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301章

革宋-第301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在赵官家发动黄河战役之前,大宋国内有着强烈的失败主义论调。大票前官员当了宋奸,便是当时没有来得及投奔蒙古的官员,在大宋重回临安之后,依旧私下勾结投靠蒙古。

    那时候在学校,十来岁的学生们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在大宋临安总投降之后,蒙古大帅伯颜就失去了进取的锐气。那种不战而撤退出江南的举动,简直是莫名其妙。

    当时赵谦心里面可是憋了大大的一口气,认为蒙古的伯颜大帅犯浑,就是认为赵谦的老爹赵嘉仁纯粹是运气好,而不是他有真实能耐。

    黄河战役之后,这种说法就发生了180度的大变。当时的赵太尉亲自发动并且指挥黄河战役,在短短几个月里面不仅夺回了北宋的首都汴梁,更在滑县的大平原上通过正面战斗彻底击败十万蒙古军。令黄河北归更是震撼人心。

    经过这一役,原本对于蒙古大帅伯颜退却的质疑,现在变成了对蒙古大帅伯颜的欣赏。宋军到了对蒙古具备绝对优势的黄河以北尚且能够摧枯拉朽的击败十万蒙古军,如果伯颜大帅当时在对宋军有巨大优势的江南与大宋进行决战,结果大概就是在长江以南的蒙古军一个都跑不了。

    能够做出如此睿智的判断,这就证明了蒙古大帅伯颜有着正确的判断与果决的执行能力。这种能力证明伯颜大帅达成席卷江南的伟业并非是侥幸,而是拥有真正的实力,以及很好的运气。现在大宋普遍认为,若是蒙古军南下的时候大宋主政的左丞相是赵嘉仁,蒙古军就算是不会全军覆没,也绝不能打得那么顺利。

    ……

    赵谦在纸上写写画画,把大宋的历史以及赵官人赵官家的重大事件给写出来。这么多东西弄到赵谦感觉头昏脑涨,他不得不推开这么一大堆东西,站起身走出屋外。

    天空中下着雪,因为屋内有火盆,昏昏沉沉的大脑接触到寒风,登时就精神起来。趁着这股子精神头思考写的东西,赵谦还是感觉不对劲。以他在军中的经历,那些普通军人对这些朝廷与国家的大事并无概念。这一切对于赵谦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这一切对于普通士兵,特别是新兵们都是遥远的。他们接触的都是非常狭小世界里面的内容。按照赵谦他老娘所讲,‘你们不是一路人’。

    可赵谦的老爹赵嘉仁的说法也很有道理,“我能胜利,就是因为背后有广大的官兵。没有这些官兵,我自己与蒙古人打仗,除了投降就是被杀。”

    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赵谦非常尊敬的人,赵谦并不想否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在看似对立的两种看法中,赵谦就不得不选择自己的立场了。

    我怎么才能让大家了解大宋呢?赵谦愁眉不展。

    虽然年轻,十二月的雪天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轻松扛住,赵谦没多久就跑回屋里把厚厚的棉靴棉大衣棉帽子棉手套带上,这才再次跑出来。有这些家伙护身,雪地立刻就变得可爱起来。他干脆就直接到了营区这边。营区在平原上,此时看出去,遍地银装素裹。与江南的雪景又大大不同。

    此时营地的空地上不少士兵在推雪球,赵谦昨天也玩过。先是团一个小小的雪球,在雪地上来回滚,这个小雪球就能自己粘上很多雪。雪球能越滚越大,最后能滚成几个人才能推动的一人多高的巨大雪球。

    昨天大家推出来的一大一小两个超巨大雪球,小的已经用起重设备给吊起来,架在大雪球上面,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雪人。这个雪人还是从年画上学来的,赵谦当时忍住了没敢说,他记得小时候自己在老爹的受命下,用学了没多久的素描画出这么一个雪人,当时的模型还是用两个汤圆垒起来的。后来这原图被老爹拿走给下面的人去强化。

    现在看着那个因为巨大而失去可爱,进而显得有点狰狞的雪人,赵谦觉得有些不安起来。他弯下腰抓起一把雪攥成一个雪球,然后把雪球扔向雪人。雪人挨了这么一下,根本没有丝毫受损。反倒是雪球在雪人上破碎,进而粘在雪人上。赵谦心念一动,他觉得找出了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有什么不同,南方的雪好像比北方的雪要‘湿’一些,用力捏成团,很快就在手上融化一部分。北方的雪显得更‘干燥’,捏成的雪球还是一个雪球,并不会立刻把手弄到湿漉漉的。

    按照道理,这是因为南方的气温比北方高,然而在冬天的感受中还是北方更加暖和。这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

    脑子里想着各种奇怪的事情,赵谦也没兴趣和战士们一起玩雪,他自顾自的走回屋内。进门之后却见到指导员正坐在位置上,把火盆拉到他脚边,一面烤着火一面看着赵谦写的东西。

    赵谦登时就紧张起来,他说道:“指导员,你来了。”

    “嗯。”指导员头也没抬的应了一声,隔了片刻,指导员还是头也没抬的说道:“你先坐。”

    赵谦有些尴尬的坐下,等着指导员评价他写的东西。指导员迅速看完了最后几页后抬起头,对赵谦说道:“这都是你自己写出来的?”

    这不是废话么!赵谦心里面想。在连队里面学历最高的大概就是赵谦,而且赵谦的爷爷是进士,赵谦的老爹是进士,作为进士家出来的人,赵谦自幼读过许多书。这些东西若都是说赵谦自己想出来的也未必,大部分史料部分都是赵谦从史书上写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赵谦老爹老妈教给他的。还有一部分是赵谦的老爹写的东西里面的内容。

    资料虽然不是赵谦考证出来的,赵谦好歹是亲力亲为执笔写出这些东西。对于指导员的话,赵谦迟疑了一阵之后才应道:“这些都是我依照记起的内容写的。有些是书上的,有些是文件上的,有些是我周围的人讲的。”

    听了这个话,指导员说道:“赵谦同志。你知道你有些什么问题么?”

    自己遭到如此批评和否定,赵谦出去散布后的好心情都消失了,他有些没不高兴的问道:“什么问题?”

    “你经常认为自己的想法应该是大家的想法,真的到了你该讲述你自己想法的时候,你就往往置身事外。就跟这次我问你是不是你写的,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是你的东西,那就爽快的说是你写的。至于你读的什么书,认识的什么人,那都和这些无关。”指导员声音严肃。

    赵谦一时呆住了。他没想到指导员会这么讲。

第60章 军人和官家(十一)()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跑操的呼喊声,在覆盖着雪的操场上响起。宋军每天都要出早操,赵谦在队伍里面跟着战友们一起跑操。每天都要进行各种训练,这种程度的运动已经不会让他气喘吁吁。

    此时赵谦的心中想到的是指导员昨天说的话,实际上从昨天开始,赵谦就一直在想指导员所说过的话。

    “……赵谦同志。很多人到军队里面都有各种理由,归根结底都是想通过当兵之后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这个需要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前程。我们军队不要求所有军人都是圣人,大家有自己所求这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到了军队,首先就要是一名军人。然后军队才能认同大家,只有经过认同的人才能得到未来的发展。而你呢,我们都认为你可以很好的完成交给你的任务,但是你个人却没有身为军人的自觉。你要知道,下到小兵,上到太尉,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意味着有责任,有义务!”

    回想着指导员唱的高调,赵谦并不特别讨厌,不过他也不会无条件的就喜欢。他以前从未想过要来当军人,当兵是他老爹给安排的。当然,赵谦也并不厌恶军人,指导员有句话很让赵谦认同,现在的宋军下到小兵,上到太尉,都是军人。军人就意味着有责任,有义务!

    赵谦的老爹赵嘉仁就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在包括赵谦的老娘都被蒙古人南侵以及临安总投降的消息吓到变色的时候,赵谦的老爹赵嘉仁依旧冷静沉默。赵谦那时候还年幼,却听到他父亲从容对母亲说道:“我此次北上夺回临安,应当是必胜。不过万一我战败了身亡,就得拜托你养育孩子们啦。”

    那时候赵谦感觉到世界都仿佛变得无比沉重。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这种恐慌让赵谦非常不安。现在想来,也许赵谦现在这种对军队的疏离感就是那时候留下的。如果没有战争,赵谦的老爹赵嘉仁就不用面对死亡的威胁。一家人就能够好好的在一起。

    但是赵谦还是感觉有些别的东西让他对军队有种说不出的隔阂,理由说不清楚,表现就如指导员所讲,赵谦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能够融入到军队中来。

    军队是什么呢?提起军队,赵谦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小时候学到的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如果可以的话,赵谦并不希望战争这么看似毫无止境的进行下去。一旦战争结束,和平到来,他就可以和那些同样成绩优异的同学们一起去建设大宋。那才该是大宋的辉煌未来。

    经过反思,赵谦觉得指导员所说的没错,他的确没有把自己当做军人。赵谦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尊重军人,非常尊敬这些赳赳武夫。有了这些人,才有大宋的安宁与和平。但是赵谦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将自己当做军人来看待。

    跑操结束,赵谦决定给自己老爹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爹。如果可以的话,赵谦希望老爹能够让赵谦终止军人生涯,别人参军是都有所图,赵谦自己本就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奖赏。从军对赵谦来讲是一种单纯的付出。

    信写好了,贴上军用邮票,盖上军队的信章。赵谦的信与其他军人的信一样,由大宋在河南新建的邮政系统送向目的地。

    此时作为最终收信人的赵嘉仁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写了信,而且为了不给儿子增加麻烦,赵谦的信投递对象是一个秘密安全单位的地址。那些需要掩盖身份的人都会投递到此类地址。最终信件会送到保密单位统一处理。

    赵嘉仁正在学社的总社会议上做了报告。一般来讲,都是官家听各种‘说书’,后世的说书先生们模仿的其实就是那些在官家面前说书的学士。

    这帮学士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讲述历史,对各种具体政务找出历史上的相似局面,进行对比分析。必须得说,这种模式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先进的。此时的整个世界还处于蒙昧的状态中,做判断往往要请求巫师做法,请求神明的指引。又或者是几个上层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这种判断本身也受限于封建割据。大宋这样的制度,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集思广益。

    但是这帮人的见识在赵官家看来就是扯淡,因为忍受不了说书学识的瞎扯淡,赵官家直接就把解决问题的制度给他跳到了现代水平。由国家的领导人直接与领导团队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终拿出具体解决的结论。

    “……综上所述,大宋建立的理念就是富国。在新时代,我们大宋就要建立起富国、强军、为民的政治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就要走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道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这种类似政治报告的东西以前也是赵嘉仁嘲笑的对象,现在赵嘉仁总算是明白当年他为啥会嘲笑。因为那时候他的含赵量基本为零,虽然身为统治阶级,却没有统治阶级的自觉。

    有首著名的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当年赵嘉仁身为一名丝,就只有丝的觉悟。那就是要是有幸福,就该从天而降,落到赵嘉仁的后院里面。如果没有发生这种事情,就意味着世界并不公平,人类也没有幸福。

    现在想来,如果这种丝愿望能够实现,那帮通过努力工作去寻求地位的人们又该如何自处?

    赵嘉仁觉得社会不公,是因为赵家人好像天然就能获得权力。这的确有某种不公平。但是因为而觉得社会就没有公平,进而不再为建造一个更公平的世界而努力。这样的家伙某种意义上就是不公平的根源。

    如果没有这样的丝念头,以广大劳动者的数量,不公平的世界早就被砸的粉碎了!

第61章 大宋320年元旦(一)() 
    春节是到民国才出现的名词,之前的元旦就是指春节。当民国采取了西历之后,就把西方的一月一日当做元旦,农历的元旦就被称为春节。

    宋历元旦,杭州街头热闹非凡。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完全进入了节日状态。街道上人潮涌动,所有市民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拖家带口的出现在杭州街头。

    以前的制度中,这一天百官要给官家拜年,官家给百官各种赏赐。之前赵官家当太尉的时候他只去皇城不去皇宫。现在赵官家登基,他就在皇城的金殿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

    大宋并不搞三拜九叩,这种玩意后来成为中国的官方礼节是从大元开始搞起来的,蒙古出身的忽必烈以及蒙古贵人们都喜欢通过这种歧视性的礼节来证明对被征服者的优势。

    在大宋,大家给官家躬身敬礼。躬身的角度不超过45度,完全是一种示意。赵嘉仁赵官家也不会有丝毫的不满,若是他的属下都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他大概会感觉失望。

    官家赏赐已经提前发过,所以元旦的朝会很简短。之后就将是元旦假期。

    等这种类似团拜会的朝会结束,赵嘉仁告诉大家,他会初五那天将在皇城里面举办一次大型舞会,邀请有资格从参加朝会的官员,以及一部分没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参加。赵官家对大家说道:“我们这里不提供舞伴,希望大家能带着家属前来。”

    听了这个请求,官员中在宋理宗一朝干过,或者知道宋理宗逸闻的官员都忍不住面露微笑。大宋文官们传统的乐趣就是到画舫上和歌妓妹纸寻开心。大宋官家虽然地位比这帮士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