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610章

大唐好相公-第610章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孙思邈把这件事情也告诉了秦天。

    “你小子,知道什么,朕自然知道有人害皇后是为了什么,但朕就是想看看,这幕后之人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他李世民也不是笨蛋,温柔不过一个平民女子入宫而已,朝中何以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很显然,这个温柔有问题,她背后也肯定有人。

    而这个人是谁,李世民稍微推算,也能够推算出来。

    而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想要清楚一下这李元景到底想怎么谋反,又想让温柔成为皇后之后,从中得到什么。

    作为天子,就是要有大格局,哪怕他此时痛恨很多人,但他还是可以隐忍,直到弄到他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他的计划被秦天给打破了。

    秦天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

    他以为李世民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可现在看来,李世民显然也是知道的,而且还谋划了一个大局,不过,他秦天很清楚李元景想得到什么。

    无非,就是火药秘方而已,而有了火药秘方,他便可以与李世民一争长短了。

    不过,秦天并没有多说,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只要他对李元景和温柔有了戒备之心,那么就算温柔再会蛊惑人心,他们也不太可能成功。

    对于李世民的定力和心智,秦天还是很自信的,若是他连这点诱惑都经受不住,那他也就别当什么千古一帝了。

    许久之后,李世民一声轻叹,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回去吧。”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本书来自

第1388章 蜀中灾情() 
    册封皇后的事情,彻底作罢。

    温柔虽然心里十分的不甘,却也没有找李世民去闹。

    他很清楚,李世民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他便绝不可能再改变主意。

    而她若是去闹的话,势必让李世民对自己生出厌烦来。

    对于像李世民这样的男人,她还是很清楚了解的,这样的男人从来都不缺少女人,如此,一个女人若是不懂得让他开心,那他随时都有可能抛弃你。

    温柔不闹,这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朝堂之上又恢复了以往的情况,弹劾的弹劾,议事的议事。

    盛夏的天气闷热异常。

    长安城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雨了。

    百姓都有点热的受不了,忍不住就要生出一些抱怨来。

    这天上午,秦天去上早朝的时候,天气阴沉,仿佛要把整个长安城给覆盖,看这样子,似乎是要下雨。

    看到要下雨,不仅秦天,就是其他人也都特别的兴奋。

    下一场大雨的话,长安城就凉快了。

    上着早朝的时候,整个大殿都显得有点昏暗,外面的风声呼呼作响。

    没过多久,便听得天上一声惊雷,紧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来。

    大雨哗啦啦的下着,朝中大殿上的群臣都忍不住舒了一口气,好像此前他们一直都憋着一口气出不来,这场大雨让他们的情况得到了化解。

    雨不停的下着,朝堂上的事情进行的反而更加顺利了。

    不到中午的时候,早朝便已经结束。

    群臣陆续离开,脸上都洋溢着舒服的笑容。

    这场雨来的很及时,至少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只是随后的几天,大家却有点厌烦了。

    因为这场雨已经接连下了两天了。

    两天的大雨,长安城的很多地方都是积水,就这,还是因为长安城的水利比较好,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很多积水都是排出去了。

    可雨一连下这么久,还是让人有点受不了。

    好在,第三天的时候,雨停了。

    天气虽然又变的炎热起来,但大家却出奇的没有嫌弃。

    再次的早朝,众人哪怕站在大殿上出了满头的大汗,也仍旧不觉得这有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急报突然急匆匆的传了来。

    “圣上,巴中之地传来急报。”

    听到巴蜀之地的急报,蜀王李恪的眼眸就微微动了一下,虽说巴中并不在他的封地范围内,但巴中离他的封地还是很近的,巴中若是出事了,不知道他的封地什么情况。

    李世民这里,连忙问道:“什么急报?”

    “圣上,巴中之地,接连下了十天大雨,十天大雨把巴中很多百姓的房屋都给冲垮淹没了,一些山体更是出现了滑坡,如今的巴中百姓受灾,很多已经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如今,很多人都在迁徙……”

    宫人把巴中急报给说了一下,众人听完之后,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

    长安城下了两天雨,他们这些人就有点烦躁的受不了了,巴中竟然下了十天大雨,那只怕是个人都忍受不住吧?

    而且,巴中之地多山,交通不便不说,水利之便也不如锦城的都江堰,如此这些积水排不出去,自然也就要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了。

    消息出来之后,朝中不时的有人发出阵阵轻叹,似乎十分的痛心。

    李世民这里,也是顿时凝眉,道:“巴中之地下了十天大雨,那这水灾怕是很严重了,必须尽快处理才行,诸位,你们觉得何人负责此事,比较妥当啊?”

    李世民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立马就站了出来:“圣上,巴中的百姓受灾,臣以为应该让太子殿下去安抚一下他们,同时也可磨练一下太子殿下的能力。”

    这话出口,太子李承乾愣了一下,他此前倒是从来没有想过离开长安城,去外面处理事情的,不过如今长孙无忌说完,他觉得自己的确也应该去外地考察一下百姓的情况了。

    以前秦天带他看过长安城的一些情况,但外地的,他还没有看过。

    所以,就在长孙无忌说完之后,李承乾便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愿往。”

    李承乾同意去巴中之地救灾,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朝中的其他人却是推荐起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来。

    “圣上,臣以为魏王李泰可往巴中救灾。”

    “圣上,蜀王的封地在锦城,让蜀王李恪去巴中是再好不过的了。”

    “…………”

    很快,朝堂之上,支持三个人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支持太子李承乾的,有支持魏王李泰的,也有支持蜀王李恪的,李承乾看到这些情况后,又愣了一下,他之前只是觉得自己需要去磨练一下能力,如今李泰和李恪也都跳出来了,那事情就变的不简单了。

    他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

    如今,朝堂之上势力迭起,谁都在争权夺利,长孙无忌为了让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更加的巩固,肯定是要增加他李承乾的功绩的。

    若是能够平定巴中水灾,他在民间的威望会很高,立下了大功,朝中的官员对他也会更加的认可。

    显然,魏王李泰,蜀王李恪也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让他们的人来争夺这件事情的,毕竟他们若是立了大功,他们就有了与太子李承乾抗衡的资本。

    对他们来说,想要夺得太子之位,就只能让自己个功绩越来越高,高的就像当年的李世民那样,让太子李建成都拿他没有办法。

    李泰和李恪都是这样想的。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李世民看着这种情况,自然是清楚这些人怎么想的,而出现这种情况后,他却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支持谁好。

    如今,李承乾有长孙无忌的支持,势力显然是最大的,为了平衡,他应该让李泰或者李恪去。

    只是,他又想起了长孙皇后的嘱托,尽量避免皇子之间的互相残杀,如此,他只有提升太子的影响力,才能够镇压其他两个皇子的野心。

    李世民思虑了许久,他也不想再看到那种兄弟相残的局面发生。

    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啊,死了谁他都心疼。

    (本章完)

第1389章 长孙无忌的算计() 
    朝堂之上,还在争吵个不休。

    现在的这些官员仿佛忘记了天热,哪怕满头大汗也毫不在乎。

    长孙无忌站在大殿上,却是神色平静。

    他有把握能够说服李世民让太子李承乾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李世民在朝堂上没有决断外,那他就去御书房跟李世民单独说。

    不过,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应该也不是特别希望看到兄弟相残,而且他也肯定能够联想到其他王爷势力过大之后,会对整个朝堂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他不急。

    争吵还在继续,李世民犹豫了一会之后,便挥了挥手,道:“好了,此事就交由太子来办吧,一定要把巴中的事情,给朕办好了。”

    李世民做出了决定,魏王李泰以及蜀王李恪都有点小失落。

    李承乾这里,却是连忙领旨谢恩。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又站了出来,道:“圣上,太子毕竟没有出过长安城,若是派他去巴中救灾,臣以为还应该为太子殿下派一个副官才行。”

    太子年纪不大,缺乏经验,而赈灾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说你把粮食送过去,这些灾情就结束了的。

    太子单独去,未免让人有点不放心。

    长孙无忌这话说完,李世民也觉得很有道理。

    想了想,李世民问道:“那长孙爱卿觉得,给太子派个谁比较合适?”

    长孙无忌道:“臣以为,马周最为合适。”

    听到这话,马周神色微微一愣,没有想到这事竟然把自己也给牵扯了进去。

    不过,作为朝廷官员,解决灾情,他觉得义不容辞,所以在长孙无忌说完后,马周便站了出来:“圣上,臣愿跟随太子,去平定灾情。”

    秦天站在前面,本来的神色是波澜不惊的,但见马周站出来后,他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谁不知道他跟马周的关系,长孙无忌让马周协助太子李承乾,只怕是想让他也扶持太子吧?

    只要马周跟太子捆绑在了一起,他秦天还有选择吗?

    难不成就因为这个,大义灭亲?

    马周是个聪明人,有时候聪明的让人都有点怀疑,但很多时候,这个马周又是有点不开窍的,比如说现在,他就没有过长孙无忌为何要推荐他吗,竟然傻乎乎的就站出来答应了?

    不过,马周都已经开口,他秦天也阻止不了了,一切只看李世民什么意思,想来,聪明如李世民,应该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朝堂,随即笑道:“也好,既然如此,那马周就跟着太子去巴中吧,不过一定要快,灾区的百姓等不了那么久。”

    “喏!”

    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马周虽然有一些能力,但跟秦天比却是差远了的,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长孙无忌的目的是秦天。

    不过,他知道秦天不喜欢拉帮结派,所以就算马周跟太子有了什么关系,那也不可能把秦天给牵扯进去。

    如此,便足够了。

    太子李承乾和马周应下之后,便急匆匆的下去准备去了。

    整个早朝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宣告结束——

    退朝的时候,天气炎热非常。

    长孙无忌慢悠悠的向府上赶去。

    他之所以推荐马周跟着太子李承乾去做事,就是要把马周跟太子捆绑在一起。

    如此的话,秦天就要更加的倾向于李承乾了,而程咬金这些武将,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表态过,但他们跟秦天的关系是谁都知道了。

    太子若是得到了秦天,自然也就得到了程咬金这些武将。

    有了这些武将,还有什么可怕的,李承乾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而他们长孙家的地位也会继续保持。

    长孙无忌是有好算计的。

    不过这个时候,魏王李泰以及蜀王李恪,却是把长孙无忌给讨厌的够呛。

    他们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就这样开始帮起了李承乾。

    可叹,他们虽然实力跟李承乾差不多,但李承乾到底是太子,比他们更加的具有优势啊。

    “可恶……”

    退朝后,李泰托着肥胖的身子上了马车,而刚进马车,他就忍不住的骂了一句。

    李恪这里,则是骑马狂奔,本来,他以为长孙皇后死了之后,他争夺皇权的希望是很大的,不过今天早朝上,他才发现自己跟李承乾还是很有差距的。

    不仅仅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上,还有他自己的功绩,李世民的心。

    当然,他觉得更为重要的,还是李世民的心,李世民若没有易储之心,他想要成为太子,便不太可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李承乾变的十分不堪,让李世民想要废掉他,这样他才会有机会。

    巴中离他自己的封地很近,如果他想在巴中之地做点手脚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现在的李恪需要赶紧回府,找人安排一下,这样等李承乾和马周他们去到巴中之后,就有好戏上演了。

    李恪需要做一些安排。

    而这个时候,李元景也已经回到了府上。

    “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沿途寻找机会,刺杀太子李承乾。”

    对于李元景来说,这是杀掉太李承乾最好的一个机会,只要李承乾死了,大唐的太子之位就空缺了,虽说他仍旧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但如今朝中几个皇子相互明争暗斗的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不过对于他们的这样做争斗,李元景不怎么满意。

    他觉得这两位皇子争斗的还是不够激烈,可能是他们觉得希望渺茫吧。

    可如果太子李承乾被杀,那不管是魏王李泰,还是蜀王李恪,都会疯狂的进行争夺吧?

    只要他们争夺,这个朝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混乱,而这会给他李元景机会,造反成功的机会。

    李元景这样吩咐下去之后,立马就有人领命退去。

    这些年,李元景培植的杀手还是很多的,要想办法弄死李承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下人退去之后,李元景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觉得自己要成为天子,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1390章 入蜀() 
    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