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273章

革宋-第273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p;≈bp;≈bp;≈bp;“什么事?”杨太后是不知道在这种时候还有什么能称为喜事的事情。身为母亲,被迫与孩子分离,怎么看都不像是喜事。小官家上学之后就搬到赵太尉家住,小官家对此已经开始习惯了。在学校上学,他也觉得很习惯。不过同学在一起,难免存在各种争执,被老师骂了,或者和同学闹矛盾了。甚至还会动手呢。这时候赵太尉家的儿子就会出来帮忙,至少不让小官家吃亏。

    ≈bp;≈bp;≈bp;≈bp;这些争执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今天想起明天就忘记的程度。自己的儿子被欺负了,自己的儿子没能得到官家该有的对应。听在母亲耳朵里,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bp;≈bp;≈bp;≈bp;之所以不得不允许这等事情发生,完全是因为杨太后远没有赵嘉仁那么强势。不得不向赵太尉屈服。

    ≈bp;≈bp;≈bp;≈bp;得知太后竟然完全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杨亮节就如吃了蜂蜜般欣喜,他以独占信息时的得意心情说道:“太后,大元皇帝派人前来提亲!”

    ≈bp;≈bp;≈bp;≈bp;“什么?咳咳!”杨太后完全不知道有此事,被惊到不小心被口水呛到自己。

    ≈bp;≈bp;≈bp;≈bp;“太后莫慌,我刚从大元使者那边过来。听他们亲自讲了此事,知道他们并无恶意。”杨亮节带着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安慰着杨太后。

    ≈bp;≈bp;≈bp;≈bp;过了十几分钟,杨亮节端起杯茶水喝下去。这十来分钟口沫横飞,让杨亮节累的不行。然而他终于能够添油加醋的把这件大事给说清楚,得意的心情无以复加。

    ≈bp;≈bp;≈bp;≈bp;杨太后受到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经历过临安总投降之后,她本人提起蒙古人就感受到难以抑制的恐慌。然而这么强大的蒙古竟然如此认真的前来提亲,希望能够与大宋结亲。按照杨太后的理念,这种提亲之事代表着以后蒙古再也不会与大宋发生战争。而两国不会发生战争,就意味着杨太后儿子的皇位再也不会遭到来自蒙古的威胁。

    ≈bp;≈bp;≈bp;≈bp;“太后,我以为现在不妨就召见蒙古使者到朝堂上。由太后当面询问此事。”杨亮节已经润过了喉咙,他看着杨太后脸上的欢喜表情,趁热打铁的说道。

    ≈bp;≈bp;≈bp;≈bp;“嗯。”杨太后应道。然而说完之后她又警觉的说道:“却不知道赵太尉是什么意思。”

    ≈bp;≈bp;≈bp;≈bp;杨亮节连忙大声说道:“官家大婚之事何时轮到太尉做主?太后,此事你可不能再让了啊!”

    ≈bp;≈bp;≈bp;≈bp;第二天是二月初四,赵太尉每十日一朝,分别是初一、十一、二十一三天上朝。初四并非是赵太尉上朝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里,杨太后是上朝的。

    ≈bp;≈bp;≈bp;≈bp;没等杨太后说话,礼部尚书熊裳就上前启奏:“太后,有大元使者抵达,提请两国约为婚姻之事。”

    ≈bp;≈bp;≈bp;≈bp;听了礼部尚书的禀报,杨太后心中登时就欢喜很多。这样的大事上,这帮官员们并没有蒙骗她。说明这些人还是忠诚的。

    ≈bp;≈bp;≈bp;≈bp;礼部尚书说完,别的人根本没有反应。这让杨太后有些讶异,按照道理来讲,官家成亲不该是很多官员们纷纷表打意见么?就杨太后自己的印象,以及她在宫里听说的事情,官家们娶女人,给女人册封美人、淑妃、皇后,都是一场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各路官员都会参与其中。

    ≈bp;≈bp;≈bp;≈bp;回想起这些,杨太后并没有说话,她只是等着有人跳上来发言。没想到下面还是一片沉默,不仅其他官员一声不吭,包括启奏的礼部尚书熊裳在启奏之后也一言不发。保持了两分钟的沉默,礼部尚书熊裳再次开口,“不知太后要如何处置?”

    ≈bp;≈bp;≈bp;≈bp;“啊?”杨太后真的有些懵了。这么大的事情,群臣都是一副全权交给太后处置的反应。

    ≈bp;≈bp;≈bp;≈bp;强压住讶异,杨太后问准备装傻充愣的礼部尚书,“你熊尚书,你如何看。”

    ≈bp;≈bp;≈bp;≈bp;熊裳神色自若,从容答道:“官家成亲乃是天家之事,臣不适合插话。”

    ≈bp;≈bp;≈bp;≈bp;这话听在几个比较年长,在理宗宋度宗朝上待过的官员耳朵里,他们的脸上出现了因为想笑和憋住笑容而呈现出的古怪表情。即便如此,这帮人也是一声不吭。其他官员们中也有想说话的,然而所有人的起码智商都让他们憋住了。

    ≈bp;≈bp;≈bp;≈bp;杨太后也感觉到事情不对。她继续问:“熊尚书,你乃是礼部,应当知道蒙古可否是真心的吧。”

    ≈bp;≈bp;≈bp;≈bp;熊裳大宋进士,属于有自己想法的与认识的,敢来表达理念,自然有所准备。他从容答道:“太后。臣乃是礼部,只是依照礼法行事。蒙古是不是真心,其实并非礼部的事情。想来兵部对此事应该更加清楚。”

    ≈bp;≈bp;≈bp;≈bp;这话一出。朝堂上终于有了些声音。那是笑声,有些是对熊裳如此无耻推托的进行嘲讽低笑声,有些是对熊裳如此机敏推托的回答表示赞美的低笑声。

    ≈bp;≈bp;≈bp;≈bp;杨太后不太能理解朝臣们的反应与心情。她看向朝堂之上,都是文官。去年赵太尉修改朝廷官职,在进行了一系列司法改动之后,六部被打破。在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刑部发生的大变化之时,兵部被无声无息的取消。从那之后,上朝官员中与军事有关的只剩下枢密使赵太尉一个人。

    ≈bp;≈bp;≈bp;≈bp;熊裳的意思是,此事杨太后去寻找赵太尉询问即可,礼部只负责外交事务的通告。杨太后也有些理解了这个意思,她其实心中倒是欢喜的。小官家的婚事主动权终于掌握在自己手里,身为太后,身为母亲,杨太后当然是满意的。

    ≈bp;≈bp;≈bp;≈bp;心情愉快,人就容易宽容,杨太后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何看法。大元皇帝提亲的事情是真心的么?”

    ≈bp;≈bp;≈bp;≈bp;群臣你看我,我看你,或者目光根本不与别人相交。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并没有想发言的意思。

    ≈bp;≈bp;≈bp;≈bp;“徐尚书,你乃是三朝元老,不知如何想?”杨太后询问起户部尚书徐远志。

    ≈bp;≈bp;≈bp;≈bp;众人都知道徐远志乃是赵嘉仁的人,个个都非常有兴趣的看过去。徐远志应道:“太后,臣并未在度宗朝上干过。”

    ≈bp;≈bp;≈bp;≈bp;这是实话,徐远志在鄂州之战不太久后就被贾似道逼着致仕了。宋度宗的时候,徐远志一直在赵嘉仁那边做投资人。在临安总投降之后,才在赵嘉仁组建的福州小朝廷里面继续当官。说完了这毫不留情的表态之后,徐远志说道:“太后,蒙古人所做之事必有所图。太后答应或者不答应,也是有所图,只要所图的能有利国家,我等当然不会不答应。所以还请太后圣裁。”

    ≈bp;≈bp;≈bp;≈bp;杨太后觉得这话并不算是支持,就不回复。然而其他的官员们大多数别开视线,不去看杨太后。以现在赵太尉发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凡是被提高到有利国家这个标准的,那都是大事。特别是对象是蒙古,更是极为麻烦的事情。

    ≈bp;≈bp;≈bp;≈bp;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元使者到了临安之后,好些次请大宋官员们参加宴会。而大宋官员全部不去参加。大家这么做就是为了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大宋与大元之间的局面如此凶险,说个不好听的,若是杨太后的选择一旦有问题,只要被扣上个里通外国的罪名,便是太后只怕也得上法院。

    ≈bp;≈bp;≈bp;≈bp;徐远志无视别人的目光,他现在心里面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自己作为臣子的义务,所以非常坦荡。如果杨太后理解不了徐远志的苦心,他也只能认了。然而赵太尉一定会知道这次朝堂上的事情,那时候赵太尉只怕会怪罪徐远志多嘴。徐远志做好了面对这种指责的心理准备。

    ≈bp;≈bp;≈bp;≈bp;就在此时,杨太后开口说道:“哀家知道了。”

第20章 对后党的小收网(一)() 
    。    周五下午放学之后,小官家就和其他娃一样,在新式蹦床上跳到通身是汗。这才意犹未尽的被拽去冲了澡,换了衣服。吃完晚饭,张世杰接走了小官家。

    秦玉贞看着自家孩子开始写作业,就到了赵嘉仁的书房,颇为感叹的说道:“我小时候若是这么玩耍,大概会被打死吧。”

    赵嘉仁放下手里的文件,抬起头问妻子,“这会儿小家伙们已经不玩了,咱们两个去玩蹦床。”

    秦玉贞抿起嘴唇,看得出,她还是有些犹豫的。犹豫片刻,秦玉贞用力点头,“好,现在就去!”

    几分钟后,夫妻两人换了衣服,就很开心的在蹦床上玩耍起来。玩完蹦床就荡秋千,荡了秋千之后就压跷跷板。折腾了一身汗,却也很尽兴。秦玉贞回去看孩子已经做完功课,就安排他们去睡觉。

    “娘,你刚才去玩蹦床了吧。”赵嘉仁的女儿问道。

    秦玉贞居高临下的看着女儿,却也没说啥。然后小家伙不知死的继续显摆道:“娘,你荡秋千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到高的地方就忍不住会怕的喊。”

    “读书的时候就这么不专心么!若是认真读书,哪里能听到那么多动静。”秦玉贞对女儿呵斥道,然而这呵斥很不给力。

    “不就是说你害怕么。”女儿嘟嘟囔囔的表示反对。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秦玉贞倒是真的有些不高兴起来。

    看老娘真的不高兴了,女儿一溜烟的跑自己屋里去了。以前她的确是有因为惹怒的母亲挨打的经历,后来从老爹那里学了应对的招数,见势不妙立刻跑路。躲过了几次挨揍之后,小家伙学会了这个技能。

    二儿子没说此类讨打的话。他不觉得自家老娘胆小有啥值得骄傲,但是他就是没有因此去嘲笑老娘的倾向。这属于天性,却也没啥好表扬的。

    长子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为了准备毕业考试,娃面对一大摞的书本埋头苦读。看着毕业之后就要去从军的儿子,秦玉贞实在是说不出心中感受。只能提醒儿子,多点根蜡烛,别用坏眼睛。早点睡觉。

    照顾完孩子,秦玉贞自己也洗漱完毕,回到寝室。就见赵嘉仁已经躺在床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秦玉贞忍不住问道:“我怎么听说蒙古人想嫁个公主给小官家。”

    “蒙古强盗有个毛的公主。”赵嘉仁很粗鲁的答道。

    秦玉贞一时语塞,她和赵嘉仁结婚十几年,当然知道自己的丈夫远不是那个被外人认为从容不迫的男子,说起刻薄话的时候,赵嘉仁的恶毒大有突破天际的味道。然而这个话题的确让秦玉贞的八卦魂和好奇心难以遏制,她继续问道:“难倒你觉得杨太后会答应么”

    “那是杨太后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赵嘉仁并不想为这样的愚蠢问题做评价,因为他已经做出了决定。若是杨太后敢做这样的决定,他就要弹劾杨太后卖国。

    “你是太尉。”秦玉贞笑道。

    “她是太后,官家的亲娘。”赵嘉仁继续用颇为尖端刻薄的话答道。

    这回答虽然简短,却也让秦玉贞的八卦魂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她笑道:“你让官家到咱们家来,带他上学,难倒就没有点怜悯之意。”

    赵嘉仁其实早就进行过内心整理,此时则忍不住感叹起来,“适可而止。我总不能无底线的宽大无边。而且能处置太后又不是我,而是法律。我曾经觉得法律其实只是玩弄手段的工具,所以很不重要。现在我才觉得,若是真的想将天下玩弄于手中,那就一定要让法律完备,让法律起效。一个不遵守法律的国家,加害者才是最惶恐不可终日的那个人。”

    秦玉贞并没有想到丈夫竟然来了这么一通,她听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丈夫所讲述的到底是什么。然而秦玉贞知道赵嘉仁绝非在这里无病呻吟。之前处置宋奸,光是在杭州杀掉的知名人士就有近千,在各地杀掉的小喽啰数量更多。

    临安城内虽然为之震动,却没人把背后的主导者赵嘉仁拿出来讲。大家讲述的更多的乃是《爱国法》里头的条文。连秦玉贞这种原本对法律并无兴趣的人都能想起其中好几条,所以她相信正如赵嘉仁所讲,法律绝非是没用的。

    八卦之心得到了满足。秦玉贞打了几个哈欠,慢慢睡着。赵嘉仁倒是思前想后,过了好一阵之后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二月初六,在更靠南上千里的广州,贾似道还是按时起床。发配到这里已经好几年,他逐渐习惯了广州的生活。原本大家都认为广南东路是个瘴疠之地,随着捕虫器在广州城的普及,缺少了蝇虫的骚扰,整个城市生活起来还不算糟糕。

    冶铁中心佛山距离广州很近,有了铁器加工业,以及沿岸的众多灯塔,广州逐渐成为南下航路的起点站,开始替代泉州与福州的地位。不过几年时间,广州甚至有些小泉州的感觉。

    因为赵太尉的新规定,便是身为流放犯,贾似道也没有被刺字或者被充军。他就是处于一个监管状态下,每天要到住处警察局报道,然后就可以自由行动了。和往常一样,贾似道到了警察局,却在屋里面发现了让他不得不注意的人。

    广州的警察局不归广州知州的官署管理,而是归新建设的公安部管理。警察局里面负责的都是良家子出身的退役军人,招收的成员也是当地良家子。和那帮本地世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