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323章

革宋-第323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进来。”赵嘉仁命道。然后他就把深蹲变成了左右摆动身体。

    等熊裳进来,赵嘉仁已经做完了简单的运动,坐回到椅子里。熊裳坐下后连忙开始汇报:“官家,这次蒙古提出想交还先帝和太后等人,我觉得他们会要求我们和他们签署永久和平协议。”

    “这个你派人与蒙古人谈判。好好探探他们的底。”

    “既然一定要北伐,这等事就敷衍一下?”熊裳先试探起赵嘉仁的底牌。

    “我对蒙古人并没有任何期待。我倒是在想,咱们有没有可能更好的利用这个机会。”

    “还请官家讲清楚些。”

    “熊尚书,你小时候爱打架么?”

    ……

    半个小时之后,熊裳就离开了赵嘉仁这里。他坐在马车里面眉头紧皱,回想着赵官家在舆论操纵上的观点。回到礼部,熊裳立刻就召开礼部的会议。熊裳率直的问一众工作人员,“你们若是被人打了,会不会想报复?”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么一个问题。见到这帮人都有如此重的心思,熊裳不爽的说道:“那咱们投票表态。”

    投票的结果是,有三成明确表示被人打了,一定要报复。一成表示,不会报复。还有六成则是觉得得看情况。

    “我们曾经被蒙古打了,大家觉得是不是要报复?”熊裳继续下一个问题。

    这次的回答就完全不同,十成里面九成爽快的表示要报复。剩下的一成看到大家态度这么坚定,也跟着表示应该报复。

    熊裳坐回到位置上,大声说道:“咱们都吃朝廷的饭,关乎国家的事情,我们当然不能认怂。不过咱们这么想,普通百姓们怎么看待呢?我对此很有兴趣。”

    宋公明现在已经是礼部主管人员之一,听了这么一个问题,他立刻就联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他问道:“难道是想通过蒙古提出交换太后的事情,在民间煽动起复仇情绪?”

    熊裳看了看这帮以自己利益为重的官僚,忍不住叹口气,“诸位尚且如此,民间只怕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之前赵官家用问题做测试的时候,熊裳自己就在赵官家面前露怯,对战争有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在礼部里面做了测试,熊裳发觉他的这帮同事其实没好到哪里。

    “官家大概是想**国主义教育吧?”宋公明问道。

    “呃?”熊裳皱起了眉头,“你怎么会这么想?”

    “我大宋现在便是不煽动百姓就打不了胜仗了么?当然不是。所以官家这么讲,大概是求的改变我大宋心态。以前我大宋面对蛮夷入侵,都是觉得能忍就忍。又或者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官位故意要打仗。这两种都不对。官家那么讨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话,他当然希望大宋上下在面对外敌入侵之时,能够坚定战胜敌人的心思。”

    “嗯。”熊裳觉得宋公明的话有一点道理,但是这话太注重讲道理,毫无实际操作性。熊裳一直觉得宋公明在某个程度上是自己的挑战者,被宋公明占据了道理上的先机,他就觉得不是很高兴。于是熊裳问其他人,“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们外交部,又不是兵部。”另外一位主管,马上就要退休的司马荣答道。

    对这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答,熊裳只能无奈的认了。这些要退休的家伙们都不喜欢节外生枝。在人生最后阶段若是因循守旧,大家顶多说几句,但是不影响个人退休。大宋官场还不至于揪着一个即将退休的人不放的地步。

    然而对于熊裳而言,这帮人的不作为就凸显了宋公明的大有作为。这是熊裳很不喜欢的局面。所以熊尚书就转头向其他人,“你们觉得应该如此面对?”

    自从有了制科之后,礼部一天天变成了冷衙门。若是只负责一些庆典性的工作,礼部的前途非常有限。所以留在这里的官员要么如同宋公明,是有专项负责。要么就是在这里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熊裳这么认真的询问,众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此时就听宋公明说道:“熊尚书,官家可否说了,这次找谁与蒙古谈判?”

    “官家没讲。这等事自然是我们礼部决定。”

    “哦?”宋公明听了之后有点意外。

    “我这次想找些年轻的同志和蒙古谈判。赵官家之前就说过,我们还是要给年轻人同志机会。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候。若是让年轻同志们一直看,他们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成长起来呢。该让他们干活的时候,就得让他们干活。”熊裳打起了官腔。

    宋公明也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熊裳对自己的那点情绪。然而宋公明没想到熊裳竟然以这样的理由来剥夺宋公明的工作。在礼部谁不知道宋公明一直负责与蒙古谈判的事务。

    “熊尚书。若是年轻同志出了些问题,那又该如何?”

    熊裳微微摇头,“哪怕是中间出了问题,也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我觉得赵官家在课上讲的很对,谁都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谁没有犯过错误么?再说,以咱们礼部人员的水平,以现在大宋和大元之间的关系,若是出错,也只可能是礼部里面有人要当宋奸。除此之外,还真的能犯了什么不得了的大错。”8)

第95章 你不懂我们礼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X

    杜牧的诗里面好像很喜欢写雨。譬如在饭店东墙上面的那首,又譬如在酒馆西墙上挂的另外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勇与杜震两人坐在饭店二楼窗边的位置上,看看窗外的雨,又看看墙上的字画。此时店家还没上菜,两人就这么干坐着。大眼瞪小眼的一言不发。

    如果没有白天时候的熊裳和宋公明两人的争执,苏晴与杜震两人应该有不少可以聊的内容。譬如工作,譬如最新出的事情。然而在熊裳与宋公明的争执之后,这两位在礼部里面公认的年轻才俊就不知道该说点啥。

    就在这么大眼瞪小眼的时候,脚步声下,一男一女走进了两人所在的包间。

    “老同学,好久不见。”走在前面的女子爽朗的笑道。

    后面跟进来的那位很自然的接过女子挎的包,连同雨伞一起放在了适合的位置上。

    看着这般模样,苏勇和杜震都叹口气。他们不是因为同样是老同学的王清这番动作,而是忍不住嫉妒王清能够娶了班上乃至学校公认的美女林颦。如果非得把林颦与那些公认的美女相比,她还是稍显逊色。不过这帮人可都不是福建人,他们主要的学历都是在杭州本地学校完成。这样学校里面现阶段女性人数比例可想而知。

    物以稀为贵,上完了学之后又能考入司法学校,现在出任检察官。王清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抱得美人归,这份经历给大家的感受比他本人的成就更印象深刻。

    四人坐下,苏勇就让店家上菜。同学数量多了,加上还有女性同学出现。这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几个人先是谈了各自最新的情况,王清在水务局工作。他说起最新的城市供水体系可能要调整。这就让众人感到了一些讶异。苏勇问道:“水费不是涨了一次么,你们还要怎么调整?再调整连水都喝不起了。你们水务局这些奸商。”现在大宋用的是水渠供水,大供水的水渠通过管道把水提供到许多的小喷泉里面。现在喷泉已经是定时开放,而且供水的总量也开始减少。而水费反倒增加了,这可是在杭州城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我们要真是奸商就好了,那就可以放开来收费。任由百姓唾骂,奸商我自为之。问题是我们当不了奸商,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我们的水务。前一段我们参加了一个官家召开的会议,要解决供水问题。”

    听到老同学能参加赵官家召开的会议,苏勇就忍不住更加吃味,他无奈的问道:“供水有什么问题?我看这不是好好的么?”

    “浪费严重。很多水都白白流走了。”

    “白白流走?不流走,还能存着?”杜震笑道。大家都是学校出来的,自然能够理解好些水其实是白白留走了。但是这种模式已经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极限,若是用以前卖水的模式倒是能够提高使用效率,然而那种负担想象就令人胆战心惊。

    “你说的没错,就是要存着。”王清笑道。

    “怎么存?”苏勇问道。

    “这个会在官员的住宅区先施行,之后再扩展到别的地区。”王清还买了个关子。

    等自己丈夫卖了关子,林颦笑道:“这等事等着看就好。我现在倒是有个为难之处,到底是继续留在司法部当检察官,还是到县里做法务科的科长。”

    “到县里?”苏勇与杜震两人懵了。

    “嗯。现在有一个到余杭县法务科的工作。如果能做,我就从司法口调到政法口,以后就有机会能够转到政府这边。不过要是去县里面,就不知道得待多久。”

    “你在检察院不是干的不错么。到县里面虽然升职快点,却也不会快太多吧?”

    “就我当下的情况,若是继续在检察院干的话,大概是别想离开检察院了。检察院里面也想找个女检察官装门面。可我也想升迁。只是不知道到县里面去,以后会不会难调回来。”

    一提到升迁,两位‘外交精英’脸色都变得不怎么好看。虽然此时只是点了油灯,屋里面光线昏暗,但是大家还是能看出他们的表情。王清就问道:“你们这愁眉苦脸的,难倒是有人挡了你们升迁的道?”

    “我们哪里有你们这样的机会。早知道我们就应该去司法部或者那些工程的局处。谁让我们当年的数理化考的不好。”苏勇哀叹道。

    而杜震倒是没这么多废话,他直接把最新的情况给王清和林频频讲了。这夫妻二人听完之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暂时沉思起来。正好此时店家把热菜给一一上齐。林频频端起酒杯,“咱们老同学再聚,就不说那么不高兴的事情。来,大家喝起来。”

    结果这杯酒下肚,随便说了几句,话题又回到了工作上。或者说回到了人事上。

    “真心说,我觉得我们熊尚书说的对。这么多事情,不能总让宋公明一个人给独占了吧。总得让我们这些人分点活干。要是礼部再这么下去,我觉得大家能走的就走完了。”苏勇端着酒杯说道,他原本是想给大家敬酒,结果没忍住开了话题,就说了起来。

    不过说完之后,他就想起敬酒的事情,便补充了一句,“来来来。喝了,喝了。”

    杜震本想说几句,然而话到嘴边又觉得说不出什么来。当下的局面就是个连环套。宋公明要是能够压倒熊裳的话,他们两人就没有插手大事的机会。但是熊裳能够压倒宋公明的话,苏勇就要和杜震两人争夺一下与蒙古谈判的事情。

    就算是把杜震和苏勇都派去和蒙古人谈判,那也只有一位领队。两人还得比出个高地上下。

    “你们互相帮个忙不就算了。譬如这次杜震帮苏勇一次,下次苏勇帮杜震一次。何必在这时候就争出个高下。”林颦提出了她的看法。

    “那是你不知道我们礼部。”苏勇和杜震两人异口同声的答道。rw

第96章 礼部新使者(上)() 
    “苏勇你可否愿意到北方与蒙古谈判?”熊裳尚书问话的时候表情严肃,声音更严肃。 X

    果然来了。礼部工作人员苏勇觉得心跳加速。他本以为两天前熊裳尚书发话之后,这样的事情得等几天。没想到事情的发展速度比他想象的还快。

    “我当然愿意。”苏勇立刻回答。这时候什么谦让都是吃饱了撑的,年底工作报告,以及晋升的机会,都需要有充足的实际成绩。布置各种庆祝活动的功劳虽然大,却不是苏勇的爱好。

    见苏勇回答的非常果断,熊裳尚书严肃的说道:“你是不是觉得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四方,挂数过相印是很体面的事情。”

    稍加思索,苏勇果断答道:“……是!”

    “做不到的事情。自己想想就行了。”熊裳答道,“行了,你先出去吧。”

    十分钟之后,杜震坐在了熊裳面前。熊裳问了同样的问题,杜震果断的表达愿意去和蒙古会谈。对于说客问题,杜震答道:“那时代过去了。我觉得现在我们就是和蒙古虚与委蛇。让蒙古错误判断我们的目的。”

    “怎么叫错误判断?”熊裳问道。

    “让蒙古觉得我们不会在谈判的时候和他们开战。”杜震把他的考虑讲了出来。

    “这等事哪里有那么容易。你先出去吧。”熊裳答道。

    等两人出去,熊裳微微吁了口气。两个年轻人的回答一听就是年轻人能说出来的看法,然而总体上来看,这二人都有足够的功名心,也有考虑过这些事情。至少两人都没有认为自己是去引发战争的。所有条件已经能够满足出使的需求。

    基本人员还能用,熊裳就开始起草给赵官家的报告。大元方面已经正式提出交换全太后的谈判要求,看得出,大元这边装腔作势的倒也很认真。而且大元这边也提出,要大宋派遣代表前往大都谈判。

    提起笔,熊裳就忍不住想起宋公明。想着这个可恶的家伙,熊裳就感觉气不打一处来。重重哼了一声,熊裳在开篇就刷刷点点的引用了赵官家关于建设干部队伍,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讲话。

    都在一个部门工作,大家谁都有自己人,宋公明很快就知道了熊裳的约谈工作。这下宋公明怒了,熊裳这是准备独断专行啊。生气是很容易的,但是怎么才能让熊裳不这么做,宋公明心里面一时也没有办法。无论如何,熊裳乃是礼部尚书,身为礼部尚书。熊裳本人就有权力决定由谁出使。

    想来想去,宋公明发觉找不出办法。和下属也没办法询问,情急之下,宋公明就跑去找了以前的老上司刘猛。刘猛现在出任吏部尚书,管人事工作。

    办公室人员问道:“请问宋主管找刘尚书有什么事情?”

    “我……找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