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261章

革宋-第261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文章。自打从赵太尉那里得知荀子学说的精义乃是‘唯物主义’,郝仁发现自己开始慢慢能真正读懂这位先秦诸子集大成者的教导。

    默默背诵了一段来化解愤怒,郝仁逼迫自己面对当下残酷的事实。他尽可能镇定的说道:“蒙古立国杀戮极重,与宋国战争中多有杀伤,宋国意图报复,我也没什么好讲。不过大元并非蒙古,皇帝也非大汗。即便是蒙古之时,也以信义为重。现在改国号大元,更是从了汉礼。我们两国便是要杀个尸山血海,可否不厮杀之时能以礼相待。一个蒙古俘虏是一个人,难倒四个汉人俘虏才算是一个人么?我不觉得宋兄乃是自轻自贱之辈!”

    宋公明眼睛微微眯缝起来,他没想到蒙古万户郝仁竟然如此应对。被人这么怼,当然会生气。可宋公明觉得自己对郝仁所说的内容不能装作没听到,最后他不情不愿的应道:“郝仁兄,你这么讲倒是有些道理。”

    见宋公明被对等的道义说服,郝仁心中忍不住赞叹大宋的确是文明国家。蒙古文化建立在军事力量对比之上,单纯的仁义并不存在于蒙古文化之中。想单纯的谈仁义,这天下大概只能在宋国才能看到。所以郝仁也收起了不快,诚恳说道:“宋国手里没那么多俘虏,却有很多我大元想要的物件。若是宋国真心愿意换回俘虏,大元当然乐于交换。”

    “那可是很贵的!”宋公明说道。

    见到大宋代表没有堵死谈判大门的打算,郝仁笑道:“我听说宋国将漫天要价啄地还钱,咱们在这里唇枪舌剑的争执,不就是要达成一个相对公平的买卖么。”

    “我们从俘虏那边听说,蒙古在大都可是存了不少碱块。既然如此,蒙古不妨就以当年谈妥过的价钱先卖给我们一百万斤。”宋公明开了条件。

    “那可否将刘垓万户交还给我们。”郝仁也提出了条件。

    宋公明笑道:“刘垓等宋奸已经在临安公审后处决,我们大宋绝不会放过这些人!”

    宋奸公审大会后,这些宋奸被当众吊死,行刑之后尸体被斩首。刘家父子三人的脑袋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与其他宋奸的脑袋一起示众。回想起‘全家笼’里头腌制过的脑袋,宋公明觉得胃里面有点不舒服,却因为见到宋奸授受而非常解气非常开心。

    郝仁知道宋国对宋奸的态度,也就不废话了。回想起出殡的军官们,郝仁心里面对刘家感到有点同情。汉人有象棋,蒙古也有象棋。蒙古象棋里面的‘兵’不叫兵,而是叫‘儿子’。蒙古象棋的规矩中,最后一个‘儿子’不能杀。

    在蒙古传统中,蒙古人杀蒙古人,若是那家还有最后一个儿子,是要放条生路。杀绝别人家的儿子会遭受诅咒。刘家老爹刘整被杀。刘家四个儿子里面已经被杀了两个,看宋国的态度,郝仁觉得他们会灭宋奸满门。

    公事暂时谈到这里,郝仁人问道:“宋兄,却不知赵太尉最近身体可好。我当年心中有困惑,太尉不吝赐教,让我终于得以解开枷锁。这些年每逢稍有进益,便想起太尉的恩情。”

    宋公明当年受赵嘉仁所命给郝仁详细讲述荀子与唯物主义,听郝仁说的诚恳,心里面也高兴。而且与郝仁交谈之中,宋公明也能感觉郝仁的三观的确与蒙古人大不相同,他也有些感慨的答道:“太尉正乃壮年,身体好得很。若是太尉得知你时时精进,自然会开心。”

    郝仁也很感慨,他原本对儒家有些居高临下的心思。蒙古文化虽然不如儒家,却比儒家强很多。可赵太尉这个十三岁考上进士的人掌权之后,宋国国力突飞猛进。黄河战役更是展现出强大的军事能力。现在的他对赵太尉青睐的荀子学说是彻头彻尾的信服。

    也许是因为这样,郝仁发现自己实在是没办法与宋公明谈论荀子。因为他很担心自己说出些他并不该说的话。于是郝仁起身说道:“我现在就回去禀告陛下,碱块的事情有什么消息,我便立刻与宋兄联络。”

第2章 交换俘虏(二)() 
    天空中雪花飘飘,地面上很快就变白了。郝仁的马车发出辚辚的声音,轻快的停在右丞相阿合马的官署前面。郝仁从车里下来,走了几步,立刻感觉到脚底的温暖散去,有点冰凉的感觉。

    这辆缴获自临安皇宫的马车看着结构简约,却简约而不简单。譬如马车底部有一个钢质暖脚炉,冬天的时候向里面放进木炭,经过很巧妙的风道设计,脚下被加温。坐在里面的时候只是觉得马车里温暖,一出来之后才感觉到这种温暖是全方位的。

    郝仁并非醉心于物质享受之人,加上他也不过刚三十岁,一些寒冷并不能让他生出抱怨。快步走进阿合马的官署,一进屋里面,就觉得生了火盆的官署也不算冷。

    “万户,为何而来?”右丞相阿合马热情的迎上前。

    “陛下有旨,要你赶紧处置碱块的事情。”好人边说边拿出忽必烈的圣旨。

    “真的?”阿合马惊喜的答道。

    若是以前,看到阿合马这表情,郝仁就觉得这个贪财奸臣又要捞一笔啦。现在郝仁已经能看到大元朝廷的财政黑洞。大元的货币完全使用纸钞,储备金则是使用金银与丝绸。所以每年的贸易出超无情的掏空了大元的国库。

    阿合马早早就提出尽早恢复碱块生意,加大盐碱湖的碱块产出,每隔几年就提一次碱块价格。若是早早按照阿合马的建议来做,现在只怕就能与宋国达成贸易平衡呢。

    此时阿合马已经看完了忽必烈的圣旨,他收起旨意,郑重对郝仁行个礼,接着欢喜无比的说道:“多谢万户。”右丞相向万户行礼,在大宋看来有点怪,在大元就一点也不怪。孛儿只斤乃是黄金家族,在蒙古人里面也是最上等人。阿合马是察必皇后的父亲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极端点说,郝仁就算是杀了阿合马,也只会引发忽必烈大汗的个人不满而已。

    在如此巨大的地位差距下,孛儿只斤郝仁万户愿意支持阿合马的政策,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支持。

    郝仁虽然不想吃阿合马请吃的饭,却觉得心里面有想弄明白的事情,最后还是答应下来。阿合马就请了郝仁到他家去。酒菜自然是最好的,却也没能真正吸引到郝仁。看郝仁要开口,阿合马便先拍拍手,立刻有妹纸出现在门口。

    郝仁一看,脸色登时就不好看起来。他冷冷说道:“阿合马,你不会以为我是为了这些才帮你的吧。”

    阿合马早就听说郝仁与妻子非常恩爱,原本只以为是说笑,没想到竟然是真的。他连忙赔罪,然后说道:“万户,我也不知道万户喜好。心中极为感激,想报答万户。还请万户能指明个道路,免得我想讨好万户,却凭白惹的万户生气。”

    关于阿合马贪财好色胡作非为的说法在大都那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现在听到阿合马的话,郝仁倒是觉得阿合马挺真诚的。他笑道:“我虽然没什么钱,却还不至于中饱私囊。我只想问你一件事,你可要据实告诉我。”

    “却不知万户想知道什么?”阿合马被郝仁的气势给唬的说话都有些发虚。

    “清查户口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郝仁用不大的声音问道。

    阿合马先是一愣,接下来没有说话,而是给自己和郝仁都倒了杯酒。这才说道:“万户,你师从郝经执政,岂能不知道国家税收之事。国家人人都要交税,所以得清查户口。”

    郝仁板起脸来,“阿合马,这等事我自然知道。我只是好奇,到底是谁让你做的此事。”

    阿合马坦然说道:“我乃右丞相,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何须人指使。”

    听了这些,郝仁心中已经有了些思路。他也没有逼问,只是继续吃喝起来。临走的时候,阿合马一定要塞给郝仁一袋砂金,郝仁知道阿合马的心思,最后还是要了。之后的事情发展的与郝仁想的差不多,阿合马立刻与宋国开始碱块贸易。

    宋国船只本就在渤海横行无忌,黄河北归之后,宋国在胶东半岛的扩张更没有受到阻碍。他们占据登州(烟台)之后,就有了很好的港口。不过四五天功夫,车队就运送了几十万斤碱块到了直沽寨,收到消息的宋国船队也很快赶到直沽寨。完成了这一票买卖。

    交易刚完成,大元朝廷上下立刻充斥着对阿合马贪赃枉法的声讨。

    郝仁心中对大元朝廷里面的这帮人是失望透顶,阿合马虽然有他的手下,然而这次交易的监督者乃是跟了忽必烈大汗几十年的王东陆。宋国直接用白银交割,钱是押送回国库的。阿合马胆子再大,顶多收受点贿赂,他是万万不敢侵吞这些钱。正常的贸易被称为中饱私囊,那只能说是有人故意想整阿合马。

    然而在如此强烈的攻击下,忽必烈竟然什么都不说。既不支持阿合马,也不支持那帮跳起来老高的大臣。对于皇帝的反应,郝仁也觉得弄不明白了。不过他此时还有谈判的责任,自然不能插嘴。

    可谈判总是有个尽头,一旦事情谈成,郝仁就要继续他建设府兵制。当下大元的汉地只限于黄河以北,阿合马清查户口对于郝仁有很大影响。如果阿合马本人是认真的清查,数据准确,郝仁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个资料来征集府兵。如果阿合马欺上瞒下,为某些人牟利,那么郝仁征集府兵的时候自然会被人利用阿合马统计出来的数字来反击。

    面对这样的局面,郝仁感觉颇为无能为力。

    碱块的买卖开始之后,大宋就开始与大元继续谈判。大宋俘虏了大概三四万蒙古军,基本都是汉军。大宋就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兑换。虽然协议很容易达成,执行起来就很是个问题。在哪里交换俘虏,交换什么人,这是个很繁琐的工作。光是制作几万人的名册,就已经是非常可怕的工作量了。

    而郝仁就提议,先交换那些比较有名的家伙。宋公明果断的说道:“我们会提出我们的名单,先把这个名单上的人交给我们!当然,你们也可以提出你们的名单。”

    见宋公明如此坚持,郝仁也只能暂时答应下来。宋公明马上就传递消息给临安。赵太尉接到消息之后马上在学社总社会议上告诉大家,“我这次要先交换部队指战员的亲属。部队中有亲属被掳走的,赶紧提供资料。在交换俘虏的时候,优先部队亲属。”

    学社总社成员们基本都能理解赵太尉的想法,大家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松江府知府文天祥问道:“那江南土改区被掳走的人口排第几批?”

    “第二批。”赵嘉仁果断答道。

    学社总社成员见赵嘉仁如此果断,心里面也颇为感慨。赵嘉仁如此选择的标准就是远近亲疏,航海行会是赵嘉仁最大的支柱,然而蒙古根本没有能够对航海行会造成威胁,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航海行会持续给蒙古制造伤害。

    除了这帮人,赵嘉仁的支柱自然是军队。此时赵太尉还没有能够插手进四川,所以四川当地还存在赵太尉体系之外的军队。除了四川之外,大宋现在成建制的军队就只有赵太尉手中掌握的这十五个师。而且这支军队也没有丢赵太尉的脸,他们在战争中展现出压倒蒙古的战斗力。

    当然,这十五个师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除了福建航海行会,以及赵太尉向广南东路、交趾、占城、暹罗移民出身的部队,实施了土改的江南四路也是兵源的大头。这些地区的需求也是赵太尉很优先考虑的对象。

    虽然嘴上不说什么,这帮学社总社的成员对于赵太尉的清明颇为认同。如果赵太尉一直能够掌握着这三股力量,他们就愿意与赵太尉继续合作。

    “汴梁残破,现在还没办法做都城。不过汴梁等地当用土地国有。而且那里都是平原,可在各地询问三等户,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参加建设兵团。”赵嘉仁并没有把思路停留在上一个议题,他继续了新的议题。

    就在众人感觉意外的时候,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另外,环保中的水土保持,要在朝廷里面进行宣传和学习。未来我们为何方便交通,要疏通乃至兴建许多运河。若是不能有水土保持的概念,土地使用没有规划,就等着运河淤塞吧。嗯,我这么说,同志们能否望文生义的听明白?”

    面对赵太尉多姿多彩的角度,学社总社的成员们有些跟不上节奏。正在他们反思赵太尉所讲的内容,并且尝试去理解的时候,就听赵太尉继续说道:“所以我准备成立国土局。”

    看着这帮已经算是不错的家伙们的表情,赵嘉仁就明白很多事情为何看着好笑,却必须那么做的理由。人说共党会多,那是因为共党充满活力。而人类不具备生而知之的能力,想进步,想提高,就得组织会议,组织学习。

    这就是学习委员、纪律文员、组织委员存在的意义。

第3章 交换俘虏(三)() 
    “松江府经济不错,松江府也没多大,所以我想在松江府推行土地国有制下的全新制度。”赵嘉仁对文天祥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去。虽然早已经感慨过,说完这些之后,赵嘉仁心里面还是忍不住再感叹一次,上海是新中国的直辖市,松江府和上海市地界其实差不多。

    “可否是全部义务教育?所有村里都有基层体系?”文天祥看过这方面的内容,提问的时候可是超级兴奋。

    赵嘉仁自然希望逐渐普及现代民族国家的体系,他答道:“正是。若可做成,至少动员强度能够到达战国时代的巅峰。但是这个需要制定一套相关的法律,甚至还得制定宪法。”

    说起法律,文天祥脸色有些变化,他问道:“太尉,前些日子公审了刘垓等宋奸。那些投奔蒙古的宋奸被杀,剩下那些情有可原的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关着吧。”

    听了这话,赵嘉仁笑道:“咱们大宋的法律抄的是《唐律疏议》的条例,再删减掉一部分在我大宋不合时宜的内容,又添加了一部分内容。所以法律缺乏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