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398章

革宋-第398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凄惨的模样和绝望的声音让真金太子觉得心中一阵收紧,然而回头看向真金太子带的奴隶队伍,就发现奴隶们受到了这样现实的恐吓之后,看着都服从了许多。因为行动而带来的那种不快神色基本看不到了。

    每隔一二十里,要么出现只挂人头的展示区,要么是人头和逃奴的联动展示区。真金太子一次次的看到自己手下的奴隶们看着规矩起来,觉得乱世用重典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而把这些给贯彻的伯颜大帅更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连着走出去几天,真金太子突然让队伍停下。没多久,就带着他麾下的骑兵跟着不久前赶来的使者向前方出发。一行人走到傍晚,前面已经有数百骑兵们在等着真金太子。两边汇合之后,兵力总数就达到了一千八九百骑兵。真金太子问等在这里的蒙古军将军:“消息没错么?”

    将领满脸兴奋的答道:“骑兵太子,消息没错。那厮马上就要到我们这里了。”

    “好!我们就在这里等他!”真金太子也是一样的兴奋。

    当晚,又有几支蒙古军前来会合,骑兵总数已经到了三千多人。第二天上午,远处有了大队人马行动的迹象。俗话说兵上一万,无边无沿。这边的队伍数量就完全能够用无边无沿这个词来形容。能看到队伍的开头,却见不到队伍的尾巴。人、车、马、牲口群组成了庞大的队伍。

    真金太子一声令下,蒙古骑兵们打着蒙古大汗的大纛直奔这支队伍而去。为首的自然是先头部队,那些蒙古军人也识货,一看到大汗的大纛就勒住马匹。这边的将领簇拥着真金太子出现在对面的蒙古军面前,真金太子旁边的侍卫喝道:“太子在此,尔等还不下面跪拜!”

    见到果然是太子,对面的蒙古军纷纷下马跪拜。真金太子催马上前,大声问道:“阿合马在第几阵?”

    此时阿合马右丞相正在自己的大车中坐着。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美貌的侍妾伺候着。车子是大宋货,品质极高。在这样颠簸的道路上,那些粗大的减震弹簧依旧可以保证车子的稳定。

    刚喝了一大口果汁,突然车子停住。随着一阵呼喝声,就有人跑进来禀报,“丞相,太子来了!”

    “什么?”阿合马愣住了。他没想到太子竟然出现在这里,蒙古贵人们分头撤退,大家怎么都不知道在路上会遇到谁。怎么突然就碰面了。

    “丞相,太子请您前去见他。”侍卫继续说道。

    “这……就说我身体不适,下次一定去拜见太子。今天就算了。”阿合马答道。

    侍卫走了之后,阿合马觉得事情怎么看都不对。正准备让侍卫到近前小心护卫,却听得外面突然枪声与爆炸声大起。人群听到这样的动静后大乱起来。阿合马也被这动静吓得不轻,他身边的两个美貌侍妾更被吓得花容失色。正慌乱间,马车们突然打开,两名侍妾被吓得尖声惊叫,连阿合马都被吓得大叫一声。

    开门的是侍卫,他满脸慌张的说道:“丞相,太子突然杀过来了!咱们,咱们赶紧逃吧!”

    阿合马当然知道自己和太子代表的儒臣派之间的斗争,他只是没想到太子竟然敢这样光天化日之下袭击大元右丞相的队列。但是仔细想想也没啥好稀奇的,这已经不是安定的和平时代,连蒙古大汗忽必烈都跑回到了和林去,宋军攻打到大都城下,已经是乱世。在乱世中哪里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想到这里,阿合马突然生出一股气力,他把身边的两名侍妾往身后一甩,自己推开前面的侍卫,就钻出了马车。出了马车之后就见到各处都是大乱,而且蒙古骑兵们对着混乱的人群大开杀戒。

    就在此时,阿合马听到有人大喊:“那边穿紫袍的就是阿合马!”

    一听这话,阿合马看到自己的紫色丝绸袍子非常显眼,立刻手忙脚乱的脱下,甩在一边。同时拼命往人群里头钻。

    然而真金太子这次发难可是准备了许久,绝不会让阿合马逃跑。此时数千蒙古骑兵已经把这一带给围了起来。所有圈内的人只要乱跑,立刻格杀勿论。长枪刺入人体,弓箭射入人体。惨叫声中,那些敢乱跑的人纷纷死去。看到局面变化的人都不敢乱动。只能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这些人被一个个拉起来检视,每个能躲人的地方都被仔细搜索。花了一个时辰,在一辆马车下搜出了阿合马丞相。在欢呼声中,阿合马被带到了真金面前。真金看着自己长久以来的政敌终于落入自己手中,脸上涌动着兴奋的表情。居高临下的看着面色惨白的阿合马,真金太子只想着在阿合马求饶的时候怎么好好收拾这个混蛋。

    就在此时,阿合马突然蹦起来,一口浓痰吐在真金脸上。接着阿合马扯着喉咙喊道:“真金我你娘!你个养的!”

    各种污言秽语从阿合马口中喷涌而出,既然到了没什么好活的地步,阿合马也再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真金太子身边的人没想到阿合马竟然如此,立刻对着阿合马下了毒手。阿合马死的时候已经被砍了至少几十刀,到底是哪一刀致命的,大家也分辨不清。只剩下阿合马的尸体在地上的血污中躺着。

    真金啐了一口,“真是便宜了他!”擦掉脸上的东西,真金恶狠狠的说道:“把阿合马的家人都找出来!”

    就在此时,遥远的和林。忽必烈忍不住叹道:“若是阿合马在,现在就可以整理出到底有多少军费可用。”

    在他身边的皇后听了这话,则柔声劝道:“大汗,阿合马肯定会赶来。等他到了之后再命他做事。然而现在眼前的事情,我倒是觉得应该先做了。”

    “你说什么事情?”忽必烈素来尊敬皇后,就开口问道。

    “郝仁的事情,大汗就准备放着不理么?”皇后劝道。

    忽必烈一时无语,他最初想要的只是让郝仁老实些,那个大都留守使与其说是任命,倒不如说是警告。

    郝仁的做法完全超出了忽必烈的意料之外,他竟然真的赶来和林,请求回大都去。在忽必烈的印象里,郝仁绝非是这么一个憨直的人。这个郝仁难倒真的这么想救人,连他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顾么?

第16章 长生天的宠儿(四)() 
    “哪里有那么多废话!”忽必烈对察必皇后说道。说完,他微微绷着嘴,目光放在门口。故意不去看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也不再说话,她带上老花镜,拿起原本就在手边的羊皮,用光亮的精致钢锥在羊皮边缘上刺出小孔洞,再用穿了专门粗线的大钢针把羊皮缝制起来。虽然年龄已经不小,察必皇后的手法依旧熟练。

    忽必烈干巴巴的向大帐外面瞅了一阵,偷偷收回目光。看着相伴几十年的妻子麻利的缝制羊皮地毯,心中自然就软了。但是忽必烈觉得自己主动低个头会比较尴尬,便走过去帮着妻子理顺羊皮。

    两人一起努力,一大块羊皮地毯终于缝制好了。忽必烈看着那细密的针脚,忍不住赞道:“做的真好。”

    然后他若有所感,又赞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锥子不错。”

    “这是郝仁送我的。”察必皇后答道。把羊皮尽量抹平,察必皇后弯下腰,把缝好的羊皮地毯放到忽必烈的沙发脚踏处。

    忽必烈此时已经很胖,察必皇后同样富态。等她直起腰,已经忍不住喘气。见妻子辛苦,忽必烈连忙拉着妻子一起坐到沙发上。虽然和那些年轻美貌的妃子不同,不过忽必烈握着妻子的手,只觉得又熟悉又安心。

    察必皇后则继续说道:“大汗。郝仁那孩子虽然有种种让人觉得怪异的地方,可谁没有自己的脾气秉性。若是他有什么异心,又那么想回到河北。接到你的命令,立刻就带兵回河北么!”

    “反了他的!”忽必烈神色愠怒,语气中都是被冒犯的味道。

    察必皇后握了握忽必烈的手,温言说道:“大汗也知道郝仁那孩子并无反意。他的妻子家人都在河北,他部下的父母兄弟妻子家人都在河北。那些在河北的人落到宋军手里就是死路一条,他想把那些人带出来又有什么错?”

    虽然这话仔细品味还有点指责忽必烈不顾那些人生死的意味,但说话的乃是相伴几十年的老婆,这点被冒犯的感觉就被忽必烈忽视不计。他虽然心里还是不爽,却在沉默了一阵后拍了拍妻子的手,接着站起身走了出去。

    到了外面,忽必烈对侍卫说道:“把郝仁叫来。”

    没过太久,忽必烈居高临下的对跪伏在自己面前的郝仁说道:“郝仁。你想回河北,又准备怎么做?”

    郝仁听了之后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启禀大汗,臣回到河北之后先将那些府兵的亲属集结起来,送到关外安置。”

    “关外若是有无尽的草场,我们又何必移居汉地?”忽必烈认真起来的时候问出的问题可是毫不敷衍的。蒙古人未必喜欢汉地的生活,但是在关内有更广大的空间,更多的物资和财富。不过是几十年的移居过程,汉地就移居了几十万蒙古人。现在把这些蒙古人带回到草原上,已经让蒙古的草场变得异常吃紧。再来几十上百万的汉人,蒙古草原一定会自己来一番大规模的内战不可。

    “这……”郝仁一时语塞。但是郝仁自己也有备而来,他微微咬牙,还是说出了心里话,“陛下。臣知道在金帐汗国以西还有广袤的地界,虽然冷些,却也能生活。臣带的府兵和府兵家属愿意迁移到极西之地安置。绝不会留在草原。”

    忽必烈心中微微一震。此次他没有与宋军决战就撤出河北,固然是因为黄河战役的惨烈损失让忽必烈也没有胜利的信心,更因为伊尔汗国出身的伯颜向忽必烈仔细讲述了伊尔汗国的情况。

    伊尔汗国大概有波斯的旧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温暖。但是伊尔汗国以西的两河地区更是丰美之地,据说那里的冬天基本不下雪。如果能带领大量蒙古人西征,把蒙古大汗的金帐立于巴格达。那时候蒙古就可以在吐蕃到畏兀儿之间建立起对抗宋国的前线。忽必烈直接统领伊尔、白帐、金帐等蒙古汗国。加上已经被郝仁荡平的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蒙古的实力并未遭到什么损失。

    而且蒙古大汗是需要忽里台大会的共同推举,上一个获得如此低位的乃是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大汗。忽必烈虽然自立大汗,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忽里台大会的共同推举。这也是忽必烈的一大心病。西征不仅可以摆脱麻烦,更可以了却忽必烈的心病。他这才认同了伯颜的建议。

    “你回去带府兵会河北吧。先把人带出来就好。却也先不用想那么多。”忽必烈对郝仁说道。说完,他转身就走。虽然还是最终原谅了郝仁,但是忽必烈依旧觉得自己看到郝仁就来气。这个混蛋小子就是让人不省心。

    郝仁没想到忽必烈竟然这么痛快的就答应了,忍不住抬头看去。首先看到的是忽必烈的背影,再看到的是隐隐出现在寝宫门口的察必皇后。郝仁满心感激的叩头,等抬起头的时候,就见察必皇后向他挥手,示意他赶紧出发。

    然后就听到忽必烈愤愤的说道:“不用理那小子,他现在巴不得肋生双翅呢!”

    郝仁一回到住处,立刻派手下出行。这帮人都是府兵,知道能不能回河北关乎家人生死,加上郝仁在来和林的时候已经留下了人手,他们就马上往畏兀儿一带的驻地奔去。

    如果是用21世纪的地图看,越靠北看着越宽广。实际情况根本不是如此,就如从中国到北美最近的港口并不是横跨太平洋的美国港口,而是加拿大的港口。从和林到畏兀儿也是如此,看着虽然远,其实地势平坦,直线距离并不很远。郝仁的手下以真正的一天跑八百里的速度竭尽全力的往回传递消息。不到四个整天就跑到了目的地。

    这边的人本就等的心急火燎,一听到郝仁万户下达了消息,立刻就开始出发。没有欢呼,没有喜气。府兵们只是把面巾蒙在脸上,挡住迎面而来的寒气。当地的蒙古官看着府兵东归的景象,心里面有些发凉。

    这支队伍的骑术也就那样,但是队列太整齐了,四人一排,五排一队。一人三马,所有的马匹上的装备都很完备。按道理讲,骑兵的装备经过这么远的征途之后总会有些损失,而郝仁麾下的府兵们装备虽然陈旧,却一丝不乱。

    直到队伍走完,蒙古官才想起要不要给大汗忽必烈写个信禀报一下。稍加斟酌,他就这么做了。能告黑状的时候,还是告一下的比较好。

    郝仁万户则离开了和林,依照原先的计划在路上等着部下。此时大都的攻防战已经更加激烈起来。

    宋军的兵力在各个兵站间移动,每天哪怕只是走三十里,这么些日子过去之后,主力也已经抵达大都。原本宋军只是对大都的东边展开进攻,进而是东边和南边同时展开。等双方在卢沟桥打了一仗,伯颜大帅确定宋军也已经开始向西边发展。

    该走了。伯颜大帅下了决心。这位蒙古大帅从来不会拖泥带水,财物、人口,此时该运走的已经都运走。至于运不走的,伯颜大帅也已经做好准备。

    此时的大都已经十室八空。一队汉人被发给武器,负责看守他们蒙古军告诉这些人,“把院子里的这些汉人都杀了,你们就没事了。快去。”

    这些汉人一听如此命令,都懵了。他们懵,蒙古军可没有懵,一通弓箭下去立刻射倒一批。刀枪上去把受伤没死的杀了,蒙古军的首领不耐烦的说道:“你们要不要动手?”

    虽然手中有武器,这帮汉人也没有一个敢反抗。只能乖乖的进了院子,开始对里面的人实施屠杀。等着帮人气喘喘嘘嘘的杀尽了院子里的人,蒙古人把他们带出来,收缴了武器之后送到另外一个院子里。

    没多太久,就有一群汉人带着武器冲进院子。这些带着武器的汉人们有着绝望的表情,但是他们却毫不迟疑的开始展开杀戮。院子里的汉人也开始反抗,也打倒了一些外面的汉人。但是这反倒让战斗激烈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