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184章

革宋-第184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看你现在的举动,我觉得丁飞这粗暴的作风大概还是跟你学的呢。”

    学习代表丁羽一怔,明白自己恼怒之下失态了。他跟赵嘉仁久了,连忙道个歉,然后下意识用锐利的目光盯了自己侄子一眼,心里面决定回去之后要好好收拾这兔崽子一顿。也许是感到了叔叔的目光,丁飞忍不住微微打了个寒颤。

    赵嘉仁忍不住心里面苦笑,这让他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轻轻摇头驱散回忆,赵嘉仁对着在场的一众人等说道:“诸位对丁飞的事情应该都有些了解,我先来称赞丁飞一下。他知道了确切的蒙古间谍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抓人,而是先派人小心的监视那名蒙古间谍。竭尽全力没有引起那厮的注意。这就是放长线钓大鱼,我觉得他处理的很好。”

    丁飞也觉得自己在此事上处理的很好,被赵太尉公开指出这点,他眼眶一热,就有些想热泪盈眶的意思。

    赵嘉仁则恢复了冷静的语气,从容说道:“今天到这里来的,就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的人。若是自己有100分气力,做事的时候恨不得用出120分气力。然而光有这种意愿是不够的。丁飞,你处理间谍的时候按照规矩去办事,可对于周边的人,你就想尽快完事。想按照你的目标处理出个结果来。对于抓间谍这个级别的工作,你只能靠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你自己先设定个目标,你就很容易被别人给抓住你的缺失。你以为董永年没什么出身,被你一吓就会什么都说出来。我就问你个问题,董永年在咱们的工人夜校里面上了几年学?”

    丁飞前面在听,后面突然被提问,他先是张口结舌,接着勉强说道:“三年,呃……四年。”

    赵嘉仁微微一笑,“三年半是在嘉兴的船厂上的学,半年是在马尾。而赵勇在临安不敢搞工人夜校,就以别的方式教他们知识。因为老师不全,所以当时的学校就不计入正规教学。但有总比没有强,董永年在赵勇那边还上了三年学。所以他现在虽然还在上初中的一部分课程,但是实际上他只是在补之前没有专门老师讲的课,他有一部分课程已经是上的高中课程。”

    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丁飞才终于觉得自己被董永年给耍了并不算太冤枉。他最初的时候以为董永年只是个上三年半学的小学水平,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个初中水平。怪不得靠吓唬根本没用。

    “若是你当时的水平提升到了做事不去刻舟求剑的简单重复经验,而是达到做事有标准的程度。那你就会先收集情报,然后根据基本情报去拜访,去分析。大概最后也不会被人反过来给整了。”

    总结了丁飞的错误,赵嘉仁转过脸对会议室里面的人继续讲道:“诸位,我觉得做人有目标属于比较基础的状态,在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结果就不会那么让人满意。若是做人有标准,那不是很容易的事。首先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其次愿意接受自己的这个身份。然后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该做到什么。进而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即便努力,很多结果是根本预料不到的。这就是个高级别的境界,也是我希望诸位能够达成的境界。”

    董永年听着赵太尉讲话,觉得句句都说到了自己心坎里。特别是关于‘标准’和‘目标’的讲法,与他自己的体会是完全对应。董永年在加工平板上很有些天份,也挺喜欢干这个。然而干的越多,干的越好,他才越深切的感受到非得干了之后才知道能加工成什么样子。

    这不是说最后加工完,测量之后才知道结果。而是当董永年自己掌握的几个要点被满足之后,他才能知道可以加工成什么样子。若是他掌握的那些要点没有被满足,董永年就只能干到底之后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现在反思整丁飞,其实就是董永年抓住了丁飞的要点,并且加以利用。虽然这么做其实是错误的选择,不过若是没有这个根本无法预料的错误,董永年就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赵太尉的机会。当然董永年也很清楚,这种事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因为这其中的要点,董永年根本一无所知。

    赵嘉仁的话说到这里,丁飞也觉得明白了许多。不过和董永年的欣喜感不同,丁飞觉得心中压力极大。正如赵嘉仁所讲,丁飞也是有上进心的。他叔叔丁羽是与李鸿钧和刘猛等人同期的学习委员。现在是福州知州,也是丁羽的榜样。

    此次丁飞被赵嘉仁看透到这个地步,想来评价一定是不高的,或者是说很负面的。丁飞以自己对人的经验来看,被看得如此透彻,看到了本质上的缺点,他在赵嘉仁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人,这已经不言可知了。

    在巨大的压力下,丁飞忍不住喏喏的开口问道:“太尉,你不会不用我了吧?”

    “哼哼哼!”赵嘉仁被这年轻娃的模样逗得从鼻子里笑出声。他没有对丁飞说话,而是继续对众人说道:“诸位,不知道你们怎么看一个人该如何才能有成就。在我看来,得有两个条件,第一,有人教。第二,输得起。丁飞这次应该是承认他失败了。但是我仍然愿意给他机会,而且不仅是丁飞,我也愿意给在座的所有人机会。所以你们输得起。但是,这个机会也不是无限的。我希望诸位能够把自己提升到有标准的境界。因为一个人成为了有标准的人,我们大家就知道他能干什么,他会干什么。这个人就有了信用。若是只做个有目标的人,目标达成得靠天意。指望不住。所以我期待诸位能够尽在达成。”

    说完之后,赵嘉仁指了指董永年,“董永年,起立!”

    正在回味赵嘉仁话的董永年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单独叫起,他马上如同弹簧般蹦了起来。

    “你恨蒙古间谍么?”赵嘉仁问。

    虽然不理解赵嘉仁的用意,董永年果断答道:“我恨他们!”

    “那么你就暂时加入到丁飞的工作组里面,虽然还要去上班,却归丁飞那组。这次抓间谍用得着你。”下了命令之后,赵嘉仁迟疑了一下,做了个解释,“若是让你单纯的听丁飞安排,我怕你们沟通不畅。”

    “是!”董永年站的笔直,大声答道。

第17章 南北之动(上)() 
宋历六月初十,梅雨季节结束了。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下,淮东路的海州城开出了一支部队。这支宋军部队有三十个营之多,他们直扑距离海州没多远的日照县。对于日照这样只有土城墙的小县城,攻城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都没有动用火炮,光是靠火枪、大喷子、火药罐,就获得了对县城守军的全面压制。

    宋军军队一入城,立刻就按照之前收集的情报直扑城内好些住处。没太久,知县全家,各种差役全家,守城的那些守军,男女老幼都被拖到城外。

    各营列阵,陈再兴登上台子做了一个演讲,“诸位指战员们,今天我们要把这些人都给枪毙。我想大家都很奇怪,与其这么枪毙,为何不屠城?此行之前,我们就让大家看过地图,我们华夏的土地可不是只有现在这么点,我们的土地的北方边界更靠北,一直向北,直到北极。我们土地的西方边界比现在更靠西,越过陕西,越过西域都护府,越过葱岭,越过乌拉尔山,直达伏尔加河。那都是我们的祖宗曾经到过的地方,那都是我们的祖宗曾经拥有过的地方。我们的祖宗之地被人夺走,我们这些子孙要把那些土地一块块的夺回来!”

    手指日照城,陈再兴的话通过那些大嗓门的传声者被全军都听到,“在城内的百姓乃是汉人,他们被异族统治百年,对大宋有各种看法,我们也不能怪他们。是大宋没能守住土地才让百姓沦落异族之手。我们对汉人不能搞屠杀。”

    再手指那些被拖出来的家伙,陈再兴厉声说道:“这些人是鞑子,是异族,是异族的走狗。如果我们手臂上被刺进去一根带细菌的刺,会红肿,会发炎,会化脓。眼前的这些人就跟那些带细菌的刺一样,正是他们让我们手足反目,正是他们让我们的亲人变成战场上的敌人。汉人是兄弟,是手足。我们不能砍了手足,我们要的做的是要把这些毒刺给拔出去,把脓给挤出去。把他们除尽之后,我们的兄弟才会重归一家!大家说,对这些人要怎么办?”

    “杀!”“杀!”“杀!”军阵中响起了呐喊声。

    虽然南方口音与北方口音相差比较大,然而这简单的吐字,特别是军队的表情,让这些蒙古在日照的权力支柱们吓得两腿发软瑟瑟发抖。

    处决搞的很快,陈再兴觉得枪毙比砍头好像更有美感更不暴力的样子。即便如此,大家的情绪也很激动。看枪毙,陈再兴也有些激动。一想到枪毙背后的冷静算计,他就恢复了平静心情。

    不管是蒙古或者大宋,或者是历朝历代。国家对地方上的控制靠的就是官、吏、军队。也就是眼前被枪毙的这群。除掉了他们,蒙古朝廷还在,日照也在,蒙古朝廷对日照的统治则荡然无存。

    清除了日照的蒙古势力,宋军毫不停歇的继续向北,分兵杀向兖州各城。

    在大都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是在六月二十日开始得到的这方面的消息。那天朝堂上正在讨论是不是下令让伯颜全军南下,歼灭在岭南的宋国残余势力。就在讨论的热闹之时,有人送来山东行省的消息。

    看到宋军在山东行省肆虐。大汗第一感觉是‘没啥了不起’。李璮之乱,宋军就趁机对蒙古发动进攻,那时候赵嘉仁还一度夺取了直沽寨呢。对于身经百战的忽必烈,爆发战争实属家常便饭。

    不过再一想,忽必烈就觉这么考虑问题的思路不对。宋军上次进攻山东是十年前的事情,还是趁着李璮之乱导致的蒙古内部混乱时才敢动手。现在临安朝廷投降都快一年了,残存的宋军龟缩在岭南。怎么突然就出现了北伐山东的宋军?

    大臣们也都觉得这消息不对。他们知道赵嘉仁在海州有些兵力,几年前蒙古军与之交战,战败。灭宋之时蒙古军就选择不与海州的宋军交战。海州的宋军这几年也始终非常安份,安份到蒙古朝廷都选择性忘记那边还有一支武装力量。

    众人一番讨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海州的宋军突然挑战蒙古军,这是在找死么?

    之后的十几天里面,此类消息突然消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让忽必烈大汗觉得之前的事情也许是真的只是虚惊一场。到了七月初,朝廷派出去查看怎么回事的人员带了点人回来。

    平日里,这些身份低微家伙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大汗面前。此时局面紧急,也顾不上那么多。不过身份低微,言语表达能力就很有问题。有些人吓得不敢说话,有些一被问话就抓不住重点。好在这些大人物见多识广,理解力强。那些被带来的人讲述的也是对他们印象最深的内容,倒也不至于完全无法沟通。

    所有逃出来的小角色们统统表示‘都杀了’‘都被杀了’。蒙古军、蒙古官、回回官、汉人官、小吏,当地蒙古官府以及官府的附随组织统统被清除一空。

    问城池怎么陷落的,有说轰隆一声巨响,大地震动,没多久宋军就杀进城。有说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掀飞了好大一截,宋军从缺口中一拥而入,占领了城池。

    在城上作战,侥幸逃脱者的介绍的最详细。‘好些南蛮子抬着个大乌龟壳,像是铁铸的。石头砸,弓箭射,开水淋,滚油泼都没用。南蛮子们顶着这乌龟壳子到了城墙下,就开始在城墙上凿洞。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妖术,夯土的城墙没多久就给凿出老大的洞。塞进去火药之后,他们就跑。火药炸开,顷刻就将城墙炸塌了十几丈……呜呜呜……我兄弟就在城墙上,被炸的人都找不到……’

    等这些情况说完,郝经和廉希宪对视了一下,还是让一个说话还算清楚的禀报了一件事。

    “那些南蛮子杀了我们的人之后,就在城里到处贴告示,告诉本地汉人,他们只杀鞑……,只杀蒙古人和跟了蒙古的人,不杀汉人。所以让汉人不要怕,只要不跟蒙古人就没事。跟了蒙古人就会被杀……”

    不等这话说完,听了翻译的蒙古贵人纷纷起身叱骂起来,‘该死的宋狗’‘该死的南蛮子’属于比较常见的发言,有些蒙古贵人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怒骂着‘该死的汉人’,这就让郝经等人的脸色变得不那么好看。

    忽必烈目光如炬,登时就喝道:“南蛮就是南蛮,与汉人有什么干系!”

    大汗发话,蒙古贵人立刻就不再吭声。忽必烈又问了几个问题,便让那些从宋军手里逃出性命的家伙下去。郝经先开口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就是先派兵去山东援助吧。”

    忽必烈摆摆手,“今日我们先说清楚,以后说到南边,就用宋国、南蛮、宋狗。南蛮的话就是为了让我等自己不和,若是被南蛮挑拨,我等自己先打起来么?”

    蒙古贵人们纷纷低头表示服从,汉臣们则是一脸郑重,对大汗的英明肃然起敬。廉希宪是新疆人,自幼读经史。虽被认为是儒学一派,长相与汉人就不大一样。所以鞑子也好,汉人也罢,他都不敏感。在蒙古贵人与汉臣各有心思之际,廉希宪开腔了,“陛下,宋国这会不会是围魏救赵之计?”

    忽必烈微微点头,“宋国这是在学我们蒙古。”

    这回答有些怪异,汉臣中大部分人都有些不明白,蒙古贵人们大部分都微微点头。

    面对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忽必烈就稍微解释了一下。蒙古当年征服各地,就是对当时诸国统治体系进行摧毁,摧毁一遍不行那就摧毁第二遍,只要这么一遍一遍的消耗,那些国家肯定坚持不下来。现在蒙古开始汉化,就如同汉家王朝一样,开始出现孤立于武装力量之外的固定统治体系。

    廉希宪听完之后觉得忽必烈这话简直是无的放矢。他继续问道:“陛下,我们难道不要去援助山东么?”

    “援助?哼哼!”忽必烈冷笑起来,“宋狗若是肯占领城池就好啦!他们此时大概只是挨个城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