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418章

革宋-第418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没亮,大汗亲军就已经起身埋锅造饭,当天色微明之时就上马出发。清晨,大汗亲军就抵达了大不里士城外。指挥亲军的伯颜大帅看着故乡的都城,神色淡然。他本人1235年在伊尔汗国出生,1265年抵达大都。为忽必烈效忠17年之后,于1282年重回故乡。人生的头30年中所经历的一切已经造就了伯颜的性格。

    “我乃阿鲁浑,你等现在开城!”阿鲁浑高声对城头喊道。

    城上的守军没有开城,也没有向阿鲁浑射箭。看着城外数万大汗亲军,他们脸上露出了畏惧的神色。见到自己没能喊开城门,阿鲁浑脸色变得很难看。即便不敢贸然离开护卫的保护,阿鲁浑还是稍稍在马上站起,对着城头继续喊道:“你等让不花将军出来见我。或者现在就去告诉不花将军,贴古迭儿谋反,派兵攻打大汗。”

    不花将军乃是伊尔汗国的重臣,拥有改变伊尔汗国力量对比的实力,在阿鲁浑看来,如果能让不花将军认清事实,贴古迭儿就已经完了。

    此时贴古迭儿的宫廷里,不花将军坐在客座,听贴古迭儿讲述最新的局面。

    “忽必烈前来是想谋夺伊尔汗国。你也知道,伯颜素来觉得怯的不花之死乃是旭烈兀大汗回师的错。投奔了忽必烈之后,他要带兵前来让忽必烈夺取伊尔汗国……”

    贴古迭儿大声讲述着伊尔汗国面对的危机,不花将军静静的听着,心中也在盘算当下的形势。贴古迭儿的哥哥阿八哈一直非常热心的期待蒙古大汗忽必烈驾临,这是完全公开的。若是阿八哈还在世,此时大概蒙古大汗亲军已经在吹吹打打的欢迎气氛中进入大不里士城。

    至于谋夺伊尔汗国,不花将军并不觉得蒙古大汗会这么做。伊尔汗国自从建立起就与周边的各个汗国间爆发过不少战争。忽必烈大汗的几万亲军可以打败伊尔汗国的军队,却没办法吞并伊尔汗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国家。

    想了这些,不花将军果断答道:“若是被忽必烈大汗夺取伊尔汗国,想来我等只能去当牧奴。”

    贴古迭儿脸上登时就有了喜色,得到不花将军的支持,守住大不里士的机会就增加许多。让不花将军先在宫中等着,贴古迭儿又对另外几名被邀请来的将军进行劝说。这几位的态度就没有不花将军这么爽快。对于贴古迭儿抵抗大汗亲军的决定推三阻四含糊其辞。

    深知此时绝不能出错的贴古迭儿只能下令将这些人先软禁起来,这才将不花将军请来,“不花将军,此次事情大,我们须得做好万全之策,请将你的家人带到宫中。万一城破,我们还能用宫墙保护你家人的安全。”

    “你这是信不过我?”不花将军怒道。

    贴古迭儿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我怎么会信不过不花将军。这么做只是因为要保护不花将军家人的安全。”

    看着周围那些贴古迭儿的卫队,不花将军终于点头答应,“我现在就派人将我家人接进宫内。”

第45章 南北两路西进(六)() 
    策马绕着大不里士城跑了一圈,伯颜大帅回到大帐的时候神色淡然。忽必烈也没有丝毫紧张的表情,即便没有绕城而行,忽必烈在望远镜中看到的大不里士城并没有比蒙古肆虐过的名城更宏伟。

    “已经派出了使者。”忽必烈说道。

    “那我们就可以再等一阵。”伯颜淡然答道。他并不特别喜欢说话,便是对这么重要的事情也是如此。

    君臣两人暂时沉默片刻,忽必烈开口问道:“解决了贴古迭儿之后,是留下还是继续西征。”忽必烈没有提及以前的战斗,大不里士城内的统治者们是蒙古人,蒙古人最懂得蒙古人的规矩。

    “继续西进,在巴格达立起大汗金帐。”

    “你曾经到过巴格达,那里是什么样的地方。”忽必烈继续问。

    “巴格达很热,冬天偶尔会下雪,却不会有积雪……”伯颜讲述着他对这个地区的印象。

    即便是伯颜大帅这么聪明的人,他也不知道此时的地球正处于小冰河时代。小冰河时代让北方冷空气高压南移,蒙古高原气温更低,降雪更多。这样的气温下,植物生长时间更短。对于巴格达这等地区,冷空气南移让雨线接近巴格达地区,此时的两河流域降雨丰沛,气温更宜人。

    忽必烈原本并不在意伯颜之前的从军史,伯颜作为旭烈兀的使者抵达大都,就被忽必烈一眼看中。从此伯颜就被忽必烈留在身边委以重任。此次西征,忽必烈开始越来越倚重伯颜在西方的经验。伯颜的履历也很傲人,他参加过旭烈兀的西征,消灭了里海南部的哈萨辛,曾经令中东和欧洲闻风丧胆的刺客团体被蒙古军杀了个干净。

    接着被毁灭的是哈巴斯王朝。巴格达陷落,第36代苏丹被马群踩死,延续了500多年的帝国从此覆灭。之后蒙古军又摧毁了阿尤布王朝在叙利亚的统治。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从大马士革逃到埃及,随后被马木留克王朝取代。

    十字教教徒伯颜承此时已经是将军,还是蒙古军中精通外语的文人。从而被旭烈兀汗委任外交责任。13世纪,蒙古西征在欧洲迅速引发一场‘蒙古风潮’,欧洲上层远想和这个强大的东方国家接洽合作。对于欧洲来讲,东方并不是遥远的大宋,而是指两河流域以及波斯王国。

    控制这个‘东方地区’的伊尔汗国对外是政策是联络十字教,打击信奉真神教国家马木留克王朝。所以在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在维也纳,在法兰西岛(巴黎),甚至在伦敦,都出现过伯颜的身影。

    听了伯颜继续西征的建议,忽必烈大汗继续问:“不需要留在这里?”

    “大汗,巴格达比伊尔汗国更富裕。在巴格达立起金帐之后,向北走是金帐汗国、白帐汗国等勾结真神教的叛徒。征服他们,大汗就可以再次召开忽里台大会。”伯颜表达着保持伊尔汗国现状的观点。

    听到召开忽里台大会,忽必烈终于被说动。在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的蒙哥大汗死后,忽必烈下令召开新的忽里台大会。只有伊尔汗国当时的首领旭烈兀派人过来支持忽必烈。其他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金帐汗国、白帐汗国等蒙古人建立的国家,要么支持阿里不哥,要么根本不搭理忽必烈。郝仁之前解决了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忽必烈当下的敌人不该是忠于他的伊尔汗国,那些没有被重新统一在蒙古旗下的金帐汗国等叛徒才是该被消灭的对象。

    等忽必烈确定了方向,天色也已经接近傍晚。大汗亲军们的将领回来复命,他们已经通过喊话等方式让大不里士城内的守军知道了现在的局面。忽必烈很满意众人的努力,之后的事情就让局面继续自行发展吧。

    夜色降临,大不里士城内的街头出现了一队打着火把的队伍。走在队伍中间的贴古迭儿脸色阴沉。贴古迭儿一直无法理解老爹旭烈兀和哥哥阿八哈为何对忽必烈如此顺从,忽必烈在遥远的东边,为什么几千里外的伊尔汗国要要卑躬屈膝?现在的贴古迭儿开始有些明白过来。仅仅是白天的喊城,大不里士城内就有好些将领心思动摇。也亏得信奉真神教的那些人到处巡查,抓到了一些偷偷去和蒙古大汗忽必烈联络的人。

    没多久,贴古迭儿就到了城边。地面上点燃了篝火,篝火附近十好几号人被绳捆索绑。走过去一看,贴古迭儿觉得其中有那么几个人还挺眼熟。扭头看向正被召集过来的将领们,那几个家伙的主人都低下了头。

    心中暗骂这些人吃里扒外,贴古迭儿大声的喊道:“此次忽必烈前来的目的根本就是要吞并我们伊尔汗国,你们以为忽必烈成功之后只会剥夺了我的汗位么?他手下那么多人,哪个不需要牧场,哪个不需要奴隶。我的汗位被忽必烈取代,你们的地位也会被忽必烈的手下取代。哪里会有只对付我而放过你们的道理。糊涂啊,你们真是糊涂。”

    此言一出,那些将领们倒也是将信将疑。贴古迭儿指着那些被抓到人说道:“这些人,一个人抽二十鞭子。放了吧。”

    话音刚落,立刻有花白胡子的真神教图拉喊道:“苏丹,不可!”

    先阻止贴古迭儿发落这些人,花白胡子马上凑近,低声对贴古迭儿贴古迭儿说道:“苏丹。若是这么放过,那些人就知道他们做什么都不会被惩处。”

    这话点到了痛处,贴古迭儿的脸色立刻就变得难看起来。花白胡子立刻趁热打铁,“苏丹,此时必须杀了这些报信的,让那些派遣的人知道厉害。最好把几个与阿鲁浑有关的人也抓起来。”

    提到阿鲁浑,贴古迭儿眼中就闪动着杀意。白天的时候城外的蒙古军叫城,已经宣布阿鲁浑是伊尔汗国的继承者。是由大汗忽必烈认可的继承人。这消息让贴古迭儿气的七窍生烟。蒙古各部的继承人靠推举,选出来的都是各部里面综合力量最强的那个。包括忽里台大会也是如此运作。即便成吉思汗强力推荐窝阔台,也是经由忽里台大会认同。

    现在变成了忽必烈说谁是继承人,谁就是继承人,蒙古传统被完全破坏。贴古迭儿想到这些,就气得有些发抖。狠狠的扫视了一圈那些将领,贴古迭儿指着那帮跑腿的喝道:“这些人统统斩首!”

    说完,转身就走。那些跑腿之前听到自己只是被抽二十鞭子,都松了口气。突然局面大变,二十鞭子的肉刑变成了砍头的死刑。他们立刻就哀求起来。贴古迭儿听到那些人的哀求,怒火更盛,根本没有赦免的意思。那帮跑腿的看到求助贴古迭儿无用,就转而向他们的主人求助。那帮主人此时哪里敢吭声。

    就在贴古迭儿走远之时,便听到后面传来惨叫声。刽子手们已经开始斩杀死囚。

    是不是干脆把那些阿鲁浑派也抓起来杀了,贴古迭儿心中迟疑。一个个名字在脑海里划过,但是贴古迭儿最后他还是没下这个命令。回到宫中,贴古迭儿就喝起了酒。他需要酒来舒缓精神,战争给了贴古迭儿太大压力,让他感觉自己被什么紧紧抓住一样。

    没多久,白胡子图拉前来求见。到了贴古迭儿面前,白胡子行了个礼,问道:“苏丹,您为何要放过那些叛徒?”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贴古迭儿愤愤的说道:“我现在没办法确定到底谁是阿鲁浑派。”

    “凡不是信奉真神的,都是阿鲁浑派。”白胡子毫不迟疑的给出了答案。从一开始,他就如此主张,现在依旧如此。“真神的圣典讲说,那些异教徒都不可信,只能用刀剑让他们信真神。自从苏丹提出要将伊尔汗国奉还给真神之后,他们在这件事上有过服从么?从来没有。现在这些人终于找到对抗真神的机会,又岂会放过。异教徒从一开始就是和苏丹敌对。”

    “你!下去!”贴古迭儿喝道。

    白胡子看着贴古迭儿的表情,站起身倒退着离开。出来之后,白胡子立刻直奔图拉们所在,那些黑胡子,花白胡子见到白胡子进来,立刻上来问道:“如何!”

    “苏丹已经动心了。”白胡子欢喜的说道,“看来苏丹已经明白我等真正信徒与其他异教徒不能共存。”

    “感谢真神!”一种真神教徒举目望天,不胜欢喜。

    白胡子连忙说道:“现在还不到庆贺的时候,我看苏丹还是没下定决心。我们就先把需要用刀剑净化的异教徒定好,只要他们敢有丝毫异动,便直接动手。”

    图拉们也知道此事不能有丝毫大意,连忙答道:“好!”

    第二天一早,伯颜大帅起身。刚开始吃早饭,立刻就有人禀报,“大帅,城头已经挂起一些人头。却不知道是谁被杀。”

    听了这消息,伯颜大帅把吃的东西尽快塞进嘴里,用奶冲下,接着就去见忽必烈。到了大汗金帐,没等伯颜开口,忽必烈就笑道:“伯颜,想来你也知道城内开始杀人。”

    “可以动手了。”伯颜淡然答道。

第46章 南北两路西进(七)() 
    不花将军淡定的坐在宫中和家人边吃早饭边聊天。贴古迭儿说的是让不花将军的亲属当人质,实际上连带不花将军一起软禁。看得出,不花将军的家人都非常不安,不仅是因为被囚禁,从城外传来的枪炮声让这些人不知所措。

    贴古迭儿并不想刁难不花将军,便是软禁他和他的家人,饭管够。这顿早饭从早晨吃到了上午,没人进来指责。不花将军给自己倒上第三碗羊奶,正考虑是不是不顾肚子的容积,将其喝下去。不花将军的儿子就问道:“父亲,这外面是什么声音?我觉得不像是爆竹。”

    不花将军没说话,只是把举起来的碗放回到桌上。就在此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从外面锁上的门打开了,传令官站在门外说道:“不花将军,伊尔汗有请。”

    拍了拍身边儿子的肩头,不花将军起身跟着传令官离开。出了被软禁的房间,枪炮声更加清晰。伊尔汗国有忽必烈赏赐的火枪火炮,数量虽然少,贵人们也不是没见识过。不花将军走的不快,这样就能听得更清楚些。如此密集的枪炮声在伊尔汗国从所未闻,更是想都想不到。连不花将军都感觉有些悸动。

    见到不花将军落在后面,传令官停下脚步,转身呼唤道:“不花将军,大汗还在等。”

    “哦。”不花将军应了一声,继续前进。贴古迭儿并没有在宫中,不花将军跟着传令官出了宫门,没多久就到了北城附近。远远就见到贴古迭儿正面对一众将校喊话。抬起视线,就见不远处的城墙腾起各种烟尘,偶尔还有炮弹越过城墙落在地上。落点附近则传来惨叫声。

    见到不花将军过来,那些将校立刻就有了精神。贴古迭儿快步冲到不花将军身边,就见他满面狰狞的对不花将军大声喊道:“快命这些人上去守城!”

    不花将军没有立刻回答。贴古迭儿的窘态令他心怀大畅,只是自己此时还身在贴古迭儿的人马包围下,他不敢放声大笑而已。

    见不花将军没有反应,贴古迭儿怒道:“现在就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