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216章

革宋-第216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早?”夏贵觉得对面的宋军真是疯了,哪里有这么早就扰人清梦的。

    不过转瞬之后,夏贵大都督想起一件事。两三天前,宋军不还在池州么,怎么突然就跑到安庆江面上挑战了?

    不仅夏都督感到讶异,其实就连指挥这支军队的完毕归也觉得很讶异。如果是赵太尉的军队,在攻下池州的时候就会有很猛烈的反应。对于夏贵来讲,池州到安庆之间应该是绝对的内线作战,从情报到地利都有很大优势才对。结果宋军沿江发动进攻,竟然根本没遇到任何阻碍。

    夏贵大都督反应如此迟钝,完毕归也只能大清早就派水军挑战。他担心安庆的敌军会派遣水军发动猛攻,就按照现在宋军的标准模式,对敌人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果然,一千水军在江面果断列阵之时,安庆里面根本没人出头。完毕归得以从容指挥四个营的陆军在安庆对面下船,安庆对面有个隔着长江的镇子。在极短时间内,宋军就收复了这个镇子。

    到了傍晚收兵之时,夏贵大都督都行动迟缓,固守城池。得知宋军已经在江对面占领了据点开始安营之时,夏贵的部下潘兴说道:“大都督,敌人初到此地,不如我们派一支人马从上游渡江,晚上偷袭敌人。”

    “你可愿意领军?”夏贵问道。

    潘兴连忙答道:“末将愿往。”

    夏贵却没立刻答应。他冷冷说道:“不要逞匹夫之勇!我等只要固守安庆就好。”

    再过一日,宋军再次派出水军挑战。夏贵大都督还是闭门不出。

    又过一日,宋军竟然已经派遣军队渡过长江,在安庆南边沿江向安庆城进攻。晚上,这支宋军就驻扎在城外六七里之外。潘兴再次请战,夏贵大都督这次迟疑了好长时间,这才说道:“明日我等与宋军接战,你可愿当前锋?”

    “明日末将必斩敌将首级!”潘兴果断的应道。

    五月十五,夏贵登上城头。虽是上午,阴云密布的天空昏暗的如同黄昏。现在已经到了梅雨季节的开始时间,夏贵大都督一直不出兵,就是想拖到下雨。

    一个月不停的梅雨,夏贵可以领着军队在安庆城内安然防御,赵嘉仁的军队就得在城外淋雨。那种日子可不好过。若不是觉得要看看赵嘉仁现在的军队有何种力量,夏贵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潘兴出战。

    隆隆的战鼓声有些沉闷,梅雨季节之前空气中湿度非常大,牛皮战鼓受潮之后就必然是这样。第一通战鼓声中,潘兴领了一千兵马从城内杀出城外。对面的宋军也有两三千人马的模样。见潘兴出战,他们也派出一队,大概一千人的模样。

    此时,潘兴按照约定竖起了黄旗。夏贵仔细观看,就见宋军阵列前好像没有火炮。这下夏贵也觉得有些讶异,他没想到赵嘉仁的部下竟然没使用他们威力最大的武器。潘兴军中也没有火炮,那是因为数量不多的火炮都被用在军船和城头。赵嘉仁这十几年来可一直是火炮的供应商,为整个大宋提供火炮。他怎么会没有火炮了?

    “你等仔细看了么?”夏贵问下面的人们。

    “回禀大都督,没看到宋军阵内有火炮。”负责观察之人答道。

    之前出战前,潘兴就向夏贵提出了战术,若是宋军内有火炮,他就将宋军引诱到城下,用城头的火炮居高临下打击宋军。若是宋军没有火炮,潘兴就要和宋军战斗一下。

    此时好几个望楼上都表示在宋军阵内看不到火炮,夏贵也下了决心。他命道:“擂鼓!”

    ‘咚咚咚……’第二通战鼓被擂响。这是夏贵与潘兴之间的信号,是在告诉潘兴对面宋军没有火炮,可以出击。

    潘兴不亏是夏贵手下的猛将,他并没有迟疑,在鼓声中开始指挥军队前进。夏贵居高临下的看去,就见潘兴手下的军队还是穿着宋军的装束,而对面的宋军只是披挂了纸甲,其他穿着与之前的宋军完全不同。如果一定要讲,现在的‘蒙古军’看着比现在的宋军更有宋军的风范。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夏贵大都督心中一阵感叹。

    居高临下的看去,潘兴手下的‘蒙古军’已经在战鼓下开始猛冲,双方之间距离本来就只有不到百步。这奋力冲锋下,眼瞅着潘兴第一列的长枪兵与宋军长枪兵就交汇在一次。这下夏贵大喜,他知道宋军火枪兵很厉害。那种火枪兵战前就要点火,并且摆好举枪的架势。

    虽然看不太清楚,夏贵能确定对面这帮宋军所有人都是武器向上,看着是短兵相接的架势。夏贵一挥手,旁边的亲随立刻端过茶水来,在潘兴出战前,茶已经倒上。夏贵稍微试了试,觉得还是有点烫嘴。便将茶端在手中,兴奋的看着两军开始交手。

    长长的两排军队完全接战,对于夏贵来讲也是很久没见过的局面了。对夏贵来讲,他的上一战是丁家洲之战。即便有贾似道督战,夏贵和其他将领还是拍屁股就跑,宋军最后的精锐崩溃,导致了蒙古军势如破竹,轻松逼得临安朝廷投降。

    宋军是长枪兵在前,潘兴也是长枪兵在前。从上面下看去,潘兴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夏贵端着茶杯命道:“擂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夏贵觉得这一轮大概就是最后激烈,若是还没办法战胜,就得让潘兴撤回来。既然已经打过,城内的其他守军就会有继续战斗的意志。

    第三通鼓刚响起,夏贵就见宋军战线中突然升起白烟来,那是火器发射的动静。潘兴的前排军队一直保持密集队形,和同样保持密集队形的宋军在对捅。遭到了火器的近距离射击。这些长枪手被割稻子般成排打倒。

    在宋军军中的完毕归看到之后忍不住大喝一声‘好’!

    赵太尉并不是简单的把完毕归给派出来,由完毕归营长指挥的四个营中有两个营装备了新式的火帽枪。这种武器完全不需要明火引燃。枪管由锻铁打造,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用锻铁卷制成铁管,外面用锻铁铁条缠绕卷制。枪管固定在一根结实的木托上,而且枪支配备了刺刀。有子弹的时候,这是一支可以远程射击的火枪,没子弹的时候,这就是一根可以近战的短枪。原本的火枪兵也因为武器的不同摇身一变成了可远可近的战士。

    完毕归并没有立刻让部队改变作战模式,他采取了比较保守的作战办法。即便如此,此次的作战也大获成功。敌人傻傻的被引诱过来近战。现在已经完全陷入了火力陷阱当中。

    在这种不过几米远的距离上,火枪手们根本不用瞄准,就轻松的构建起火力的镰刀。凡是被割到的‘蒙古军’即便没有立刻被打死,也被长枪兵们轻松戳死。

    干掉了‘蒙古长枪兵’之后,耳朵被近距离的枪声震的嗡嗡作响的宋军长枪兵们停在原地。火枪手们越过长枪兵,单独与蒙古军作战。在城头的夏贵大都督已经看傻了眼,他甚至忘记了命令鼓手停下擂击战鼓。

    沉闷的鼓声中,潘兴的军队被成排的打倒,即便他们奋力奔行逃命也逃脱不了子弹的追击。当城头上的鼓手们累的挥不动鼓槌,不得不停下之时。与马匹一同倒下的潘兴将军也从夏贵大都督的视野中消失了。

    手一抖,夏贵大都督茶杯中的茶水流了一手。依旧温热的茶水没有烫伤大都督的手,只是让他忍不住打起寒颤。

第67章 向西征伐宋奸(上)() 
与大多数长江沿岸城市一样,安庆旁边有湖。梅雨季节,在那种仿佛压着屋檐的浓云下,湖面有种烟波浩渺的感觉。现在湖已经被宋军控制,他们在湖畔扎下营寨,每日里围攻安庆。

    各种消息不断传来,夏贵大都督稳坐府中,根本不为所动。

    “大都督,弓弦已经松弛。”

    “派人文火烤干。”

    “大都督,投石机已经没有石头。”

    “拆民房。”

    “大都督,宋军分兵两路,对两面城墙猛攻。”

    “……严加防备,不许出城。”

    传递宋军分兵消息的小校刚准备离开,就听夏都督再次下令,“查清楚,宋军有没有继续分兵。”

    没太久,守北门的将官亲自赶来,“大都督,宋军的水军进攻安庆南边的水门,步军一分为二,进攻安庆的东门与北门。现在攻打北门的宋军不过一千多人,我们干脆冲出去和他们打仗吧!在城头挨炮,真的是受不了啦!”

    “守住!不要动!”夏贵大都督从容答道,“城外不过四五千人马,我们城内有两万人,只要不出击,哪里会守不住!”

    这话的确非常有道理,不过又非常没道理。按照常理,应该是两万人围攻四五千人据守的城池,而不是现在这种四五千人围攻两万人。所以守将心里面十分不满,他嘟囔的说道:“大都督,宋军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人马,若是他们派遣的援军赶来。我等那时候该如何是好?”

    夏贵一听这话,脸色登时就变得极为难看。他大声喝道:“难倒你要动摇军心不成?”

    城北守将见夏贵居然耍起脾气,心中就更加不快起来。他心想,老子投降蒙古比你夏贵还早,你这种宋奸吃屎都吃不上热乎的。不过此时也只能心里面想想,守将不敢真的做啥。毕竟夏贵本人好歹是大都督,若是真的行凶,守将找谁说理去?不要说这里现在是蒙古而不是大宋,就算是大宋,阵前大将斩杀将官也不是啥特别大不了的事情。

    于是守将连忙低头应道:“不敢,末将只是瞎想想!”

    见手下服软,夏贵倒也没有立刻发火。他命道:“你赶紧回去守城。两万人怎么会被四五千人攻破安庆这等大城。”

    到了当天晚上,又有人前来见夏贵。这次夏贵可是比对守将亲切多了,他命道:“你跑了这么久,先喝些热茶暖和一下身子。”

    这位颇为感动,加上在雨中奔波,的确又冷又累,接过茶杯大口喝下,真的感觉好很多。放下茶杯,他连忙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打开之后将里面的信件掏出来递给夏贵。这才说道:“大都督,宋军将领姓完,他说道,如果大都督投降,他不会杀大都督。不过他会将大都督送到临安,由赵太尉处置。至于大都督所讲的条件,他没办法答应。”

    夏贵听了这话厚爱重重的哼了一声,打开信看了,信中所讲果然与夏贵排出的信使所说相同。而且信里面还强调,夏贵提出的以淮西节度使作用淮西,只是名义上重归大宋的想法完全是没睡醒。大宋对于宋奸决不轻饶。

    “你!到底怎么和城外那厮讲的?”夏贵对使者再没之前的客气,连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夏大都督很生气。

    使者连忙答道:“大都督,不是属下不好好办事,而是城外那厮就是个愣头青,仗着火器厉害,根本没把咱们放在眼里!见面之后听了我转述的都督所言,他立刻就不答应。”

    使者也没敢说全部实话,完毕归岂止是不答应,他更是一通冷嘲热讽。因为出发前,赵太尉把完毕归叫去谈话,其中就有如何对待宋奸再投降的问题。赵太尉的态度很简单,‘既然我们不会放过宋奸,更不屑欺骗他们之后再杀他们,所以就直说。’

    完毕归自己也不善于玩弄巧言令色的把戏,得到太尉如此明确的指示,他也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在送走夏贵派来的人后,完毕归召开四个营营长的会议,谈论怎么攻破安庆。

    一营长比较保守,“我等不过六千五百人,抓到的俘虏讲,城内敌军得有两万。我们还是等援军前来,那时候将城池牢牢包围,一举攻破就好。”

    在破城上,三营长与一营长想法相同,不过进攻的节奏就不太一样,“我觉得我们还是找一面城墙击破,以我军火器的犀利,叛军根本抵挡不住。”

    “那就让他们这么逃走不成?”一营长对全歼非常有兴趣。

    三营长哈哈一笑,“在梅雨天气里面跑远路,他们能跑多远?”

    大家都是南方人,这话实在是难以辩驳。泥泞的道路,不停的降雨。又湿、又冷、又饿,大家都对曾经搞过的雨中行军印象深刻。雨中行军是装备完善,而且知道这种罪有尽头。败兵们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哪里是尽头。宋军现在已经夺回了河南南部,安庆城的夏贵现在只有向西逃窜。根据资料,安庆西边是难行的山区,在梅雨季节穿行山区,对训练严格的宋军也是一场可怕的行军。

    看自己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三营长梅淦更是用蛊惑的语气说道:“我等若是能以六千五百人破两万人的安庆,那是何等功劳。而三万人破安庆,我们又是何等功劳?”

    这话一出,与会众人已经知道自己大概没什么好选择的。赵太尉发给部队的新式火枪采用火帽发火,射击速度至少是以前的两倍。据太尉讲,只要训练到位,射击速度可以达到火绳枪的三倍甚至四倍。现在火枪与长枪之间的配比已经是对半,也就是说现在一个营下辖的火枪手能发挥出去以前至少三个营的威力。不趁着这样的天时地利立下大功,以后等其他部队都得到新装备,他们也就只能泯然众人矣。

    于是安庆城外的宋军立刻开始制定攻城的作战计划。安庆城内的夏贵军内,城北守将也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夏贵算是空降的两淮大都督,在蒙古灭宋战役中的丁家洲之战,夏贵自己的部队已经基本崩溃。现在城内守军里面大部分还是跟着范文虎一起投降蒙古的。

    范文虎带着大量财物跑路,当初这些人还觉得范文虎太傻,放弃了继续搜刮的机会。现在这些人见识到宋军的能力,又开始觉得范文虎实在是太聪明了。安庆城南是长江,城西是山区。能跑路的地方无外乎城东与城北。宋军原本在城东驻扎,当他们在城北派遣部队之时,就完成了实际上的包围。

    城北守将就感觉不对路。如果不能击破城北宋军,安庆城就是三面被围。所以他连忙联络城南守将。没想到城南守将告诉城北守将,大都督夏贵正在准备船只出战,所以就算是来也得很晚。城北守将只是先睡下。睡到半夜,他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