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264章

革宋-第264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官员的权利和义务角度来看,卢定川就是擅离职守,属于‘逃官’。

    熊裳没有听完,起身就走。他表哥卢定川能够硬挺到现在,靠的就是他对自己道德的自信,对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候的行动并无亏心。当这份无愧于心被事实打破之后,一切都变得十分可怜。熊裳实在是不忍心听下去。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两年。并处开除职务,易科罚金……”在熊裳走出已经有一片惊叹声的法庭时,还是听到了宣判内容。

    这不会是赵太尉给出的主意吧?仰望外面的天空之时,熊裳忍不住想。可这也就是想想而已,且不说赵太尉是不是有空插手此事,便是他插手了又如何。熊裳自己也找不出可以推翻这个判决的理由。

    是的,如果站在道德的高度,熊裳可以指责大票的官员比卢定川还没有道德。可站在道德的高度,有人还可以指责卢定川为何不自杀殉国?在临安总投降之前,并非没有官员自杀殉国。在临安总投降之后,也有官员自杀。

    更不用说,还有赵太尉这些人依旧浴血奋战,最终夺回临安,恢复大宋。

    把这些驱逐出脑海,熊裳返回自己家,准备换了衣服之后就去工作。

    走在路上,他看到有不少扛着设备的年轻人正在搞测绘。赵太尉已经下令,要对临安进行改造。至于能够改造成什么模样,熊裳还真的见过。赵太尉搞了一个巨大的未来都市沙盘。

    那个沙盘上的标题上没有任何临安的字样,所有城市名字都是杭州这个旧称。制作这个沙盘的时候使用了热气球居高临下的进行了绘图,所以沙盘做的非常精准立体。经过杭州城内的几条江河两岸所有住宅都将拆除,沿河建起了水土保持绿化带。在绿化带旁边则是宽阔的马路。

    以前临安人是直接靠这些江河供水,在赵太尉的设计中,在杭州城外新建了好几个被层层绿树包围的水库。从这些水库到城市内用好些高高架起的输水管道连接。水库的水经过处理,经过提灌,顺着这些输水管道送到各个社区里面。

    赵太尉在给朝廷主要官员们培训的时候提出明确的‘上下水系统’。这些输水管属于上水系统的一部分,下水系统则包括大量社区厕所与公共厕所。临安居民每天的下水物有专门的人员送到城外的处理场处理成蚯蚓土。肥力十足的蚯蚓土卖给农民,蚯蚓卖给饲养场加工成饲料。

    走过这些搞测绘的年轻人之时,熊裳有种冲动,很想问问这帮人的收入是多少。熊裳从没想到大宋其实可以这么有钱,可以如此富裕。他家的亲属三年前来投奔他的时候,熊裳就给安排了一个国营的饲养场。那时候除了这种国营企业之外,熊裳也找不到别的能安置人的就业。

    到了去年,共和四年。这家亲戚夫妻两人和长子都在饲养场工作,他们每人每个月拿3到5贯不等。两个小孩子都按照规定送去学校读书。也就是说,这家五口人,每个月能收入12贯。他们住饲养场提供的茅草屋,每个月只用象征性的交些宿舍费即可。

    熊裳身为尚书,依照大宋现在俸禄减半的规定,每个月拿55贯的他,只能拿到27。5贯。熊裳的老婆没工作,全家五口人都得由熊裳这27。5贯养着。

    是的,亲戚家三个工作成员每人每天都要照顾超过500只鸡,要铲鸡粪,收鸡蛋,喂食,喂水。在闹鸡瘟的时候还要罚钱。

    但那又如何。便是熊裳收入恢复到55贯,他全家的收入还不到亲戚全家的三倍。熊裳好歹是六部尚书,同一时间内的全国就六个。他的亲戚只是国营养鸡场里面养鸡的,在临安城外就有好几百。双方在地位上毫无可比性,在收入上就完全有可比性。

    不过熊裳毕竟是六部尚书之一,他还不至于真的和亲戚计较。而且赵太尉执政之后就立法,官员之间送钱犯法,特别是下级给上级送钱,抓到就入罪。所以熊裳倒是节省了大票的走动钱。有了食堂,澡堂,洗衣票,托儿所,学校,他家的自费支出大大降低,甚至只雇了一个仆人。比生活品质,亲戚根本无法和熊裳尚书比。在新杭州城的公务员社区中,熊裳尚书可是能够用住朝廷分配的尚书宅邸。

    怀着相当程度的憧憬,熊裳尚书在家换了衣服,就赶到礼部。此时大元驻大宋的公使乌里不花赤就等在这里。他笑嘻嘻的说道:“熊尚书,咱们之前所说,要谈交换俘虏之事,却不知熊尚书想的如何?”

    “一个蒙古人一个换十个宋人。送到直沽寨,还是活着的,就交换。”熊裳已经对这件谈判完全疲惫了。大元对蒙古人非常重视,大宋当然要利用这方面。

    乌里不花赤也已经充分知道大宋的立场,他答道:“这个好说。只是贵国对交换蒙古千户万户的条件并不能改么?”

    “大宋对宋奸绝不会放过。这条件自然不能改。”熊裳答道。

    “便是用大宋的太皇太后交换也不行么?”乌里不花赤拿出了一个真正的新条件。

    如果是以前,熊裳大概还能稍微镇静一下。今天旁听了审判堂兄的法院庭审之后,大宋现任礼部尚书对于临安总投降的那帮人已经没了兴趣。要是出于对个人的同情角度,熊裳觉得那帮家伙与其他宋奸一起留在大元那边也许是很好的选择。不管他们是太皇太后,皇太后,或者曾经的官家,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

    看着熊裳的表情,乌里不花赤大使看出些端倪,他叹道:“我听闻大宋乃是仁义之邦,没想到竟然会对忠孝如此轻忽。”

    听到被蛮夷指责为不讲忠孝,熊裳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可想反击也并不容易,对方本来就是蛮夷,指责他们没有忠孝,未免太过于无稽。熊裳思忖了片刻,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今日法院审判,讲的是对等的义务。虽然大宋和大元之间并没有什么义务,但是大元和大宋之间是可以讲对等的。

    以进士的智商,熊裳找到思路之后,片刻间就有了说辞。带着微笑,熊裳率直的笑道:“既然连蒙古骑兵在平原野战中都无法获胜,我大宋对宋奸不讲忠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比起口舌之利,蒙古贵人与大宋进士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尤其是大宋进士终于能够对等的面对蒙古之时。乌里不花赤被这话给噎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缓过来劲,乌里不花赤怒道:“徒争口舌之利,非君子所为。”

    熊裳听了这话只想笑。这位蒙古贵人倒也有趣,竟然以为大宋会把蒙古人当君子来看。或者,当大宋武力不如蒙古的时候,大宋就不喜欢讨论战争话题。而蒙古武力不如大宋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不喜欢讨论战争话题?

    最后,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有关战俘的问题继续纠缠在‘一个汉军兑换一个宋人,一个蒙古军兑换十个宋人’之上。

    熊裳其实很好奇,为何赵太尉坚持这么一个看着毫无意义的条件。不过既然他当时并没有问清楚,现在再问就稍显不合适。就在熊裳以为自己继续要继续扯皮的时候,有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抵达了大宋。

    礼部尚书就是管这个的,熊裳不得不面对从未见面的朋友。

第7章 交换俘虏(七)() 
    拜占庭国与中国一直有亲密的关系,拜占庭国一直用最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现在,中国的舰队抵达红海,还击沉了不少阿拉伯人的船只。同样为阿拉伯人所苦的拜占庭国希望能够与中国组建联军,共同对付阿拉伯人。

    赵嘉仁看完了这么一份熊裳尚书递上来的文稿,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一直把自己的视野投放在蒙古,顶多让商业触角伸展到印度洋。所以赵嘉仁并没有考虑世界岛西边的事情。对他来讲,那里不过是遥远的蛮荒之地。还处于黑暗时代的欧洲,是货真价实的野蛮人当道的世界。

    当然,拜占庭国已经是野蛮人中最文明的一个。至少赵嘉仁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肯拿出宝贵的时间来处理此事。如果拜占庭国的使者再来的晚些,赵嘉仁就要到外地去视察春季工作了。

    看赵嘉仁笑的开心,熊裳尚书问道:“太尉知道这个拜占庭国么?”

    赵嘉仁点点头,“我记得我写过一个欧罗巴列表。大概讲述过欧罗巴地区的历史轨迹吧。另外,船队也带回不少阿拉伯人的书籍,咱们也开始翻译了才对。”

    熊裳听完之后暂时没说话。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学问其实不差,但是与赵嘉仁说话的时候,他总是感觉自己在视野的广泛程度上与赵嘉仁相差太远。

    赵嘉仁倒也没难为熊裳,他就用了一百多句话,简单的讲述了一下罗马的历史。熊裳理解力不错,倒是有些明白了,他说道:“西罗马被西迁的匈奴和南下的日耳曼蛮族毁灭,罗马就剩下了东罗马。不过东罗马为何要希腊化成为拜占庭国?”

    赵嘉仁答道:“这个以后再说。所谓的东罗马帝国的使者是怎么过来的?你可否调查了?”

    “据说是通过一赐乐业教的教众,帮着他们跑到了红海的港口。这才有机会上了我们的船。船长说是有太尉你的命令,要调查各地的情报,那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给了许多情报,这才带他们回来。”熊裳把调查的情报告知赵嘉仁。

    一赐乐业教,就是以色列在中国的翻译。一赐乐业教教众,也就是犹太人。当年是罗马人把犹太人赶出了以色列,没想到东罗马帝国到了垂危之际,居然是犹太人帮助东罗马帝国的人抵达大宋请求帮助。如果使者是真的,这中间的因缘际会未免太戏剧化。

    “便让那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千年来见我。”赵嘉仁决定找点乐子。

    东罗马帝国的使者黑发黑眼,皮肤颜色较深。光是这个长相,就让赵嘉仁对使者的出身有了点信心。金发碧眼,脸上毛发丰盛,一晒就发红的那是北欧蛮族。蛮族中的妹纸都能因为皮肤上的丰厚毛发,在太阳下呈现金光灿灿的模样。面前这模样的才接近传说中的罗马人。

    “你是说希腊语,还是说拉丁语?”赵嘉仁问道。

    使者听了翻译之后面露尴尬之色,他用拉丁语答道:“回禀尊贵的首相,我乃东正教的牧师。帝国的皇帝听闻中国人寻找拉丁语教师,这才派我前来。我在君士坦丁堡其实是说希腊语。当然,祷告的时候我使用拉丁语。”

    “现在东罗马帝国还剩下多少版图?”赵嘉仁继续询问着非常不客气的话题。

    使者又沉默了。很明显他并没有想到遥远的中国竟然有如此了解拜占庭历史的人,他思忖之后答道:“尊贵的首相,我们拜占庭还保有君士坦丁堡。”

    赵嘉仁对于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其实不太熟。或者说他真正感兴趣的剧哦吗部分到埃及艳后自杀,屋大维处死凯撒的儿子的时候就结束。之后只是散落的对‘条顿森林之战’以及‘罗马大火的时候,尼禄其实在奋力指挥救火’这样的零星历史事件感兴趣。

    不过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赵嘉仁倒是有了解。那还是在他不了解东正教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时候,赵嘉仁很疑惑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那么久,为何西欧信上帝的国家竟然袖手旁观。

    现在听闻这个牧师说了大实话,赵嘉仁基本能确定此人应该是知道东罗马帝国情况的人。他接着问道:“那么贵国国王对我们有什么希望?”

    东罗马帝国的使者连忙答道:“尊贵的首相,如果中国希望征服埃及的话,拜占庭王国愿意向中国提供各方面的情报。”

    听到这个说法,赵嘉仁觉得东罗马帝国不亏是千年国家。即便是后来变了拜占庭王国,至少基本的机谋还是有的。到了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的现在,拜占庭王国大概也没什么好失去的。

    “我们需要地中海的资料。我们需要整个欧罗巴的资料,想来君士坦丁堡一定有记录包括罗马共和国时代在内的历史吧。”赵嘉仁用不熟练的拉丁语说道。因为很多心理学的名词就是拉丁语的缘故,赵嘉仁对于拉丁语这个半死的语言有半吊子水皮。这位牧师说的拉丁语,赵嘉仁也能听的似懂非懂。便忍不住显摆一下。

    看着那位牧师讶异的目光,赵嘉仁心里面苦笑。作为一名容易遭雷劈的心理医生,他能讲英语和法语,这两门语言在当下属于野蛮人的语言。真的是世事难料。不过转念一想,赵嘉仁也释然了。随着中国的强大,英语和法语未来也许会再次成为野蛮人的语言。中华长盛不衰乃是赵嘉仁真心的期待。

    等东罗马帝国的使者下去之后,熊裳不解的问道:“太尉,难倒我们还要对万里之外的埃及用兵?”有地图的好处就在于此,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世界上暂时有哪些国家。

    “蒙古人几十年前就打到过埃及,蒙古人打得,我为何打不得?”赵嘉仁笑着反问。

    熊裳尚书听了之后觉得这话怎么都不像是咱大宋君子该说的话,再想想也没毛病。连蒙古大使都指责大宋。想到这里,熊裳连忙问道:“太尉。却不知为何一定要先交换北方汉军,再交换蒙古人。”

    赵嘉仁见熊裳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便解释道:“在大元,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回回人乃是二等人,汉人乃是三等人。我等就要让汉人知道,在我们大宋眼中,汉人比蒙古人等级高。”

    “可这帮北方汉人可未必会这么想。”熊裳很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淮河以北,一百多年来都不是我大宋治下。契丹旧地,更是沦落于胡人手中几百年。总不至于我们嘴上一说,当地百姓就觉得他们是我们大宋的人。这等事总得循序渐进。”

    “若是北方汉人觉得我们大宋过于仁义,结果继续为蒙古效力。等到战败被俘之时再装可怜。”

    “战争中想每次都不被打死可不是容易事。便是不被打死,被打伤之后,大概一辈子都没办法上战场。那帮死也要为了蒙古人上战场的,只怕两场战斗都熬不过来。而且在大元,蒙古人是主,北方汉人是次。蒙古人是根,北方汉人是枝叶。只要能够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