯为忽必烈效忠?

    真金只认同一半。坐在座位上稳定住了情绪,真金就召唤来部下,命他们前去郝仁所部当下的聚集地。等部下走后,真金轻揉肩头,心中很是不爽。

    如果郝仁只是驻扎在钦察汗国的东北部,真金当然不会因为窝阔台家的不满而对郝仁不利。根据钦察汗国的情报,郝仁已经开始让自己的部众向西边前进。目的地应该是郝仁在奏折里面所说的基辅罗斯。这局面就变成了郝仁自行其是的前往新领地。根据忽里台大会的决定,没有忽里台大会允许,任何人都不许私自改变领地。郝仁所做的无疑就是在挑战忽里台大会的威严。那就等于是在挑战真金的威严。

    太子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执行,立刻有使者派向君士坦丁堡出发,准备在君士坦丁堡乘船经过黑海,进入伏尔加河,向后世的古比雪夫地区进发。使者抵达君士坦丁堡,立刻感觉这座城市好像起了不少变化。不仅城市干净整洁,街头有了指挥交通的官兵,城市行人也能靠左靠右行走,给人的感觉井然有序。

    现在东罗马与蒙古帝国接壤,大家都知道蒙古骑兵的强大,东罗马马上就给蒙古老爷们准备好船只,悬挂上蒙古的旗号,从君士坦丁堡的港口出发。在港口的另外一艘船上,同为太平洋西岸面孔的人看着蒙古船只出航。等蒙古使者的船只变成海上的一个小点,这些人就下了船。

    港口的官员觉得这些陌生面孔的人也许是蒙古人,却又不太像。至少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眼睛很大,与蒙古人细长的眼睛完全不同。倒是与宋人差不多。不过这帮人穿的衣服很有蒙古味道,让这帮官员摸不清头脑。

    这些人以蒙古克里米亚蒙古人的身份进入君士坦丁堡,随即直奔大宋使馆。没多久,大宋使馆就把北方郝仁万户属下前来拜访的消息带给了大使。大使有些讶异,已经好些年没听说过郝仁万户的名字。这个人在礼部的档案库中有比较丰富的记录,他是孛儿只斤家族中唯一一个曾经向赵官家求教学问的蒙古人,也被认为是非常汉化的一个蒙古人。却在几年前没了消息。

    见见这么一个家伙对大宋没什么坏处,大使让警卫把那些人带进来,双方从见面开始就用汉语交流。郝仁的使者名叫吴有桂,他简单的向大使讲述了一下郝仁万户希望到基辅罗斯与哈尔科夫为中心的地区开辟领地,然后问道“我们听闻贵国使者准备返回大宋,却找不到路途?”

    “你们怎么知道的?”大使神色平淡的答道。

    “我们万户在巴格达好歹有些人脉,宋国弄的那么大动静,我们只是知道的晚些,却不可能不知道。”吴有桂带着笑容给出了答案。

    “然后呢?”大使已经很平淡的问。在报告里面,郝仁是个很汉化的家伙,又是郝仁率先提出问题,大概郝仁是想做什么交易。

    “如果我们可以安排贵国人员返回宋国,却不知道贵国能否投桃报李?”

    “你们想要什么?”

    “我们想派一些少年到宋国学习,不用特别的殊遇,宋国制科那种学校就行。”

    “……我们不能答应这等事。”

    “不如你们派人与我们一起回去。现在宋国已经攻占灵夏,想来一定设有电报。我们送你们的人到那边,发个电报不就能知道赵官家是不是答应了么?赵官家让你们万里迢迢的前来这里,若非万不得已,怎么会让你们跑回去。如果能有我们家万户相助,诸位就不用担心危急之时无处可去。之前赵官家投注的所有人力物力都不会受到损失,这有何不妥。”

    “走陆路到灵夏?”

    “大使这里有地球仪,我们家万户也有几个。在地球仪上一比,不就知道这趟路程的远近么?”

    大宋大使当然不会立刻去测量。他转而询问这位神出鬼没的郝仁万户最近的情况,吴有桂只是讲郝仁万户最近已经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至于其他的努力方向都含糊其辞。只是告诉大使,“若是宋国能答应万户要求,我等自然如实相告。”

    大使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忽必烈那边摆明了想吊大宋的胃口,未来一两年中也不知道鼠疫什么时候结束。新开辟一条通道,怎么看都很有吸引力。

    召集使馆的人前来商议,又测量了一下从地球仪上的路程。大宋已经收复了灵州,控制住了河西走廊的东端。大家发现走黑海向东的那条道路距离并不算太远。虽然从灵州那边返回故乡还需要走万里,用电报发送消息则快的多。

    这样的事情诱惑如此之大,最后有五人愿意前往。用抽签的办法选出三人与吴有桂等人一起去试试道路是否真的能走通。另外又派了三人专程前去拜访郝仁万户。

    大宋326年12月24日,赵嘉仁正在准备着新年致辞,情报局拿着一封电报兴冲冲的前来,进来之后就说道“官家,咱们在东罗马的使团派人到了灵州,从那边发了电报过来。”

    “哦?”赵嘉仁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他思忖片刻立刻命道“把熊裳叫来。”

    不太久之后,熊裳看完了从灵州送来的电报,他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这回事?会不会是假的?”

    赵嘉仁反倒不担心真伪。蒙古大汗忽必烈完全没必要搞这样的把戏,他只是看着根据情报大概确定的郝仁万户所在,若有所思。

    熊裳自己拿不定主意,就问赵嘉仁,“官家,这个郝仁到底是想做什么?”

    “他大概是想做平独镇露大波波吧。”赵嘉仁微笑着答道?

    “……什么大波波?”熊裳傻乎乎的答道。只听了一遍,他完全记不住‘平独镇露大波波’这几个字,更不知道这段后世的历史。

    赵嘉仁不想费心思讲故事,他跳过熊裳的问题,直接打到“这些都不重要。我没想到那个郝仁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他若是真心,也未必不能合作。”

    “那熊裳真的能在西边站住脚?”熊裳表示怀疑。

    赵嘉仁用铅笔轻轻敲着地图,从当下情报来看,熊裳占据的地盘乃是21世纪的乌克兰,波兰一带。那边都是平原,还是著名的黑土地。基辅罗斯就是后来的基辅,有着欧洲煤仓钢仓之名。简单总结的话,这地方要平原有平原,要沃土有沃土,要煤有煤,要铁有铁。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

    立陶宛波兰联合王国从14世纪开始,曾经在这一带建起过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大国,北边压制俄国(露西亚),南边干掉条顿骑士团(独国),成就平独镇露的丰功伟业。

    在世博会的时候,波兰馆的cg动画《波兰历史》制作精美,在网上很是流行一段。这也让赵嘉仁对波兰的大概时间轴有印象。现阶段的波兰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年代,好像还有不少领主引狼入室,将条顿骑士团给带进了波兰西部。

    “那个郝仁手下都是汉奸。”熊裳忍不住提醒。

    “至少那些人再也不可能回到汉地了。”赵嘉仁笑道。他虽然不会放过汉奸,却也不会在这个时代追杀汉奸追杀到万里之外。

    “官家这是要答应郝仁的条件么?”

    “我并没有要答应。只是觉得也许可以合作。”

    。

第124章 权柄所在(三)() 
大宋军民欢欢喜喜过元旦,在遥远的巴格达,蒙古人民则是享受着冬季。此时的气温比21世纪要低,巴格达也经受过零下10度的气温。与蒙古高原上零下三十度的低温相比,这个温度根本不算事。有了这样的低温,蒙古人民甚至觉得很舒爽。

    太子真金觉得零下10度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个温度比大都暖和。毕竟是44岁的人,太子倒是挺期待很快就要到来的春天。到了春天,更多针对郝仁的行动就可以展开。

    过去的几个月里面,各种不利于郝仁的消息纷纷抵达巴格达。譬如郝仁已经在钦察汗国建起了不少沿途据点,许多郝仁的部署离开钦察汗国东部,沿着据点行动,抵达钦察汗国西部。太子的使者抵达郝仁所在的的驻地,与郝仁谈过。使者回报的消息中,郝仁明确表示,“西边的土地大部分都不归钦察汗国所有,我们前去开拓,也是为了蒙古。”

    真金离开太子府,乘坐马车前往皇宫。他已经开始接掌蒙古的政务,只要老爹忽必烈一死,太子把常驻巴格达的忽里台王爷召集起来,就可以接过蒙古大汗的权柄。召集整个蒙古的王公参加忽里台大会,那只具备仪式性,实质性不算大。心里胡思乱想着未来,真金太子总是觉得自家老爹对郝仁未免太好。哪怕是遭到这么多王公贵族的反对,忽必烈始终没有处置郝仁的意思。

    等父亲去世之后,如果自己处置了郝仁,会不会得到王公贵族的一致认同?

    马车辚辚,进了皇宫。进了养心殿,文书就送上请柬,原来是大宋使馆邀请太子到大宋使馆参加元旦餐会。大宋与蒙古的关系天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闹崩,按照道理而言,真金太子不去为上。然而他却忍不住有些动心,因为大宋使团真的能够做出非常好吃的美食。

    两河流域农业是灌溉模式,当地主产大麦,大米,自然有面粉制成的大饼。那大饼比较干,也不能说不好吃。在大宋使馆,手抓饼油乎乎的外焦里嫩。不管是牛肉、鸡肉、鱼类,都做得极为美味。元旦又是大宋非常重要的节日,定然有大量美食。

    内心挣扎了好一阵,太子真金还是遗憾的拒绝了邀请。就在他有些闷闷不乐的看着奏折的时候,有亲信进来说道:“太子,有伯颜的消息,他的女人给他生了个儿子。”

    “哦?”太子真金应了一声,声音里面并没有替伯颜高兴的意思。

    在大都的时候,忽必烈的宫廷内有阿合马的财政派,把真金为首的儒学派斗的很惨。在蒙古撤离大都的时候,真金派人将阿合马灭门,大大出了一口恶气的同时还大大捞了一笔。

    汉臣们是忽必烈倚重的对象,在忽必烈逃跑之际,汉臣也流失许多人。留到现在的汉臣多数都投奔了真金太子,在他监国的时候,这帮汉臣们非常努力辅佐。

    剩下的就是将军们。阿术元帅在滑县战役中下落不明,忽必烈手下将军中排位第一的就是外来户伯颜大帅。真金太子并不特别讨厌伯颜,也绝不喜欢他。这个人那种冷淡平静的作风,让伯颜看着是一个选择君主而不是无条件服从君主的能臣。这样的人貌似不会与主君一条心。

    自从伯颜不再担任蒙古朝廷的丞相之后,真金就越来越希望伯颜永远留在耶路撒冷。想来想去,真金命道:“给伯颜送份贺礼。”

    “这……这不是告诉伯颜,我们在他那边布置的有探子么?”亲信迟疑着问道。

    真金美貌微微一抖,他还真没想到这么多。此时真金只能问道:“伯颜没有将此事告知别人么?”

    “那就不妨先告诉父皇。毕竟这些人也是父皇安排的。”真金找到了摆脱责任的方法。

    奏折内容很枯燥,大多都是关于各地税收,工程进度之类的事情。然后真金看到了有忽必烈直属的部落首领请求众人南下进攻天竺地区的奏折。

    真金本想将这个奏折禀报给忽必烈,却又觉得不太甘心。历代大汗都领军征战四方,就连遭到失败的忽必烈也曾经远征大宋,取得临安总投降的战果。如果真金能够领军南下,也应该能够大大增加他的威望。

    等到给忽必烈汇报完政务,真金回来就问,“帖古尔来了么?”

    “回禀太子,帖古尔前去大宋使馆参加元旦会了。”

    “……我们也去看看吧。”真金终于找到了能够名正言顺满足口腹之欲的机会。

    到了大宋使馆,就见门口停了些车马。此时侍卫已经先到,大宋的大使迎了出来。简单礼数之后,众人就入座就餐。蒙古是团餐而不是分餐,大宋的饭桌是中间带一个能旋转圆盘的模式。大家不用起身,只要转动圆盘就能依次吃到每一道菜。

    光是如此设计,真金就觉得学到一手。大家都是直爽汉子,就是吃字当头。上来的饭菜花样丰富,每一道菜都非常可口。真金太子问诀窍,大宋使者爽快的答道:“我们用了许多油。饭菜自然香。”

    对于食用油没啥概念的真金太子理解不能。不过此时已经吃过十道以上的菜,肚子里的馋虫已经平息,他就端着酒杯到了帖古尔旁边。众人见到太子过来敬酒,自然起身陪酒。等到喝完三杯,太子顺势坐下,就与吃的满嘴流油的帖古尔聊了起来。

    “太子,你是问想攻打天竺的人还有多少?”

    “嗯。”

    “那可就多了。大家到这里这么久,早就歇的浑身难受。南下攻打天竺,我等除了松散筋骨,还能大大的捞一笔。光我知道的,至少有十三个部落的首领都想去。”

    “加起来能出多少人马?”

    “最少得有五千人马。巴格达这边的真神教人口甚多,正好可以让他们当签军。”

    随着交谈,真金太子对于南下的信心越来越高。蒙古所需要的就是征服,当年没有能够征服大宋,这是真金心中的痛。温暖的南方,丰富的物产。征服天竺之后,也许可以比征服大宋有更多收益。

    真金并不知道,此时伯颜大帅已经进了皇宫。正在与忽必烈谈论着南下征伐天竺的事情。伯颜大帅问道:“陛下,到底有多少蒙古人愿意耕种。”

    “不到一成。”忽必烈有点遗憾。

    “可否强制蒙古各个部落出人。大人不行的话,小孩也可以。”

    “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